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丁苯嵌段共聚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共聚物,抗氧化剂,丁苯,偶氮,苯乙烯,聚合物,结构。
丁苯嵌段共聚物论文文献综述
汤翠祥,丁照宇[1](2018)在《抗氧化剂在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SBS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由抗氧化剂1076+抗氧化剂565+抗氧化剂38复配的用于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耐热稳定剂在SBS生产、存储、加工和制品使用过程中起到了优异的热氧老化保护作用。在160℃的高温热氧老化和80℃下的长效热氧老化中,对于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的耐热氧老化稳定作用优于原使用抗氧化剂1076+抗氧化剂TNPP和抗氧化剂264+抗氧化剂TNPP的保护效果,同时具有理想的外观颜色和添加成本,且方便使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化工》期刊2018年04期)
李福崇,鲁鸿,宋同江,张华强,崔英[2](2018)在《高枝化星形梳状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官能引发剂,以四氢呋喃作结构调节剂,通过活性负离子嵌段聚合法合成了高枝化星形梳状丁苯嵌段共聚物,考察了侧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合苯乙烯含量及调节剂用量等对共聚产物的偶联效率、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侧链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共聚产物的偶联效率逐渐下降,数均分子量不大于5×10~4时的偶联效率较高;控制共聚产物的数均分子量介于(8~20)×10~4之间可使其保持较高的缺口冲击强度和较好的拉伸性能;增大侧链分子中的结合苯乙烯含量导致共聚产物的偶联效率和支化度大幅下降,而增加四氢呋喃用量则导致共聚产物中聚苯乙烯无规度和聚丁二烯的1,2-结构含量增加、偶联效率下降。(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8年01期)
李福崇,李旭,宋同江,张华强,陶惠平[3](2017)在《设计合成高枝化星形梳状丁苯嵌段共聚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丁苯透明抗冲树脂是以烷基锂为引发剂,采用负离子溶液聚合技术制备的一类高苯乙烯含量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被广泛应用于泡罩包装、透明容器、玩具业、医疗设备和办公室用品等行业,本文采用活性阴离子嵌段共聚物法(采用的引发剂是单官能的,THF为单官能结构调节剂)设计合成了高枝化星形梳状丁苯嵌段共聚物。考察了相对分子质量、苯乙烯含量及调节剂用量对偶联效率、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侧链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万时,聚合物偶联效率和支化度分别可以达到69.5%和29.4;控制聚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在8至20万,最高缺口冲击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分别达263.4 Mpa和158.8%;增加苯乙烯含量会导致偶联效率和支化度大幅度降低;当THF/Li(mol)为1时,所得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微观结构,增加THF用量会导致苯乙烯无规度和聚丁二烯中1,2-组分含量增加,偶联效率和支化度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期刊2017-10-10)
王小凡,李策,陈凌志,王伟,林绍梁[4](2015)在《新型偶氮苯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及其响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4-乙烯基吡啶)-b-聚[6-(4-丁基偶氮苯-4’-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P4VP-b-PAzoMA)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水体系中的自组装行为。通过透射电镜、激光光散射、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表征组装体的形貌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聚合物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pH和溶剂,可改变组装体的结构;紫外-可见光的照射可使组装体发生可逆的光致异构化行为,且异构化速率随着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此外,随着溶剂的极性增加,偶氮苯的特征吸收峰发生红移。(本文来源于《功能高分子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杨洪友[5](2013)在《沥青改性用星线共混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环己烷、正己烷混合物为溶剂,四氢呋喃为结构调节剂,正丁基锂为引发剂,丁二烯、苯乙烯为单体,采用双官能团线型偶联剂及四臂星型偶联剂,以阴离子两步法偶联工艺合成了沥青改性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结果表明:采用星线化学共混偶联所合成的样品GPC谱图呈叁峰分布特征,可获得理想的沥青改性效果,尤其是可以实现改性沥青2个重要指标的平衡统一。(本文来源于《弹性体》期刊2013年04期)
李建成,毕海鹏,刘天鹤,韩丙勇[6](2013)在《丁苯嵌段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乙烯(St)、丁二烯(Bd)为单体,正丁基锂为引发剂,通过阴离子聚合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改性用丁苯嵌段共聚物(LBS)。探讨了聚合温度、加料工艺对产品分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详细分析了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结合St质量分数、分子结构参数、St序列分布与产品性能的关系,探讨了影响产品生胶门尼粘度(MV)的关键因素。合成出了可用于连续本体ABS改性的LBS新产品,并进行了连续本体ABS改性性能评价实验。(本文来源于《弹性体》期刊2013年02期)
杨绮波,钱冬梅,王月霞,尹玲玲[7](2012)在《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环己烷为溶剂、苯乙烯(St)和丁二烯(Bd)为单体、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四氢呋喃(THF)为结构调节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叁甲氧基硅烷为偶合剂,通过活性负离子溶液聚合得到了丁苯嵌段共聚物。研究了杂质对阴离子聚合的影响,苯乙烯转化率、温度与聚合时间的关系,丁二烯转化率与聚合时间的关系,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时转化率与聚合时间的关系,单体比及偶合工艺条件的确定,"游离"聚苯乙烯(PS)、"游离"丁苯共聚物对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单体比(St/Bd)为72/28~76/24(质量比)、无规段单体比(St/Bd*)为55/45~62/38(质量比)、THF为单体总质量的0.6%~1.0%时,在(75±5)℃下聚合,(85±5)℃下偶合可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丁苯嵌段共聚物,Mw=2.493×105,Mn=8.99×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77。(本文来源于《弹性体》期刊2012年02期)
姜森[8](2010)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改性用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四氢呋喃为调节剂,在模试装置上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改性用橡胶——丁苯嵌段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与产品支化结构含量、相对分子质量与产品门尼黏度、凝胶质量分数、微观结构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反应最高温度的升高,共聚物支化结构含量增大;当引发温度为55℃、反应最高温度为110~120℃时,产品支化结构含量约为5%,分子量分布约为1.12,其凝胶质量分数、微观结构含量与目标产品一致,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各项性能实测值符合ABS树脂改性用胶要求。(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0年05期)
项怡[9](2010)在《两亲性偶氮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在溶液中的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两亲性偶氮苯聚合物既具有偶氮苯结构独特的光致顺反异构化行为,又具有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和纳米聚集特征,因而成为光敏感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有效来源。本论文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RAFT)聚合方法开展了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偶氮苯乙烯基单体的活性可控聚合研究。利用获得的偶氮苯均聚物,进行了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DMAEMA)和甲基丙烯酸聚氧乙烯醚酯(PEGMA)单体的扩链反应,制备了相应的两亲性偶氮苯嵌段共聚物,对聚合物的溶液性质进行了考察,具体工作如下:(1)使用α-二硫代萘甲酸异丁腈酯(2-cyanoprop-2-yl 1-dithionaphthalate, CPDN)作为RAFT试剂,偶氮二异丁腈(2,2'-azobisisobutyronitrile, AIBN)作为引发剂,分别以[6-(4-偶氮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正己酯(6-(4-Phenylazophenoxy)hexyl methacrylate, PHMA),(6-[4-(4-甲氧基偶氮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正己酯(6-[4-(4-methoxyphenylazo) phenoxy]hexylmethacrylate,MHMA) (6-[4-(4-氰基偶氮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正己酯和(6-[4-(4-cyanophenylazo)phenoxy] hexyl methacrylate,CHMA)为单体,在苯甲醚中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制备了结构精致的相应偶氮苯均聚物(PAzoMA),PPHMA、PMHMA和PCHMA。叁种单体的RAFT聚合过程显示典型的“活性”/可控特征。另外,将获得的偶氮苯均聚物作为大分子RAFT试剂进行了单体DMAEMA的扩链反应,成功地合成了偶氮苯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AzoMA-b-PDMAEMA)。聚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利用GPC和1H NMR方法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合物溶液的光致异构化行为、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和热性能等。(2)利用RAFT方法,以制备的偶氮苯均聚物PPHMA以及类似的甲氧基(PMHMA)和腈基(PCHMA)取代的偶氮苯聚合物为大分子RAFT试剂进行PEGMA的扩链反应,成功合成了相应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PHMA-b-P(PEGMA),PMHMA-b-P(PEGMA)和PCHMA-b-P(PEGMA),扩链反应过程表现出典型的活性可控特征。对嵌段共聚物的热行为、组装行为和溶液中的光致异构化行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嵌段共聚物PPHMA-b-P(PEGMA)可以在水-THF体系中发生光照诱导的自组装,形成相应的聚集体,并出现了荧光发射行为。结果表明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聚集态的形成和体积的变化有可能和偶氮基元的荧光性质的改变有关。(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0-03-01)
朱寒[10](2008)在《立构规整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开发由金属钕化合物(RE)、叁异丁基铝(A1)、卤代烃(CL)及卤代酯(TEE)组成的四元稀土配位催化剂体系,可以用于苯乙烯(St)、丁二烯(Bd)的均聚以及二者的嵌段共聚,考察催化剂组成及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及微观结构参数的影响,以期合成出具有立构规整结构的苯乙烯-丁二烯两嵌段共聚物,并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叁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作了初步探索。利用GPC、FTIR、1H-NMR、13C-NMR、DSC、TEM及AFM等分析手段对该共聚物进行分子量及其分布、微观结构、组成、序列分布等的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1.对于St的配位聚合,较适合的催化剂组分的摩尔配比为:TEE/RE=0.8~1.2,CL/RE=20~90:Al/RE=10~20:较合适的催化剂用量为RE/St=9.0×10-4-2.3×10-。St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呈一级动力学关系,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苯乙烯聚合反应的表观增长活化能ΔEa~50KJ·mol-1。在优化条件下,可制备出重均分子量(Mw)为1.0×104-8.0×104及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1.5)的结晶性PS。含有无规及立构规整链段PS的Tg为70℃~100℃,在150℃~270℃之间产生单个或多个熔融峰。2.对于Bd的配位聚合,较合适的催化剂组分的摩尔配比为:TEE/RE=0.8~1.6,CL/RE=20~50;Al/RE=14~20;陈化温度为15℃~30℃,陈化时间为2~6h,较合适的催化剂用量为RE/Bd:2.5×10~4.0×10-4。Bd聚合反应的表观增长活化能△Ea=27.4KJ·mol-1,升高温度有利于Bd聚合反应的进行。在优化条件下,可制备出Mw约为5.5×105及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2.0)的PB,PB中Bd单元的顺-1,4结构含量>98.0%(mol)。PB的Tg约为-110℃,Tm约为-10℃,拉伸或剪切时可产生大量结晶,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与BR9000硫化胶相比PB硫化胶的拉伸强度、300%定伸应力及撕裂强度分别提高了37%、17%及16%,且滚动阻力小,低温性能优异。3.采用分步加料的方法可以合成出苯乙烯-丁二烯两嵌段共聚物,嵌段效率为62%-77%。其中含有~-93%(Wt)的THF可溶部分SB1及7%(Wt)的THF不溶部分SB2。SB1的GPC谱图呈双峰分布,高、低分子量部分的峰面积比为2.0~4.6,峰位分子量(Mp)分别为9×105及3×104。St平均结合量为12.9%(mol)~22.6%(mol),PS链段分布在分子量不同的大分子链上。嵌段共聚物SB1中PB链段的顺-1,4含量约为98.0%(mol),Tg,Bd=-107℃,Tm,Bd=-13℃;PS链段中含有间规立构,Tg,St=95℃,Tm St=251℃。嵌段共聚物SB2的GPC谱图呈双峰分布,高、低分子量部分的峰位分子量(Mp)分别为2.2×105及2.0×104。SB2中PB链段的Tg,Bd=-108℃,Tm,Bd=-13℃;PS链段中含有间规立构及更高的熔点,其中Tg,St=7l℃,Tm,St=258℃。4.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叁嵌段共聚物SBS的合成作了初步探索,嵌段效率为~70%。SBS的GPC谱图呈双峰分布,高、低分子量部分的峰面积比为2.0~4.6,峰位分子量(%)分别为9×105及5×104。St平均结合量为9.6~22.3%(mol),PS链段分布在分子量不同的大分子链上。嵌段共聚物SBS中PB段的顺-1,4含量约为98.0%(mol),Tg,Bd=-107℃,Tm,Bd=-13℃;PS链段中含有间规立构,Tg,St=73℃,Tm,St=251℃。5.两嵌段共聚物SB与镍系顺丁橡胶(BR9000)硫化胶相比,SB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5.8%、30.0%及26.8%,并在基本保持顺丁橡胶优异低温性能的基础上有效地改善其抗湿滑性。6.将3~5%(Wt)的SB加入至GPPS中来制备复合材料,其中纳米尺寸的聚丁二烯橡胶相(10~50nm)可均匀分散在聚苯乙烯连续相中,且两相间界面较为模糊,冲击强度测试样品的断裂面较为粗糙,呈现出多层分布的状态,与工业化HIPS相似。使得GPPS的冲击强度提高了约为130%、断裂伸长率提高了500%~1300%,达到了增韧的效果;特别是发现SB还有增强的作用,可使GPPS的拉伸强度提高了40%,这是工业化HIPS所不能达到的。7.对采用一釜法分步聚合的方法合成苯乙烯类产品HIPS作了初步的探索。共聚物能够形成海岛结构的两相分离状态,PB为分散相,尺寸为20nm~500nm,呈球形或条带状分布在连续相PS中,在尺寸较大的PB相中还存在着尺寸较小的PS相,形成了互穿网络结构,设想在此HIPS材料中PS可以提供材料的强度,而达到纳米级分散的PB可以提供韧性,从而成为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HIPS产品。(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8-06-05)
丁苯嵌段共聚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单官能引发剂,以四氢呋喃作结构调节剂,通过活性负离子嵌段聚合法合成了高枝化星形梳状丁苯嵌段共聚物,考察了侧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合苯乙烯含量及调节剂用量等对共聚产物的偶联效率、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侧链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共聚产物的偶联效率逐渐下降,数均分子量不大于5×10~4时的偶联效率较高;控制共聚产物的数均分子量介于(8~20)×10~4之间可使其保持较高的缺口冲击强度和较好的拉伸性能;增大侧链分子中的结合苯乙烯含量导致共聚产物的偶联效率和支化度大幅下降,而增加四氢呋喃用量则导致共聚产物中聚苯乙烯无规度和聚丁二烯的1,2-结构含量增加、偶联效率下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丁苯嵌段共聚物论文参考文献
[1].汤翠祥,丁照宇.抗氧化剂在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SBS中的应用效果[J].天津化工.2018
[2].李福崇,鲁鸿,宋同江,张华强,崔英.高枝化星形梳状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J].合成橡胶工业.2018
[3].李福崇,李旭,宋同江,张华强,陶惠平.设计合成高枝化星形梳状丁苯嵌段共聚物[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2017
[4].王小凡,李策,陈凌志,王伟,林绍梁.新型偶氮苯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及其响应性[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5
[5].杨洪友.沥青改性用星线共混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研究[J].弹性体.2013
[6].李建成,毕海鹏,刘天鹤,韩丙勇.丁苯嵌段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研究[J].弹性体.2013
[7].杨绮波,钱冬梅,王月霞,尹玲玲.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J].弹性体.2012
[8].姜森.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改性用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J].合成橡胶工业.2010
[9].项怡.两亲性偶氮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在溶液中的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0
[10].朱寒.立构规整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