曲面体论文_杨洁,邵水易,邱憬

导读:本文包含了曲面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曲面,锥形,神经管,上颌,距离,乘积,尖牙。

曲面体论文文献综述

杨洁,邵水易,邱憬[1](2019)在《种植体参照法在曲面体层片后牙区测量中的应用及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出一种以种植体为参照用于曲面体层片后牙区局部测量的方法,并对其误差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奥齿泰种植修复病例曲面体层片。预先记录种植体和覆盖螺丝的尺寸,利用种植体参照法测算覆盖螺丝的高度与直径,比较测算值与实际值,分析该方法的绝对误差。结果 54例患者,共93张曲面体层片被纳入本研究。数据样本符合正态分布,测算值与实际值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应用种植体参照法进行后牙区测量的垂直向和水平向绝对误差均小于0.1 mm。结论种植体参照法应用于曲面体层片后牙区局部测量具有可行性,测量精度较高。(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张月娇,刘奕[2](2018)在《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在锥形束CT和曲面体层片中的位置分布及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在曲面体层片上牙冠和牙根所在区域、牙轴倾斜度及牙齿长度,对照其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上的位置,找出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曲面体层片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06—2018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单侧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135例,共计上颌埋伏阻生尖牙135颗为研究组,同一患者对侧非埋伏阻生尖牙135颗为对照组。(1)采用NNT Viewer软件、Planmeca Dimaxis Pro软件分别对患者的CBCT图像和曲面体层片进行测量,将曲面体层片中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近远中向位置分为5区(Ⅰ~Ⅴ区),其唇腭侧位置由CBCT判定,分析两者相关性。(2)在曲面体层片中测量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牙冠及牙根的近远中向位置分布、牙轴倾斜度以及牙齿长度的差异。结果 (1)不同性别患者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唇腭侧位置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42,P=0.001)。曲面体层片中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牙根近远中向的区域定位与CBCT中相应阻生尖牙的唇腭侧位之间有显着相关性(r=0. 225,P=0.009);但其牙冠间无相关性(r=0.001,P=0.991)。(2)两组尖牙牙冠及牙根近远中向位置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9.263、68.447,均P <0.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尖牙牙齿长度短,牙轴倾斜度大(均P <0.05)。结论利用曲面体层片中上颌阻生尖牙牙根近远中向的区域定位可预测其唇腭侧位。在曲面体层片中牙根近远中向位置和牙齿长度的测量结果可用于预测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贺舒阳,刘飞,李扬程,苏雪龙,郭青玉[3](2018)在《从曲面体层片观察第一恒磨牙萌出的图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曲面体层片(PR)描述非异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萌出过程中在影像片中的变化特点。方法:纳入5~10岁青少年及儿童所拍摄的573张PR,测量计算第一恒磨牙倾斜角度、水平垂直距离比值。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随年龄变化折线图。结果:上颌第一恒磨牙倾斜角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变化范围为115°~97°,水平向距离比值逐渐降低,从0. 45~0. 42,男性变化范围稍小于女性;下颌第一恒磨牙倾斜角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范围为66°~73°,水平向距离比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下颌变化范围为0. 65~0. 55,且下降速度快于上颌。结论:5~10岁儿童上颌第一恒磨牙萌出过程中牙体倾斜角度随年龄增加而减小,下颌第一恒磨牙倾斜角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大;第一恒磨牙牙胚在萌出过程中逐渐向牙合方及近中移动。(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高银伟,李树珍,梅克喜[4](2018)在《AutoCAD叁维制图在曲面体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桥梁工程的异形曲面体为研究对象,工程技术人员熟练掌握CAD办公软件叁维制图技巧,应用在异形结构体的施工中,能有效解决技术人员在工程数量分段计算困难、施工重点卡控不严、技术交底不全面、技术成果资料单一等诸多问题,旨在为以后的曲面体结构施工提供参考经验。(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8年09期)

周美娟,邓旭霞[5](2018)在《数字化曲面体层与螺旋CT测量牙根间齿槽骨宽度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将数字化曲面体层及螺旋CT方法分别用于测量牙根间齿槽骨相关宽度的差异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6例受检者用作研究目标资料,统计并比较和齿槽嵴顶相距依次为2.5 mm、5.0 mm、7.5 mm、10.0 mm高度的部位,螺旋CT测量与数字化曲面体层测量校正数据。结果和齿槽嵴顶相距2.5 mm高度的部位,螺旋CT测量与数字化曲面体层测量校正得到的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U6-7)、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L5-6)、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L6-7)的牙根间的数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齿槽嵴顶相距5.0 mm高度的部位,螺旋CT测量与数字化曲面体层测量校正得到的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U6-7)、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L5-6)、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L6-7)的牙根间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齿槽嵴顶相距7.5 mm高度的部位,螺旋CT测量与数字化曲面体层测量校正得到的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U5-6)、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U6-7)、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L5-6)、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L6-7)的牙根间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齿槽嵴顶相距10.0 mm高度的部位,螺旋CT测量与数字化曲面体层测量校正得到的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U5-6)、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L5-6)的牙根间的数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曲面体层及螺旋CT方法用于测量牙根间的齿槽骨相关宽度时,对于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牙根间数据的存在一致性,但在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的牙根间存在一定差异性,需要合理选取测定方法予以准确测量。(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8年11期)

孙倩[6](2018)在《分析X线曲面体层摄影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X线曲面体层摄影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来我院行口腔种牙手术的40例患者,在手术前进行X线曲面体层摄影,依据X线片辅助口腔牙齿设计,选择种植牙体,判断牙齿种植时间。结果:研究发现,利用口腔X线曲面体层拍摄,可以有效掌握患者义齿种植区的骨骼高度,提升牙齿种植术的手术精准度,同时提高患者牙槽骨量的选择范围,使医护人员更好的把握义齿种植时间。结论:在口腔牙齿种植术前使用X线曲面体层拍摄,可以有效提高牙齿种植精准度,减小测量误差,提升口腔牙齿种植水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8年01期)

许驰[7](2017)在《CBCT和曲面体层片在上颌后牙区种植治疗中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即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和全口曲面体层片(OPG)在上颌后牙区种植治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口腔医院收治的上颌后牙缺失需要进行种植修复的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所有患者均给予拍摄(CBCT)组和全口(OPG)组,对比两种方法拍摄后计算出的可受种植位点数(牙槽骨量≥10 mm标准)及可植入率,骨量不足检出率及未发生骨结合检出率,从而比较出两组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1)对缺牙区牙槽骨骨量判定,检出骨量不足率:曲面体层片检出率为13.64%(15/110),CBCT检出率为33.64%(37/110),CBCT检出率明显高于OPG检出率。(2)可受种植位点数(牙槽骨量≥10 mm标准)及可植入率:OPG计算出位点有179个,可植入率为65.36%(117/179);CBCT计算出位点有224个,可植入率为80.80%(181/224);另外OPG判定不能进行种植的64个位点中,后经CBCT检查判定有34个可以进行种植;OPG判定可以进行种植的117个位点中,后经CBCT检查发现存在颊舌向骨量不足,有22个位点需要额外进行植骨手术。(3)110例患者总共植入种植体157颗,术后种植体没有发生骨结合的检出率:OPG检出率为3.18%(5/157),CBCT检出率为5.73%(9/157)其CBCT检出骨量不足率高于OPG、可受种植位点数、可植入率高于OPG,且未发生骨结合检出率亦较OPG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所有患者均拍摄CBCT和全口OPG,两种方法对比,CBCT可以更准确的对种植区的骨量,可受种植数位点及术后种植体骨结合程度进行诊断,同时通过叁维立体重建弥补了全口OPG二维图像的不足,在种植治疗中诊断价值更加突出。(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7年17期)

戴琳璐,张志愿,王绍义[8](2017)在《下颌骨数字曲面体层片的曲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通过测量长方形金属标志物的垂直和水平距离以及角度变化,评估体面断层片拍摄成像后的曲变失真情况。方法:由同一医师将大小为1.0 cm×0.6 cm的金属标志物置于115例患者面部的不同位置,分为2组记录,第1组将3个相同规格的金属标志物沿下颌骨下缘置于颏部、下颌前磨牙区、下颌磨牙区,均紧贴于下颌骨下缘。第2组将3个相同规格的金属片分别置于磨牙区牙根中1/3、前磨牙区牙根中1/3以及切牙区牙根中1/3,均靠近牙槽嵴顶。拍摄数字曲面体层X线片时由同一技师选用同一台机器进行拍摄。曲面体层X线片中的金属标志物的长度、宽度、垂直距离和近中角度(曲变度α)均由2名医师独立测量,每名医师间隔1周随机测量2次并记录数据,取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所有数据均利用Photoshop CS6软件测量。应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景片中,第2组(G2)标志点垂直距离的平均放大率约为105.6%,切牙区的放大率最大,前磨牙区次之,磨牙区最小。而第1组(G1)标志点垂直距离均缩小。相比垂直距离,无论是第1组还是第2组,水平距离均缩小。2组3个区域的角度均有变化,表明存在一定曲变。结论:数字曲面体层X线片不同部位的曲变情况不同。分析特定区域的曲变情况,需要参照相应的变形系数。临床医师根据数字全景片分析种植区的骨量或拔除阻生牙时,需要考虑全景片的这一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谢晨,吴润发,冯斌,张显华[9](2017)在《下颌神经管在CBCT与曲面体层片上的一致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下颌神经管在CBCT与曲面体层片上可见性的一致性,探讨影响下颌神经管在图像上可见性的非病变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2月期间在华西口腔医院同时拍摄了CBCT与曲面体层片的患者92例,由2位放射科医师同时观察患者的CBCT片与曲面体层片。把CBCT及曲面体层片上的下颌神经管从颏孔至下颌升支前缘处平分为1、2、3叁个区域,分为0、1、2、3四个等级的分对下颌神经管的可见性进行评分。结果:2位医师间的内部一致性检验符合标准。CBCT上,区域1平均得分为2.120,区域2为2.337,区域3为2.533;曲面体层片上,区域1平均得分为1.772,区域2为1.973,区域3为2.207。越往后区域可见性越高。结论:CBCT对下颌神经管的可见性显着高于曲面体层片,仅有1%的下颌神经管在曲面体层片上可见,在CBCT上不可见。下颌神经管的可见性与年龄呈相关性,年龄越大,可见性越低。(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方冬,袁宪顺,杨显存,侯彦华,张临财[10](2017)在《不同模式曲面体层摄影的辐射量及图像质量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模式曲面体层摄影的辐射量及图像质量,指导临床进行最优化选择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因临床需要重复进行曲面体层摄影的患者60例,使用面积剂量乘积仪分别测量标准、儿童、正交模式曲面体层摄影的面积剂量乘积(67kV/8mA)。采用方差分析,LSD两两比较,对此叁种模式曲面体层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整体图像质量以及颌骨、牙、牙周组织等解剖结构的图像质量。结果标准、儿童及正交模式曲面体层摄影的面积剂量乘积值分别为(57.91±5.32)mGy·cm~2、(48.64±7.21)mGy·cm~2及(50.73±5.70)mGy·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79,P<0.05),其中标准和儿童模式的面积剂量乘积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标准和正交模式的面积剂量乘积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儿童和正交模式的面积剂量乘积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叁种模式整体图像质量分值分别为(1.91±0.27)分、(1.91±0.32)分、(1.98±0.4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P>0.05)。不同解剖结构的图像质量分值[(1.19±0.12)~(2.70±0.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或正交模式曲面体层摄影的辐射量较标准模式降低,整体图像质量以及颌骨、牙、牙周组织等解剖结构的图像质量无差异,因此对于颌骨尺寸较小的成年受检者,可以使用儿童或正交模式取代标准模式,以实现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曲面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分析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在曲面体层片上牙冠和牙根所在区域、牙轴倾斜度及牙齿长度,对照其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上的位置,找出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曲面体层片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06—2018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单侧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135例,共计上颌埋伏阻生尖牙135颗为研究组,同一患者对侧非埋伏阻生尖牙135颗为对照组。(1)采用NNT Viewer软件、Planmeca Dimaxis Pro软件分别对患者的CBCT图像和曲面体层片进行测量,将曲面体层片中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近远中向位置分为5区(Ⅰ~Ⅴ区),其唇腭侧位置由CBCT判定,分析两者相关性。(2)在曲面体层片中测量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牙冠及牙根的近远中向位置分布、牙轴倾斜度以及牙齿长度的差异。结果 (1)不同性别患者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唇腭侧位置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42,P=0.001)。曲面体层片中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牙根近远中向的区域定位与CBCT中相应阻生尖牙的唇腭侧位之间有显着相关性(r=0. 225,P=0.009);但其牙冠间无相关性(r=0.001,P=0.991)。(2)两组尖牙牙冠及牙根近远中向位置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9.263、68.447,均P <0.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尖牙牙齿长度短,牙轴倾斜度大(均P <0.05)。结论利用曲面体层片中上颌阻生尖牙牙根近远中向的区域定位可预测其唇腭侧位。在曲面体层片中牙根近远中向位置和牙齿长度的测量结果可用于预测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曲面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杨洁,邵水易,邱憬.种植体参照法在曲面体层片后牙区测量中的应用及误差分析[J].口腔医学.2019

[2].张月娇,刘奕.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在锥形束CT和曲面体层片中的位置分布及特征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8

[3].贺舒阳,刘飞,李扬程,苏雪龙,郭青玉.从曲面体层片观察第一恒磨牙萌出的图像特征[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8

[4].高银伟,李树珍,梅克喜.AutoCAD叁维制图在曲面体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技术研究[J].公路.2018

[5].周美娟,邓旭霞.数字化曲面体层与螺旋CT测量牙根间齿槽骨宽度的比较研究[J].河北医药.2018

[6].孙倩.分析X线曲面体层摄影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

[7].许驰.CBCT和曲面体层片在上颌后牙区种植治疗中的诊断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8].戴琳璐,张志愿,王绍义.下颌骨数字曲面体层片的曲变研究[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7

[9].谢晨,吴润发,冯斌,张显华.下颌神经管在CBCT与曲面体层片上的一致性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17

[10].方冬,袁宪顺,杨显存,侯彦华,张临财.不同模式曲面体层摄影的辐射量及图像质量对比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7

论文知识图

种植-基台连接定位磨牙模型等距处理座舱外观网格划分图超人DentalCAD系统设计的口腔修复体现有方法生成的叁角网格曲面数控加工...固高压实验最高固体氢的高压高只能达...

标签:;  ;  ;  ;  ;  ;  ;  

曲面体论文_杨洁,邵水易,邱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