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论文_席婵媛,王侠,宋中原,郭长娥

导读:本文包含了周围性面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面瘫,面部,艾灸,恢复期,病灶,注射液,穴位。

周围性面瘫论文文献综述

席婵媛,王侠,宋中原,郭长娥[1](2019)在《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经验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经验体会。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穴位隔姜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牵正散加减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结论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刘静艺[2](2019)在《揿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残疾指数评分 面部神经功能及不良情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 facial palsy)也叫面神经炎,是面神经受损所致面部一侧表情肌瘫痪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该病的发病特点一般为口歪眼斜,发病迅速。患者出现面部额纹消失,一侧面部肌肉麻木、瘫痪,味觉丧失,眼裂变大,唾液减少,口角低垂,讲话漏风等症状~([1])。纵使该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不构成威胁,但严重危害患者心理健康发展~([2])。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药物缓解面部神经,降低面部(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黄年平,李学杰,黄信全,滕欣,王生言[3](2019)在《艾灸联合茎乳孔注射红花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艾灸头面部穴位联合茎乳孔注射红花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将周围性面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针灸及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头面部穴位、茎乳孔注射红花注射液,于治疗前、治疗10 d后、治疗21 d后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评价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使用肌电图测定患侧面神经(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潜伏期变化。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83.72%,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2.79%(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CMAP波幅高于对照组(P <0.05),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艾灸头面部穴位联合茎乳孔注射红花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明显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9年12期)

朱建华,张桂林[4](2019)在《毫火针刺翳风穴联合药物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毫火针刺翳风穴联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60例发病1周内的周围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毫火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翳风穴联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4期)

严永凤[5](2019)在《面部刮痧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护理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面部刮痧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60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面部刮痧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unnybrook (多伦多)面部神经功能评分量表、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定量表以及躯体功能(FDIP)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unnybrook、FDIS、FDIP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unnybrook、FDIS评分分别为(2.78±0.66)、(11.21±1.8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11±0.87)、(15.03±2.55)分,FDIP评分为(17.99±3.15)分,高于对照组的(14.98±3.1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穴位按摩治疗的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行面部刮痧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面部神经功能以及面部残疾指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4期)

刘聪,石楠[6](2019)在《结筋病灶术与精确5D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肌瘫痪。病因与受寒、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有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为面瘫,该病具有起病突然、发病快等特点,临床表现显着,均会发生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肌肉板滞麻木、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口眼歪斜等症状[1]。周围性面瘫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虽然该病的发生没有年龄界限,但是在20~70岁的人群中比较高发,不仅有(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马彤彤,滕晶[7](2019)在《凭脉辨治郁闷不舒状态周围性面瘫》一文中研究指出郁闷不舒状态既可为始动病因,亦可为继发因素,导致复杂多样的躯体化症状。从郁闷不舒状态诠释周围性面瘫发病机制,分析临床证候及脉象特征,治疗以理气开郁、调节气机为首要原则,在把控原发病机的基础上,明确衍化病机,辨证治疗,兼以疏通经筋,调和阴阳,临床收效确切。附验案1则以佐证。(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詹杰,徐佳君,赵文,夏淑洁,甘慧娟[8](2019)在《从五辨探讨周围性面瘫无证可辨问题的诊治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多以颜面局部症状为主,缺乏全身性的临床表现,故难以形成可用于辨证的有效证候群,从而导致周围性面瘫无证可辨。"五辨"即辨症、辨证、辨机、辨人和辨病,为李灿东教授首创,对解决无证可辨的疾病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五辨出发,介绍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诊治思路。(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房涛,王歌文,赵佳华[9](2019)在《牵正散合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及对患者口唇微循环状态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牵正散合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肌电图、口唇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90例,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基础上予以牵正散合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肌电图检查、口唇微循环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B量表评分、躯体功能(FDIP)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动作电位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波幅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微血管形态为发夹型者、微血管排列整齐者、微血管为线型者明显较治疗前增多,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牵正散合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显着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面神经功能以及面部表情肌兴奋性和收缩性恢复,改善口唇微循环状态,有利于病情转归。(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尹帅增,杨进,唐军,王杰,李陈渝[10](2019)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针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新方法展开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从面瘫的定义、临床表现、针刺方法、温针灸、综合疗法和唐军主任中医师治疗面瘫的经验急性期采用激素、营养神经及通过辨证施治加用中药牵正散合八珍汤为基础方,并配伍祛风通络、活血化瘀药物;缓解期、恢复期在中药基础上联合针刺、电针等。辨证属风寒者在上述基础上配合桂枝汤加减调和营卫,酌加祛风散寒药并配合TDP;属风热者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发散风热药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做了简要评述。结果:针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着、手法多样,为众多医家所推崇,目前已得到普遍应用。结论:针刺疗效肯定但缺乏明确统一的使用标准,致使用方法不能统一,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后来者提供借鉴经验。(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周围性面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 facial palsy)也叫面神经炎,是面神经受损所致面部一侧表情肌瘫痪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该病的发病特点一般为口歪眼斜,发病迅速。患者出现面部额纹消失,一侧面部肌肉麻木、瘫痪,味觉丧失,眼裂变大,唾液减少,口角低垂,讲话漏风等症状~([1])。纵使该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不构成威胁,但严重危害患者心理健康发展~([2])。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药物缓解面部神经,降低面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周围性面瘫论文参考文献

[1].席婵媛,王侠,宋中原,郭长娥.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经验体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2].刘静艺.揿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残疾指数评分面部神经功能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

[3].黄年平,李学杰,黄信全,滕欣,王生言.艾灸联合茎乳孔注射红花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9

[4].朱建华,张桂林.毫火针刺翳风穴联合药物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

[5].严永凤.面部刮痧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

[6].刘聪,石楠.结筋病灶术与精确5D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9

[7].马彤彤,滕晶.凭脉辨治郁闷不舒状态周围性面瘫[J].江苏中医药.2019

[8].詹杰,徐佳君,赵文,夏淑洁,甘慧娟.从五辨探讨周围性面瘫无证可辨问题的诊治思路[J].新中医.2019

[9].房涛,王歌文,赵佳华.牵正散合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及对患者口唇微循环状态影响的研究[J].陕西中医.2019

[10].尹帅增,杨进,唐军,王杰,李陈渝.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应用探讨[J].陕西中医.2019

论文知识图

左侧急性周围性面瘫病针刺治疗前...神经系统常见病变的定位诊断-图14 左侧听神...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痊愈...李家康教授诊疗周围性面瘫患者发...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程...2 左侧急性周围性面瘫病针刺治疗...

标签:;  ;  ;  ;  ;  ;  ;  

周围性面瘫论文_席婵媛,王侠,宋中原,郭长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