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逸夫小学657900
摘要: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科学教育中开始关注认知发展观的培养。在小学生的观念形成以及发展的研究过程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重建概念,以对概念有新的认识。本文针对概念重建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概念重建模式小学科学教学运用
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科学概念令小学生难以理解。必须面对这种学习状况,仅仅依赖于多次反复是不够的,不仅提高的速度慢,还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去把握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会更深入其意识中,对原有知识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这就是概念重建。
一、概念重建的内在涵义
1.在日常积累生词的过程中,就会有新的概念产生。日常概念是较为常见的,需要小学生掌握,但是,科学概念的学习会令其费解,对于概念的内容无法准确掌握。要将这些概念用小学生的语言来解释,用小学生周围环境的内容解释,引导他们重建基本知识结构。
2.它是通过概念的内涵在科学教学中应用,构建新的概念模式。形成科学概念的时候,就可以建立在科学的日常概念基础上。当新的科学概念形成后,就会让学生对原有的概念有更为深入的认识,通过相应的转化,就可以对新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二、概念重建模式的步骤
1.目的性参与。这是概念重构教学的初始阶段,目的是为建构概念设置教学场景,帮助学生开发一个清晰的概念。这种方法是很有价值的,可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试着让他们对概念进行猜测,并讨论他们遇到的问题或想到的问题,然后引导小学生发现概念,并导致他们对概念的认知产生矛盾。
例如,在“水,蒸汽”课上,老师先用反例引导学生在概念的理解上产生矛盾,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和探索意识:让孩子拿着水,在手背揉搓,看看是不是会产生热量,之后观察水蒸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发现水蒸气的过程,对其特性可以进一步了解。
2.探究方面的指引。多数学生互相合作讨论,对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同时制定相应的探究方案,最后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通过观察、记录、收集数据、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在小组中进行沟通。
3.构建交流模式,建立一个新的认识,形成一个对概念的初步认识。把概念变成你容易理解的内容,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进一步展示他们的原始知识,对新概念有了新的认识,还要对新概念进行深入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对各种概念进行融合,即原始知识与新知识的融合,最终达到概念重构的目的。
三、概念重建教学模式运用的案例分析
当学生有认知矛盾的时候,要提供足够的结构化材料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收集大量的实践操作,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
“水和蒸汽”课程旨在探索以下活动:
探索活动:水的蒸发。
蒸发是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第一个概念,探索水域蒸发活性。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建立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将概念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在积极互动中的准确把握。
四、实施概念重建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重视学生的科学前概念。科学概念的建构是建立在学生概念的基础上的,所以在科学概念的建构中,首先要理解学生的科学前概念。一般采用访谈和陈述的方式通过提问和问卷了解学生的日常概念。
2.通过融入生词的方法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从日常经验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从中理解概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产生学习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概念。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概念。口语表达是学生开始将自己的经历理论化,使之成为一种理论形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内部知识优化,进行内容的优化总结,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形成新的想法的同时,通过指导,进行整合。学生可以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重建新的知识认识网络和概念,并通过实践加强网络和概念的应用。
综上所述,概念的重构有助于理解传统概念的转换,使人们认识到原来的错误,优化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教学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背景下教的在接下来的部分中,它将从概念的重构转化而来在科学教学中,首先要大大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芹思维导图与小学科学概念重建的融合——以《观察树叶》一课为例[J].华夏教师,2017,(01):35-36。
[2]王岳小学科学教育中儿童概念学习问题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6,(03):51-52。
[3]王爱华概念重建卞义与当代课程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3,(02):150-152。
[4]冯加渔新课程概念重建与教师角色转型[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05):20-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