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稻秆潜蝇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防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萍,王建田,张政兵,李新文,丁文兵,贺华良,李有志,潘峰[1](2021)在《不同剂型呋虫胺防治稻秆潜蝇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比较不同剂型呋虫胺制剂对稻秆潜蝇的防治效果,在多地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前喷施20%呋虫胺悬浮剂1 000倍液作为送嫁药可有效防治稻秆潜蝇,保苗效果达93.1%;直播稻田苗期喷施20%呋虫胺悬浮剂1.2和1.5 L/hm2的保苗效果在90%以上;中稻田晒田前撒施3%呋虫胺颗粒剂7.5 kg/hm2防治稻秆潜蝇的效果好,防效达92%以上;当有效成分呋虫胺的用量相同时,颗粒剂撒施的防效显着高于悬浮剂喷雾的防效;同时,相同药剂相同剂量处理晒田前施用的防效均显着高于晒田后施用的防效。综上所述,20%呋虫胺悬浮剂作为送嫁药在秧苗移栽前喷雾或直播稻田苗期喷施可有效防治苗期稻秆潜蝇;中稻田在晒田前撒施3%呋虫胺颗粒剂(7.5 kg/hm2)并保水3~5 d可有效防治该虫,从而达到保穗保产的目的。
田萍,孙华明,陈运康,李新文,贺华良,李有志[2](2021)在《湖南省稻秆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文中研究说明为有效防控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的发生危害,于2017—2018年在湖南省11个县(市)定点系统调查稻秆潜蝇的寄主、田间发育进度、发生世代数及产卵选择性,并进行3种常用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稻秆潜蝇的夏寄主有水稻、游草和稗,越冬寄主有看麦娘和冬小麦。在湖南省1年发生5代,即早稻上发生完整的第1代,中稻上完成第2、3代,晚稻上完成第4代,在看麦娘上完成第5代(越冬代)。不同水稻品种上稻秆潜蝇总着卵量差异显着,其中在丰两优6348品种上最多,为120.5粒,同一生育期内不同水稻品种上稻秆潜蝇着卵量之间差异显着,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的稻秆潜蝇着卵量之间有差异;不同水稻品种上稻秆潜蝇初孵幼虫平均钻蛀成功率之间差异显着,除破口初期,同一生育期内不同水稻品种上稻秆潜蝇初孵幼虫钻蛀成功率之间差异显着。所有供试药剂的中稻晒田前施药的防治效果均显着高于晒田后的防治效果;在晒田前施药中,0.1%呋虫胺颗粒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在黄土店镇和朱亭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7.6%和93.6%,显着优于70%吡虫啉和40%毒死蜱的防治效果。
肖俭银,张振兴,曾祥锌[3](2018)在《湘中地区稻秆潜蝇的防治策略初探》文中指出稻秆潜蝇是水稻生产的次要虫害,在国内和国外均有分布。近年来发生概率呈现增大态势。提高对其形态特征的认识,掌握其发生规律,以运用恰当的防治方法和策略。
薛智平,丁朝晖,韩永强,文吉辉,彭兆普[4](2018)在《桃江县稻秆潜蝇大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秆潜蝇是我国南方山区、半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桃江县稻秆潜蝇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有效控制稻秆潜蝇的发生与危害,介绍了稻秆潜蝇的主要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分析了2017年桃江县稻秆潜蝇大发生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科学合理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综合防治策略。
万晓芹[5](2016)在《黔北山区稻杆潜蝇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杆潜蝇是黔北山区近年发展起来的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在黔北山区沟壑纵深、适温高湿的自然环境中,稻杆潜蝇在本世纪以来的十多年中,危害较重,偶尔流行发生,且难于彻底防治。流行年份为害已经影响到当地水稻生产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索稻杆潜蝇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多年的田间调查,揭开了影响稻杆潜蝇种群数量增长和生产中难于彻底防治的问题。
粟绍先,罗功仪[6](2016)在《浅析稻秆潜蝇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文中提出近年来,稻秆潜蝇在湘北地区发生与危害有上升的趋势。文章介绍湘北地区稻秆潜蝇的发生特点,提出稻秆潜蝇的防治对策。
刘成书[7](2016)在《稻秆蝇重发原因及关键防控技术》文中认为稻秆蝇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适宜该虫发生,近年来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通过采用消灭越冬虫源,选用抗虫品种,适时安排播期,黄板诱杀,加强测报和药剂防治等关键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稻秆蝇的发生与扩展为害。
汪亮,邓金池[8](2015)在《关于稻秆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稻秆潜蝇是种稻区的主要害虫,水稻受害后一般年份产量损失10%左右,重发生年产量损失达20%以上,为了对此灾害进行有效合理的防治,需要通过对其发生规律的研究,掌握其生存习性,从而制定综防措施。本文针对稻秆潜蝇发生规律的探讨,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张旭吟[9](2015)在《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影响因素及防控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不仅对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产生严重破坏,而且也会间接损害人体健康。本文以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农村固体废弃污染治理的有效方式。本文在充分了解农户行为与农村固体废弃物排放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归纳和综合国内外关于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的理论及实证等方面的研究,确定本研究关于农村废弃物排放理论方面的内涵,通过追踪历史数据,在宏观层面对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的排放和处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在微观层面对农户实际固体废弃物排放和处理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全面而系统地对农村固体废弃物排放与处理现状进行总结。除此之外,本文基于TPB理论,结合理论研究和文献分析的结果,构建了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研究的概念模型,并以山东省农户入户调查的结果为例,通过AMOS数据分析工具,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模型的相关假设进行了检验。从而发现在行为科学层面,对于农户排放废弃物行为最显着影响因素是农户对于排放固体废弃物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农户个体行为进行微观实证分析,运用ISM分析法发现除了态度以外,一些外部约束条件也在较重要的影响层级上对农户实际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有影响。本文针对这些外部约束条件,提出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户的环境行为有显着影响的假设。通过建立地方政府农村环境事务行政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探讨地方政府行为对于农户个体的污染行为影响路径与影响程度,检验了上述假设,并发现地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提高1000元时,农户个体排放行为概率将降低36%;地方政府行政效率得分每增加一分时,该地农户个体排放行为概率将降低0.5%;地方政府环境友善行为得分变动每增加一个标准差时,该地农户个体排放行为概率将降低37%。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将公共环境外部性内化为农户利益偏好选择行为的问题解决思路。并提供具体实施方案:农村固体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方案。该方案参考农村沼气建设、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地膜回收项目等相关做法,由政府牵头通过投资与政策导引,为农村居民提供居住环境改善服务,并采取由全体收益群体向实施方购买服务的模式逐步引入第三方进入该方案,从而逐步将农村固体废弃物改善行为产业化,实现缓解环境压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最终目标。同时针对该方案,使用虚拟市场评价法,研究了农户对农村固体废弃物治理工程带来的农村环境状况改善的支付意愿金额,发现普遍农户支持该方案,并且平均支付意愿为26元每年,全国每年总支付意愿为70亿元左右。此外通过对该方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分析发现,当按量计算服务费用时,逐步提高服务费用到30%左右,将有效降低农户对于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从而达到缓解环境问题的目的。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的解决建议,为日后农村公共环境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申初成,彭美文,周检军,罗小亮,刘芬[10](2013)在《2012年邵东县稻秆潜蝇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稻秆潜蝇是湖南省邵东县常年发生的水稻害虫,近年来其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危害加重,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水稻主要害虫。阐述了稻秆潜蝇的主要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分析了2012年邵东县稻秆潜蝇发生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控防技术。
二、四川稻秆潜蝇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防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稻秆潜蝇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剂型呋虫胺防治稻秆潜蝇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覆膜苗床育秧喷施送嫁药的保苗效果 |
1.2.2 直播田苗期施药的保苗效果 |
1.2.3 不同药剂的保穗效果 |
1.2.4 不同施药方式下呋虫胺对稻秆潜蝇的防治效果 |
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覆膜苗床秧苗喷施送嫁药防治稻秆潜蝇的保苗效果 |
2.2 直播稻田苗期施药的保苗效果 |
2.3 呋虫胺防治稻秆潜蝇的保穗效果 |
2.4 不同施药方式时呋虫胺的保穗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2)湖南省稻秆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稻秆潜蝇寄主植物的田间调查 |
1.2.2 稻秆潜蝇田间发育情况调查 |
1.2.3 稻秆潜蝇对水稻品种的产卵选择性 |
1.2.4 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秆潜蝇寄主植物的田间调查 |
2.2 稻秆潜蝇田间发育进度及发生世代数 |
2.3 稻秆潜蝇对水稻品种的产卵选择性 |
2.4 田间药剂防治效果 |
3 讨论 |
(3)湘中地区稻秆潜蝇的防治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秆潜蝇的形态特征和为害症状 |
1.1 形态特征 |
1.2 为害症状 |
2 稻秆潜蝇的发生规律和为害因子 |
2.1 发生规律 |
2.2 稻秆潜蝇的为害因子 |
2.2.1 地理和气候因素 |
2.2.2 耕作和栽培因素 |
3 稻秆潜蝇的防治策略 |
3.1 农业防治 |
3.2 农药防治 |
3.3 物理防治 |
4 结束语 |
(4)桃江县稻秆潜蝇大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秆潜蝇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
1.1 形态特征 |
1.2 危害特点 |
1.3 发生规律 |
2 2017年桃江县稻秆潜蝇发生特点 |
2.1 发生期长 |
2.2 发生面积广 |
2.3 发生危害重 |
2.4 为害具有区域性差异 |
3 稻秆潜蝇大发生原因分析 |
3.1 气候因素 |
3.2 越冬虫源 |
3.3 耕作制度 |
3.4 栽培措施 |
3.5 水稻品种 |
3.6 发生为害具有隐蔽性 |
4 综合防治对策 |
4.1 农业防治 |
4.1.1 消灭越冬虫源 |
4.1.2 选用抗虫耐害品种 |
4.1.3 调整水稻播种期 |
4.1.4 区域化栽培 |
4.1.5 合理施肥 |
4.2 物理防治 |
4.3 化学防治 |
4.3.1 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 |
4.3.2 防治对策及对口药剂 |
(5)黔北山区稻杆潜蝇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稻杆潜蝇的为害特点 |
2 黔北山区影响稻杆潜蝇种群数量的因素 |
2.1 气候因素 |
2.2 海拔高度 |
2.3 品种与食料 |
2.4 栽培管理 |
2.5 可寄生于稻杆潜蝇幼虫、蛹的天敌不多 |
3 影响稻杆潜蝇防治效果的因素 |
3.1 防治技术性强, 难以掌握防治的最佳时期 |
3.2 迁飞性与世代循环的影响 |
3.3 施药时间与气候因素的影响 |
4 防治方法 |
(6)浅析稻秆潜蝇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特点 |
1.1 危害特点 |
1.2 发生规律 |
1.3 发生特点 |
1.3.1 丘陵、山区发生偏重 |
1.3.2 水稻叶片嫩绿的发生偏重 |
1.3.3 中稻、一季稻发生偏重 |
2 防治对策 |
2.1 农业防治 |
2.1.1 消灭越冬虫源 |
2.1.2 进行健生栽培 |
2.2 化学防治 |
2.2.1 秧田防治 |
2.2.2 本田防治 |
(7)稻秆蝇重发原因及关键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
1.1 形态特征[4] |
1.1.1成虫 |
1.1.2卵 |
1.1.3幼虫 |
1.1.4围蛹 |
2 为害症状 |
3 发生规律 |
3.1 生活习性 |
3.2 发生世代 |
3.3 为害特点 |
4 致灾原因分析 |
4.1 越冬后稻秆蝇基数 |
4.2 气候条件 |
4.3 耕作制度 |
4.4 发生为害隐蔽性 |
4.5 栽培方式 |
4.6 栽培品种 |
5 关键防治技术 |
5.1 消灭越冬虫源 |
5.2 选种抗虫品种 |
5.3 因地制宜安排播插期 |
5.4 黄板诱虫 |
5.5 科学管理水肥 |
5.6 搞好预测预报 |
5.7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
(8)关于稻秆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稻秆潜蝇简介 |
1.1 形态特征 |
1.1.1 成虫 |
1.1.2 卵 |
1.1.3 幼虫 |
1.1.4 蛹 |
1.2 生活习性 |
1.3 发生为害特点 |
2 稻秆潜蝇的发生规律 |
2.1 种群发生动态 |
2.2 影响因素 |
3 稻秆潜蝇的防治技术 |
3.1 农业防治 |
3.1.1 处理越冬虫源 |
3.1.2 适当推迟水稻秧田揭膜时间 |
3.2 化学药剂防治 |
3.2.1 秧田防治 |
3.2.2 大田防治 |
3.3 保护天敌 |
4 结语 |
(9)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影响因素及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
1.2.2 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
1.2.3 提高农户生活质量 |
1.2.4 改变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 |
1.3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描述 |
1.6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农户行为研究 |
2.1.1 行为经济理论 |
2.1.2 农户行为理论 |
2.1.3 农户行为研究方法 |
2.1.4 国内农户行为研究 |
2.2 农村面源污染与固体废弃物污染研究 |
2.2.1 农村面源污染国际研究进展 |
2.2.2 农村面源污染国内研究进展 |
2.2.3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研究进展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理现状 |
3.1 固体废弃物定义 |
3.2 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
3.3 研究范畴的界定 |
3.4 农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置现状 |
3.4.1 农村生活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现状 |
3.4.2 农业生产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现状 |
3.5 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的实证研究 |
3.5.1 调查问卷设计 |
3.5.2 样本情况 |
3.5.3 农村常见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分析 |
3.5.4 农户对常见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5.5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4.1 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研究理论分析 |
4.1.1 主观效用理论 |
4.1.2 理性行为理论 |
4.1.3 计划行为理论 |
4.2 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概念模型构建与假设 |
4.3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4.4 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4.4.1 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数据分析 |
4.4.3 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
4.5 研究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微观视角的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3 数据来源与实证研究模型选择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模型的构建 |
5.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结果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中观视角的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概念与研究尺度的界定 |
6.3 研究方法 |
6.3.1 分层模型原理 |
6.3.2 变量的选取 |
6.3.3 模型建立 |
6.4 数据分析 |
6.5 实证结果解释 |
6.6 农户对于政府的看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固体废弃物防控策略方案及仿真 |
7.1.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解决方案的提出 |
7.2 环境资源评估方法 |
7.3 支付意愿计算原理 |
7.4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7.5 样本数据描述性分析 |
7.5.1 被调查者人口统计学特征描述 |
7.5.2 受访者对农村地区环境的认知 |
7.6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7.6.1 受访者对支付的态度 |
7.6.2 农户社会经济变量对支付意愿的影响 |
7.6.3 农户环境认知程度对支付意愿的影响 |
7.6.4 被调查者对于投标金额的选择 |
7.7 农村居民固体废弃物治理支付意愿分析 |
7.7.1 农村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方案抗议支付决定模型 |
7.7.2 农村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方案抗议支付决定影响因素分析 |
7.7.3 开放式支付意愿模型 |
7.7.4 多边界二分式支付意愿模型 |
7.7.5 投标卡支付意愿模型 |
7.8 支付意愿的测算 |
7.9 农村固体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方案系统动力分析 |
7.9.1 农村固体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方案系统分析 |
7.9.2 农村固体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方案系统模型设计及关系结构分析 |
7.9.3 农村固体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方案系统动力简化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农村固体废弃物防控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作者简历 |
(10)2012年邵东县稻秆潜蝇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秆潜蝇的主要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
1.1 主要形态特征 |
1.2 危害特点 |
1.3 发生规律 |
2 2012年邵东县稻秆潜蝇发生特点 |
2.1 发生期提前 |
2.2 中、晚稻重于早稻 |
2.3 苗期重于穗期 |
2.4 山区重于平地 |
2.5 沙质稻田重于黄泥稻田 |
2.6 杂交稻重于常规稻 |
3 稻秆潜蝇发生原因分析 |
3.1 多雨高湿的特殊气候条件 |
3.2 不统一的水稻播种期 |
3.3 营养充足的杂交水稻品种 |
3.4 高氮、深水的不合理管理措施 |
3.5 不及时的进行防治 |
4 综合控防技术 |
4.1 农业防治 |
4.2 化学防治 |
4.2.1 防治适期 |
4.2.2 防治策略 |
四、四川稻秆潜蝇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防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剂型呋虫胺防治稻秆潜蝇应用技术研究[J]. 田萍,王建田,张政兵,李新文,丁文兵,贺华良,李有志,潘峰. 湖南农业科学, 2021(06)
- [2]湖南省稻秆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J]. 田萍,孙华明,陈运康,李新文,贺华良,李有志. 植物保护学报, 2021(02)
- [3]湘中地区稻秆潜蝇的防治策略初探[J]. 肖俭银,张振兴,曾祥锌. 山西农经, 2018(20)
- [4]桃江县稻秆潜蝇大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J]. 薛智平,丁朝晖,韩永强,文吉辉,彭兆普. 湖南农业科学, 2018(01)
- [5]黔北山区稻杆潜蝇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J]. 万晓芹. 农技服务, 2016(12)
- [6]浅析稻秆潜蝇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 粟绍先,罗功仪. 中国农业信息, 2016(09)
- [7]稻秆蝇重发原因及关键防控技术[J]. 刘成书. 湖南农业科学, 2016(04)
- [8]关于稻秆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探讨[J]. 汪亮,邓金池. 花卉, 2015(17)
- [9]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影响因素及防控策略研究[D]. 张旭吟.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 [10]2012年邵东县稻秆潜蝇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 申初成,彭美文,周检军,罗小亮,刘芬. 湖南农业科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