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存本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本性,形而上学,哲学,海德格尔,马克思,互联网,哲学史。
生存本性论文文献综述
任泓泽[1](2015)在《校本性:校本课程开发的生存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叁级课程管理政策的逐步实施与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的中小学里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并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代名词。不可否认,一些学校通过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效,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逐渐显现出了许多的负面效应,如加剧了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不均衡,学校耗费了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教师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等,严重限制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生存空间,极易陷入被“边缘化”,甚至是“空无化”的危机之中。危机提高警觉,困境刺激思维,逆境帮助生存。本文以校本课程开发的生存危机为导入,笔者通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其出现生存危机的多种原因。最终,归咎于一点,校本课程开发缺失了“校本性”的内在灵魂。那么,何谓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性”真谛?缺失“校本性”,何以使校本课程开发陷入困境?又如何赋予校本课程开发以“校本性”,进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最终,哪些实践策略能够实现“校本性”的校本课程开发,为其提供一条有效的生存路径?围绕这四个一脉相承的问题,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详细论述,并创造性的建构“校本性”校本课程开发模型,旨在为学校实际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可操作性的实践策略,形成学校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与自身特色。(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5-06-01)
彭文韬,刘冠伦[2](2015)在《网络生存与人的本性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的出现与迅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亦对哲学家苦苦思索的人类本性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一切源于符号价值在消费世界中的凸显和网络社群对人性的重建。这些都提示我们,互联网的发展极可能人类社会走入麦克卢汉所谓的"重回部落化"时代。尽管对于未来我们无法预料,但我们始终相信,探索人的本性才是超越人类一切技术之上的、追求幸福的最根本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品牌(下半月)》期刊2015年03期)
黄岩,邸利平[3](2013)在《现世生存与价值批判:政治哲学的本性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复杂的现代社会生活和社会理论中,政治哲学的内涵莫衷一是。正如古希腊哲学试图用一种整全的眼光把握世界与人,源初的政治哲学同样试图用整全的眼光把握政治事物,这便是如何立足于对人现世生存状态及其命运的分析冷静,达致对一种善的生活的追寻,因而同时必然隐含着对政治现实持久的价值批判。现代政治科学在追求技术化实践的同时,丧失了对人之生存所必须面临的价值问题的关怀。因而,当代政治哲学必须在政治理想与政治现实的双重思考维度中,恢复哲学原本拥有的对于人之现世生存困境的理性反思和对现实政治的价值批判。(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索绯阳,马强强[4](2012)在《根基于人生存实践的现实批判——对马克思辩证法本性的当代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现实批判本性作出当代性的阐释,是马克思辩证法研究中的一项重大理论课题。人的生存性实践活动对辩证法有着生存论上的本体意谓,同时作为批判反思性的、否定性的和超越性的辩证法又是我们行动的灵性指南。马克思辩证法是作为人在生存性实践活动中达成人与整个世界相互中介和和谐沟通的根本的解释原则,充分彰显了人未来生存前景中的各种可能选择和自由解放。(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12年23期)
郭晶[5](2012)在《马克思的后形而上学视域与人的生存本性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自我理解,一直是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内容。西方哲学自古希腊开始直至近代,对人的考察集中体现为"人是什么"这一命题,即以下定义的方式来理解人。这种方式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特征,以形而上学把握人,必然导致人的物化,即把人理解为现成存在者。要解决这一难题,需将人从形而上学中解救出来,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性超越开创了现代实践哲学,将形而上学现成性解释原则转变为后形而上学的生成性解释原则,进而揭示了人特有的生存本性,实现了后形而上学视域下人的自我理解。(本文来源于《江淮论坛》期刊2012年01期)
高伟[6](2008)在《提问:教育哲学的本性——生存论教育哲学对“问题优先性”的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哲学的本性在于提问。教育哲学的不足表现为教育哲学提问能力的不足。教育哲学不仅要学会提问,而且要学会"形而上学"地提问。能否正当地提出教育的形而上学问题,是教育哲学之为教育哲学的标志。教育的形而上学问题,也就是能够提出"问题"的"人"的问题。任何对教育的提问,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正当地提出"人"的形而上学问题,有助于人对于其生存处境的把握和意义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李红钦[7](2007)在《从人生存的基本矛盾看人存在的辩证本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存在具有“自相矛盾”、“二律背反”的悖论性质,这一点既体现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又体现在人的内在生命结构上。在人的生存所处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中,心理和文化的矛盾作为内外矛盾是人的生存的基本矛盾。从这一矛盾出发可以说明人的存在是一种即先天即生成、即现实即超越、即逻辑即直觉、即知识即境界……的辩证存在。(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旷叁平[8](2006)在《作为人的生存本性的形而上学——兼作对马克思哲学的一个辩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形而上学在当今时代如此时运不济,据说它存在着两个致命的“硬伤”:一是与科学对立,二是与人性相悖。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两大现代哲学流派几乎共同掀起“拒斥形而上学”、“颠覆形而上学”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提出的“解构形而上学”、“消解形而上学”的口号更是为这一思潮(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06年10期)
王会平,周育国[9](2004)在《论哲学与人类生存本性的内在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对人类生存本性的把握,既是哲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哲学之所以产生并存在了几千年的根本原因,而且随着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更加凸显其对人类生存本性的澄明与反思。哲学所体现的流变性、超越性、矛盾性等特征与人类生存所固有的不定性、创造性和悖论性等内容是相对应的。哲学与人类生存的这种内在统一性表明:一方面,哲学是人类生存之所必需,只有从哲学去把握人,才能理解人和人生存的真谛;另一方面,哲学只有在对人的生存本性的把握中,才能使其追根溯源的底蕴得到切近与深刻的理解。(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林德宏[10](2002)在《自然·生存方式·人的本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本质是物质与精神“二体性”,人具有双重生命 :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人类从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 ,但并不能改变人的生物本性 ,工业文明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类必须由机械性技术生存转向生态性技术生存。克服生态危机的基本途径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技术进步与道德进步的结合(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01期)
生存本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互联网的出现与迅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亦对哲学家苦苦思索的人类本性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一切源于符号价值在消费世界中的凸显和网络社群对人性的重建。这些都提示我们,互联网的发展极可能人类社会走入麦克卢汉所谓的"重回部落化"时代。尽管对于未来我们无法预料,但我们始终相信,探索人的本性才是超越人类一切技术之上的、追求幸福的最根本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存本性论文参考文献
[1].任泓泽.校本性:校本课程开发的生存路径[D].渤海大学.2015
[2].彭文韬,刘冠伦.网络生存与人的本性回归[J].品牌(下半月).2015
[3].黄岩,邸利平.现世生存与价值批判:政治哲学的本性探寻[J].江西社会科学.2013
[4].索绯阳,马强强.根基于人生存实践的现实批判——对马克思辩证法本性的当代阐释[J].世纪桥.2012
[5].郭晶.马克思的后形而上学视域与人的生存本性理论[J].江淮论坛.2012
[6].高伟.提问:教育哲学的本性——生存论教育哲学对“问题优先性”的观照[J].当代教育科学.2008
[7].李红钦.从人生存的基本矛盾看人存在的辩证本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
[8].旷叁平.作为人的生存本性的形而上学——兼作对马克思哲学的一个辩护[J].哲学研究.2006
[9].王会平,周育国.论哲学与人类生存本性的内在统一[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
[10].林德宏.自然·生存方式·人的本性[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