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弱筋小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麦,氮肥,氮素,栽培技术,冻害,特性,生长期。
弱筋小麦论文文献综述
郭文善,朱新开[1](2019)在《弱筋小麦逆境绿色防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省沿江、沿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弱筋小麦优势产区,为确保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需加强逆境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以应对小麦生长期间易出现的病虫草危害及低温冻害、后期倒伏等问题。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实施“农业防治、物(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技报》期刊2019-11-23)
徐磊,韩军[2](2019)在《息县弱筋小麦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发展现状息县是全国优质弱筋小麦生产优势区。2014年以前,由于缺乏系统管理措施,息县弱筋小麦品质差、产量低,效益不明显,种植面积不稳定。2015—2018年,息县把弱筋小麦确定为首要地方特色产业,连续4年实施息县政府项目,连续3年实施全国和河南省项目,努力打造从种植到流通再到加工的弱筋小麦全产业链,提升弱筋(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31期)
葛进[3](2019)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豫南弱筋小麦推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对豫南沿淮弱筋小麦种植推广提出建议。我国豫、皖、苏叁省长江以北沿淮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产业带,但总面积只占全国麦播面积的8%,有限的种植面积决定了我国弱筋小麦产需矛盾突出,进口依赖性强,满足不了市场需要,是制约我国面粉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豫南沿淮麦区调整种植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豫南弱筋小麦的推广,对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反哺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稳定脱贫致富,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来源于《农村.农业.农民(B版)》期刊2019年10期)
尹志刚,李刚[4](2019)在《弱筋小麦扬麦15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推广应用弱筋小麦扬麦15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鸿润家庭农场,结合河南省地方标准《豫南弱筋小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制定技术方案,重点推广"八项技术",采用重点示范、辐射带动的办法,坚持全程跟踪服务与关键环节技术指导相结合,在小麦渍害、病害发生明显重于往年的不利条件下,获得6.67 hm2核心示范区较管理较为粗放的农户田增产45.1%的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9年28期)
李瑞,杨兵兵,吴培金,闫素辉,张从宇[5](2019)在《晚播对弱筋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晚播对弱筋小麦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和宁麦13为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下(N210:210 kg/hm2、N270:270 kg/hm2)设置适播与晚播处理,分析弱筋小麦氮素积累与利用情况。【结果】弱筋小麦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主要来源于土壤氮(70.48%~85.51%);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主要来源于土壤氮(74.35%~86.86%);成熟期营养器官氮素积累主要来源于肥料氮(52.88%~82.12%)。与适期播种相比,晚播显着增加了小麦成熟期单株氮素积累量、开花期来源于土壤氮的积累量、成熟期营养器官和籽粒来源于土壤氮及肥料氮的积累量。弱筋小麦花前营养器官积累氮素向籽粒的转运率为55.52%~79.78%,氮素积累转移的贡献率为38.91%~77.99%。适期播种处理下,花前营养器官氮素积累转运量、转运率与贡献率分别为23.47 mg/株、75.23%和71.46%,而晚播显着降低花前营养器官氮素积累转运量、转运率与贡献率(分别为19.87 mg/株、59.74%和50.31%)。各处理小麦氮肥生产效率为25.25~44.27 kg/kg,氮素利用效率为15.75%~41.43%,氮素收获指数为0.730~0.844。同一因素下不同水平比较表明:晚播显着降低籽粒产量、氮肥生产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及氮素收获指数,但播期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显着影响。在相同品种和氮水平处理下,晚播较适期播种籽粒产量降低。【结论】弱筋小麦晚播不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为获得较高产量水平与氮素利用效率,应尽量保证弱筋小麦适宜播种期。(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吴培金,闫素辉,张从宇,邵庆勤,许峰[6](2019)在《应用~(15)N分析施氮量对弱筋小麦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氮素水平对弱筋小麦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弱筋小麦品种宁麦13和扬麦13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水平(N 105、210和315 kg·hm-2),应用~(15)N示踪分析技术研究弱筋小麦植株氮素积累、转运与利用的变化。结果表明,弱筋小麦开花期、成熟期植株及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着增加;来源于肥料氮和土壤氮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且来源于土壤氮比例显着高于肥料氮。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弱筋小麦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率为29.44%~41.25%,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为36.51%~60.89%,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2个小麦品种的氮肥生产效率、氮肥利用效率均表现为N105>N210>N315,且N315处理的氮素收获指数低于N105、N210处理,即弱筋小麦籽粒氮肥生产效率、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本试验条件下,保证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同时,又有相对较高的籽粒产量、氮肥生产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适宜的施氮量应在105~210 kg·hm-2之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9年04期)
徐敏,唐立强[7](2019)在《息县2018年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优质弱筋小麦品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息县是原农业部和原河南省农业厅规划的弱筋小麦最适宜种植区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自2015年开始,息县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把弱筋小麦确定为全县首要农业重点特色作物,采用农技农艺相结合的方式,全力进行规范化生产,弱筋小麦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一、试验目的紧紧围绕"四优四化"决策部署,结合息县生产条件,开展优质弱筋小麦品种筛选、展示和鉴定,客观公正地评价不同优质弱筋小麦(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22期)
姜文武,胡凤灵,时萍[8](2019)在《优质弱筋小麦品种皖西麦0638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皖西麦0638是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弱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病性较强、生育期适中等特点。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7期)
[9](2019)在《河南省发布强筋中强筋及弱筋小麦品种清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河南省发布强筋中强筋及弱筋小麦品种清单,包括67个强筋中强筋小麦品种和7个弱筋小麦品种。强筋中强筋小麦品种(67个):新麦26、郑麦366、丰德存麦5号、藁优5218、中麦578、郑麦7698、西农511、周麦36号、郑麦379、西农979、郑麦119、郑麦583、囤麦257、郑麦101、烟农999、郑麦158、丰德存麦21、郑麦369、怀川916、西农20、(本文来源于《种业导刊》期刊2019年07期)
张向前,徐云姬,杜世州,严文学,袁立伦[10](2019)在《氮肥运筹对稻茬麦区弱筋小麦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有效改善弱筋小麦生理特性、品质和产量的氮肥运筹方式,于2016—2017年设置不同施氮量N0(0kg·hm~(-2))、N1(120kg·hm~(-2))、N2(180kg·hm~(-2))、N3(240kg·hm~(-2))和不同基追比(7∶3、6∶4、5∶5)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对小麦光合效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同施氮量下,基追比为6∶4时,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冠层叶绿素密度、光合速率均最高;相同基追比下,施氮量增加120 kg·hm~(-2)(N1比N0、N3比N1)能显着提高小麦的叶绿素含量(灌浆中期基追比6∶4除外)、叶面积指数、冠层叶绿素密度和光合速率。施氮量为120kg·hm~(-2)和180kg·hm~(-2)时,3个基追比下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N2下基追比5∶5的处理除外)和硬度指数均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施氮量为240kg·hm~(-2)时,基追比5∶5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均不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且各基追比间的品质指标差异不显着。总体上,施氮量相同时以基追比6∶4最利于高产,但施氮量为240kg·hm~(-2)时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均不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因此,施氮量180kg·hm~(-2)左右、基追比6∶4是安徽省稻茬麦区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弱筋小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发展现状息县是全国优质弱筋小麦生产优势区。2014年以前,由于缺乏系统管理措施,息县弱筋小麦品质差、产量低,效益不明显,种植面积不稳定。2015—2018年,息县把弱筋小麦确定为首要地方特色产业,连续4年实施息县政府项目,连续3年实施全国和河南省项目,努力打造从种植到流通再到加工的弱筋小麦全产业链,提升弱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弱筋小麦论文参考文献
[1].郭文善,朱新开.弱筋小麦逆境绿色防控技术[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9
[2].徐磊,韩军.息县弱筋小麦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9
[3].葛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豫南弱筋小麦推广[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
[4].尹志刚,李刚.弱筋小麦扬麦15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J].乡村科技.2019
[5].李瑞,杨兵兵,吴培金,闫素辉,张从宇.晚播对弱筋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6].吴培金,闫素辉,张从宇,邵庆勤,许峰.应用~(15)N分析施氮量对弱筋小麦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
[7].徐敏,唐立强.息县2018年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优质弱筋小麦品比试验[J].河南农业.2019
[8].姜文武,胡凤灵,时萍.优质弱筋小麦品种皖西麦0638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9
[9]..河南省发布强筋中强筋及弱筋小麦品种清单[J].种业导刊.2019
[10].张向前,徐云姬,杜世州,严文学,袁立伦.氮肥运筹对稻茬麦区弱筋小麦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的调控效应[J].麦类作物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