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上睑肌短缩术论文-陈静,吾尔尼沙

提上睑肌短缩术论文-陈静,吾尔尼沙

导读:本文包含了提上睑肌短缩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提上睑肌短缩术,额肌筋膜瓣悬吊术,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短缩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吾尔尼沙[1](2016)在《比较提上睑肌短缩术与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儿童上睑下垂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治疗儿童上睑下垂的两种术式,比较提上睑肌短缩术与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的疗效。方法: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36例,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提上睑肌短缩术治疗组(A组)和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组(B组),每组各18例(22眼),观察两组治疗后眼睑上抬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16例痊愈,治愈率为88.89%,B组12例痊愈,治愈率为6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A组11.11%,B组22.22%,统计学比较P<0.05。结论:提上睑肌短缩术治疗儿童中度上睑下垂疗效显着,并发症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6年11期)

刘克寒[2](2016)在《提上睑肌短缩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提上睑肌短缩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44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提上睑肌短缩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22%略高于对照组95.83%(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72%显着低于对照组20.83%(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在矫正眼睑生理功能与改善外观方面可获得满意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6年08期)

傅钰[3](2012)在《提上睑肌—Müller's肌复合体短缩重迭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目的是通过将提上睑肌-Müller’s肌复合体短缩重迭术,与额肌筋膜瓣悬吊术这两种术式在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过程中所取得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证明提上睑肌-Müller’s肌复合体短缩重迭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可行性,并讨论用该法治疗较额肌筋膜瓣悬吊法治疗的优缺点,为临床上选择适当的方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提供临床依据。我们对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整形外科2008年9月—2011年12月期间已行上睑下垂矫正术的35例48眼病人进行长期随访及资料采集(该35例患者全部为先天性单纯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并按采用的手术方法分成两组:I组为采用提上睑肌-Müller’s肌复合体短缩重迭术组,18例26眼;II组为采用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组共17例22眼。其后3个月到1年平均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通过以下指标考察治疗效果:(1)上睑下垂矫正术后上睑缘位置(2)上睑缘弧度(3)眼睑闭合程度(4)上睑迟滞现象(5)重睑皱襞(6)额肌活动度(7)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情况(8)患者满意度。结果为所有患者35例48眼实施上睑下垂矫正术后3~12个月(平均6个月),提上睑肌-Müller’s肌复合体短缩重迭术组(I组)26眼中有23眼均获完全或基本矫正,2眼矫正不足,1眼发生过矫;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组(II组)的22眼中有17眼获完全或基本矫正,3眼发生矫正不足,2眼发生过矫;各组外形均得到很大改善,患者满意度高,提上睑肌-Müller’s肌复合体短缩重迭术组(I组)发生眼睑闭合不全1例,上睑迟滞1例,额肌瓣悬吊组(II组)发生眼睑闭合不全3例,球结膜脱垂3例,上睑迟滞3例。最后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⑴利用提上睑肌-Müller’s肌复合体短缩重迭的方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可行、有效,并且是治疗该疾病的比较满意术式。⑵此术式弥补了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的不足,更符合眼睑的生理解剖,具有术后外观形态好,并发症发生率低,长期疗效稳定,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3-01)

张舵,刘海鹏[4](2011)在《提上睑肌-Mll's肌复合体重迭短缩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是整形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因病人提上睑肌肌力均比较弱,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传统治疗方法因无法改善患者肌力状况因此很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探讨将提上睑肌-Mll's肌复合体短缩重迭的方法来增加提上睑肌力量进而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15例(22只眼),提上睑肌肌力在4mm以下,手术选取经皮肤入路,于睑缘上5-8mm处切开皮肤,去除少量睑板前轮匝肌,暴露睑板和提上睑肌腱膜附着处,沿提上睑肌腱膜前间隙向睑板上方分离暴露提上睑肌,并于睑板上缘约10 mm高度处横断提上睑肌-Mll's肌复合体,形成上、下两段复合体,然后在此断端用组织剪自上段提上睑肌-Mll's肌复合体与眼球上直肌之间稍作分离,形成上段复合体瓣。翻转上段复合体瓣,暴露深层的Mll's肌,尝试将下段复合体断端向Mll's肌的适当高度上提并做活结缝合,同时观察睑缘高度和弧度,待外形满意,且睑缘高度位于角膜上方约1mm左后再缝合固定。再将上段复合体翻转回原位置,将其远端断端缝合固定于睑板前筋膜,进而在睑板上方人为形成双层复合体厚度,加强提上睑肌-Mll's肌复合体力量,多余的复合体部分可以一并去除。术后严密观察上睑位置,并发症等情况,临床随诊6—24个月。结果:术后所有病人在随诊期间均未出现暴露性角膜炎和球结膜脱垂等相关并发症,预后效果均比较满意。结论:通过将提上睑肌-Mll's肌复合体短缩重迭缝合,增加了提上睑肌-Mll's肌复合体的厚度,可以改善重度上睑下垂病人提上睑肌肌力弱的缺点,通过该方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具有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并发症少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期刊2011-08-17)

张舵,刘海鹏[5](2011)在《提上睑肌-Mll's肌复合体重迭短缩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是整形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因病人提上睑肌肌力均比较弱,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传统治疗方法因无法改善患者肌力状况因此很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探讨将提上睑肌-Mll's肌复合体短缩重迭的方法来增加提上睑肌力量进而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15例(22只眼),提上睑肌肌力在4mm以下,手术选取经皮肤入路,于睑缘上5-8mm处切开皮肤,去除少量睑板前轮匝肌,暴露睑板和提上睑肌腱膜附着处,沿提上睑肌腱膜前间隙向睑板上方分离暴露提上睑肌,并于睑板上缘约10 mm高度处横断提上睑肌-Mll's肌复合体,形成上、下两段复合体,然后在此断端用组织剪自上段提上睑肌-Mlls肌复合体与眼球上直肌之间稍作分离,形成上段复合体瓣。翻转上段复合体瓣,暴露深层的Mll's肌,尝试将下段复合体断端向Mll's肌的适当高度上提并做活结缝合,同时观察睑缘高度和弧度,待外形满意,且睑缘高度位于角膜上方约1mm左后再缝合固定。再将上段复合体翻转回原位置,将其远端断端缝合固定于睑板前筋膜,进而在睑板上方人为形成双层复合体厚度,加强提上睑肌-Mll's肌复合体力量,多余的复合体部分可以一并去除。术后严密观察上睑位置,并发症等情况,临床随诊6—24个月。结果:术后所有病人在随诊期间均未出现暴露(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期刊2011-08-17)

朴荣利[6](2007)在《提上睑肌短缩术在矫治重度上睑下垂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证明提上睑肌短缩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可行性及疗效,并与其它手术方法进行比较,为临床选择合理手术方法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将32例已施行上睑下垂手术的病人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提上睑肌短缩术组24例、额肌瓣悬吊术组8例。对病人行3-12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观察,采用以下指标进行检查与评价、分析,比较各组的手术疗效:(1)上睑下垂矫正术后上睑缘位置(2)上睑缘高度对称度(3)上睑缘弧度(4)眼睑闭合程度(5)上睑迟滞现象(6)双重睑皱襞(7)额肌活动度(8)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32例(38眼)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除4例矫正不足,1例过矫外,余均获得良好效果。上睑下垂矫治术后提上睑肌短缩术组22例获完全或基本矫正,2例矫正不足;额肌瓣悬吊术组6例获完全或基本矫正,1例发生矫正不足,1例发生过矫。上睑缘弧度各组基本满意。术后6个月各组大部分眼睑能自然闭合,无暴露性角膜炎发生。提上睑肌短缩术组有2例,额肌瓣悬吊术组有2例,可以观察到明显的上睑迟滞现象。结论:对于肌弹性15毫米以上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短缩术效果优于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的手术方法,能达到既符合眼睑生理功能,又改善美观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4-23)

周炳华[7](1991)在《提上睑肌短缩不良的术后处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天性睑下垂是一种常见病,我院十几年来大多采用提上睑肌短缩术治疗,效果较好。但由于眼睑的先天条件不同和手术操作者的个人经验不足,术后亦有部分矫正不良的病例。如“过矫(兔眼)”,“叁角眼”或“矫正不足”等。对于此种情况,以前一般采用术后6月病情稳定,斑痕软化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此种手术难度很大,特别是组(本文来源于《实用眼科杂志》期刊1991年10期)

提上睑肌短缩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短缩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44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提上睑肌短缩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22%略高于对照组95.83%(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72%显着低于对照组20.83%(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在矫正眼睑生理功能与改善外观方面可获得满意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提上睑肌短缩术论文参考文献

[1].陈静,吾尔尼沙.比较提上睑肌短缩术与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儿童上睑下垂的疗效[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

[2].刘克寒.提上睑肌短缩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

[3].傅钰.提上睑肌—Müller's肌复合体短缩重迭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可行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2

[4].张舵,刘海鹏.提上睑肌-Mll's肌复合体重迭短缩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C].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2011

[5].张舵,刘海鹏.提上睑肌-Mll's肌复合体重迭短缩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C].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2011

[6].朴荣利.提上睑肌短缩术在矫治重度上睑下垂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7

[7].周炳华.提上睑肌短缩不良的术后处置[J].实用眼科杂志.1991

标签:;  ;  ;  

提上睑肌短缩术论文-陈静,吾尔尼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