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王晓丹[1]2003年在《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全球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进程,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政府机关承担着对国家和社会的特殊管理和服务职能,面临着加快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任务。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和快捷的信息共享益处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信息安全问题的威胁。由于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具有涉及国家秘密的特殊性质,政府机关在信息化进程中,保证信息安全的要求十分迫切。因此,尽快找出全面系统地解决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安全问题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管理学、系统论、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等基础理论为指导,详细分析了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政府机关所面临的内部信息安全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了管理在解决信息安全问题过程中的基本概念、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提出了在风险分析基础上,建立一个以管理为主导的,全面、系统、稳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来解决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安全问题的思想方法;介绍了信息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运用风险评估工具对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安全风险和信息安全需求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讨。本文着重研究了建立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和方法,主要有:信息安全管理组织、信息安全管理策略、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与方式、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设计与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等内容,并把层次分析法应用到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价工作中,为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一种重要思想方法。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而且对社会其它组织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高小涵[2]2016年在《大数据时代政府内部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数据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政府内部信息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政府承载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任务比其他国家更为艰巨。目前,我国政府基本实现内部网络办公及普及工作。各级机关在享受信息网络化和共享化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政府部门的信息安全也面临着重重威胁。对于信息安全的研究,以往都偏重于技术层面,尤其对于微观层面的组织管理的研究更是甚少。当前,大数据盛行,我国政府面临的信息安全压力比以往更大。本文通过研究我国政府部门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内部信息安全风险现状并分析原因和借鉴国外做法,最终提出适应我国政府现状和情况的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对策。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对大数据时代政府内部信息安全的产生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阐述,梳理该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介绍文章使用的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主要对大数据及政府内部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叁部分为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内部信息安全现状及原因分析,对政府内部信息安全的产生及现状、原因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第四部分为国外政府内部信息安全管理情况及对我启示,通过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政府内部信息安全管理经验进行介绍,找出差距,得出对我国政府可用的借鉴经验;第五部分为我国政府内部信息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建议我国政府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加强技术保障等手段来加强对政府内部信息安全的管理。

林(?)[3]2014年在《信息安全视角下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测评研究》文中认为有研究表明,70%以上的信息安全问题都是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如果仅仅依靠技术手段,而没有严谨的管理制度、周密的安全策略、完善的法律基础提供帮助,就无法使得信息安全产生相应的强度。为此,通过对政府机关内部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并且据此建立一个稳定、完整、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解决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这对社会其他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人为因素、相关政策制度以及信息技术叁个方面对目前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视,人为影响因素已经逐渐成为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最为主要的安全隐患;其次,基于分析的结果,将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的安全影响因素划分成人为因素、政策制度因素和信息技术因素叁个方面,从而确定了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模型的指标体系,并且对各个指标权重的计算进行了研究;最后,以国内某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进行该系统的安全测评,评测的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模型符合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安全评测的需求,能够对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提供一些指导建议。根据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模型,政府机关需要从系统用户、系统安全管理机制以及信息技术因素等多方面入手,来提高整个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

吴珊珊[4]2018年在《泉州市党政机关涉密信息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国家涉密信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如何有效维护国家涉密信息安全,防范应对国家涉密信息安全风险,是各级党政机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泉州市一级党政机关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协同治理理论,研究泉州市党政机关涉密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国内外涉密信息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完善泉州市党政机关涉密信息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了解到泉州市党政机关在涉密信息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泉州市党政机关自身协同能力有待提升,保密管理部门管理力不从心,涉密岗位人员保密意识有待增强,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单位配合治理力度不够,提供涉密服务单位缺乏与其他主体的互动。主要原因在于,涉密信息管理受到内部外部环境的制约,涉密信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涉密装备应用和管理缺失等。本文将从提升泉州市党政机关的自身协同能力、保密管理部门的综合治理能力、涉密岗位人员的保密管理能力、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单位的治理积极性、其他涉密服务提供单位的治理参与度等5个方面提出完善泉州市党政机关涉密信息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徐泽众[5]2018年在《信息化背景下政府部门涉密信息安全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络、信息化设备、信息系统等在政府部门中得到了广泛普遍应用,对政府部门日常工作和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在信息化为政府工作提供高速和高效信息传递便利的同时,也对政府部门涉密信息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政府部门各类失泄密案件频发,给党和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政府部门涉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传统的保密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保密任务。因此,进一步提升信息安全的战略地位,制定完善相关保密制度,建立新形势下完备可靠的信息安全防线,这一重大工程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调查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介绍和界定信息化和信息保密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分析信息化背景下涉密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现状、失泄密案件的分析总结,结合个人参与保密工作的实践,重点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症结所在,挖掘问题发生根源,综合总结各类经验教训,结合国外在保密管理方面的有效策略及经验总结,从法律规章、管理体制、保密教育、监督检查、技术提升、队伍建设、人员管理等多角度提出完善和改进的意见建议,从而提高保密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对大限度地减少失泄密案件的发生,为党政机关政府部门保护好涉密信息,维护好国家利益,提供切实有效的路径参考。

黄培婕[6]2006年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中电子政务若干法律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电子政务目前己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改变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方式。本文针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中电子政务存在的若干问题,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相关案例以及国内外立法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寻求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中电子政务法律问题的新途径。本文分叁个部分进行了具体阐述。第一部分介绍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中电子政务的概念、基本范畴、发展情况及立法现状。在该部分中笔者阐述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中电子政务的产生、发展情况、基本内容和特点,同时还介绍了电子政务立法情况;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中电子政务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指出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目前还存在着电子政务相关立法较为滞后,电子证据的效力问题有待进一步明晰,以及电子政务的服务与管理严重脱节等等一系列难题。这些都极大的制约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对目前存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中因个人信息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引发的侵权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电子证据的可采性问题及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第叁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着重针对第二部分提出的若干法律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提出通过完善立法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提高电子证据的可采性等方法促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中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对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和责任认定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文的写作能对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中电子政务的法治化和制度化有所裨益。

王绿韵[7]2016年在《我国政府部门涉密信息安全管理问题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互联网+”思维及大数据移动互联网风潮席卷神州大地,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应用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政府部门的履职效率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得到飞速提升,另一方面,涉密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也愈加严峻。我国政府在向以服务、透明、信息化的现代政府转变中,部分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意识与技能滞后于时代发展,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相应制度措施未及时创立修正,致使我国政府部门信息安全面临重大考验。本文试图系统分析大数据时代下第叁次信息化浪潮给政府部门信息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并以贵州省某保密政府部门为例,深入剖析该部门涉密信息安全管理出现的隐患及问题,找出影响和制约管理水平的幕后原因,并给出改善政府部门涉密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为我国政府部门提升涉密信息安全管理层次提供相应思路参考,旨在最大程度地杜绝政府部门更多信息安全事故案件的发生。

张淼[8]2007年在《电子政府的信息安全问题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建设电子政府是信息时代各国政府的必然选择,电子政府的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府构建的前提和基础。目前,随着我国政府上网步伐的加快和范围的日益扩展,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电子政府发展的“瓶颈”之一,保障我国电子政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突出。本文从分析电子政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电子政府的安全威胁入手,剖析了我国电子政府出现的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保障电子政府信息安全的策略。围绕着信息安全,将技术、管理、法律、人的意识协调起来共同发展,构筑一个相对安全的电子政府安全体系。全文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电子政府的定义和内容,介绍了信息安全的概念和特点,电子政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及面临的安全威胁。电子政府是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旨在为公众提供实体性政府服务的虚拟政府。电子政府系统中存放着大量的信息资源,而且大部分都关系着国家和公民的保密数据,信息安全就尤显重要。电子政府面临的威胁来自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而最主要的威胁是来自系统外部的人为威胁。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府的信息安全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技术、管理、法律、人的意识。几乎没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也比较落后,再加上网络技术本身的缺陷和计算机系统本身的脆弱性是导致我国电子政府信息安全技术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安全管理体制风险主要体现在安全责任制度不明确、管理职能分散、管理政策不到位、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不完善以及缺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等。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问题主要体现在立法层次不高、体系不完善、法规之间不统一、执行力不强等方面。人的安全意识问题主要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次来分析,如果国家对信息安全的认识不足,那么这个围家将付出惨痛的代价;民众的信息安全意识淡漠,也会使某些居心叵测的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第叁部分分别针对第二部分四个方面的风险分析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首先国家要加强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专门的电子政府信息安全法,以完善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其次保障电子政府安全的技术机制方面主要分叁个部分阐述:计算机系统硬件安全、信息安全技术、技术安全框架。接着,又介绍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需要从安全政策、安全标准、安全评估和安全审计等四个环节来加以规范并进而实现有效的管理。所谓“叁分技术、七分管理”,在技术完善的基础上,电子政府的安全与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如何增强政府工作人员及企业和群众的信息安全意识,主要是通过培训和宣传的方式来加强信息安全部门与其他部门和个人的沟通。

李祖全[9]2005年在《我国电子政务安全保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虽然我国的信息化起步较晚,但是普及速度很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全国普遍实施了“政府上网工程”,1998年公安部为增强公安系统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调作战、打击犯罪的能力,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侦察破案水平,提出建设“金盾工程”。“金盾工程”就是公安通信网络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工程,而安全保障则是工程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网络安全现状分析着手,首先明确了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危害。然后就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以及趋势做出判断,明确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安全问题解决方案,为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最后文章分析了公安系统电子政务安全保障的特殊性及迫切性,并为解决其安全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对公安系统电子政务安全保障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霄云[10]2015年在《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政府为了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将全力推动信息化进程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先决条件,力图通过信息化改革全面建设新常态下独具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十五发展规划中建议,“大力推进国民信息化,将其视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如今,作为信息化载体的网络不再单是传播信息的一种媒介物,而是占据人们生产、生活主要地位,并影响人们生活各方各面的物质。电子政务正是信息化变革中,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的新产物,它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政府成为一个更符合民意的政府:一个更开放透明、更有效率、更廉洁勤政的政府。然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成为了电子政务系统为公务员和人民谋福利的先决条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指导意见,这表明了政府决心将政务全面公开,一切政府行为受人民监督检验,与此同时这就意味电子政务系统一定会承受更强烈、更广泛的信息安全风险。所以,政府时刻要保持清醒,在保障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公开必要的公民社会生活需要的信息资源。电子政务覆盖面之广,涉及党政机关、各大省市机关部门、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综合性信息系统。电子政府简直是囊括整个国家重要信息资源的庞大数据库,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是开启这个大数据库的钥匙,没有了它的保障数据库的应用无从谈起。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包括了政务环境、通信网络和通讯基础设施、媒介、信息内容、数据等多层次的安全。如今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在各组织中都是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研究发现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方面很大的隐患,所以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对国外发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做更深入的剖析,并结合管理学原理等来解读电子政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分别从政策法规、组织管理、软硬件设备应用、人才储备管理、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透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 王晓丹.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

[2]. 大数据时代政府内部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 高小涵. 天津财经大学. 2016

[3]. 信息安全视角下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测评研究[D]. 林(?). 福州大学. 2014

[4]. 泉州市党政机关涉密信息安全管理研究[D]. 吴珊珊. 华侨大学. 2018

[5]. 信息化背景下政府部门涉密信息安全管理优化研究[D]. 徐泽众. 山东财经大学. 2018

[6].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中电子政务若干法律问题分析[D]. 黄培婕. 湘潭大学. 2006

[7]. 我国政府部门涉密信息安全管理问题探究[D]. 王绿韵. 贵州大学. 2016

[8]. 电子政府的信息安全问题与策略研究[D]. 张淼.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9]. 我国电子政务安全保障分析[D]. 李祖全.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10].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研究[D]. 刘霄云. 大连海事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  

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