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交通流量信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YOLO算法,卷积计算加速器
交通流量信息论文文献综述
范雪梅[1](2018)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的交通流量信息采集终端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交通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波式或磁式交通流量检测技术在检测范围、检测精度和可扩展性等方面的不足日益突显。计算机视频交通流量检测技术可基于云端实现高性能的图像处理,但是又存在成本昂贵、安装和维护难度高等弊端。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嵌入式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的交通流量信息采集终端。基于低成本的FPGA,采用YOLO(You Only Look Once)快速目标检测算法,针对交通流量目标检测对小目标检测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及系统较高的实时性需求特点,设计了精简的重检抑制机制和并行度为64的卷积计算硬件加速器,并对YOLO的网络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设计,实现了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叁分类的交通流量信息采集。通过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将终端所采集到的流量信息定时传输到云端控制台,辅助智能交通系统完成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本文基于低成本的ZYNQ-7000系列片上可编程系统开发平台,以PASCAL VOC 2012为网络训练数据集,采用软硬件协同开发方式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对分辨率为640*480 Piexl的路况视频图像能够达到查全率为92.67%、查准率为98.72%、检测速度为13.5f/s的交通流量目标检测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指标,满足了交通流量检测准确度和速度需求。为智能交通流量监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扩展性强可灵活部署的可选手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徐强[2](2015)在《基于WebGIS的智能交通流量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工作、沟通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交通拥挤、道路堵塞等现象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利影响,也阻碍了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智能交通的出现为交通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此我国各个大中城市交通管理部门都开发了各种交通信息系统以处理不同类型的交通工作及问题,如交通流量系统、交通浮动车数据采集系统、智能公交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本课题主要面向交通管理部门人员,旨在为交管人员提供一个先进、便捷、可视化强的交通流量发布系统,提高交通信息发布的实时性,使道路上的行人及车辆能够及时了解道路状况,提前分流,缓解交通压力。作者在分析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ITS)发展及现状的同时,总结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在应用功能的联动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对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Web GIS的概念特点及优势,提出基于Web GIS的智能交通流量发布管理系统的结构,建立系统的总体框架,并进行了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作者采用B/S架构对系统进行设计,结合Web GIS技术,Flex技术及JAVA技术,配以功能强大的Oracle数据库作为存储,设计并开发了一套符合客户需求的、科学、高效、操作便捷、可视化强的智能交通流量信息发布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在地图上实时显示区域内各道路的拥堵情况,能够远程下发并控制路面上各诱导屏的显示内容,而且能够结合道路的流量拥堵情况,自动生成路况诱导信息,下发到诱导屏显示,使车辆及行人及时了解交通路况情况。本系统在开发工作完成之后,使用大量测试数据和现场真实有效数据针对该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结合多角度的测试模式,多种测试方法,专业的测试工具,对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测试。本系统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基本实现了预期功能,符合预期目标,对于交通拥挤、道路堵塞等问题起到了有效的改善作用,使交通网络的控制水平、反应速度显着提高,在实用性、易用性等方面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9-01)
李威[3](2015)在《基于交通流量图的交通信息提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探讨当前交通信息提取技术的发展,论述了采取针对网络发布的流量图进行数据提取的方法,并且给出了一种可行的实际路段中交通信息提取方法。本文首先结合当前网络地图的瓦片金字塔技术和特点,分析了交通流量瓦片地图的属性。通过引用队列和宽度优先遍历等数据结构知识,着重阐述了网络爬虫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发现可以构造网络爬虫来批量获取网络上的各种信息。由此,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爬虫技术的交通流瓦片下载器,实现了交通流量图的批量下载,从而为后续交通流量数据的提取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在进行交通流量元素提取过程中,针对交通量元素混色干扰问题,给出了区域填充种子算法。算法由内向外按照八连通的八个方向逐步向外填色,从而有效去除了同色区域的各种干扰;同时,在代码设计过程中,采用引用传递技术来优化算法程序,提高了算法程序的运行效率,从整体上提高了交通流量图预处理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最后,根据预处理的结果,提出了一个可行的交通信息提取方案。方案的主要思想是对真实交通环境下的路网和路段进行定义,并对定义的路段进行编码,再通过相应的匹配算法对路段与其对应的交通流量瓦片的像素点坐标和ARGB向量进行关联,最终获取相应路段的交通拥堵状态判定信息,实现了交通信息的提取。(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5-06-02)
杨洁,李岩,过秀成[4](2015)在《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城市干道交通流量信息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城市干道间断流交通运行特征,采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指标对城市干道交通流量信息进行分析。建立由数据预处理、动态时间弯曲距离计算、路径信息提取叁步骤构成的干道流量信息相似性度量方法,应用实地观察数据,计算干道内不同检测点交通流量信息的相似性度量值,识别信息一致性良好的关键路径;比较同一路径内不同检测点交通流量信息的相似程度,检验信息的传递特征。该方法能自动区分城市干道系统内的关键路径与非关键路径,并反映交通流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特征,用以确定干道信号协调控制的对象与范围。(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S1期)
曹祎,丁宏飞,罗霞[5](2013)在《基于流量状态的路段交通信息检测器布设点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交通信息检测器的采集精度,需在路段确定为最优路段后寻找检测器的最优布设位置。利用路段分段后每段的断面平均速度与路段平均行程速度建立检测器契合度模型,考虑流量波动对检测器的影响,通过计入路段上不同流量状态下的最佳契合度,确定检测器的最佳布设位置点。经过实例验证,不同路段的最佳布设检测器的位置点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度量。本文可为找出交通信息检测器的最优布设方案提供定量计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王怡蓓,张桂芬[6](2013)在《实时发布空气质量和交通流量信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上海市测绘院与有关政府部门沟通协作和精心研发,日前推出天地图·上海全新服务功能,用户浏览网站即可实时了解申城的空气质量信息和交通流量信息。 当前,空气质量是百姓十分关心的话题。依托网站专用服务接口,天地图·上海与上海市环保局发布的空(本文来源于《中国测绘报》期刊2013-10-08)
秦雨航[7](2012)在《基于ArcEngine组件技术的道路交通流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交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我国城市交通状况却不容乐观,路网通行能力仍满足不了交通量增长的需要,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要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需要科学的交通信息管理手段,来提高现有路网的交通性能,改善道路交通的管理效率,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以湖北省宜昌市主城区的基础地理数据和道路路网数据为基础,采用Geodatabase构建城市道路路网地理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6.0和ArcEngine组件库构建一个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在完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与建立、数据GIS统计分析模型的建立之后,实现了系统的开发工作。该系统除了具备GIS软件常用的基本地图操作功能,还实现了对道路交通数据的显示、浏览、查询和分析等功能;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系统可以展示实时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通过GIS统计分析功能计算道路路网几何结构性能和实时交通运行质量评价指标,来实现对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的定量描述。系统将为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提供数据信息支撑,致力于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严重问题。(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2-06-01)
刘炳全[8](2012)在《基于诱导信息的交通堵塞路径流量转移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UE均衡分配为前提,根据个别路段出现突发性交通堵塞的程度来发布诱导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出行者新的路径选择行为,从而建立路径流量转移模型,通过堵塞路径的流量转移来获取最优的交通分配新模式.(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陶宇奋[9](2011)在《上海市外环线浦东段交通流量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市外环线浦东段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是浦东新区近期开展的关于先进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研究的一个具体实例,而其中的交通流量信息采集子系统是最为重要和基础的系统之一,其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本文结合上海市外环线浦东段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主要对其中的交通流量信息采集子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外环线浦东段交通流量信息采集需求的分析,市场上各类交通流量信息采集技术的比选,明确交通流量信息采集子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功能、设备选型要求等,再结合外环线浦东段的实际路况,设计了交通流量信息采集子系统的系统构成与外场布设,并对采集数据应用处理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1-05-01)
吴坚,陈宁[10](2010)在《基于SARBF神经网络拟合的交通流量残缺信息修补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交通流量采集过程中由于检测器故障存在数据残缺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SARBF神经网络拟合方法,即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RBF神经网络拟合相结合的方法对交通流残缺信息进行修补。主要利用信息残缺路口在路网中的空间自相关性,确定相关性较强的信息完整路口流量对其进行修补,并利用神经网络拟合的方法提高了拟合的精度,避免了回归分析的局限性。最后对该方法予以实践,用于杭州市部分信息残缺路口的修补,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07-29)
交通流量信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工作、沟通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交通拥挤、道路堵塞等现象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利影响,也阻碍了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智能交通的出现为交通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此我国各个大中城市交通管理部门都开发了各种交通信息系统以处理不同类型的交通工作及问题,如交通流量系统、交通浮动车数据采集系统、智能公交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本课题主要面向交通管理部门人员,旨在为交管人员提供一个先进、便捷、可视化强的交通流量发布系统,提高交通信息发布的实时性,使道路上的行人及车辆能够及时了解道路状况,提前分流,缓解交通压力。作者在分析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ITS)发展及现状的同时,总结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在应用功能的联动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对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Web GIS的概念特点及优势,提出基于Web GIS的智能交通流量发布管理系统的结构,建立系统的总体框架,并进行了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作者采用B/S架构对系统进行设计,结合Web GIS技术,Flex技术及JAVA技术,配以功能强大的Oracle数据库作为存储,设计并开发了一套符合客户需求的、科学、高效、操作便捷、可视化强的智能交通流量信息发布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在地图上实时显示区域内各道路的拥堵情况,能够远程下发并控制路面上各诱导屏的显示内容,而且能够结合道路的流量拥堵情况,自动生成路况诱导信息,下发到诱导屏显示,使车辆及行人及时了解交通路况情况。本系统在开发工作完成之后,使用大量测试数据和现场真实有效数据针对该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结合多角度的测试模式,多种测试方法,专业的测试工具,对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测试。本系统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基本实现了预期功能,符合预期目标,对于交通拥挤、道路堵塞等问题起到了有效的改善作用,使交通网络的控制水平、反应速度显着提高,在实用性、易用性等方面效果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通流量信息论文参考文献
[1].范雪梅.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的交通流量信息采集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8
[2].徐强.基于WebGIS的智能交通流量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3].李威.基于交通流量图的交通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
[4].杨洁,李岩,过秀成.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城市干道交通流量信息分析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曹祎,丁宏飞,罗霞.基于流量状态的路段交通信息检测器布设点优化[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3
[6].王怡蓓,张桂芬.实时发布空气质量和交通流量信息[N].中国测绘报.2013
[7].秦雨航.基于ArcEngine组件技术的道路交通流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重庆交通大学.2012
[8].刘炳全.基于诱导信息的交通堵塞路径流量转移模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
[9].陶宇奋.上海市外环线浦东段交通流量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10].吴坚,陈宁.基于SARBF神经网络拟合的交通流量残缺信息修补方法研究[C].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