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建国论文-陈世治,蓝艳华

抗战建国论文-陈世治,蓝艳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战建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蔗农,糖厂,土糖,机制糖

抗战建国论文文献综述

陈世治,蓝艳华[1](2019)在《中国糖史之叁——建国前蔗农与糖厂、土糖与机制糖的关系及抗战前糖业恢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概述了建国前蔗农与叁种类型糖厂的关系,分析了我国机制糖厂的发展间接推动了土糖业的变革,指出了机制糖厂在扶持蔗农生产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后对抗战光复时期我国糖业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介绍。(本文来源于《广西糖业》期刊2019年05期)

洪亮[2](2019)在《“抗战建国”与官方民族主义的两面性——1940年代的叁民主义文学批判之叁》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后期,由张道藩等国民党官方文人提倡的、以《文化先锋》《文艺先锋》为主要阵地的叁民主义文学一直面临着种种合法性危机,而其提倡者掩盖这些危机的方式,就是利用民族主义话语。但是,这种被官方"收编"的民族主义却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刊物对"抗战建国"的表现,就将这种两面性体现得分外明显:一方面,《文化先锋》《文艺先锋》上发表了大量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即使艺术水准参差不齐,其中所传达出的民族主义情绪也仍能够感动读者;另一方面,两个刊物上大量反映"建国"问题的文章和作品,却有意无意歪曲了"建国"一词的内涵,甚至成为替专制政府辩护的借口。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官方民族主义是如何以"攘外"之名行"安内"之实的。(本文来源于《抗战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孙彦红[3](2019)在《全面抗战前期(1937.7-1941.12)抗战建国话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战争,中国人民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和巨大的牺牲取得了此次战争的胜利。在抗战进程中,《大公报》和《中央日报》始终密切关注并报道战争态势,国民党当局及知识界、舆论界等纷纷对民众进行抗战建国宣传和动员。他们积极构建抗战建国话语,注重在节日纪念的庆祝活动及宣传中强化民众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同时对民众在战时的使命与责任也展开热烈讨论。在抗战建国话语的构建中,论说各界积极向民众阐释抗战与建国的相关问题,以加深民众对此次抗战的理解,增强民众的抗战力量。他们强调此次战争是国民革命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以此阐明此次抗战的正当性及必要性;他们注重论说此次抗战的历史意义及目的,号召民众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抗战国策,信仰并实践叁民主义,服从国民党当局及蒋介石的领导,以全民抗战、全面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与此同时,他们着重论述抗战与建国的关系,强调要在抗战过程中而不是等到抗战结束后再来建国,动员民众在战时积极从事各项复兴和建设工作,完成由抗战而建国的历史使命。节日纪念是国民党当局及社会各界进行抗战建国宣传和动员的重要节点,各种纪念和庆祝活动及节日期间的舆论号召民众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抗战建国的使命。为动员全国同胞踊跃抗战,各论者群体强调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对民众在战时应具备的精神力量展开讨论。青年作为抗战建国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各界宣传和动员的主要对象。在对上述问题的言说和讨论中,国民党当局始终占据着舆论的制高点,知识界、舆论界等论者群体则围绕国民党当局的论说做进一步阐述。在话语构建的过程中,国民党当局大力宣扬信仰并实践叁民主义的重要性,强调服从国民党及蒋介石的领导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同时透过各种宣传和动员钳制民众的思想,竭力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舆论界对于抗战建国话语的论说与国民党当局存在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论说更具现实意义和民本关怀。在这个过程中,不同论者群体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和动员,增强了民众的精神力量,坚定了民众的抗战信念。国民党当局也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统治。(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6-30)

张运君,肖楠楠[4](2018)在《抗战建国与教育建国:抗战时期福建的小学教育(1937—1939)》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国民政府逐渐认识到小学教育对抗战建国的重要作用,视教育为救国之本,将教育与抗战相结合。而福建的知识分子在危难时刻,从学校发展、教师提高、儿童成长等方面为福建小学教育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其建议在福建的战时教育政策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政府因时采取的战时教育、战区教育和特种教育措施,尽管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仍存在种种困难,但抗战时期福建的小学教育在学校数量、施教人数、教育经费方面均有一定增长,其注重对学生抗战建国、教育建国观念的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众,赓续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宁波[5](2017)在《抗战时期大学知识分子关于抗战建国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民族》(周刊)是由着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罗家伦,携手当时在国立中央大学执教的一流大学知识分子于1938年2月在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创办的时事评论刊物。它创办于世界大战濒临爆发之际、中华民族进入全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向战略相持阶段过渡、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新爆发和民族意识的新觉醒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全面抗战大后方出版界中,作为当时“抗战建国”和抗战时期“民族复兴”话语的重要载体的《新民族》无论在办刊宗旨、内容题材还是在学术水准上,均有着突出的地位、价值及较大的贡献和影响。自创刊之日起,《新民族》便积极以宣扬民族性,发扬民族精神,树立建国意识,增进抗敌力量为宗旨。《新民族》的创立更是为罗家伦、方东美等抗战时期大学知识分子的集聚和言说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话语场’、一个便利的公开平台。以当时在中央大学执教的大学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民族》撰稿人,拥护《抗战建国纲领》,这一大学知识分子群体在抗战建国纲领的指引下,在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的激发下,不仅进行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理论建构,而且还激浊扬清,对抗战时期“汉奸”予以严正批评,并对爱国主义进行了大力弘扬。他们基于以学术服务于抗战建国的自觉,围绕抗战建国的实际问题尤其是科学问题,进行了体现一流学者专业素养的理性探究:对包括战时民主政治建设、战时法治建设等在内的抗战建国之政治建设的方方面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和不乏深度的思考,为战时政治建设、为当时的人事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指引了方向与目标;对战时农业经济建设、战时矿业之盐务发展、战时工业、水电、其他矿产及牧林等抗战建国之经济建设各方面均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深入的探究,还提出盐业国营化的改革对策以及推行战时税制、彻底改革财务行政的战时税制改革思路,为中国的战时盐业改革和财政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阐述《新民族》探讨了如气象、测量、航空及水陆交通等战时科技建国的重大论题,并对战时国防、战时军事具体问题进行了探究;对抗战建国教育的制度与方法、战时和未来建国的教育原则以及教育改革等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抗战中的文化建国及艺术建国的思考。最终形成了抗战时期大学知识分子群体关于抗战建国的重要思考。以《新民族》撰稿人为代表的抗战时期大学知识分子群体对抗战建国诸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既表现出大学知识分子在国难深重背景下的危机意识、抗争意识,也表现出以中央大学教授为核心的大学知识分子群体同心协力为政府献计献策、以学术服务于抗战建国、用语言文字来表述民族气魄和唤起民族责任感的可贵用心,以及他们致力于“建设新民族”和复兴中华民族的积极性、进取心。正因如此,《新民族》通过理智的判断和客观事实的分析为整个中华民族树立了“深信”,其“发挥积极的,进取的,能恢复民族生力的人生观”得到了举国上下的积极响应。《新民族》这一“新中华民族降临前的一个小小号兵”,对抗战时期的社会、时代与政治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力,对于引导当时青年、激励抗战民心并促进民族复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进而为“抗战建国”和“民族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12-01)

吴燕,黄梅,钟瑾[6](2017)在《抗战建国中的地方司法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司法改革是抗战时期建国的实际举措,建设独立的司法组织,有法定经费来源是司法独立的必要条件。战时,最高司法当局在组织建设和经费划拨方面有着突破性的制度设计,在国家财政最紧张的战争环境中,最高国防委员会却意外地通过了此前千呼万唤而不得的地方司法经费国库支付的决议。但是,对这个在司法独立道路上的实质进步,地方实际操作中则是窒碍丛生。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频遭阻碍的各方原因,总结了司法改革的多重效果,对此后司法改革和司法实践诸多启示。(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期刊2017年05期)

申文力,李海滔[7](2017)在《张志军慰问建国前老党员和抗战老战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申文力 李海滔)9月27日,市委书记张志军带着深情厚谊,深入到靖宇县,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抗战老战士,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市委、市政府惦记着老党员、老战士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27下午,张志军轻车简从,深入(本文来源于《长白山日报》期刊2017-09-29)

刘建[8](2017)在《蒋经国的赣南“抗战建国”思想与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蒋经国自1939年6月主政赣南后掀起了一场颇具声势的“抗战建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具有积极影响,但在关于蒋经国的研究中,往往只研究蒋经国在赣南的“抗战建国”运动中的某一部分。《正气日报》作为蒋经国主政赣南后创办的专员公署机关报,在当时被称为“东南叁大报”之一。本人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正气日报》为中心,运用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对蒋经国在赣南的“抗战建国”思想及实践,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地分析,厘清此时期蒋经国的“抗战建国”思想的基本脉络和表现特征,总结其特点。通过这份具有时代影响力,又带有强烈的蒋经国印记的报纸来研究蒋经国在赣南的“抗战建国”思想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价值。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包括问题的缘起及选题意义、学术史回顾、研究方法与思路、重点、难点及创新。第二章:《正气日报》及“抗战建国”宣传。叙述了《正气日报》的创刊,重点分析了《正气日报》有关赣南“抗战建国”的版面内容。第叁章:蒋氏“抗战建国”思想在《正气日报》上的具现。对蒋经国赣南“抗战建国”思想的渊源进行探究;揭示了蒋经国的赣南“抗战建国”思想在《正气日报》上的具现;概括了蒋氏的赣南“抗战建国”思想的特点:1、以《抗战建国纲领》为基本指导思想。2、“新赣南建设”与“抗战”相统一。3、具有充分体现其思想的详尽计划。4、有着清晰的“抗战建国”目标。第四章:《正气日报》与蒋经国的赣南“抗战建国”实践。以《正气日报》为中心,从“抗战”和“建国”两个维度展示蒋经国的赣南“抗战建国”实践。第五章,结语。从思想和实践两方面对蒋经国的赣南“抗战建国”做出评价。蒋经国的赣南“抗战建国”思想与实践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但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份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的历史遗产;蒋经国在赣南的思想和实践,为他的台湾执政所延续,对当今的区域建设也不失借鉴意义;蒋经国的赣南“抗战建国”与媒体的良性互动也为后人带来有益启示。(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6)

刘绮[9](2017)在《“多难殷忧新国运”:《当代评论》与其抗战建国之主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抗战时期内,民族危机空前,整体国运的走向与每个个体的发展紧密的联结起来,流落后方的知识分子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读书治学,而以新式报刊为媒介,深入社会,积极关注或主动参与时事。既在动荡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又表达出对于抗战的关注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其中作为知识分子中主要构成的大学教授群体便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主要力量。《当代评论》作者多集中于西南联大及后方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与联大区党、团部有着一定的关联。由于《当代评论》的发行正处于抗战中后期,在其出版的文章中,既关注战争当下的时局,又留心于战后建国的设计。在其有关抗战的主张中,对国际战局,呼吁加紧团结、积极援助,通过寻求美英苏等国的支援,支持中国的抗战;对国内经济,建议采取适当的收缩与限制,来处理物价剧烈波动的关键问题;对国内教育,主张要尽量减少战争给教育带来的影响,保持学术与政治二者间相对独立。在其有关建国的主张中,对战后国际秩序重建,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成立稳固的国际组织,妥善处理战败国问题;对国内政治发展,以民主与安全为方向,培植健全的法治基础作为施行宪政的前提;对经济建设,使用“有计划的干涉主义”,合理选择区位与资本,迅速实现工业化。尽管《当代评论》与联大区党、团部存在关联,但通过与《中央周刊》的比较,二者虽在情感认同和实施步骤上具有相似性,但在具体实施方式上却有着不同的侧重,反映出二者因立场与定位不同,对“抗战建国”的不同理解。《当代评论》的创办与发行不仅为后方知识分子们提供了传播声音的平台,也映射出时局的走向和变化特点;在其所提出的抗战建国主张中,有不少在以后都得以实现,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专业性和预见性;从《当代评论》的字里行间,更能体现出知识分子们在战争环境下对国家的关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从《当代评论》与联大区党、团部不甚明确的关系中,从《当代评论》持续关注的物价问题中,也可展示出知识分子置身于战争环境下,其本身的思想观点和现实抉择都带有一定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祝杰[10](2017)在《抗战时期安徽国统区报刊舆论宣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叁四十年代,报刊已作为中国社会主流媒介。抗战时期,报刊无疑成为了战争中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安徽作为中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刊舆论亦是充当了战争中重要的角色。抗战时期安徽国统区逐步形成了以阜阳、立煌、屯溪为中心的舆论分布格局,紧紧围绕着"抗战建国"纲领进行舆论宣传,对抗战前线给予了有力地支持。本文拟以安徽国统区中具有官方背景且影响较大的几种报刊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舆论宣传内容进行梳理、剖析和评价,以此探析抗战时期安徽报刊对皖省抗战的舆论宣传。注重报刊与抗战舆论关系的探讨与新闻业务的发展并着眼于"抗战建国"这一时代主题,为安徽抗战史的研究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文章分以下叁章进行相关探讨。第一章主要探讨安徽近现代报刊的前世今生以及安徽报刊舆论宣传的时代特征。以七七抗战为分界线,一方面对抗战前安徽报刊发展史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历来安徽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报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一直以来都占据着安徽报刊舆论的阵地。另一方面,对抗战时期安徽国统区报刊生存环境进行了分析,从政治环境、物质环境、思想文化环境进行阐述,思考对战时安徽国统区报刊舆论宣传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全局的视角看抗战时期安徽国统区新闻事业发展的生存环境与抗战舆论宣传的关系。第二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呈现并讨论抗战时期安徽国统区报刊舆论宣传与抗战建国的关系。文章主要通过对《抗建周刊》、《战地教育》、《动员通讯》为核心的舆论载体在推动安徽地方"抗战建国"事务中所扮演角色的考察和分析,探讨报刊舆论在推动区域性"抗战建国"中新闻业务中所体现的全国视野和地方特色相结合的舆论策略。同时,展现在特殊时期安徽国统区新闻业务发展的时代特色,包括内容上和形式上两方面。从新闻媒体的视角,反映安徽省围绕"抗战建国"纲领进行民族复兴的历史事实以及动员民众抗战的舆论方针与策略。第叁章主要对抗战时期安徽国统区报刊舆论宣传进行简要的评价。抗战时期安徽国统区报刊具有组织、教育、宣传等功能,其内容紧紧以"抗战建国"为准,最终的目标是动员民众抗战救国,扮演着政府与民众互动桥梁的角色。从社会进化发展的角度看,战时皖省报刊,在物质方面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在精神方面则表现出现代化积极的一面。但是,对于国统区官方报刊办报动机以及办报人的经历与办报活动来看,报刊亦成为了国民政府派系之间斗争的工具,一定程度上使得宣传效果大大折扣。(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5-01)

抗战建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抗战后期,由张道藩等国民党官方文人提倡的、以《文化先锋》《文艺先锋》为主要阵地的叁民主义文学一直面临着种种合法性危机,而其提倡者掩盖这些危机的方式,就是利用民族主义话语。但是,这种被官方"收编"的民族主义却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刊物对"抗战建国"的表现,就将这种两面性体现得分外明显:一方面,《文化先锋》《文艺先锋》上发表了大量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即使艺术水准参差不齐,其中所传达出的民族主义情绪也仍能够感动读者;另一方面,两个刊物上大量反映"建国"问题的文章和作品,却有意无意歪曲了"建国"一词的内涵,甚至成为替专制政府辩护的借口。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官方民族主义是如何以"攘外"之名行"安内"之实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战建国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世治,蓝艳华.中国糖史之叁——建国前蔗农与糖厂、土糖与机制糖的关系及抗战前糖业恢复[J].广西糖业.2019

[2].洪亮.“抗战建国”与官方民族主义的两面性——1940年代的叁民主义文学批判之叁[J].抗战文化研究.2019

[3].孙彦红.全面抗战前期(1937.7-1941.12)抗战建国话语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4].张运君,肖楠楠.抗战建国与教育建国:抗战时期福建的小学教育(1937—1939)[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宁波.抗战时期大学知识分子关于抗战建国的思考[D].吉林大学.2017

[6].吴燕,黄梅,钟瑾.抗战建国中的地方司法改革[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

[7].申文力,李海滔.张志军慰问建国前老党员和抗战老战士[N].长白山日报.2017

[8].刘建.蒋经国的赣南“抗战建国”思想与实践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7

[9].刘绮.“多难殷忧新国运”:《当代评论》与其抗战建国之主张[D].华中师范大学.2017

[10].祝杰.抗战时期安徽国统区报刊舆论宣传研究[D].安徽大学.2017

标签:;  ;  ;  ;  

抗战建国论文-陈世治,蓝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