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布氏田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田鼠,棕色,基因,低氧,表观,机制,性腺。
布氏田鼠论文文献综述
乔妍婷,王乐文,宋英,李宁,刘晓辉[1](2019)在《启动子区甲基化不参与布氏田鼠下丘脑Dio3基因表达量的短光照上调》一文中研究指出日长对于季节性繁殖鼠类的性腺功能具有调节作用,短光照可以抑制雄鼠的性腺发育和活性,下丘脑中3型脱碘酶(Type3deiodinase,Dio3)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对季节性繁殖的仓鼠类的研究表明,下丘脑Dio3的表达量受到光周期、褪黑素和甲状腺激素的调控,可能是其解析光周期信号的关键物质。笔者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表现出规律的季节性繁殖,但是表观遗传学机制是否对Dio3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还不清楚。因此,本实验在室内模拟渐长日照时长(12h+3min/day)和渐短日照时长(12h-3min/day),对出生后4周、8周、12周的雌雄布氏田鼠进行取样,监测其性腺发育、下丘脑Dio3基因表达,以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渐短日照显着抑制雌性和雄性子代田鼠的性腺发育,而渐短日照在4周龄和8周龄显着上调下丘脑Dio3基因表达;但是,通过对Dio3基因281bp的启动子序列进行亚硫酸氢盐法(Bisulfite Genomic Sequence,BSP)测序,发现其中包含的23处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在3个时间点均无显着差异。这说明,Dio3基因该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未受到光周期变化的影响,不参与短光照表达量的上调,及其性腺的发育。结果说明,可能存在其他表观遗传学机制(如组蛋白修饰等)调控下丘脑Dio3基因上调,解析季节信号,调控布氏田鼠的性腺发育和季节性繁殖过程,具体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赵园春,张学英,王德华[2](2019)在《布氏田鼠哺乳期低温经历抑制成年期神经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哺乳动物在出生前后所经历的环境条件对其成年后的行为和生理等具有重要影响。环境温度是影响动物后代表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将分娩当天的布氏田鼠母体和幼仔在常温(23℃±1℃)或低温(4℃±1℃)饲养,断乳(21日龄)时转至常温环境,至第63日龄时再随机将两组动物各分为常温组和低温暴露组,期间检测体重、摄食量、静止代谢率、认知能力和神经细胞增殖和存活等,以验证哺乳期的低温经历可影响成年动物的代谢生理、行为表型和相关脑区神经再生的假说。结果发现:哺乳期低温经历导致成年布氏田鼠摄食量显着降低,与代谢有关的下丘脑以及学习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细胞增殖和存活数量减少。当动物在成年期面临冷暴露时,与哺乳期常温经历的动物相比,哺乳期低温经历的动物摄食量较低,在Y迷宫新异臂中的穿梭次数和停留时间显着降低,但海马和下丘脑部分核团的细胞增殖以及海马CA的细胞存活明显升高。这表明哺乳期低温经历对布氏田鼠的能量代谢、行为和相关脑区的成体神经再生产生了持久的抑制效应,但成年后再次面对低温时,动物的代谢能力和代谢及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的神经细胞可塑性优于哺乳期未曾经历低温的动物。(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红[3](2019)在《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昼夜节律调节机制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现象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中,几乎参与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昼夜节律紊乱会影响机体的稳态,引发一系列疾病产生。昼夜节律调节机制是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与现代时间医学(Chronomedicine)研究的重要内容。地下鼠(Subterranean rodents)营地下黑暗洞道生活,光信号极弱且不稳定,其形态、行为和生理等对地下洞道环境形成了适应,棕色田鼠(Lasiopodomys mandarinus)是一种终生营地下生活的典型地下鼠,布氏田鼠(L.brandtii)是其近缘种,营地面活动,二者是昼夜节律比较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本论文以棕色田鼠为对象,以布氏田鼠为对照;采用比较生物学的办法,分析不同光周期处理条件下两种田鼠行为和生理节律差异性;从两种田鼠基因组数据中筛选参与昼夜节律调控基因进行功能通路富集分析,确定核心生物钟调节基因;分析不同光周期处理条件下核心生物钟基因在两种田鼠中枢和外周组织的表达差异;最后,对核心生物钟基因进行适应性进化研究,系统揭示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昼夜节律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光周期对两种田鼠昼夜活动节律影响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转轮活动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田鼠在12L:12D和全黑光周期处理条件下均保持显着的近24h活动节律(P<0.001),主观夜间(Subjective night)时间段活动量均显着高于主观白天(Subjective day)活动量(P<0.001),且活动峰值集中于客观或主观的光/暗转换时刻;布氏田鼠在12L:12D光周期条件下24h平均活动强度显着高于黑暗处理组(P<0.001),而棕色田鼠在两种不同的处理组中昼夜活动强度差异不显着(P=0.847)。2.光周期对两种田鼠褪黑素分泌影响的比较研究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褪黑素分泌结果表明:在两种光周期处理条件下,布氏田鼠褪黑素均呈现显着的24h余弦节律性(P<0.05),而棕色田鼠的则均不显着(P>0.05),仅分泌水平存在时间点显着差异(12 L:12 D,χ2=20.617,df=5,P=0.001,黑暗:χ2=16.191,df=5,P=0.006);两种田鼠褪黑素表达峰值均集中在主观夜间。3.两种田鼠昼夜节律生物钟筛选和功能富集分析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昼夜节律调控生物钟基因筛选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本地BLAST筛选得到布氏田鼠相关生物钟基因125个,棕色田鼠120个;两种田鼠生物钟基因参与的功能信号通路相近,均参与光周期起始节律的夹带产生、节律行为生理和分子调控、激素水平、神经信号通路和长寿调节通路等过程,除此之外,棕色田鼠生物钟还参与了血糖调节生物学过程;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核心生物钟基因参与的功能富集结果一致。4.光周期对两种田鼠SCN核团中核心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核心生物钟基因在SCN核团中表达结果表明:12L:12D处理组中,棕色田鼠的Bmal1(P=0.219)、Per1(P=0.132)基因和布氏田鼠的Per2(P=0.432)基因24h余弦节律性不显着,其他基因均保持显着余弦节律性表达(P<0.05),在全黑处理组中,两种田鼠检测的基因均成显着的余弦节律性表达(P<0.05);布氏田鼠在黑暗处理组中基因峰值相位较12L:12D处理组滞后,而棕色田鼠基因峰值相位提前;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在两种不同处理组中生物钟基因变异度均差异不限制(布氏田鼠:t=0.166,df=4,P=0.876;棕色田鼠:t=0.368,df=4,P=0.732)。5.光周期对两种田鼠不同组织中核心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核心生物钟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结果表明:布氏田鼠和棕色田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生物钟基因呈显着24h昼夜余弦表达数量不同,布氏田鼠呈显着性余弦节律表达的钟基因集中在下丘脑和肾组织中,黑暗处理组中眼组织中余弦表达显着的钟基因数降低;棕色田鼠显着性余弦表达钟基因主要集中下丘脑和肝组织中,黑暗处理组中眼组织中呈余弦表达钟基因数升高;布氏田鼠和棕色田鼠核心钟基因峰值相位在不同组织中相位变化不同。黑暗光周期处理条件后,布氏田鼠下丘脑中钟基因(除Per3)峰值相位提前,眼组织(除Bmal1)中钟基因峰值相位滞后,肝肾组织中峰值相位重置;棕色田鼠在黑暗处理组中下丘脑(除Clock、Per1)和眼睛(除Per3)峰值相位提前,肝肾组织中峰值相位重置。布氏田鼠和棕色田鼠核心钟基因在光周期处理后不同组织中表达量变化不同。布氏田鼠下丘脑钟基因CV值在两种处理组中差异不显着(t=-0.821,df=6,P=0.443),棕色田鼠在黑暗处理组中钟基因CV值显着大于12L:12D处理组(t=-5.284,df=6,P=0.002);布氏田鼠眼组织中钟基因CV值在黑暗处理组中显着升高(t=-3.190,df=6,P=0.019),棕色田鼠眼组织中钟基因CV值在两种不同处理组中差异不显着(Z=-1.690,P=0.091);布氏田鼠肝中生物钟基因CV值在两个不同处理组中差异不显着(t=-1.377,df=6,P=0.218);棕色田鼠肝中钟基因CV值在黑暗处理条件下显着升高(t=-4.192,df=6,P=0.006);肾组织中布氏田鼠(t=-3.018,df=6,P=0.023)和棕色田鼠(t=-3.888,df=6,P=0.008)钟基因的CV值在黑暗处理组中显着大于12L:12D处理组水平。6.地下鼠核心生物钟基因的适应性进化适应性进化结果表明:生物钟基因系统进化树中地下鼠分类地位与Cyt b进化树中物种分类地位结果一致,生物钟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呈净化选择;Clock基因计算检测出的大部分适应性进化位点位于C端的TAD结构域中,Per3基因进化位点多位于C末端结构域中,Cry1基因进化位点位于C末端的不保守结构域中。结论:1)两种田鼠都保持着显着的近24h昼夜活动节律性,布氏田鼠24h平均昼夜活动强度在有光条件下增强,棕色田鼠24h活动强度不受光信号影响;褪黑素在棕色田鼠昼夜节律调控中作用减弱。2)布氏田鼠和棕色田鼠昼夜节律调控生物钟基因功能相近,说明生物钟在节律调节中的重要作用;3)布氏田鼠和棕色田鼠内源性节律调控系统在在昼夜节律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4)布氏田鼠和棕色田鼠昼夜节律调节受到中枢和外周器官的协同调控,但视觉系统在棕色田鼠昼夜节律调节过程中作用弱化;外周器官参与节律调控过程中既受到中枢系统调控,同时又存在自身的生物钟调控机制;5)核心生物钟基因在进化过程呈保守进化,体现功能重要性,不同种类地下鼠对黑暗环境形成了不同的适应性进化。作为一种典型地下鼠,棕色田鼠具有显着的24h昼夜活动节律,受光周期的影响小,褪黑激素参与程度低;而布氏田鼠是典型的地面鼠,24h的昼夜活动节律受光周期影响大,褪黑激素调控作用大;两种田鼠的生物钟调控基因富集结果相似,核心生物钟基因的进化分析也表明生物钟基因进化的保守性,中枢和外周组织的生物钟基因表达也表明两种田鼠的生物钟基因在活动节律调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总之,本研究证明棕色田鼠可作为一种典型地下鼠活动节律调控模型,即生物钟基因的结构相对保守,通过内源生物钟基因的表达调控其活动节律,受光周期影响小,内分泌调控参与程度低。布氏田鼠则表现出典型的高纬度地区物种的活动节律,即24h活动节律显着,既受内源性生物钟基因调控,又受外界光周期影响,内分泌参与程度高。(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晨晨[4](2019)在《低氧对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脑Epo/Epor基因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在维持有机体的生存和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中常常发挥重要的作用,当有机体暴露于低氧环境时会产生一系列应答反应,如代谢紊乱、系统和组织损伤等。生活在高海拔或地下洞道中等缺氧环境中的动物,其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改变来适应低氧环境,使身体各系统能够适应低氧环境。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及其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 Epor)主要作用是促进红系祖细胞的增值和分化,红细胞的成熟以及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等。棕色田鼠(Lasiopodomys mandarinus)作为典型的地下鼠,长期生活在地下洞道缺氧环境中,近缘物种布氏田鼠(L.brandtii)是一种地面鼠,两者同属毛足田鼠属(Lasiopodomys)。目前有关地下鼠和地面鼠Epo/Epor基因在不同脑区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比较生物学方法,以棕色田鼠为对象,布氏田鼠为对照,克隆两种田鼠的Epo/Epor基因并对其适应性进化研究,然后在实验室低压氧舱内模拟不同低氧环境,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手段,测定两种田鼠不同脑区内Epo/Epor基因表达差异,旨在揭示地下鼠Epo/Epor基因在低氧环境中的适应性进化和Epo/Epor基因对棕色田鼠低氧应激时的神经保护作用,为地下鼠的低氧适应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布氏田鼠和棕色田鼠Epo/Epor基因的克隆布氏田鼠和棕色田鼠Epo/Epor基因长度均相同,Epo基因为590bp,Epor基因为1583bp。2)布氏田鼠和棕色田鼠Epo/Epor基因适应性进化Epo/Epor基因系统进化树与Cyt b进化树拓扑结构一致,地下鼠中无趋同进化现象,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在系统进化树中共聚一支;Epo/Epor基因在进化中均呈净化选择,盲鼹鼠Epor基因存在适应性进化位点,位于胞浆区近末端(P=0.03)的462-S、467-G发生位点突变;棕色田鼠Epo/Epor基因上均未检测出正选择位点。3)低氧对布氏田鼠和棕色田鼠脑组织中Epo/Epor基因表达的影响在不同的低氧暴露强度下,布氏田鼠和棕色田鼠海马体Epo/Epor基因均随O_2浓度的下降呈上升趋势(布氏:P _(Epo)=0.001,P _(Epor)<0.01;棕色:P _(Epo)=0.001;P _(Epor)<0.01);在低氧(10%)暴露不同时间阶段下:布氏田鼠海马体中Epo基因在24 h表达量最高,在48h时间点上表达量下降(P=0.031);但Epor基因表达量随时间的增加呈现升高趋势(P<0.01);棕色田鼠海马体中Epo/Epor基因表达量均随时间变化增高(P _(Epo)<0.001;P _(Epor)<0.001)。在不同低氧暴露强度下,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大脑皮质中Epo/Epor基因表达量均随O_2浓度的下降呈升高趋势(布氏:P _(Epo)=0.025;P _(Epor)=0.004;棕色:P _(Epo)=0.034;P _(Epor)=0.001);在低氧(10%)暴露不同时间阶段下,布氏田鼠大脑皮质Epo基因的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升高(P=0.012);而Epor基因在24h的表达量最高,在48h时表达量下降(P<0.001);棕色田鼠大脑皮质Epo/Epor基因的表达量均随时间而呈现上升的趋势(P _(Epo)<0.001;P _(Epor)<0.001)。在不同低氧暴露强度下,布氏田鼠杏仁核Epo/Epor基因表达量随O_2浓度的下降呈现上升趋势(P _(Epo)=0.001;P _(Epor)=0.001);而棕色田鼠杏仁核中Epo/Epor的表达量在10%O_2浓度下最高,在5%O_2浓度条件下,Epo/Epor表达量均下降(P _(Epo)=0.082;P _(Epor)=0.087);在低氧(10%)暴露不同时间阶段下,布氏田鼠杏仁核中Epo基因在24h的表达量最高,而在48h表达量下降(P<0.001),Epor基因表达量随时间增加呈现上升趋势(P<0.001),棕色田鼠杏仁核Epo/Epor基因在均24h的表达量最高,在48h时间点呈现下降趋势(P _(Epo)=0.002;P _(Epor)<0.001)。主要结论: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的Epo/Epor基因未出现正选择进化。棕色田鼠对低氧有较强的适应,Epo/Epor基因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不同脑区的神经保护机制不同,海马体和大脑皮质的神经保护机制较强,而杏仁核的神经保护机制较弱。(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牟媛媛[5](2019)在《布氏田鼠婚配制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活动显着地影响着生态系统,放牧是主要的人为干扰因子,对草原小型啮齿动物种群密度产生复杂的影响。婚配制度是影响动物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种群的结构。婚配制度具有可塑性,食物资源可能会通过影响种群的动态进而影响配偶选择。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之一,对草原植被的破坏力极大,严重影响我国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为了研究人为干扰(放牧)对草原动物种群动态的影响,探究婚配制度与种群遗传结构的关联性,本研究利用内蒙古草原动物生态研究站(Joint Research Station of Animal Ecology in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JRSAEIMG)大型环境因子模拟实验围栏,对布氏田鼠种群进行不同程度的放牧处理,以对照组(C)、轻度放牧组(LG)和中度放牧组(MG)围栏种群为动物材料,利用高度多态的微卫星遗传标记,分析了叁个围栏中布氏田鼠种群的遗传结构,并对两个放牧围栏个体进行亲子关系鉴定,通过分析雌雄间的配对关系,探讨了布氏田鼠的婚配制度。研究结果显示:(1)11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性位点,在叁个围栏中分别检测出100、118、86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0、11、8。(2)在叁个围栏中,观测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715、0.696、0.774;期望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782、0.776、0.734;多态信息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753、0.742、0.689。(3)轻度放牧组中,以雄性为主要繁殖个体共鉴定出7个家系;中度放牧处理组中,以雄性为主要繁殖个体共鉴定出4个家系。每个家系中的个体以洞群居住可能存在亲缘关系。研究还发现布氏田鼠种群间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以上结果提示:(1)筛选出的11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性位点,是适宜的研究种群遗传结构和婚配制度的分子标记。(2)本实验中,3个围栏群体都表现出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证实3个围栏的建群个体的遗传多样性没有差异。(3)布氏田鼠婚配制度为混交制,以一雄多雌制为主。本实验中,放牧没有对婚配制度造成很大影响。通过分析发现雄鼠在放牧强度较大的围栏中对配偶的竞争更加激烈。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布氏田鼠种群遗传结构特征,印证了布氏田鼠的婚配方式。可为制定野外不育控制布氏田鼠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动物种群数量波动的机制,并为制定草原害鼠综合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3-31)
乔妍婷,耿远昭,李宁,宋英,刘晓辉[6](2018)在《长期褪黑素注射抑制雄性布氏田鼠的性腺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呈现剧烈季节性波动的环境条件中,许多动物都把繁殖过程限定在特定季节中进行,大多数鼠类也是如此。这种季节性繁殖的行为特征是造成鼠类暴发成灾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其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是我国内蒙古东部草原区的主要害鼠之一,在近40年来曾多次暴发成灾,造成巨大损失。我们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布氏田鼠的繁殖具有严格的季节节律,短光照可以显着抑制雄鼠的性腺发育,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每日的褪黑素分泌时长不同来实现调控的,但缺乏直接证据。本研究以出生于长光照(16h光照)中的4周龄雄鼠作为研究对象,每日进行褪黑素(每只每天注射0μg、6μg和50μg)皮下注射,在2、4和7周解剖称量繁殖器官重量,以期阐明长期褪黑素注射是否可以抑制雄鼠的性腺发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雄鼠相比,6μg组雄鼠在第7周、50μg组雄鼠在第4周和第7周时睾丸和储精囊重量出现了显着降低。这一结果说明,褪黑素对雄性布氏田鼠性腺发育的抑制具有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是调节雄鼠出现短光照性腺抑制的重要神经内分泌因子。下一步我们将利用本次实验获取的血清和下丘脑样本,检测血清激素变化和下丘脑繁殖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深入挖掘光周期和褪黑素在布氏田鼠性腺发育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本文来源于《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4)
田林,王大伟,李宁,宋英,刘晓辉[7](2018)在《雄性布氏田鼠的光周期不应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周期不应现象是指在繁殖功能受到光周期调控的动物中,长期处于繁殖抑制光周期相位中的动物,其性腺活性不被抑制,反而出现功能恢复的现象。我们前期研究表明,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具有季节性繁殖特点,短光照可抑制雄鼠性腺发育,但对于布氏田鼠是否存在光周期不应性现象,及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实验室长期驯化种群的布氏田鼠为研究对象,在秋季(9月)将自然光照中的孕鼠分别移入长光照(16h光照)和短光照(8h光照)长期处理,并与保持在自然光照中出生的幼鼠进行对比,以期深入解析光周期在幼鼠性腺发育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光周期不应性现象。实验时间为秋季(9月)到来年春季(3月),在此期间内自然光周期从繁殖抑制光相位(渐短光照)逐渐转换到繁殖促进光相位(渐长光照)。在幼鼠出生后6周(初冬)、12周(冬至)、24周(春分)解剖称量睾丸和储精囊,并在6~24周内收集并检测粪便睾酮激素水平。结果表明,长光照组雄鼠的睾丸和储精囊发育迅速,在第6周已达到性成熟重量并保持稳定;而自然光照组和短光照组雄鼠的性腺发育迟缓,在春季才能达到长光照组雄鼠水平。长光照组雄鼠粪便睾酮在6周时已达到较高水平,并稳定保持;自然光照组雄鼠睾酮水平在冬至点4周后出现恢复,至春季恢复到长光照组雄鼠水平;而短光照组雄鼠睾酮水平恢复早于自然光照组雄鼠,在冬至点附近(第12~16周)出现迅速上升达到长光照组雄鼠水平,并保持至春季。这些结果说明,长光照可以促进雄性布氏田鼠性腺发育,而短光照则起到抑制作用;布氏田鼠存在光周期不应现象,短光照处理似乎加速了处于冬季抑制状态的性腺向春季活跃状态的快速恢复。下一步工作将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组学分析技术,围绕布氏田鼠的光周期不应性现象,对其分子调控机制进行深入解析。(本文来源于《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4)
闫立新[8](2018)在《P-Stat3在伏隔核区调控布氏田鼠社会行为和代谢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催产素(oxytocin,OXT)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的调节功能。催产素不仅可以调节人和动物的社会行为,它还通过瘦素(leptin)诱导的信号通路调控饮食和脂肪代谢;催产素分泌失调可同时引发精神类疾病和代谢类疾病。催产素已经被应用于精神类疾病以及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中,进一步研究催产素相关信号通路是揭示这些疾病作用机制的重要途径。鉴于P-Stat3(Phosphorylation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与瘦素和催产素的关系,我们假设催产素或催产素受体(oxytocin receptor,OXTR)的表达受P-Stat3的调控,且P-Stat3可作为精神类疾病和肥胖相互作用的介质。方法本研究选取3月龄大小的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大约50g左右,在其伏隔核区(Nucleusaccumbens,NAcc)定点注射P-Stat3抑制剂,通过社会识别实验和中央竞技场实验观测布氏田鼠社会行为的改变,通过在伏隔核区分别注射催产素、催产素受体(oxytocin receptor,OXTR)抑制剂、催产素和P-Stat3抑制剂验证P-Stat3与催产素的关系;最终,通过Western Blot技术鉴定催产素和催产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改变。通过代谢笼实验检测布氏田鼠基础代谢的改变,并每天称取其体重。结果在布氏田鼠的伏隔核区注射P-Stat3抑制剂后,布氏田鼠的社会识别能力降低,攻击行为增加,该脑区催产素的表达显着下降,而催产素受体的表达无显着差异;其伏隔核区瘦素表达量显着降低,基础代谢显着降低,体重显着增加。结论布氏田鼠的社会行为和肥胖受伏隔核区的调控,并受P-Stat3抑制剂的影响,P-Stat3是社会行为和肥胖相互作用的重要因子。(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8-05-01)
刘登辉[9](2018)在《急性低氧对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行为影响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新陈代谢活动的必要元素之一,能够保持机体正常发育和生长。环境低氧(hypoxia)会引起组织甚至器官的生理性缺氧。在自然界中,某些生物长期处于低氧环境,则会驱动生物体产生适应性进化,使其行为模式和生理功能与常氧生活的生物产生巨大差异。经过不断的进化,地下鼠(subterranean rodents)对洞道系统的低氧环境已经有良好的行为及生理上的适应。棕色田鼠(Lasiopodomys mandarinus)是地下鼠,终身生活于地下封闭黑暗洞道系统中,面临低氧及高二氧化碳等不利环境条件的胁迫。本论文以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L.brandtii)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氧舱中模拟环境中急性低氧环境,通过比较生物学研究两种田鼠的行为模式,旨在探讨棕色田鼠在行为表达上的低氧适应,进而为地下鼠的低氧适应研究提供基础,同时深化对地下鼠低氧适应的理解。研究结果如下:1.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个性化的比较:1)两种鼠个性化得分的分布均呈正态分布,谨慎(shyness)和冒失(boldness)等极端类型的个体比例较低;2)两种鼠个性化得分存在性别差异,雄性的偏高;3)棕色田鼠的个性化得分显着高于布氏田鼠(P<0.05);4)Smart 3.0软件可用于啮齿动物个性化特征分类,与行为学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2.急性低氧对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行为的影响:1)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的休息行为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加,其变化模式和幅度是一致的;2)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的修饰行为在物种间差异显着(P<0.05);3)运动探索、直立探索和逃逸行为变化模式与休息行为一致但方向相反;4)雄性个体会有更多的耗氧行为,物种间和性别间的一致性高。3.急性低氧和性别组合对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社会行为的影响:1)棕色田鼠雌雄组在常氧和15%氧浓度下的攻击和防御行为最少,而布氏田鼠在15%氧浓度下则是雄雄组最少;2)雄雄组间的社会行为最多,棕色田鼠雌雄间的社会行为较布氏田鼠多;3)棕色田鼠非社会行为的频次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降幅高于布氏田鼠;4)棕色田鼠雌雄组的亲昵行为最高,且在任何氧浓度下均高于布氏田鼠。4.熟悉度对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社会行为的影响:1)熟悉和陌生的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的社会行为模式差异显着(P<0.0001);2)熟悉个体社会行为显着低于陌生个体(P<0.0001);3)熟悉社会关系间,棕色田鼠个体间行为频次较低,对环境低氧比较敏感,能够及时调整社会行为;而布氏田鼠则相对比较迟钝,也反应了群居物种的社会行为特征;4)陌生社会关系间,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行为频次均较高,反应了社会关系构建中的行为特征;耗氧类行为随环境氧浓度降低而减少,反应了氧胁迫对动物社会关系构建的影响。5.个性化对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社会行为的影响:1)谨慎和冒失的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的社会行为模式差异显着(P<0.0001);2)棕色田鼠配偶间的行为由雄性主导,与个性化有关;配偶间行为模式受环境氧含量调控,不同个性化组合间反应不同;3)布氏田鼠配偶间的行为由雌性主导,环境氧含量只是降低行为频次,未改变行为模式。主要结论为:1)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的个性化呈正态分布且较为接近;2)个体行为中,两种田鼠对环境低氧的行为应答模式相同,随环境氧浓度下降耗氧类行为频次均降低;修饰行为的模式存在差异,可能与棕色田鼠地下洞道生活有关;3)社会行为中,棕色田鼠对环境低氧比较敏感,布氏田鼠则相对比较迟钝,耗氧类行为随环境氧浓度降低而减少;4)棕色田鼠配偶间的行为由雄性主导,而布氏田鼠则是由雌性,不同个性化组合间低氧反应不同。(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曹攀飞[10](2018)在《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视觉基因的适应性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是动物获取信息的重要感官,在高等动物中,视觉系统占据感觉系统的主导地位;哺乳动物依赖于视觉而获得的信息占据了70-90%,地下啮齿动物终生生活在无光的黑暗环境中,视觉出现退化,表现为眼球变小或者完全退化。棕色田鼠(Lasiopodomys mandarinus)是一种终生营地下生活的地下鼠,其近缘物种为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是一种主要以地面活动为主的地面鼠,两者形态结构相似,视觉系统在应对黑暗环境方面有明显不同,使它们成为比较地下鼠视觉退化研究的理想对象。本论文以棕色田鼠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布氏田鼠作为对照,通过对棕色田鼠的从头测序(De Novo)数据与布氏田鼠全基因组重测序(Whole Genome Resequencing)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到316条视觉相关基因,并对其功能分类后得到:眼发育、感光、视网膜发育、晶状体发育等相关的视觉基因。通过测序数据获取视觉基因的编码序列,对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中视觉基因的变异数目进行了统计,然后利用编码序列对其视觉系统存在的假基因化情况进行了研究。从NCBI上下载同源物种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对不同功能的视觉基因进行了选择压力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我们对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视觉基因的突变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棕色田鼠在眼发育与晶状体发育的视觉基因的变异数量要大于布氏田鼠,表明这两类基因对地下生活比较敏感。2)我们对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中假基因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棕色田鼠的基因组中存在一个与眼发育相关的假基因FAT3。3)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在眼结构发育相关基因方面,未检测到正选择作用,而在盲鼹形鼠与金毛鼹鼠中检测到正选择作用;棕色田鼠未能形成与地下鼠视觉相关的趋同进化,推测可能与其分化时间较短有关。4)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在感光视觉基因方面,未检测到正选择作用,但暗视觉基因进化速率明显加快,表明棕色田鼠对黑暗环境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性进化;棕色田鼠的颜色视觉基因受到净化选择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棕色田鼠布氏田鼠分类地位较为接近,二者在视觉基因方面的差异不显着,推测可能是其分化时间过短(约5.2 MYA)所致。棕色田鼠在眼发育和晶状体发育两方面的基因变异比布氏田鼠的大,反映了地下鼠对地下黑暗环境适应与进化初期的情景;棕色田鼠在暗视觉基因的进化速度明显加快,表现出对黑暗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地下鼠视觉系统对黑暗环境的适应机制。(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布氏田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哺乳动物在出生前后所经历的环境条件对其成年后的行为和生理等具有重要影响。环境温度是影响动物后代表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将分娩当天的布氏田鼠母体和幼仔在常温(23℃±1℃)或低温(4℃±1℃)饲养,断乳(21日龄)时转至常温环境,至第63日龄时再随机将两组动物各分为常温组和低温暴露组,期间检测体重、摄食量、静止代谢率、认知能力和神经细胞增殖和存活等,以验证哺乳期的低温经历可影响成年动物的代谢生理、行为表型和相关脑区神经再生的假说。结果发现:哺乳期低温经历导致成年布氏田鼠摄食量显着降低,与代谢有关的下丘脑以及学习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细胞增殖和存活数量减少。当动物在成年期面临冷暴露时,与哺乳期常温经历的动物相比,哺乳期低温经历的动物摄食量较低,在Y迷宫新异臂中的穿梭次数和停留时间显着降低,但海马和下丘脑部分核团的细胞增殖以及海马CA的细胞存活明显升高。这表明哺乳期低温经历对布氏田鼠的能量代谢、行为和相关脑区的成体神经再生产生了持久的抑制效应,但成年后再次面对低温时,动物的代谢能力和代谢及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的神经细胞可塑性优于哺乳期未曾经历低温的动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布氏田鼠论文参考文献
[1].乔妍婷,王乐文,宋英,李宁,刘晓辉.启动子区甲基化不参与布氏田鼠下丘脑Dio3基因表达量的短光照上调[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赵园春,张学英,王德华.布氏田鼠哺乳期低温经历抑制成年期神经再生[J].兽类学报.2019
[3].孙红.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昼夜节律调节机制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9
[4].王晨晨.低氧对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脑Epo/Epor基因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9
[5].牟媛媛.布氏田鼠婚配制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19
[6].乔妍婷,耿远昭,李宁,宋英,刘晓辉.长期褪黑素注射抑制雄性布氏田鼠的性腺发育[C].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7].田林,王大伟,李宁,宋英,刘晓辉.雄性布氏田鼠的光周期不应现象研究[C].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8].闫立新.P-Stat3在伏隔核区调控布氏田鼠社会行为和代谢的作用机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
[9].刘登辉.急性低氧对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行为影响的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8
[10].曹攀飞.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视觉基因的适应性进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