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南海北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南海,遥感,风速,海面,高度计,拖网,烷烃。
南海北部论文文献综述
杨威,董园,俎婷婷,刘长建,修鹏[1](2019)在《南海北部夏季叶绿素a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002—2016年6—9月Aqua/MODIS叶绿素a产品分析珠江冲淡水在南海北部生态效应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6月来自陆源的营养物质在西南季风作用下向河口以东陆架区输运,浮游植物增殖,叶绿素a含量增大; 7月河口以东高浓度叶绿素a覆盖面积达到最大;8月在减弱的珠江径流和环境风场共同影响下,口门外海高浓度叶绿素a覆盖面积明显减小;9月北部陆架区处于东北季风影响之下,河口以西覆盖面积逐渐增大。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知,珠江径流量是口门外海高浓度叶绿素a覆盖面积的主要影响因素,且这种影响有一个月左右的滞后效应。显着大于(小于)多年平均的珠江径流量和环境风场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2008(2004)年表现为高浓度叶绿素a覆盖面积的极大值(极小值)年份。叶绿素a在南海北部陆架区的时空变化特征主要受冲淡水过程影响,订正过的卫星叶绿素a产品可以用来讨论珠江冲淡水的季节及年际变化。(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赵宽,张婷,陈天然[2](2019)在《南海北部滨珊瑚骨骼微生物侵蚀》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对珊瑚骨骼的侵蚀作用相对肉眼可见的大型生物侵蚀更加隐蔽,研究也相对稀少,国内更是空白。本文对采自涠洲岛、大亚湾以及西沙琛航岛的滨珊瑚骨骼切片在扫描电镜下开展微生物侵蚀研究。在涠洲岛和大亚湾的滨珊瑚骨骼切片中存在微生物侵蚀形成的"橘色条带",可能与当地水体富营养化有关,而琛航岛的样品中则没有类似的条带。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这些"橘色条带"为内生藻Ostreobiumquekettii,是一种热带珊瑚礁区常见的侵蚀微生物。O.quekettii侵蚀的珊瑚骨骼结构被破坏,其厚度减小,孔隙率提高了1.54%至6.76%、抗压强度下降了27.1%至51.2%,使得珊瑚骨骼变得更加"疏松",且在整个骨骼次表面形成了一层"骨质疏松层"。该种侵蚀微生物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使珊瑚更容易被大型生物侵蚀,而大型生物侵蚀又会进一步促进微生物侵蚀,该"正反馈效应"正好解释了在富营养化的南海北部发现的珊瑚骨骼内侵蚀加剧的现象。(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黄必桂,金嘉萌,胡琴,谢波涛,王俊勤[3](2019)在《南海北部海域风速时距转换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南海北部海区的长达2年的海上实测风速数据,开展了冬季风和台风条件下3 s、 1 min、 2 min和10 min最大风速与1 hr平均风速的关系,风速时距转换系数随阵风时距的变化,以及台风期间风速时距转换系数随时间的变化等研究,并与API、 DNV和WMO推荐的风速时距关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给出了北部海区冬季风和台风条件下的风速转换关系。同时研究结果表明,API推荐的风速时距关系在大风速条件下(1 h风速冬季风大于20 m/s,台风大于30 m/s)比实测值偏大;DNV推荐的风速时距关系基本达到实测的90%累积概率值;WMO推荐的风速时距关系中,除3 s时距转换系数外,其他时距关系均比实测偏小。(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期刊2019年S1期)
汤博,侯一筠,殷玉齐,胡珀[4](2019)在《利用卫星遥感海面温度、高度联合反演南海北部叁维温度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历史观测得到的温度剖面数据,通过严格筛选和插值,建立了南海北部的气候态垂向温度剖面。随后,利用回归统计分析的方法构建了海面温度异常(SSTA)、海面高度异常(SSHA)联合扩展温度剖面的经验回归模型,并采用卫星遥感得到的SST和SSH数据扩展了南海北部的叁维海洋温度场,其时间分辨率为天,空间分辨率为0.25°×0.25°。通过与观测数据的对比研究,扩展得到的温度场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南海北部温度剖面的结构特征,并且能有效地体现出一些中尺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本研究反演得到的叁维温度扩展场是较为可靠的,它可以作为海洋数值模型的初始场,实现现场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的互补,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南海北部温度场的叁维结构及变化特征。(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袁瑞,王统泽,张洪生[5](2019)在《南海北部海洋分层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中较强的层结特征是发生海洋内波的必要条件,基于HYCOM计算的南海北部多年温盐数据,分析了该区域海洋分层年际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ONI指数,分析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分别发生时南海北部海洋分层对该事件的响应。(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期刊2019-10-11)
王萌,张艳伟,刘志飞,吴家望[6](2019)在《南海北部中尺度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卫星高度计资料的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尺度涡在南海活动频繁,尤其是持续时间长的强中尺度涡对海区内多尺度环流系统的能量输送和物质搬运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利用AVISO卫星高度计资料和最外层闭合等值线法,对2011—2018年南海北部的中尺度涡进行识别和追踪,重点讨论中尺度涡在最近几年的时空分布变化。统计结果显示,南海北部平均每年生成8.6个反气旋涡和4.5个气旋涡(持续时间大于28天),其中近1/3为强中尺度涡(持续时间大于45天),表现出较强的涡动能和非线性等动力特征,基本与前人统计的其他年份结果一致。南海北部中尺度涡的生成地点、传播路径以及活动频率分布具有显着的季节变化特征。对比发现,反气旋涡在秋季和冬季主要形成于吕宋海峡北侧,沿等深线向西南移动,最高活动频率超过30%;夏季主要在菲律宾吕宋岛西侧形成,平行于纬线向西移动。而气旋涡在冬季和春季主要形成于吕宋海峡西侧,向西南移动,最高活动频率约为26%。另外,台湾岛西南岸外易生成强中尺度涡涡对,综合黑潮指数进一步分析发现,黑潮入侵南海形成流套是促使该强涡对生成的主要机制。(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刘畅,廖伟森,胡建芳,付少英,向荣[7](2019)在《南海北部东沙海区海洋氧同位素3期以来沉积有机碳记录及其古气候/环境信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南海东沙海区沉积柱DH-CL13的总有机碳(TOC)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_(org))和正构烷烃的分析,恢复了海洋氧同位素3期(MIS3)以来东沙海区有机碳的沉积记录,探讨了MIS3时期以来本地区古气候古环境的可能变化。沉积柱TOC含量为0.26%~0.73%,表现出全新世高、冰期低的特征。从MIS3至MIS2时期,沉积柱的TOC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自全新世以来, TOC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δ~(13)C_(org)值为-24.5‰~-21.5‰,反映出沉积有机碳具有海洋与陆地双重来源。δ~(13)C_(org)值在MIS3至MIS2时期相对偏负,在全新世相对偏正,表明全新世沉积柱TOC的升高是由于海洋有机碳输入增多导致。推测是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本海区受到黑潮营养盐输入的影响,使得海洋初级生产力升高。正构烷烃的分子组成表明其主要来源于海洋藻类、海洋动物、微生物、海洋大型藻类和陆源高等植物。在从MIS3时期向全新世转变的过程中,南海东北部存在草本植物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沉积柱记录了千年尺度的Heinrich冷事件,表明南海东沙海区与高纬度地区存在着古气候的遥相关。(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9年05期)
刘禹希,王学锋,陈国宝,吕少梁,曾嘉维[8](2019)在《南海北部海域大眼鲷资源的时空异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经济鱼类的资源密度重心及其时空异质性有助于深入了解其渔场形成过程,并为其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基于2009—2014年南海捕捞信息网络中的南海北部海域底拖网渔业生产数据,运用重心分布、自举法(Bootstrap)和地统计等方法研究了大眼鲷资源密度重心分布和时空异质性。结果发现,2009—2014年大眼鲷资源密度总体上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且差异极显着,最高值为2012年的(26.69±7.34) g/(h·kW·nets)。不同年份大眼鲷资源密度重心均分布在南海北部50~100 m等深线间,资源密度重心年际分布差异不显着,主要集中于调查海域中部。大眼鲷资源密度在70~90 km的尺度范围内呈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格局及良好的空间结构性(块金系数<25%),主要受环境因素的作用;在90 km以上的尺度范围,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受随机成分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王振霄,王彩霞[9](2019)在《基于遥感图像的南海北部内孤立波及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卫星遥感图像中的内孤立波及相互作用现象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了南海北部内孤立波及相互作用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验证了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反演内孤立波振幅和传播速度以及研究内波相互作用现象的可行性。统计结果表明,南海北部的内孤立波主要集中在东沙群岛以及海南岛南部,内波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东沙岛西北部以及海南岛南部。本文对此给出解释:内波传播至东沙岛附近发生绕射,绕射的内波分裂成两列后以不同的传播方向继续向西传播,相遇并发生相互作用;内波在海南岛浅滩处发生反射,与后续传来的内波发生相互作用。同时,本文利用Korteweg-de Vries (KdV)方程和Benjamin-One(BO)方程,结合观测数据,对内波振幅和传播速度进行了反演实验。反演所得的内波振幅和传播速度与南海北部实际内波振幅和传播速度相近。(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5期)
侯华千,于非,李彬,任强,魏传杰[10](2019)在《南海北部深层近惯性振荡信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分析布放在南海北部的着陆器流速数据,研究一支蓝移的近惯性振荡信号,发现该信号可以传到600m水深以下,持续时间为11月3—16日。该信号的最大的东向流速为0.133m/s,最大南向流为0.124m/s。谱分析发现垂向流速呈现出5个不同的流核,最强流核发生在600—650m位置。近惯性能量下传速度为67±5m/d,从600m下传到1000m的位置能量耗散18%。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orthogonalfunction,EOF)分解结果显示,这次近惯性振荡信号开始是第一模态占主导,随后变成高阶模态为主导的形式。由于不知道其信号生成的源头,所以无法确定近惯性振荡形成原因,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排除台风引起此次近惯性振荡信号的生成。卫星的海表高度异常显示,此时的正涡度有利于此次近惯性振荡发生蓝移特征。(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5期)
南海北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生物对珊瑚骨骼的侵蚀作用相对肉眼可见的大型生物侵蚀更加隐蔽,研究也相对稀少,国内更是空白。本文对采自涠洲岛、大亚湾以及西沙琛航岛的滨珊瑚骨骼切片在扫描电镜下开展微生物侵蚀研究。在涠洲岛和大亚湾的滨珊瑚骨骼切片中存在微生物侵蚀形成的"橘色条带",可能与当地水体富营养化有关,而琛航岛的样品中则没有类似的条带。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这些"橘色条带"为内生藻Ostreobiumquekettii,是一种热带珊瑚礁区常见的侵蚀微生物。O.quekettii侵蚀的珊瑚骨骼结构被破坏,其厚度减小,孔隙率提高了1.54%至6.76%、抗压强度下降了27.1%至51.2%,使得珊瑚骨骼变得更加"疏松",且在整个骨骼次表面形成了一层"骨质疏松层"。该种侵蚀微生物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使珊瑚更容易被大型生物侵蚀,而大型生物侵蚀又会进一步促进微生物侵蚀,该"正反馈效应"正好解释了在富营养化的南海北部发现的珊瑚骨骼内侵蚀加剧的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海北部论文参考文献
[1].杨威,董园,俎婷婷,刘长建,修鹏.南海北部夏季叶绿素a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J].热带海洋学报.2019
[2].赵宽,张婷,陈天然.南海北部滨珊瑚骨骼微生物侵蚀[J].热带海洋学报.2019
[3].黄必桂,金嘉萌,胡琴,谢波涛,王俊勤.南海北部海域风速时距转换关系研究[J].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2019
[4].汤博,侯一筠,殷玉齐,胡珀.利用卫星遥感海面温度、高度联合反演南海北部叁维温度场[J].海洋科学.2019
[5].袁瑞,王统泽,张洪生.南海北部海洋分层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响应[C].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2019
[6].王萌,张艳伟,刘志飞,吴家望.南海北部中尺度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卫星高度计资料的统计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19
[7].刘畅,廖伟森,胡建芳,付少英,向荣.南海北部东沙海区海洋氧同位素3期以来沉积有机碳记录及其古气候/环境信息[J].地球化学.2019
[8].刘禹希,王学锋,陈国宝,吕少梁,曾嘉维.南海北部海域大眼鲷资源的时空异质性[J].水产学报.2019
[9].王振霄,王彩霞.基于遥感图像的南海北部内孤立波及相互作用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9
[10].侯华千,于非,李彬,任强,魏传杰.南海北部深层近惯性振荡信号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