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平抗震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能,水平,剪力墙,静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屈曲。
水平抗震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李飞,刘春阳,郭长群,于桂欣[1](2019)在《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RC柱抗震性能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研究钢筋混凝土柱在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该文采用地震工程开源模拟软件OpenSees,对钢筋混凝土柱的斜向抗震性能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以轴压比和加强措施为参数进行拓展分析,研究高轴压比钢筋混凝土柱在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利用OpenSees进行钢筋混凝土柱斜向抗震性能的模拟是合理的;轴压比相同的试件,随加载角度的增加承载力降低,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提升;加载角度相同的试件,随轴压比的增大承载力提高,延性及耗能能力降低;碳纤维布约束可以有效地改善高轴压比柱在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有利于提高其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期刊2019-10-18)
张昊宇,曲博闻,毛晨曦[2](2019)在《水平双向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开展了9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水平双向拟静力试验研究,考察轴压比、体积配箍率、纵筋配筋率以及加载路径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对双向加载下柱的受力特点、承载力变化、位移延性和极限侧移角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水平单向加载,双向加载对柱的抗震性能存在显着不利影响:柱的抗弯承载力及极限位移均明显减小,损伤程度明显加重;随加载方式由单向-十字-菱形-方圈变化,相同位移下柱的强度退化与抗弯承载力下降幅度均有所增加。考虑双向受力后,典型技术标准给出的RC框架结构极限层间侧移角限值的安全冗余度显着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初步提出结构设计及分析建议: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动影响时,框架柱的抗震设计宜适当降低轴压比、增加约束箍筋、适当折减柱的抗弯承载力;采用层间侧移角进行结构倒塌判别时,可取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侧移矢量的大小作为判别位移,并根据分析性质(结构设计或既有结构分析)选取恰当的极限层间侧移角判断标准。(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袁泉,刘美霞,李常乐,董嘉林,宗明奇[3](2019)在《装配式密肋复合墙水平连接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标准化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便于预制密肋复合墙的装配式连接,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型钢连接的新型水平连接方式。为研究这种新型水平连接的承载能力、破坏模式、滞回特性、延性和耗能,以及中部抗剪钢板的设置对新型水平连接的影响,设计制作了2片带有这种新型水平连接的墙体试件,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部抗剪钢板的设置能够限制水平接缝滑移的出现和发展;相较于只设置连接钢板的试件HJ-1,增设中部抗剪钢板的试件HJ-2破坏模式由剪切滑移破坏转变为压弯破坏,开裂荷载提高了28.5%,屈服荷载提高了10.1%,极限荷载提高了14.3%,位移延性系数提高了35.8%,有着更好的刚度和耗能能力,证明中部抗剪钢板的设置对于提高试件的抗震性能是有益的,应促进装配式密肋复合墙的标准化应用。(本文来源于《建设科技》期刊2019年15期)
王玲,杨佩剑,付素娟,王跃达[4](2019)在《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水平缝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一种采用了新型水平缝连接方式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对1个现浇、3个预制装配剪力墙足尺比例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装配式剪力墙水平缝采用焊接钢板和贯通粗钢筋进行连接。同时,研究了竖向贯通粗钢筋直径和布置形式两个关键参数对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对试验结果分析可知:与现浇剪力墙相比,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均明显提高,刚度接近,开裂性能有所降低;适当增大贯通粗钢筋直径可提高开裂能力、承载力,但耗能能力、延性性能降低,对刚度影响很小;墙体中部增设一道竖向贯通筋会提高开裂性能、初始刚度,但会明显降低墙体承载力和延性性能,且最终发生底部剪切滑移破坏。综合对比来看,直径28 mm贯通粗钢筋、墙体两侧布置两道贯通筋的装配式试件表现出较好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潘磊,刘廷滨,裴先科,王作伟,赵建昌[5](2019)在《水平嵌筋加固砖砌体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嵌缝胶泥作为嵌缝材料,针对不同高宽比和不同配筋率的6片墙体进行了拟静力试验,探讨了嵌筋加固砖砌体墙的破坏特征、变形能力、承载能力、耗能能力、滞回特征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建立了以试验为基础的嵌筋加固砖砌体墙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高宽比为1. 8的试件,嵌筋墙体较无筋墙体水平抗剪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7%~31%,延性提高了54%~83%;高宽比为0. 5的试件,嵌筋墙体较无筋墙体水平抗剪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3%~17%,延性提高了17%~20%,嵌筋加固墙体滞回环饱满,耗能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破坏形式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延性破坏,嵌筋对墙体初始刚度的影响较小,给出的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接近,为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曹邕生,包恩和[6](2019)在《BRB水平力分担率对高层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按照结构刚度相近、重量相近的思路设计了5组BRB水平力分担率β分别为20%、30%、40%、50%和60%的高层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弹塑性静力推覆分析及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BRB水平力分担率β对高层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β=20%的结构,BRB屈服早,承载力较小,滞回耗能效果有限;β=30%~40%的结构,BRB屈服早,承载力较大,滞回耗能性能好;β=50%~60%的结构,BRB承载力大,下部楼层BRB屈服较早,滞回性能好,上部楼层BRB屈服晚,滞回性能差。(2)当结构层间位移角未超过1/50时,层间位移较大区域主要在中间楼层或中低部楼层。当结构层间位移角超过1/50时,高β值结构的下部楼层刚度迅速下降,变形增大明显。(3)罕遇地震下,随着结构β值的升高,结构上部楼层、中间楼层BRB的延性比μ及塑性延性比η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β值越大,楼层越高,下降越明显,而不同β值的结构下部楼层BRB的μ及η变幅较小。(4)对于高层BRB钢框架结构,工程中建议将BRB的水平率分担率β设计为30%~40%。(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9年03期)
李琼宁[7](2019)在《带水平接缝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及耐火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住宅因其庞大的市场体量和简单统一的构件,适合产业化生产,其中装配式剪力墙是住宅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板焊接连接的带水平接缝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并对其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和耐火性能试验,主要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钢板焊接连接的带水平接缝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装配式剪力墙连接装置有两种构造类型,类型一连接钢板与预制剪力墙的纵向钢筋全部穿孔塞焊;类型二在约束构件区域增加了侧向钢板,用于焊接约束构件纵筋,其余墙体纵筋与连接钢板仍采用穿孔塞焊连接;2)对4个装配式剪力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水平荷载试验,研究的参数有连接钢板厚度、侧向钢板和轴压比。研究结果表明:各试件的破坏形态相近,均为压弯破坏;各试件的滞回曲线呈现为饱满的弓形;各试件极限位移介于26mm~30.2mm之间,位移延性系数介于4.36~5.42之间,具有较好的延性;各试件的最大能量耗散系数介于1.235到1.454之间,有较好的耗能能力;连接钢板满足强度要求前提下,继续加大连接钢板厚度、增加侧向钢板对剪力墙的延性、刚度、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影响较小;提高轴压可以明显提高装配式剪力墙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但会降低耗能能力;3)通过对比规范公式计算承载力与试验承载力,得出可以采用现行规范公式计算本文装配式剪力墙承载力的结论;介绍了本文连接装置的计算方法;4)对4个抗震试件进行了抗震性能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有限元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可以较好的模拟装配式剪力墙的受力情况和破坏机理,为今后该类型装配式剪力墙的设计和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5)对2个耐火试件进行了单面受火试验,研究的参数为接缝处的防火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装配式剪力墙隔热性能良好,高温作用下承载能力稳定可靠,受火3小时里,试件的隔热性能、轴向变形和承载能力未达到失效标准,满足一级耐火等级的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该类型水平接缝装配式剪力墙的设计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30)
朱张峰,郭正兴[8](2019)在《考虑竖向与水平接缝的工字形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作2个考虑竖向与水平接缝的工字形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和2个对比用现浇混凝土试件,装配式试件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金属波纹管浆锚连接技术,剪力墙翼缘全预制,腹板中部预制并在靠近翼缘300 mm范围内现浇。对其进行0.1和0.15两种轴压比条件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与现浇试件比对对其抗震能力进行评价。既有试验结果表明,装配式试件能基本达到与现浇对比试件相当的抗震能力。基于试验结果,采用ABAQUS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分析竖向接缝的现浇带设置对装配式剪力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竖向接缝连接钢筋的应力情况,基于分析结果对竖向接缝现浇带及连接钢筋构造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3期)
徐自然,崔家春[9](2019)在《水平缝对双面迭合剪力墙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上海市装配整体式迭合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上海某双面迭合剪力墙结构住宅,通过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水平缝对双面迭合剪力墙结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和构件损伤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下的结构分析计算可以不考虑水平缝的影响;结构1层水平缝在罕遇地震下成为薄弱部位;通过1层现浇或1~2层水平缝强连接,可以有效解决1层水平缝薄弱问题。(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04期)
张文莹,杨联萍,余少乐,张其林,崔家春[10](2018)在《双面迭合剪力墙关键问题研究:水平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面迭合剪力墙水平连接节点是传递竖向荷载和水平剪力的关键部位,其水平节点连接钢筋是"间接搭接"的形式。通过6个双面迭合剪力墙水平连接节点和2个现浇节点在竖向荷载和循环剪切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双面迭合剪力墙水平连接节点和现浇节点的滞回特性、位移延性系数、刚度退化、承载力退化以及耗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双面迭合剪力墙水平连接节点的水平裂缝出现在灌浆层和上下墙体的交界面,双面迭合剪力墙水平连接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和现浇节点较为接近,各项抗震性能指标较为接近。(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水平抗震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开展了9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水平双向拟静力试验研究,考察轴压比、体积配箍率、纵筋配筋率以及加载路径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对双向加载下柱的受力特点、承载力变化、位移延性和极限侧移角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水平单向加载,双向加载对柱的抗震性能存在显着不利影响:柱的抗弯承载力及极限位移均明显减小,损伤程度明显加重;随加载方式由单向-十字-菱形-方圈变化,相同位移下柱的强度退化与抗弯承载力下降幅度均有所增加。考虑双向受力后,典型技术标准给出的RC框架结构极限层间侧移角限值的安全冗余度显着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初步提出结构设计及分析建议: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动影响时,框架柱的抗震设计宜适当降低轴压比、增加约束箍筋、适当折减柱的抗弯承载力;采用层间侧移角进行结构倒塌判别时,可取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侧移矢量的大小作为判别位移,并根据分析性质(结构设计或既有结构分析)选取恰当的极限层间侧移角判断标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平抗震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李飞,刘春阳,郭长群,于桂欣.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RC柱抗震性能数值分析[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2019
[2].张昊宇,曲博闻,毛晨曦.水平双向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
[3].袁泉,刘美霞,李常乐,董嘉林,宗明奇.装配式密肋复合墙水平连接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标准化应用[J].建设科技.2019
[4].王玲,杨佩剑,付素娟,王跃达.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水平缝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5].潘磊,刘廷滨,裴先科,王作伟,赵建昌.水平嵌筋加固砖砌体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9
[6].曹邕生,包恩和.BRB水平力分担率对高层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影响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
[7].李琼宁.带水平接缝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及耐火性能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8].朱张峰,郭正兴.考虑竖向与水平接缝的工字形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9
[9].徐自然,崔家春.水平缝对双面迭合剪力墙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研究[J].建筑结构.2019
[10].张文莹,杨联萍,余少乐,张其林,崔家春.双面迭合剪力墙关键问题研究:水平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J].土木工程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