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荧光定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荧光,探针,受体,激素,刺激素,免疫,丝虫。
荧光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翟保评,郝瑞林,何军,胡伟,刘志洪[1](2019)在《线粒体定位双光子荧光探针用于小鼠大脑炎症过程中H_2O_2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具有线粒体定位功能的双光子荧光探针Mito-H_2O_2,实现对生物体中H_2O_2的高灵敏检测。在单光子和双光子模式下分别对探针和荧光团进行了检测,发现在弱碱性条件下,H_2O_2能够与探针硼酸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荧光团Mito-green(neutral form),随即在弱碱性环境下去质子化形成Mito-green(anion form),通过增强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发出强的绿色荧光。叁苯基膦基团能很好地通过细胞膜,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实验结果表明,探针与H_2O_2反应后,Mito-H_2O_2最大发射峰的相对发射强度在60 min内增加了12倍(540 nm),最大双光子活性截面为20 GM(810 nm)。该探针检出限低至412 nmol/L,并且选择性高、细胞毒性低、光稳定性好。实验还考察了脂多糖(LPS)诱导神经免疫过程中小鼠大脑炎症过程中H_2O_2浓度的变化,发现LPS能够有效刺激小鼠大脑中H_2O_2的增加,加入抗炎药物NS-398能有效缓解小鼠大脑神经免疫。(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浩杰,刘梅,李春燕,何冉,兰景超[2](2019)在《犬恶丝虫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荧光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犬恶丝虫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基因的基本特征进行探究,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旨在为犬恶丝虫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本研究原核表达了Di-NDPK,通过生物信息学、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组化分析了该蛋白的基本特征,通过检测犬恶丝虫阳性血清评估了rDi-NDPK的诊断价值。免疫印迹显示,Di-NDPK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免疫荧光组化显示,Di-NDPK在犬恶丝虫的侧索及肠上皮细胞和肠腔中分布。间接ELISA显示,该方法的敏感性为66.7%(16/24),特异性为38.9%(14/36),其中与犬细粒棘球蚴病阳性血清、犬钩虫病阳性血清以及犬弓首蛔虫病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Di-NDPK是一个分泌蛋白,但不适合作为犬恶丝虫病的诊断候选抗原。(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晨晨,章康康,姚晨婕,丁琳,黄雅男[3](2019)在《通过碳基荧光纳米探针的设计调控其亚细胞定位和生物成像(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碳基荧光纳米探针在生物成像领域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调节合成方法合成了一种磺酸基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SGQDs)荧光探针.该探针呈现出优异的光学和理化性能,如荧光强度高、pH稳定、表面带负电等.研究表明其发光机理主要依赖荧光分子发光机制.与我们之前报道的氨基化量子点A-GQDs和肿瘤细胞核靶向探针GTTN对比,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即跨膜进入细胞,而GTTN在正常的体外培养条件下无法进入细胞.为此,我们探究了产生该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S-GQDs与A-GQDs截然不同的合成原料导致了他们的毒性差异,而S-GQDs的不稳定性则是导致其进入细胞、与GTTN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9年10期)
王文旭,郁飞[4](2019)在《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蛋白质细胞内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研究目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定位,构建融合了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或mScarlet的表达载体。选取VTI12、RabD2a、ARA7以及SYP61等4个定位基因来构建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根据TAIR数据库中相关蛋白质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序列并将其分别连接到已制备好的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上,制备得到质粒后转化入原生质体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UC18HE-NmCherry-VTI12、pUC18HE-NmCherry-RabD2a、pUC18-mScarlet NT-ARA7以及pUC18-mScarlet NT-SYP61等4个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并且成功在拟南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中瞬时表达。(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潘文慧,李文,屈璟涵,叶懿霈,屈军乐[5](2019)在《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显微成像有机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物医学领域,对纳米尺寸级别的微小生物目标进行精确定位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光学显微成像技术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受到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难以分辨尺寸在衍射极限(<200 nm)以下的生物结构,无法直接获取微小生物结构信息,阻碍了生物医学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随着纳米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的出现,新型荧光探针的开发、成像系统与设备的不断发展及成像算法不断完善地深入结合,促进了光学衍射极限以下尺寸微观目标的研究。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SMLM)包括光激活定位成像(PALM)与随机光学重构超分辨成像(STORM),将有机荧光探针与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荧光探针的光物理性质直接决定着超分辨成像结果的好坏。因此,设计不同性能的荧光探针可以实现超精细结构的不同超分辨成像,为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着重围绕基于SMLM的原理、有机荧光探针的设计要求、用于SMLM的荧光探针种类及其生物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综述,指出了单分子定位成像上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为对超分辨成像研究感兴趣或初涉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成像理论与探针设计方面的帮助。(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程盛阳,郭亚,夏倩[6](2019)在《基于JavaScript的叶绿素荧光信号特征点自动定位软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几乎所有光合作用过程都可通过叶绿素荧光反映出来,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已经成为研究植物生理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本软件分析叶绿素荧光参数,辅助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系统II对光能的吸收、传递、耗散、分配等过程。程序从excel表中批量读取叶绿素荧光仪测量得到的数据,在网页中运用JavaScript语言编程,自动绘制OJIP曲线,以及相应的OJIP曲率曲线、一阶导数曲线、二阶导数曲线。用户能在交互式OJIP曲线上设定区间,根据设定算法,自动定位符合条件的I点与J点,手工调整与优化特征点位置,将定位的特征点结果作为文件导出并保存,使叶绿素荧光信号研究更加方便快捷。(本文来源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马玉涛,石文娜,李晓林,周连泉,王世军[7](2018)在《免疫荧光法检测FSHR与GnRHR在胃癌组织中的分布及其共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卵泡刺激素受体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定位、分布及共存性。方法选取我院胃肠外科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8例胃癌患者的病理组织石蜡包块标本,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定位方法检测胃癌标本中FSHR及GnRHR的定位及分布。结果 FSHR和GnRHR在胃癌组织细胞胞浆中均有分布,免疫荧光反应阳性物质分布于细胞质,细胞核呈阴性反应,二者分布模式相同。结论 FSHR与GnRHR在胃癌组织中分布具有共存性,提示其可能对胃癌的病理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8年23期)
程肖丁,孙耀,曾小东,肖玉玲,洪学传[8](2018)在《用于肿瘤定位和手术导航的新型双模态近红外Ⅱ区荧光PET探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筑基于αvβ_3整合素受体的PET/NIR-Ⅱ双模态探针,将PET显像技术与NIR-Ⅱ显像技术相结合,通过PET/荧光双模态成像技术做到术前准确定位肿瘤,术中准确区分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以及精确判断手术边缘是否有肿瘤残余,从而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最大限度避免术后神经功能缺失,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通过碱催化的硫醇-丙炔酰胺双加成反应,结合PET显像技术与NIR-Ⅱ显像技术,构建基于αvβ3整合素受体的PET/NIR-Ⅱ双模态探针CHS2。通过小鼠活体实验验证该探针的肿瘤定位和手术导航能力,对肿瘤的精确诊断和对肿瘤与正常组织边界的进行确证,实现小鼠肿瘤的精准切除。结果:神经脑胶质瘤(U87MG)小鼠模型活体显像研究显示脑胶质瘤对该探针有极高的特异性摄取,且显像信噪比高。尾静脉注射CHS2于荷瘤小鼠体内,12小时后用NIR-Ⅱ相机显像,在荧光成像指导下对小鼠肿瘤实施精准切除,病理分析显示癌旁组织无肿瘤残余,且切除的肿瘤边缘几乎无正常组织。讨论:CHS2探针构建方法简单,合成原料便宜易得且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快速地通过肝肾代谢清除。诸多实验结果证明该探针具有非常突出的成像效果和临床转化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第叁届全国分析药理学学术大会暨贵州省药学会药学青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11-23)
皇甫玉爽,郭健,宋晓晖[9](2018)在《吲哚菁绿荧光检测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ICG)检测技术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术的患者共64例。根据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亚甲蓝组(ISB组)32例和亚甲蓝联合吲哚菁绿组(ISB+ICG组)32例。ISB组患者仅使用亚甲蓝定位SLN,而ISB+ICG组患者在亚甲蓝的基础上,采用吲哚菁绿荧光定位SLN。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SLN切除时间、淋巴结切除数量等)、手术标本病理情况及SLN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用于子宫内膜癌SLN定位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SLN切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切除的盆腔淋巴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B组中有17例(53.13%)进行了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ISB+ICG组有15例(46.8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接受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患者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数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肿瘤侵犯淋巴血管、肿瘤侵犯深度>50%、肿瘤侵犯宫颈、肿瘤直径>2 cm的病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的病理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B组SLN准确率为65.63%(21/32),特异度为54.55%(6/11),敏感度100%(21/21)。而ISB+ICG组的准确率为78.13%(25/32),特异度为71.43%(5/7),敏感度100%(25/25)。结论:亚甲蓝联合吲哚菁绿荧光检测技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SLN定位,其准确率和特异度均高于亚甲蓝染色技术,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实用妇产科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马永富,姚洁,陈瑞骥,李宬润,李云婧[10](2018)在《术前3D重建、术中CT定位荧光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外后基底段精准切除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肺段切除术历史悠久,1939年,Churchill和Belsey[1]进行了首例左上肺舌段切除用于治疗结核性肺不张。早期肺癌的治疗,在1960年以前,一侧全肺切除被认为是金标准。但随着人们对肺门结构解剖认识的深入以及肺叶切除术的技术成熟,在20世纪60年代,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被确立为治疗早期肺癌的标准术式[2]。虽然Churchill早在1958年就开始将肺段切除术应用于早期肺癌的治疗,但(本文来源于《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3期)
荧光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犬恶丝虫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基因的基本特征进行探究,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旨在为犬恶丝虫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本研究原核表达了Di-NDPK,通过生物信息学、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组化分析了该蛋白的基本特征,通过检测犬恶丝虫阳性血清评估了rDi-NDPK的诊断价值。免疫印迹显示,Di-NDPK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免疫荧光组化显示,Di-NDPK在犬恶丝虫的侧索及肠上皮细胞和肠腔中分布。间接ELISA显示,该方法的敏感性为66.7%(16/24),特异性为38.9%(14/36),其中与犬细粒棘球蚴病阳性血清、犬钩虫病阳性血清以及犬弓首蛔虫病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Di-NDPK是一个分泌蛋白,但不适合作为犬恶丝虫病的诊断候选抗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荧光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1].翟保评,郝瑞林,何军,胡伟,刘志洪.线粒体定位双光子荧光探针用于小鼠大脑炎症过程中H_2O_2的检测[J].分析科学学报.2019
[2].张浩杰,刘梅,李春燕,何冉,兰景超.犬恶丝虫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荧光定位[J].浙江农业学报.2019
[3].李晨晨,章康康,姚晨婕,丁琳,黄雅男.通过碳基荧光纳米探针的设计调控其亚细胞定位和生物成像(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9
[4].王文旭,郁飞.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蛋白质细胞内定位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
[5].潘文慧,李文,屈璟涵,叶懿霈,屈军乐.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显微成像有机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学.2019
[6].程盛阳,郭亚,夏倩.基于JavaScript的叶绿素荧光信号特征点自动定位软件设计[J].软件工程.2019
[7].马玉涛,石文娜,李晓林,周连泉,王世军.免疫荧光法检测FSHR与GnRHR在胃癌组织中的分布及其共定位研究[J].医学信息.2018
[8].程肖丁,孙耀,曾小东,肖玉玲,洪学传.用于肿瘤定位和手术导航的新型双模态近红外Ⅱ区荧光PET探针[C].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第叁届全国分析药理学学术大会暨贵州省药学会药学青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2018
[9].皇甫玉爽,郭健,宋晓晖.吲哚菁绿荧光检测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
[10].马永富,姚洁,陈瑞骥,李宬润,李云婧.术前3D重建、术中CT定位荧光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外后基底段精准切除术[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