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蛀果蛾复合体论文_刘露

导读:本文包含了桃蛀果蛾复合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物种,复合体,寄主,线粒体,亲缘,关系,论文。

桃蛀果蛾复合体论文文献综述

刘露[1](2010)在《基于线粒体COⅠ与COⅡ基因片段的桃蛀果蛾复合体同域物种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基于寄主宗的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遗传差异,对桃蛀果蛾复合体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 complex寄主宗之间的物种分化进行研究。文献综述部分,对物种概念及其物种分化机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及举例,讨论了寄主宗的概念;概括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桃蛀果蛾复合体中的应用;综述了桃蛀果蛾复合体的研究进展及现状。本研究选取了7种寄主植物上的桃蛀果蛾为研究对象,包括苹果(Malus pumila)、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桃(Prunus persica)、杏(Prunus armeniaca)、棘(Zizyphus spinosus)、枣(Zizyphus jujuba) (陕西省),和在辽宁省采集到的梨(Pyrus sorotina),外群山茱萸蛀果蛾Carposina coreana Kim(陕西省)。本研究以山茱萸蛀果蛾为外群,对桃蛀果蛾复合体线粒体DNA COⅠ和COⅡ基因的序列片段进行比对分析,两基因共1341bp,利用NJ和MP及P-distance法进行分析比对。其中COⅠ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此7种寄主宗的遗传差异在0.000-0.016,且只有杏和梨寄主宗有着明显的遗传变异,其他寄主宗之间的遗传差异都较小。生物学调查结果显示,寄主宗对其寄主有着高度的物候期同步性,杏、梨、棘寄主宗与其他寄主宗有着明显的异时隔离条件,在自然条件下已经具备了生殖隔离的客观条件,结合分子生物学结果更有理由相信杏和梨寄主宗已经有可能形成新的物种或者已经具备形成新物种的潜力。对桃蛀果蛾复合体的研究有利于掌握其寄主宗之间的进化方向,了解其基因流动情况,对生产实践制定有效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王倩[2](2004)在《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akii复合体的AFLP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桃蛀果蛾复合体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 complex危害多种果树,是重要的果树害虫。因此深入研究其分化机制和状态,对于生物进化理论的丰富和物种的正确划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该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AFLP技术,对苹果Malus pumila、海红M.asiatica var. rinki、桃Prunus persica、杏P. armeniaca、枣Zizyphus jujuba、酸枣Z. spinosus、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7个寄主上的桃蛀果蛾种群以及山茱萸蛀果蛾C. coreana Kim种群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并建立了适合桃蛀果蛾AFLP分析的方法。从常用的5对内切酶组合中选择TaqI/PstI 内切酶组合,对桃蛀果蛾基因组DNA进行酶切,结果表明,TaqI/PstI适用于作为桃蛀果蛾AFLP分析的内切酶。从15对选择性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0对具有良好多态性的引物进行了AFLP分析。用这10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共扩增出771条清晰的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77.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41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74.1条,多态性检出率为96.1%。不同寄主上桃蛀果蛾种群的扩增条带数不同,扩增条带数以杏种群最多,为437条,扩增条带数最少的是海红种群,为250条。其它依次为桃种群406条,枣种群402条,苹果种群394条,酸枣种群284条,山楂种群338条,山茱萸蛀果蛾种群255条。利用NTSYS-pc2.1分析软件计算了10对引物组合各自在8个寄主桃蛀果蛾混合DNA池之间的遗传距离,得到UPGMA和Nj法聚类图。另外,对10对引物进行了总体分析,得到其平均遗传距离,利用UPGMA和Nj法构建了桃蛀果蛾复合体的系统进化树。亲缘关系分析表明:苹果种群与桃种群亲缘关系最近,与其它种群亲缘关系依次为:枣种群、杏种群,山楂种群、酸枣种群、海红种群、山茱萸蛀果蛾种群。苹果种群、桃种群、枣种群和杏种群亲缘关系较近,与其它4个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远。使用SPSS软件分析时,采用NTSYS软件相同的相似系数和聚类方法,系统进化树与NTSYS软件分析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4-06-01)

徐庆刚[3](2002)在《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akii复合体的分子进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桃蛀果蛾复合体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 complex是我国以及东亚地区重要的果树害虫,严重危害苹果、大枣、山楂、桃、杏、李等多种果树的果实。 本研究以杏、桃、苹果、山楂、枣、酸枣和山茱萸等7种寄主上的蛀果蛾种群为材料,用RAPD和DNA序列测定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桃蛀果蛾复合体的物种分化。 分别提取各种群的基因组DNA,首先用RAPD方法检测基因组DNA的多态性,使用3个引物、每种群随机取10头虫检测种群内遗传同一性和种间遗传距离,计算不同种群间的欧氏遗传距离等,用Nearest neighbor法聚类分析;用11个引物检测7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通过计算不同种群间的Nei氏遗传距离和欧氏遗传距离,以及用UPGMA法和NJ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复合体内存在较大的多态性,总体上可以把苹果种群、酸枣种群、山楂种群、枣种群、桃种群分成一亚群,合种群为一亚群;发现不同寄主上种群内遗传同一性不同,显示了基因流的可能方向,枣、苹果上种群遗传同一性较低,山楂较高,说明桃蛀果蛾基因流向不是从苹果到山楂,同时显示其最可能来源于山楂或酸枣,其次是枣和桃。 利用1对特异引物扩增了线粒体DNA的COII的530bp的特异片段,纯化后测定序列,得到可用于分析的有效片段497bp;用DNAstar软件分析序列,获得不同种群间遗传距离(遗传相似性),构建系统发育树。序列数据显示,山茱萸蛀果蛾、杏种群碱基变异率最大,苹果种群的碱基同源相似性与桃、枣、酸枣、山楂种群最近。桃蛀果蛾复合体mtDNA的COII基因的497个碱基中,山茱萸蛀果蛾有38个碱基突变,突变率为7.6%;其它种群中杏种群突变最多,为9个碱基,突变率为1.8%;种间碱基置换数为34~41个,而复合体内其它种群间的碱基置换数是2~12个,种间碱基差异达到7.6%~9.2%,介种群与其它种群达到1.2%~2.9%。 RAPD分析和mtDNA的COII测序结果显示,杏卜桃蛀果蛾的分化可能已经达到种级水平,形成了新的物种;造成桃蛀果蛾复合体物种分化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种群对各自寄主物候期差异的适应所致;RAPD方法和mtDNA的COII测序可作为桃蛀果蛾复合体种下分化分析快速、准确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2-06-01)

桃蛀果蛾复合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桃蛀果蛾复合体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 complex危害多种果树,是重要的果树害虫。因此深入研究其分化机制和状态,对于生物进化理论的丰富和物种的正确划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该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AFLP技术,对苹果Malus pumila、海红M.asiatica var. rinki、桃Prunus persica、杏P. armeniaca、枣Zizyphus jujuba、酸枣Z. spinosus、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7个寄主上的桃蛀果蛾种群以及山茱萸蛀果蛾C. coreana Kim种群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并建立了适合桃蛀果蛾AFLP分析的方法。从常用的5对内切酶组合中选择TaqI/PstI 内切酶组合,对桃蛀果蛾基因组DNA进行酶切,结果表明,TaqI/PstI适用于作为桃蛀果蛾AFLP分析的内切酶。从15对选择性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0对具有良好多态性的引物进行了AFLP分析。用这10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共扩增出771条清晰的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77.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41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74.1条,多态性检出率为96.1%。不同寄主上桃蛀果蛾种群的扩增条带数不同,扩增条带数以杏种群最多,为437条,扩增条带数最少的是海红种群,为250条。其它依次为桃种群406条,枣种群402条,苹果种群394条,酸枣种群284条,山楂种群338条,山茱萸蛀果蛾种群255条。利用NTSYS-pc2.1分析软件计算了10对引物组合各自在8个寄主桃蛀果蛾混合DNA池之间的遗传距离,得到UPGMA和Nj法聚类图。另外,对10对引物进行了总体分析,得到其平均遗传距离,利用UPGMA和Nj法构建了桃蛀果蛾复合体的系统进化树。亲缘关系分析表明:苹果种群与桃种群亲缘关系最近,与其它种群亲缘关系依次为:枣种群、杏种群,山楂种群、酸枣种群、海红种群、山茱萸蛀果蛾种群。苹果种群、桃种群、枣种群和杏种群亲缘关系较近,与其它4个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远。使用SPSS软件分析时,采用NTSYS软件相同的相似系数和聚类方法,系统进化树与NTSYS软件分析结果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桃蛀果蛾复合体论文参考文献

[1].刘露.基于线粒体COⅠ与COⅡ基因片段的桃蛀果蛾复合体同域物种分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2].王倩.桃蛀果蛾CarposinaSasakii复合体的AFLP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3].徐庆刚.桃蛀果蛾Carposinasasakii复合体的分子进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在预设温度下扩增情况桃蛀果蛾复合体COII基因扩增产...不同寄主上桃蛀果蛾的NJ聚类图不同寄主上桃蛀果蛾的MP聚类图

标签:;  ;  ;  ;  ;  ;  ;  

桃蛀果蛾复合体论文_刘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