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多样性论文_张智慧,李伟,韩永胜,赵金波,宋雪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菌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菌,多样性,土壤,高通,量测,通量,小曲。

细菌多样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智慧,李伟,韩永胜,赵金波,宋雪莹[1](2019)在《和牛及其杂交牛瘤胃细菌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纯种和牛及杂交和牛瘤胃细菌组成及多样性,选取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年龄、体重和体况接近的纯种和牛公牛(WW)、和牛♂×西门塔尔牛♀杂交F1代公牛(WS)及和牛♂×荷斯坦牛♀杂交F1代公牛(WH)各3头,采集试验牛瘤胃液,提取细菌DNA,对细菌16S rDNA V4~V5区(515F~907R)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Illumina HiSeq PE25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9个瘤胃液样本共获得604 174条有效16S rDNA序列,19 912个分类操作单元(OTU),物种丰富度指数(Chao指数)WW组极显着高于WH组(P<0.01),WS组显着高于WH组(P<0.05),Ace指数WW组与WS组均显着高于WH组(P<0.05),但WW组与WS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在门水平上,3组相对含量最多的菌门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次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分别占测序总数的56.08%~66.29%、21.20%~27.01%和2.09%~5.45%;在科水平上,3组相对含量最多的菌属为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占测序总量的37.12%~44.23%;在属水平上,3组相对含量最多的菌属为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1),占测序总量的23.98%~35.95%。在97%相似性水平下,3组共享OTU数为1 969个,占瘤胃液细菌总OTU数的59.83%,3组间瘤胃菌群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同一品种牛的瘤胃菌群结构表现出明显的聚集趋势。说明纯种和牛及杂交和牛瘤胃中最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最优势菌科为普雷沃氏菌科(Provotellaceae);最优势菌属均为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1),纯种和牛与杂交和牛在物种多样性指数上并无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23期)

毛迎新,黄丹娟,王红娟,谭荣荣,陈勋[2](2019)在《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菜子饼+茶叶配方肥(YSJF1)、脲甲醛缓释肥(YSJF2)、茶叶配方肥(YSJF3)、畜禽粪商品有机肥+茶叶配方肥(YSJF4)、菜子饼+脲甲醛缓释肥(YSJF5)、包膜控释肥(YSJF6)、茶叶复混肥(YSJF7)、不施肥(YSJF8)和习惯施肥(YSJF9)处理后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Ion S5TMXL高通量测序技术,以16S rRNA基因为靶标,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细菌数量、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细菌数量、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联性。在门分类水平上,27个样品共鉴定获得46个类群,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占87.08%~96.76%。不同施肥处理间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差异显着。不同施肥处理的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656.34~962.36、655.79~1 040.41、5.22~6.54和0.925 0~0.969 3。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与细菌丰度、α多样性指数和细菌群落结构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pH是影响细菌群落重要的环境因子。(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田佳,吴楠,解诗雨,黄志伟,原尚奇[3](2019)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土壤中ermF基因宿主细菌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土壤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宿主微生物的多样性,本研究以天津地区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样中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ermF的宿主细菌在不同分类水平的多样性进行了评估。土样中宿主细菌种类覆盖9个门,39个科,42个属。4个土样之间所共有的OTUs只占总OTUs数目的 0.5%,说明样品间宿主细菌群落的差异性显着,可能主要与采样地点不同有关。在所有土样中,ermF基因的优势宿主细菌在门的水平上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50.3%~87.7%);同时检测到少量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比均小于4.2%。土样中ermF优势宿主细菌在科水平上都为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相对丰度50.3%~87.5%),在属水平上都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相对丰度50.3%~87.5%),其中相对丰度大于0.1%的ermF的宿主菌属有14种。(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丁文沙,魏志超,孟李群,刘志刚,刘爱琴[4](2019)在《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施用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规律,以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施用不同生物炭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物种丰度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生物炭处理使杉木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木炭处理使幼龄林和中龄林土壤pH值分别减少0.01和增加0.05;竹炭处理使幼龄林和中龄林土壤pH值分别增加0.05和0.09。施用生物炭后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丰度发生改变,改变了成熟林中绿弯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木炭和竹炭处理后分别使绿弯菌门相对丰度与对照相比减少了58.34%和54.31%,使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与对照相比分别上升了53.23%和70.63%。冗余分析发现,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间存在显着相关性,说明施用生物炭会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预选结果显示土壤全磷(TP)和土壤全碳(TC)对细菌群落分布影响最显着。本研究为添加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种类、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森林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谢丹,刘晓燕,毕远林,宋明发,梁芳芳[5](2019)在《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刺梨果渣自然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刺梨果渣自然发酵过程中各阶段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自然发酵刺梨果渣中细菌的16S rDNA基因V3~V4高变区序列,比较发酵6~60 d(每隔6 d取一次样)时细菌群落的差异。结果显示:10个不同发酵时期样本中共检测而出26个门类、40个纲类群、74个目类群、162个科类群、373个属类群。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主要以葡糖杆菌属和醋酸杆菌属为主。发酵结束后,在门相对水平丰度值依次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99.85%)、厚壁菌门(Firmicutes,0.03%)、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0.02%)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0.02%),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变形菌门占主要地位;在属相对水平丰度值排前面的葡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65.37%)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33.66%)为刺梨果渣发酵过程中绝对的优势菌;发酵后期细菌群落趋于稳定,表明刺梨果渣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是相对稳定的。(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22期)

林耀奔,叶艳妹,刘书畅,杨建辉[6](2019)在《不同农地整治措施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农地整治措施对土壤细菌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农地整治措施下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种群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细菌多样性来看,实施农地整治的样点土壤细菌多样性显着提高;(2)从细菌种群结构来看,实施田块归并、平整土地、筑造沟渠以及土壤培肥等措施有效提高了甲基暖菌属(Methylocaldum)、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脱硫线菌属(Desulfonema)等有益菌属的丰度;(3)通过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酸碱度、铜和铅含量是影响农地整治区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结构的重要因素。该研究证实了农地整治对提高土壤细菌多样性和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作用,也为农地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1期)

李孟珂,夏运生,单壮壮,姬桐,崔晓龙[7](2019)在《叁株蓝藻附着细菌多样性及其对铜绿微囊藻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藻际环境生活着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藻类增殖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以6种培养基分离源自滇池的1株铜绿微囊藻和2株集胞藻的藻际附着细菌66株,选取其中46株进行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它们分属3个门(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Firmicutes),3个纲,4个目,5个科,7个属,9个种. Actinobacteria是优势纲(73.91%),Aeromicrobium是优势属(41.30%),优势种为Aeromicrobium ponti(21.74%). 3株蓝藻藻际附着细菌的优势属均为Aeromicrobium,但Microbacterium和Sphingopyxis只出现在铜绿微囊藻藻际环境中.对46株藻际附着细菌的研究发现,9株对铜绿微囊藻的增殖有显着影响,其中1株促进,8株抑制增殖. L-9-3(Sphingopyxis solisilvae)使铜绿微囊藻的藻细胞数量增加87.62%. NIU-9-2(Sphingopyxis solisilvae)和NIU-M-3(Aeromicrobium halocynthiae)使铜绿微囊藻细胞数量减少81.24%.研究丰富了藻际细菌的资源库,为研究藻-菌相互关系和"以菌控藻"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左丽丽,高永欣,王舒然,富校轶[8](2019)在《PCR-DGGE分析吉林市传统发酵豆酱中细菌的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以吉林市农家传统发酵豆酱为试材,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豆酱不同发酵阶段细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豆酱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种类较为丰富,主要有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乳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不可培养杆菌(uncultured bacterium)。其中乳酸菌是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对豆酱的风味起着主要作用。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菌群有一定的亲缘性,菌落结构变化较小,为传统发酵豆酱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0期)

唐佳代,邱树毅,王春晓,吴鑫颖[9](2019)在《贵州地区酿酒小曲细菌多样性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贵州地区酿酒小曲细菌多样性,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可培养分离方法对6种传统小曲中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属水平,通过热图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小曲样品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散曲细菌多样性及丰富度高于块状小曲,且块状小曲C最低;小曲A、B和D及E和F之间细菌群落结构相似;贵州地区酿酒小曲中优势细菌属为芽孢杆菌(Bacillus)、肠杆菌(Enterobacter)、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片球菌(Pediococcus)。通过传统可培养分离方法从5种传统块状小曲中共分离得到84株细菌,根据形态观察,A、B、C、E和F 5种块状小曲样品中分离得到的细菌分别为5种、8种、2种、9种和6种,为贵州小曲中功能细菌的研究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0期)

陈倩倩,刘波,朱育菁,刘国红,车建美[10](2019)在《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的细菌群落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细菌的多样性,明确不同深度的细菌群落组成,采用五点采样法,收集了发酵床表层10 cm、中层30 cm、深层50 cm的垫料,分别进行垫料宏基因组DNA的提取,原核生物16S rDNA基因V3~V4区的扩增及Illumina高通量测序。试验共获得1 045 225条序列,共包含32门、303科、609属和1834类OTUs。表层垫料细菌数量最多,中层垫料细菌种类最多。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的细菌群落有所差异,在表层垫料中,变形菌门(25.9%)和放线菌门(10.2%)相对含量高;中层垫料中拟杆菌门(27.8%)、变形菌门(25.1%)和厚壁菌门(17.0%)相对含量高。发酵床垫料表层和中层细菌多为有机物降解菌,主要为异常球菌——栖热菌门的特吕珀菌科、变形菌门的黄单胞菌科和拟杆菌门的黄杆菌科细菌。随着垫料深度增加,拟杆菌门(33.3%)和螺旋体门(9.2%)含量升高,厌氧菌如螺旋体门的螺旋体科、拟杆菌门的腐螺旋菌科在深层垫料中达到峰值。研究表明,表层垫料中微生物含量最高,代谢最为活跃,是主要的有机质降解层;深层垫料厌氧菌含量高。(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细菌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菜子饼+茶叶配方肥(YSJF1)、脲甲醛缓释肥(YSJF2)、茶叶配方肥(YSJF3)、畜禽粪商品有机肥+茶叶配方肥(YSJF4)、菜子饼+脲甲醛缓释肥(YSJF5)、包膜控释肥(YSJF6)、茶叶复混肥(YSJF7)、不施肥(YSJF8)和习惯施肥(YSJF9)处理后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Ion S5TMXL高通量测序技术,以16S rRNA基因为靶标,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细菌数量、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细菌数量、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联性。在门分类水平上,27个样品共鉴定获得46个类群,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占87.08%~96.76%。不同施肥处理间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差异显着。不同施肥处理的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656.34~962.36、655.79~1 040.41、5.22~6.54和0.925 0~0.969 3。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与细菌丰度、α多样性指数和细菌群落结构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pH是影响细菌群落重要的环境因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菌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智慧,李伟,韩永胜,赵金波,宋雪莹.和牛及其杂交牛瘤胃细菌多样性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2].毛迎新,黄丹娟,王红娟,谭荣荣,陈勋.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9

[3].田佳,吴楠,解诗雨,黄志伟,原尚奇.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土壤中ermF基因宿主细菌多样性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9

[4].丁文沙,魏志超,孟李群,刘志刚,刘爱琴.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9

[5].谢丹,刘晓燕,毕远林,宋明发,梁芳芳.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刺梨果渣自然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食品工业科技.2019

[6].林耀奔,叶艳妹,刘书畅,杨建辉.不同农地整治措施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7].李孟珂,夏运生,单壮壮,姬桐,崔晓龙.叁株蓝藻附着细菌多样性及其对铜绿微囊藻增殖的影响[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左丽丽,高永欣,王舒然,富校轶.PCR-DGGE分析吉林市传统发酵豆酱中细菌的多样性[J].中国酿造.2019

[9].唐佳代,邱树毅,王春晓,吴鑫颖.贵州地区酿酒小曲细菌多样性比较分析[J].中国酿造.2019

[10].陈倩倩,刘波,朱育菁,刘国红,车建美.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的细菌群落多样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本章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年盐碱化土壤样品中不同覆盖处理...用QualityOne对DG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部分菌株16SrDNA的MspI限制性酶切图谱藻类对附着生物的防御机制Fig1.1.Sch...各门中分离菌株所占比例Fig.2.2Perce...

标签:;  ;  ;  ;  ;  ;  ;  

细菌多样性论文_张智慧,李伟,韩永胜,赵金波,宋雪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