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玲玲[1]2003年在《科斯公司ERP和CRM整合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际化,我们对市场、营销、服务等都不再陌生。对商业、资本、管理从无知到有知,从漠视到重视,是我们近二十多年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进步之一。时至今日,我们从来没有与世界脉搏的跳动如此地接近,从来没有如此深切地感受到全球化的竞争和各种各样的文化。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生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第143个成员。这一刻,我们感受到了世界对我们的承认,也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使得我们与全球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每个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也促使我们更加开放。在这样的时代,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对于永恒的问题,不会有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在这里,我们所研究的是,在当今的时代,如何利用信息管理手段通过营销管理和客户管理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本人从事的是客户服务管理的工作,最近正着手准备实施企业的CRM项目,该项目将在半年后实施,目前公司已经使用了企业资源管理ERP系统,但ERP作为后台系统,主要实现采购、生产、库存、质量、分销、财务的信息化,而CRM则包含市场、销售和服务这叁大领域。企业当前的ERP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对企业的要求,如何有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并且如何将两个系统整合在一起、互相补充成为摆在科斯公司面前的问题。本文以科斯公司为研究背景,剖析了公司当前ERP系统的使用情况和ERP为企业带来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企业利用各种技术优化内部各种流程,ERP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以及供应链系统都是为了实现在产、供、销环节的自动化,从而提高内部运转效率,减少了人为的错误,尤其是对库存管理,使库存的周转期得以大大的缩短,离及时库存(JIT-Just In Time)的库存理想又进了很大的一步。科斯公司于2000年开始使用Scala公司的ERP系统,ERP的实施帮助科斯可以实现订货,库存管理,采购,生产计划以及财务部门的流程整合,从而提高了公司内部的整体运转效率。ERP的实施应用使科斯得到很大的实惠,但是,ERP的设计主要针对生产、流通、财务领域,而对与客户有关的企业经营活动,比如,在销售、服务和营销活动方面,传统的ERP系统还无法提供一个有效的手段。目前,公司内部的众多低效率、内耗式的业务活动,如:客户信息零散分割导致客户服务效率低下;信息不准确导致营销预算浪费严重;销售人员花在一般性事务管理的时间太多;销售人员占有关键客户资料。从公司内部的实际需求来看,为了解决这些客户信息分散,客户信息不一致等问题,迫切需要有一个类似于后台ERP系统功能那样的能够整合多个客户服务部门的前台系统-CRM,以减少内部资源的浪费,提高企业前台的工作效率。<WP=4>CRM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集成工程,需要进行复杂的集成。作为客户前台的CRM系统,又必须同“老”的ERP系统进行信息交流,两套软件的设计仍然针对于企业的部分业务功能,虽然有不断扩大之势,但远没有发展到可以覆盖整条业务流程的范围。CRM是负责同客户直接打交道的所谓前台功能,而ERP则负责诸如库存、财务等后台功能,所以公司实施CRM必须跨越两套装软件的界限。由于不同的软件提供商的设计思路及所用技术大相径庭,于是进一步整合就成为必然。如何实现这两个系统之间在各个方面的整合成了科斯公司在实施CRM时的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科斯公司CRM系统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中国大量的中小企业也需要集ERP和CRM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这也是当前许多已经使用或将要使用ERP和CRM的企业共同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利用市场营销理论和管理理论剖析了公司进行ERP和CRM整合的重要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并将构建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由于本文涉及的ERP和CRM的系统整合问题尚属发展和探索阶段,笔者力求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分析和总结得更全面、更科学,但因水平有限及时间仓促,对一些概念或内容的分析组织难免有不当和偏颇之处,在此恳请各位专家给予批评指正。希望能与业界同仁在理论及工作实践中共同探讨系统整合方案,使ERP、CRM系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赵静[2]2008年在《离散型机械制造业ERP与CRM的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新的整合企业资源的管理思想。实施CRM与ERP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离散型机械制造业为背景,通过对国内外ERP与CRM整合的研究现状的分析,在已有整合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离散型机械制造业ERP与CRM的主要特点,根据离散型机械制造业的实际需求,分析了ERP与CRM整合的内容,构建了整合框架模型,指出了ERP与CRM整合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并给出实例予以论证。实现了CRM和ERP的集成,满足不断变化的企业战略的要求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蔡新彬[3]2008年在《ERP与CRM系统整合的研究》文中提出全球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大型管理系统软件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兴起,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引发的信息化技术的革新,企业的管理思想、营销理念、组织结构发生了重要变革,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内容上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不仅只是专注其内部信息化建设的整合,同时还必须进行内外部整体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内外部资源畅通无阻、最佳利用的效果。笔者长期在华为技术公司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从华为公司的ERP系统选型、业务变革以及之后的引入CRM系统及CRM与ERP系统的整合过程,均全程参与,笔者既从事项目经理角色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又深入具体模块研究。本论文就是基于研究了业界的相关成果,详细论述了作者在华为公司从事的ERP实施及ERP和CRM的整合项目。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在信息化大环境下ERP和CRM整合的必然,从ERP和CRM的发展来看二者也向着整合趋势发展。第二章从ERP的理论入手,阐述了ERP的理论基础。第叁章阐述ERP与CRM系统整合的原则、内容、方法。第四章阐述ERP与CRM系统整合的实现技术,重点介绍了XML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第五章详细介绍了笔者在华为公司从事的ERP实施及ERP与CRM系统整合项目,提出了5个ERP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因素,对ERP和CRM二者内容上的整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ERP和CRM整合的实现步骤及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介绍了数据仓库技术在华为ERP和CRM整合上的应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几个方面:①总结出成功实施ERP的5大关键假设因素: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业务流程重组、项目管理、变革管理、外部的专业支持。②成功实施了深圳华为技术公司ERP与CRM的整合,深入研讨了ERP与CRM整合的必要性,就二者整合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③介绍了ERP与CRM整合的技术,重点介绍了XML和数据仓库技术。ERP和CRM的整合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引发的信息化技术的革新,ERP与SCM的整合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闫勇[4]2010年在《基于信息化资源整合的中小型货代向现代物流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既为企业带来发展的契机,又使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创造价值的手段也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市场营销也从产品导向演变成顾客导向的产品与服务价值理念。即通过价值创新才能不断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在顾客对产品与服务价值高度要求下,企业必须适当整合其内部资源,同时与供应商及顾客密切合作,从而获得其在产品质量、交货期和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内物流业务发展迅速,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市场竞争促使制造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的经营,加速了物流外包的步伐;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外部经济环境,同时物流企业基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的要求积极实施战略联盟、虚拟联合体等运营模式的客观要求。网络组织、虚拟企业使现代物流向信息化、知识化方向大步迈进,完成了许多工业时代无法完成的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随着物流企业对信息交流和共享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先进的信息系统与传统的组织结构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方式,严重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必须及时调整信息战略,重新审视内部流程结构,与供应链上下游伙伴进行信息流的整合,从而获得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信息资源整合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其内容包括对组织结构的整合、操作环境与应用系统的整合等几个方面,企业应针对特定情况进行分析和制定整合规划,利用统一的标准规范对企业进行“个性化”改造。信息系统整合最终要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与流程再造相结合。本文从回顾组织理论发展的历史出发,详细阐述了国内外资源整合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在对我国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现状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中小型货代企业基于信息化改造实施资源整合新模式的必要性。通过构建中小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模式,提高中小物流企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探讨了信息技术推动组织变革的原因、目的、原则、模式,介绍了信息与资源整合的几个环节以及常见的整合类型,其中面向外包的体系结构是现今比较流行的整合方法;并结合捷达的案例对常见的叁大信息系统一—ERP、SCM、CRM系统的整合进行了分析。
钟鸣[5]2005年在《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软件产业在信息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管理软件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我国国内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相当广阔,软件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能力也比较强,但有大量的软件产品尚未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本文通过我国企业管理软件行业状况分析、市场环境分析、需求分析,以及国际环境分析,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和营销策略,为企业管理软件公司营销提供指导。 本文首先阐述了软件的独特性,从而说明软件营销的独特性。接着对企业管理软件进行市场分析。企业管理软件现状和目前主流企业管理软件发展情况分析,为软件开发和营销指出发展方向;与其他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对比,指出我国企业管理软件行业可能发展道路;分析企业管理软件开发企业遇到的各种环境:政策、经济和竞争。最后从客户角度分析了企业管理软件需求状况和市场细分状态。 根据软件的特性,在前面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后半部分从开发和市场两个方面详细讨论了企业管理软件的营销策略。 根据企业管理理论,分析了管理软件的叁种典型开发模式。再从营销角度,详细论述了企业管理软件的开发规则策略和开发平台架构策略。 最后在前面分析和论述基础上,从管理软件开发的技术经济角度出发,分析通用和定制方向策略;然后从价值链营销、系统营销和电子商务几个方面讨论了营销策略。 通过这样的系统分析,力图为企业管理软件公司的软件营销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管理软件受制于国外基础软件,并且相对国外管理软件还很弱小。管理软件的营销必须从用户需求分析和环境分析开始,同时要对开发营销策略予以特别的关注。
陈小峰[6]2008年在《企业X关系管理和集成关系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规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竞争由对抗竞争向合作竞争转变,企业关于供应商、客户、员工等概念的界定也越来越模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员工、政府、媒体、社会大众及其他等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这一情况以及企业的各种关系管理相对独立的情况,从系统的角度,定性和定量化的研究了企业的X关系管理(X Relationship Management——XRM)及集成关系管理系统(X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ystem——XRMS)系统的有关问题:提出了XRM的概念,并对相关的关系概念进行分析,并对XRMS设计、运行、实施、关系保持和评价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XR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XRM的概念,从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以各种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集成关系系统叁个方面分析其内涵,提出了XRM的概念模型,并分析了XRM的内容和特点。其次,本文对XRM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系满意度、关系稳固度、关系生命周期、关系价值的概念,建立了关系满意度的理论模型和关系生命周期的模式,设计关系满意度、关系稳固度和关系价值指标,并采用关系细分和模糊综合评价来评价关系满意度,应用TOPSIS法来评估关系价值。在此基础上,对XRM的关系进行细分,并提出了以企业为中心和以关系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模式。另外,本文对XRMS的结构进行设计,并分析XRMS的运作。从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结构、网络结构叁个方面对XRMS进行设计;建立XRMS运作模型,从关系接触中心、关系管理、运营协作和信息集成四个方面来分析其运作。此外,本文研究了XRMS的实施。从管理理念的转变、企业管理机制的改进、关系集成等叁个方面把XRMS的实施过程分为9大步骤,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最后,提出了企业在实施XRM过程中的关系保持概念,并设计了动态保持模型。在此基础上对XRMS进行评价,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可拓物元模型来评价XRMS。
陈丽娟[7]2004年在《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对于供应链的研究已经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相关成果不断涌现。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运作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全球制造的出现,供应链管理在各个行业普遍得到应用。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最早是从物流管理开始的,随着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供应链的管理不仅仅是处理有关生产、物资等等单个方面的问题,而应该是贯穿整个供应链运作过程的一个系统工程。 伴随着市场全球化程度加深,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规模日趋庞大,而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不断增加,产品寿命缩短,这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运作模式做出创新性的变革。另一方面,生产的复杂化和市场的全球化等特征使得供应链变得越来越庞大。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的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没有相应的实施基础(如技术的支持),那么这种管理模式将很难实现。电子商务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企业经营思想。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对供应链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供应链管理的观念在于整合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以顾客满意度为目标,改革和优化链中各环节,以发挥供应链的整体效益,达到在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实现销售的增长、成本的降低以及投资的更加有效运用,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供应链的有效整合,鉴于此,本文对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进行了研究。虽然供应链管理已经得到企业相当的重视,但有关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讨论了国内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从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了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性,通过研究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出电子商
王恩东[8]2006年在《房地产市场产品营销渠道创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竞争日趋激烈,房地产营销领域的创新显得极其重要,但现在大多数企业仅从营销手段上进行细部改变,没有彻底对房地产产品营销渠道系统进行创新,因此效果不明显。本论文在分析房地产产品营销渠道现状的基础上,在叁大基础理论——创新理论、动态营销理论、企业生态竞争理论的指导下,对房地产产品营销渠道进行了相关创新研究。本论文首先概括介绍了营销渠道的基本理论,包括营销渠道的概念、营销渠道的结构理论;结合房地产产品的特点,总结了房地产产品营销渠道的概念、结构、功能、特点、基本模式,描述了房地产产品营销渠道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分析了房地产产品营销渠道创新的动因;在叁大基础理论基础上,结合其它具体相关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科斯定律、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和谐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顾客满意度理论等等,进行了房地产产品营销渠道四个方面的创新:渠道观念创新;渠道成员创新——房地产产品销售中介的创新、中间商选择方式创新、物业管理企业在房地产产品营销渠道中的再定位;渠道管理创新——改进渠道成员间关系,将客户关系管理思想引入房地产产品营销渠道管理;对房地产产品营销渠道系统基于终端客户进行CSI评价,建立了房地产产品营销渠道CSI评价指标体系。
王晓健[9]2010年在《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文中提出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地域多元化战略是当前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的分散性和复杂性,如何把分散的市场有效地控制运行起来发挥协同效应,成为企业实施地域多元化战略的关键。进而,中国企业要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即构建合适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支撑这种控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理论上,中国市场的分散性现实已得到中国经济学理论界的认可,然而基于这种中国市场分散性的企业战略行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迫切需要整合制度基础观(IBV)和资源基础观(RBV)来解释基于这种中国市场分散性的企业战略行为。同时,将一直游离于战略和组织研究之外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能力整合在战略、控制的框架内是一个可深入的、有价值的研究契机。基于上述现实与理论背景,本文提出以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来研究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旨在揭示中国企业是怎样以信息技术能力为支撑实现在国内地域多元化中对异地组织的控制,从而提高地域多元化绩效。即,探讨信息技术能力为企业总部对异地组织实现集权的统一性和分权的灵活性从而实现协同效应的内在机制、分析企业如何发挥信息技术能力以应对中国市场分散的外部制度环境进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提出了关于地域多元化下的控制机制、信息技术能力与绩效的概念模型,然后采取国际上规范的学术案例研究方法,通过理论抽样选取青岛啤酒、中集集团、海尔集团和苏宁电器等四家行业领导企业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多种方法和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然后采取内容分析、编码、类型匹配分析(Pattern matching)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来进行案例分析,同时运用多重数据间的叁角验证(triangulation)等方法保证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其后进行文献对话、讨论和对概念模型进行修正,并提出了命题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讨论,获得以下结论:第一,在信息技术能力与制度因素(当地市场化程度)、市场因素(行业一体化潜力)和组织管理传统的交互作用下,企业采取了基于活动的、在不同价值活动集权分权同时并存、动态协调的控制机制。具体而言,当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时,当地市场化程度越高,越可能采取较高程度的集权控制。当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时,行业一体化潜力越高,越可能采取较高程度的集权控制。当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时,企业的集权文化越强,越可能采取较高程度的集权控制。第二,信息技术能力并不直接对控制机制与绩效的关系发生调节作用,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效能这个中介来发生调节作用。信息技术应用效能正向调节了控制机制与绩效的关系。具体而言,当信息技术应用产生了效率效能时,研发、财务、采购、生产的集权控制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绩效。当信息技术应用产生了快速反应能力效能时,营销/服务的集权控制程度越低,越有利于提高绩效。第叁,信息技术能力具有路径依赖性。在企业地域多元化的不同历史时期,为适应多样化和复杂的各地环境,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与控制机制设计相互制约、共同演化,体现在关键价值活动的不同控制程度组合,从而解决了与异地二级组织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但是这个过程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国企业在管理问题导向和信息技术导向等两个方面的驱动下呈现出中国企业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的地域多元化控制机制的演化路径。第四,在经济转型期,中国企业在分散的中国市场中采取母子公司制以满足合法性要求,但实际上以信息技术能力为支撑设计控制机制,使得企业在母子公司体制下产生出总分部的整合效应实现对效率机制的追求,这是企业面对制度压力的主动性战略回应进而获得竞争优势。亦即,企业内部采取基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控制制度安排来追求效率机制,弥补了由于适应外部合法性而造成的组织效率的损失。第五,即使在经济转型期的制度环境中面临巨大的制度化压力,企业的战略选择也不单纯是以制度为基础的,企业对制度的战略选择、适应和回应,以及最终能够获得的竞争优势,还是基于自身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而实现的,这又是符合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本文揭示了中国企业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的地域多元化控制机制及其演化路径,创新点与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以IBV分析中国企业基于国内市场分散性下某一具体的战略行为在一定程度扩展了IBV对经济转型期中国企业战略行为的解释范围,验证了合法性机制理论在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中的应用,这是一种新的情境对象,推动了IBV理论中关于制度环境与企业战略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第二,本文整合RBV观点拓展了IBV的合法性机制在中国企业战略行为解释力度。第叁,本文将战略、控制和信息技术能力以合理的理论逻辑整合在一个框架内,大大丰富了对信息技术的战略层面而不是技术层面的认识,弥补当前对信息技术认识的不足。亦拓展了对控制机制的研究。第四,本文运用国际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揭示“怎样”的内在机制问题,推动了情境嵌入式的中国企业战略行为的研究,对地域多元化研究、组织控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研究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本文在实践上,通过案例研究揭示了在经济转型同样的阶段、面对同样的制度环境,为什么这些企业能够成为“杰出企业”?结构化地呈现并从理论上凝练出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在国内采取地域多元化战略并有效实现整合、发展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行为规律、特点和路径,这将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战略决策者具有积极的前瞻性指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胡柏松[10]2009年在《建筑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建筑企业间产品的优劣逐步消失,并且多数现代建筑企业已利用各种技术和工具,如ERP、SCM,提高企业内部整体运作效率,但这种靠内部集成提高效率的手段也达到了极限,建筑企业要想生存和获得竞争优势在竞争十分激烈市场中,必然要把关注焦点从内部资源转向外部资源,即“以客户为中心”,引入CRM管理理念,借助CRM的先进手段,了解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基于此,论文对建筑企业CRM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论证建筑企业CRM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找出CRM实施支撑条件准备和实施步骤,从而帮助建筑企业成功地实施CRM战略。在研究方法上,论文结合了现代经济学、现代营销学、战略管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在承继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概述了CRM基本理论,对建筑企业CRM进行针对性分析和研究,完善建筑企业CRM理论体系,为建筑企业实施CRM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首先从概述CRM基本理论入手,包括对客户、客户关系、CRM的概念、CRM发展动力、CRM的核心战略思想、CRM的特点以及CRM系统介绍,为建筑企业实施CRM打造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对建筑企业CRM进行针对性分析,论证建筑企业实施CRM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CRM实施带来的价值,具体讨论了建筑企业市场营销需要CRM和建筑企业实施CRM存在重要的经济学价值的依据,从而得出建筑企业实施CRM是完全必要的、可行的。论文还讨论了建筑企业如何导入CRM战略:首先,企业在实施前要进行CRM实施支撑条件的准备,包括建筑企业文化建设、建筑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建筑企业组织结构重构叁项准备工作。其次,建筑企业实施CRM基本过程分成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以及后期收尾阶段,整个实施过程要循序渐进,建筑企业实施CRM才有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对于建筑企业实施CRM绩效的考核,借助平衡计分卡(BSC)设计建筑企业CRM绩效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建筑企业CRM绩效评价体系,并通过国内某大型建筑企业实施CRM后绩效评价案例,证实了这种评价体系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科斯公司ERP和CRM整合分析[D]. 孙玲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2]. 离散型机械制造业ERP与CRM的整合研究[D]. 赵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8
[3]. ERP与CRM系统整合的研究[D]. 蔡新彬. 重庆大学. 2008
[4]. 基于信息化资源整合的中小型货代向现代物流转型研究[D]. 闫勇.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5]. 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D]. 钟鸣.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6]. 企业X关系管理和集成关系管理系统研究[D]. 陈小峰. 天津大学. 2008
[7].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D]. 陈丽娟. 东北财经大学. 2004
[8]. 房地产市场产品营销渠道创新研究[D]. 王恩东. 东南大学. 2006
[9]. 中国企业地域多元化的控制机制研究: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D]. 王晓健.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10]. 建筑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研究[D]. 胡柏松. 重庆大学. 2009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crm论文; erp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电子商务专业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供应链系统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产品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分析论文; 电子商务环境论文; 客户价值论文; 过程管理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客户分析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战略控制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产品概念论文; 供应链物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