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更新世时期论文-史家珍

晚更新世时期论文-史家珍

导读:本文包含了晚更新世时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古人类化石,洞穴遗址,栾川县,动物化石

晚更新世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史家珍[1](2013)在《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洞穴遗址》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洛阳栾川县曾发现多处旧石器遗址,早在1999年就发现了属旧石器时代早期七里坪遗址,此后在第叁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又先后发现了古人类洞穴遗址7处,包括庙子乡蝙蝠洞、城关镇龙泉洞、栾川乡后坪洞、叫河乡鸽子洞、赤土店水帘洞、赤土店花园洞、石庙乡老母洞;野外旧石(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13-01-04)

张会平,刘少峰[2](200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贵德盆地及邻区更新世时期沉积与后期侵蚀样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残存的地貌标志恢复原始地貌形态是地貌研究的难点之一。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贵德地区晚新生代构造活动强烈,晚新生代黄河在本区发育,其后期演化记录了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详细信息,同时黄河侵蚀下切过程本身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由于黄河水系的发育,晚更新世以后循化-贵德盆地地区实现由盆地加积向退积的凋整,盆地地区逐渐开始遭受黄河水系的侵蚀下切,并逐渐形成现今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貌形态。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更新统的变形程度较弱,由于区域构造隆升与河流强烈下切的共同作用,现今保存的更新统已经成为盆地内部的分水岭,如龙羊峡地区。本研究正是选取循化-贵德盆地及其邻区更新统地层为古地貌重建的标志,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贵德盆地地区更新世古地貌形态,并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认识有:1)秦岭北缘断裂带构成其南西向北东方向地形快速降低的边界带;2)在北西南东方向上,西秦岭、黄河、拉脊山、湟水河以及祁连山等总体上构成了向形-背形相间的地貌格局。同时以古地形为基础,定量计算了盆地区更新世以来的侵蚀分布图像,定量结果表明:1)剥蚀量的分布形态与高原东北缘盆山地貌系统之间有一定相关耦合性,盆地地区的剥蚀量比较大,而相邻山脉地区的剥蚀量都比较小;2)剥蚀量比较大的盆地地区剥蚀量与盆地内部河流形态之间也具有明显的关联特征,盆地内部剥蚀量最大的区域往往是盆地内部独立河流的中游地区。(本文来源于《第四纪研究》期刊2009年04期)

师亚芹,冯希杰,李晋,戴王强,任隽[3](2007)在《临潼—长安断裂带晚更新世时期的活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野外大量断层露头及探槽剖面分析所作表明,临潼—长安断裂带错断晚更新世第一古土壤层0.2~6.0m,平均1.1m,最大活动速率为0.047mm/a。在晚更新世晚期断裂表现为裂缝形式,地层没有明显的错动,断裂活动较弱。晚更新世白鹿塬段断裂活动相对较强。(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期刊2007年03期)

许清海,阳小兰,柯竹梅,梁文栋,杨振京[4](2002)在《晚更新世时期燕山山区的环境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更新世时期 ,燕山西部山区是一种激烈动荡的地貌水文条件 ,东部山区较稳定 ,发育了河湖相沉积。孢粉分析和哺乳动物化石都表明当时是一种以草原为主的森林草原或苔原景观。其中 ,2 10 0 0aBP .之前的古气候为寒冷稍湿时期 ,2 10 0 0~ 170 0 0aBP .为极度寒冷时期 ,170 0 0~ 12 0 0 0aBP .为气温回升时期 ,12 0 0 0~ 10 0 0 0aBP .为气候动荡、发生逆转时期(本文来源于《地理学与国土研究》期刊2002年02期)

张玉兰,姜立征,王开发,张敏斌,华棣[5](2001)在《从孢粉分析看上海地区更新世时期古植被、古环境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上海地区叁个钻孔更新世地层的孢粉研究,划分出了更新世 9 个孢粉组合带,反映了该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环境变迁的 9 个阶段,得出该区古气候波动历程为冷凉稍湿→暖热湿润→凉冷稍干→温暖湿润→凉冷稍干→热暖潮湿→凉冷干燥→温暖湿润→凉冷略湿?这种波动不仅可与国内外气候期相对比,而且气候波动曲线与海平面变化相吻合?从而为本地区进行地层年代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且进一步丰富了本地区孢粉学资料?(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01年06期)

张光威,杨子赓,林和茂,王圣洁[6](1996)在《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时期沉积环境的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泥河湾盆地中部的钱家沙洼洞沟剖面揭露了晚上新世-早更新世(2.90-1.51MaB.P.)的连续沉积,通过对年代地层学、沉积旋回、介形类组合以及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分析,表明晚上新世沉积环境以浅湖和河流交替为特征,之后浅湖环境稳定,G/M界线和0lduvai极性亚时底界处出现明显的地质事件。(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动态》期刊1996年02期)

彭南林[7](1994)在《早、中更新世时期人类右手偏重的考古证据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早、中更新世时期人类右手偏重的考古证据及其意义屠尼克(NicholasToth)着彭南林译引言人类似乎是唯一的具有前肢遗传偏重的动物(Warren,1980;Springer& Deutsch,1981,P.1032,在现代人群中,90%的人是右手偏...(本文来源于《文物季刊》期刊1994年04期)

R.D.卡尔克[8](1991)在《古北区Saiga属(偶蹄目,牛科)在更新世时期的地理分布和进化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Saiga 是一种小型牛类,站立时肩高80厘米.它的主要特征是鼻子形似象鼻:灵活,向下延伸超过下颌;角弯曲,具横脊,长达35厘米.在更新世晚期,它与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的分布范围大致相同.人们还不能确定谁是 Saiga 的直接祖先.但它与西藏 Pantholops 的现生种 Pantholops hodgsoni 和化石种 P. hundesiensis 有亲密关系.Gentry(1968) 把中国青海晚中新世的 Qurlignoria 也归入到 Simpson(1945) 建立的 Saigini 族中.由此推测,至少从晚中新世以来, Saiga 族已自成一支独立的演化线.最早的 Saiga 发现于西伯利亚东北下 Kolyma 河 Olyorian 期的地层中. Sher(1967) 把它归入到阿拉斯加晚更新世 Saiga ricei 种中.然而,在种的归属上,这可能还有问题.有关中更新世 Saiga 的报道极少.但这些报道已表明在这一时期 Saiga 已从亚洲中部向西扩散,远至西欧.在最后间冰期时, Saiga 在接近 Baku (Apsheron) 岛的 Binagadi 出现. Aekpeova(1955) 为该地大量的 Saiga 标本建立—新种: Saiga binagadensis.比较表明,它应该是 Saiga tatarica —亚种:Saiga tatarica binagadensis Alekperova, 1955.在最后冰期时, Saiga 已在古北区达到它最大的分布范围(图1).已知含 Saiga 的化石地点超过180个.在乌拉尔山区,它向北分布到达北纬62度;在鄂博河流域,它延伸进入北极区;向东它到达白令陆桥. Saiga 还在阿拉斯加存在.然而,由于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成为迁移的障碍, Saiga 未能进入亚平宁半岛;在中国东北、内蒙和山西等省也没有发现它的踪迹.西伯利亚东北区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的 Saiga 种是 Saiga tatarica borealis,而在克里米亚和苏联西南部一些旧石器地点的 Saiga 化石标本应归入 Saiga tatarica tatarica.欧洲的 S. prisca 和阿拉斯加的 S. ricei 可能是 S. tatarica borealis 的同义词(Baryshnikov et Tikhonov, 1989).在 Saiga 的进化中,角心有逐渐变得粗壮,角心基部相互靠近和两角心向上分开程度变小的趋势.因此, R. D. Kahlke(1990) 提出 Saiga 可能含有两种类型: "Bottrop 类型"和 "Pahren 类型"(图版 I, 1-2).前者为原始的 Saiga, 包括欧亚大陆第二间冰期、最后间冰期和最后冰期的类型;后者主要以欧洲 Weichselian 期的一些破碎头骨为代表.这种分类将来有可能与 Baryshnikov et Tikhonov(1989) 提出的分类合并.现生的 Saiga 包括两个亚种: S. tatarica tatarica 和 S. tatarica mongolica.前者分布于苏联卡尔梅克和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和半干燥地区;后者出现在蒙古.(本文来源于《古脊椎动物学报》期刊1991年04期)

杨达源,冯文科,陈俊仁[9](1989)在《晚更新世晚期冰期鼎盛时期华南沿海地区的古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末次冰期鼎盛时期华南沿海地区的古环境特征。对有关单位近年调查成果的分析,估计当时该地区的冬季温度比今低11—15℃,2月海洋表层水温此今低4.6—2.2℃,珠江叁角洲地区河流深切达-40—-62m以下,古海岸线推移到今水深150m左右深处。达主要是冰期世界气候寒冷,海面大幅度下降,东亚冬季风强盛、南海北部东北季风漂流增强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1989年04期)

晚更新世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残存的地貌标志恢复原始地貌形态是地貌研究的难点之一。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贵德地区晚新生代构造活动强烈,晚新生代黄河在本区发育,其后期演化记录了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详细信息,同时黄河侵蚀下切过程本身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由于黄河水系的发育,晚更新世以后循化-贵德盆地地区实现由盆地加积向退积的凋整,盆地地区逐渐开始遭受黄河水系的侵蚀下切,并逐渐形成现今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貌形态。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更新统的变形程度较弱,由于区域构造隆升与河流强烈下切的共同作用,现今保存的更新统已经成为盆地内部的分水岭,如龙羊峡地区。本研究正是选取循化-贵德盆地及其邻区更新统地层为古地貌重建的标志,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贵德盆地地区更新世古地貌形态,并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认识有:1)秦岭北缘断裂带构成其南西向北东方向地形快速降低的边界带;2)在北西南东方向上,西秦岭、黄河、拉脊山、湟水河以及祁连山等总体上构成了向形-背形相间的地貌格局。同时以古地形为基础,定量计算了盆地区更新世以来的侵蚀分布图像,定量结果表明:1)剥蚀量的分布形态与高原东北缘盆山地貌系统之间有一定相关耦合性,盆地地区的剥蚀量比较大,而相邻山脉地区的剥蚀量都比较小;2)剥蚀量比较大的盆地地区剥蚀量与盆地内部河流形态之间也具有明显的关联特征,盆地内部剥蚀量最大的区域往往是盆地内部独立河流的中游地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晚更新世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1].史家珍.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洞穴遗址[N].中国文物报.2013

[2].张会平,刘少峰.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贵德盆地及邻区更新世时期沉积与后期侵蚀样式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9

[3].师亚芹,冯希杰,李晋,戴王强,任隽.临潼—长安断裂带晚更新世时期的活动特征[J].中国地震.2007

[4].许清海,阳小兰,柯竹梅,梁文栋,杨振京.晚更新世时期燕山山区的环境演变[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

[5].张玉兰,姜立征,王开发,张敏斌,华棣.从孢粉分析看上海地区更新世时期古植被、古环境演变[J].海洋通报.2001

[6].张光威,杨子赓,林和茂,王圣洁.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时期沉积环境的划分[J].海洋地质动态.1996

[7].彭南林.早、中更新世时期人类右手偏重的考古证据及其意义[J].文物季刊.1994

[8].R.D.卡尔克.古北区Saiga属(偶蹄目,牛科)在更新世时期的地理分布和进化历史[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1

[9].杨达源,冯文科,陈俊仁.晚更新世晚期冰期鼎盛时期华南沿海地区的古环境[J].地理研究.1989

标签:;  ;  ;  ;  

晚更新世时期论文-史家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