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粘结摩阻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预应力,阻力,摩擦系数,砂浆,钻孔,半径,全长。
粘结摩阻力论文文献综述
朱安龙,徐建强,王勇[1](2016)在《无粘结预应力锚索孔摩阻力及锚索结构改进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种新型让压构件的力学特性,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锚索孔摩阻力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普通无粘结预应力锚索孔摩阻力达到孔口拉力的25%~40%,且随着锚索自由段长度的增加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为了进一步研究锚索孔摩阻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对单根钢绞线的孔摩阻力进行测试,通过对比试验成果的分析,认为锚索居中和绑扎方式是影响孔摩阻力的重要因素。在对锚索孔摩阻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锚索内部结构进行改进,经室内试验验证,改进后的锚索孔摩阻力得到有效减小。(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曹少朋[2](2015)在《不同固化度对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摩阻力及梁的抗弯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作为一项新兴的预应力体系,既具有无粘结预应力结构施工简便可行的优点,又具有有粘结预应力结构良好的传力机制,为此在国内外的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较少,尤其是缓粘结剂在张拉适用期到完全固化的过程中,缓粘结剂的摩擦系数与固化时间及张拉力的大小的关系、缓粘结剂的固化度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还不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为此在本文中制作了 10根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缓粘结剂不同固化程度下进行了关于摩擦系数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两个方面的试验研究,探明了固化度对摩擦系数和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为该技术的发展及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试验对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不同固化期的摩擦系数和在同一张拉期内不同固化时间时梁的抗弯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制作了 10根长3300mm、截面300mm×400mm的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每根梁内直线布置3根预应力钢筋。1-5号梁在张拉适用期内同时进行张拉试验并锚固,6-10号梁分成5批在不同固化时间进行张拉试验测得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摩擦系数。张拉试验完成后通过对1-4号梁进行锚固在不同固化时间对其进行梁的抗弯承载力试验,测得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加载过程中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变化、裂缝分布等指标,明确缓粘结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传力机理、工作状态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能力。结果表明:缓粘结剂的固化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大,随着缓粘结剂硬度的的增加,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的粘结作用越强,摩擦系数越大。在缓粘结剂固化程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张拉力的增加,摩擦系数逐渐变小。对同一张拉期不同固化期的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抗弯试验时,缓粘结剂的固化度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影响较小,对极限荷载影响较大,利用现有的预应力混凝土计算理论,计算的开裂荷载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但最大承载力的理论计算结果相对保守;随着缓粘结剂固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也随之增加,当缓粘结剂的邵氏硬度达到80D(完全固化)时,缓粘结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共同工作状态,梁纯弯段部分的裂缝开展均匀,数量较多,其承载力及延性也最大。(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期刊2015-11-01)
熊齐欢,刁虎[3](2014)在《基于摩阻力及钻孔半径条件下的全长粘结锚杆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加合理地求解全长粘结砂浆锚杆在预应力作用下锚杆砂浆体与围岩之间的剪应力分布规律,基于Kelvin力学模型以及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学推导的方法,分别从只考虑预应力时的剪应力分布的解析解和综合预应力以及摩阻力与围岩间的相互作用2个角度,对锚杆进行受力分析,并求得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利用Mathematic分别生成τ(r、z)曲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剪应力随着锚杆深度近似成双曲线分布,在孔口处达到最大值,并沿着杆长方向迅速减小;在浅层岩体中,剪应力分布随着钻孔半径增大而减小。结论对现场工程应用中钻孔半径控制以及孔口处口径处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4年10期)
赵霄,金凌志[4](2011)在《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预应力损失计算及摩阻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的受弯试验研究,对加载过程中预应力筋的摩阻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计算了缓粘结预应力连续梁的预应力损失。通过分析得出了在预应力损失中孔道摩擦损失起主要作用的结论;对比试验中摩阻力测试值和预应力损失计算值,虽然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相差并不大,表明试验数据有一定的可信度,为在设计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受弯构件提供参考数据。(本文来源于《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粘结摩阻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作为一项新兴的预应力体系,既具有无粘结预应力结构施工简便可行的优点,又具有有粘结预应力结构良好的传力机制,为此在国内外的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较少,尤其是缓粘结剂在张拉适用期到完全固化的过程中,缓粘结剂的摩擦系数与固化时间及张拉力的大小的关系、缓粘结剂的固化度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还不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为此在本文中制作了 10根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缓粘结剂不同固化程度下进行了关于摩擦系数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两个方面的试验研究,探明了固化度对摩擦系数和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为该技术的发展及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试验对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不同固化期的摩擦系数和在同一张拉期内不同固化时间时梁的抗弯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制作了 10根长3300mm、截面300mm×400mm的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每根梁内直线布置3根预应力钢筋。1-5号梁在张拉适用期内同时进行张拉试验并锚固,6-10号梁分成5批在不同固化时间进行张拉试验测得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摩擦系数。张拉试验完成后通过对1-4号梁进行锚固在不同固化时间对其进行梁的抗弯承载力试验,测得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加载过程中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变化、裂缝分布等指标,明确缓粘结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传力机理、工作状态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能力。结果表明:缓粘结剂的固化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大,随着缓粘结剂硬度的的增加,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的粘结作用越强,摩擦系数越大。在缓粘结剂固化程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张拉力的增加,摩擦系数逐渐变小。对同一张拉期不同固化期的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抗弯试验时,缓粘结剂的固化度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影响较小,对极限荷载影响较大,利用现有的预应力混凝土计算理论,计算的开裂荷载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但最大承载力的理论计算结果相对保守;随着缓粘结剂固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也随之增加,当缓粘结剂的邵氏硬度达到80D(完全固化)时,缓粘结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共同工作状态,梁纯弯段部分的裂缝开展均匀,数量较多,其承载力及延性也最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粘结摩阻力论文参考文献
[1].朱安龙,徐建强,王勇.无粘结预应力锚索孔摩阻力及锚索结构改进的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6
[2].曹少朋.不同固化度对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摩阻力及梁的抗弯性能的影响[D].沈阳建筑大学.2015
[3].熊齐欢,刁虎.基于摩阻力及钻孔半径条件下的全长粘结锚杆力学分析[J].现代矿业.2014
[4].赵霄,金凌志.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预应力损失计算及摩阻力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