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横臂独立悬架论文_聂维,徐梦岩,万义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横臂独立悬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悬架,独立,载荷,应力,建模,弹簧,升降车。

双横臂独立悬架论文文献综述

聂维,徐梦岩,万义强[1](2019)在《基于MATLAB双横臂独立悬架静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空间机构运动学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利用解析方法得到双横臂悬架主要硬点受力情况,因此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为双横臂独立悬架硬点优化提供边界条件。(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3)》期刊2019-10-22)

刘凯华,王庆,李强[2](2019)在《装有互联双横臂独立悬架的方程式赛车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横臂独立悬架有着出色的侧向支撑和精确的车轮定位,加装第叁弹簧可构成悬架互联模式,从而实现悬架垂直线刚度和侧倾角刚度的结构解耦,以调和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平顺性之间的矛盾,进而达到使第叁弹簧与横向稳定杆有效分类管理垂直线刚度与侧倾角刚度的目的。通过ADAMS/CAR模块对方程式赛车进行运动学以及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第叁弹簧在同向轮跳时能增加垂直线刚度并且对侧倾角刚度影响甚小;而在加速和制动过程中,可忽略对车身侧倾产生影响,但能有效抑制加速抬头和制动点头。通过第叁弹簧与横向稳定杆的联合使用,赛车的悬架得到较大的垂直线刚度与侧倾角刚度的调节区间。经过各类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对比,表明第叁弹簧能有效提高车辆纵向性能,以及可为底盘调校提供启示和方法。(本文来源于《浙江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丁正龙,李标,马然[3](2019)在《基于ADAMS的液压升降车双横臂独立悬架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液压升降车车身窄、重心高,行驶过程中存在易侧翻等平稳性问题,为某型号液压升降车前桥设计了双横臂独立悬架.先建立空间拓扑图,采用空间解析几何方法得出车轮关键定位参数表达式,根据设计参数计算出关键定位参数;然后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悬架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优化,找出合理的车轮定位参数;根据仿真结果建立悬架实物分析模型,进行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各指标均满足了设计要求,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和仿真优化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冯栋梁,蔡文斌,王永丽,赵韬硕,梁经芝[4](2018)在《双横臂独立悬架传递比解析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传递比,不能简单归结为杠杆比,而是包括行程传递比、载荷传递比和刚度传递比。文中推导了各传递比的解析求解公式,并利用多体动力学模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从结果曲线可知:随着车轮从相对车体最低位置到最高位置运动,行程传递比呈单调递增趋势,载荷传递比和刚度传递比呈单调递减趋势。(本文来源于《机电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孙树磊,田国英,邓鹏毅,彭忆强,杨明亮[5](2018)在《轮边驱动电动客车扭杆弹簧双横臂独立悬架强度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轮边驱动电动客车的扭杆弹簧双横臂独立悬架强度分析方法不成熟的问题,在分析该类悬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技术,构建适用于该悬架特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经过有效性验证的模型用于评估悬架强度,形成轮边驱动电动客车扭杆弹簧双横臂独立悬架的强度分析方法。以轮边驱动电动客车扭杆弹簧双横臂独立悬架为案例,计算7种典型载荷工况下的悬架等效应力及位移,结果表明:衬套、球铰、限位块等刚度和自由度的合理设置以及预载的正确施加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由于扭杆支架结构的薄弱性、结构承载的不均衡性以及存在扭杆弹簧应力集中的情况,导致极限工况下最大等效应力达到1 800 MPa,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最后根据计算结果提出结构优化建议,并进一步通过计算验证了结构改进的有效性,整个悬架在极限工况下的最大等效应力降低为993 MPa,扭杆支架最大等效应力在700 MPa以内。(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赵萍,姜永晴,肖冰[6](2018)在《某全地形车双横臂独立悬架转向梯形断开点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全地形车双横臂独立悬架为研究对象,在ADAMS/View中建立悬架及转向虚拟样机,以转向梯形断开点坐标为变量,悬架上下跳动到极限位置时的前桥前束角为研究对象,输出悬架跳动与角度变化曲线,对断开点坐标进行优化分析,使轮胎跳动时由转向杆系与悬架运动干涉所引起的前桥前束角的变化角度尽可能小,从而降低对轮胎的磨损,保证车辆稳态行驶。(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8年19期)

李吉康[7](2018)在《新型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设计及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辆悬架是车辆在行进过程中传递冲击,配合缓冲元件进行吸振的重要结构,车架通过悬架与车轮弹性连接在一起。悬架可分为2种,一种是独立悬架,一种是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在车轮受到冲击而动作时相互独立,互不干扰;非独立悬架在动作过程中左侧车轮与右侧车轮会互相干涉。独立悬架由于拥有缓冲减震效果好、运动灵活、操纵平顺、乘坐舒适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于越野车辆、家用轿车以及农用车辆之中。本文在综合独立悬架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拥有缓冲幅度大、地形适应度高、运行平稳等优点的新型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使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对其缓冲阻尼支撑架进行应力分析和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8年15期)

蒋汪萍,李昌隆[8](2018)在《双横臂独立悬架的非线性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悬架直接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其根据路况来改变自身的行程,零件会受到不同的冲击力,需对零件进行非线性分析,保证零件的使用寿命,避免应力集中。本文以马自达6车型为例,研究双横臂独立悬架的非线性。用CATIA完成悬架零件及装配体叁维建模;运用ANSYS对悬架主要零件进行非线性分析。可以确定零件应力集中的位置,变形量是否超过安全范围,可以进一步提出零件优化设计的的方案,从而提高汽车行驶性能。(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8年17期)

王潮[9](2018)在《双横臂独立悬架动载荷解析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横臂独立悬架簧下质量较小,其独特的双交叉臂设计能够有效承受各种交变载荷,通过合理的参数布置可得到最佳的操稳性与平顺性。它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当中,在多轴重型特种车上也有很多应用。双横臂悬架系统的动载荷是进行悬架和车身(或车架)设计的主要依据,在整车设计和性能分析时必不可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加速度解析分析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动载荷计算方法,与商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进行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刚性铰连接和柔性衬套连接两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动力学模型。对悬架各部件进行了速度、加速度及位移分析,建立了悬架的动力学平衡方程。对于柔性衬套连接的悬架模型,建立了衬套的非线性力学模型。悬架动力学模型以试验测得的轮心加速度与六分力作为输入,求解即可得到悬架动载荷。(2)研究了动力学模型的求解算法。计算模型中包含多组连续的大型非线性方程组,在初值不确定的情况下,一般数值算法往往较难求解。对于刚性铰连接的悬架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BFGS与PSO相结合的数值算法,能有效对模型求解。对于柔性衬套连接的动力学模型,其求解难度有所提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的分块求解方法。该方法将一组未知数较多、求解困难的非线性方程组拆分成两组未知数较少、能够求解的方程组,通过两个方程组间的迭代过程实现对模型的求解。(3)模型验证。在MATLAB中建立了双横臂悬架解析模型,在ADAMS中建立了相应的多体模型。在多种典型工况下进行了仿真计算,将两种模型的载荷提取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4)开发出一套适用于独立悬架动载荷提取的原型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将该系统运用于某型车双横臂前悬的疲劳分析中,结合整车试验对悬架上控制臂进行了疲劳计算,得到了上控制臂的疲劳寿命。本文提出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动载荷解析分析方法,对于提高悬架系统动载荷的提取效率与精度,加快悬架系统与车身的开发进度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工程意义。(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刘江波,曹斌[10](2018)在《双横臂独立悬架路噪性能的优化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消费者对车辆操稳性、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匹配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中高级车型快速增长。由于双横臂独立悬架结构比麦弗逊独立悬架复杂,在车轮受地面激励时,复杂的力的传递路径会导致车内中、低频噪声,会影响车内乘员的舒适性。文章对匹配双横臂独立悬架的某款中级轿车的路噪性能分析和改进,提高了车内乘员的舒适性。(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双横臂独立悬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双横臂独立悬架有着出色的侧向支撑和精确的车轮定位,加装第叁弹簧可构成悬架互联模式,从而实现悬架垂直线刚度和侧倾角刚度的结构解耦,以调和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平顺性之间的矛盾,进而达到使第叁弹簧与横向稳定杆有效分类管理垂直线刚度与侧倾角刚度的目的。通过ADAMS/CAR模块对方程式赛车进行运动学以及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第叁弹簧在同向轮跳时能增加垂直线刚度并且对侧倾角刚度影响甚小;而在加速和制动过程中,可忽略对车身侧倾产生影响,但能有效抑制加速抬头和制动点头。通过第叁弹簧与横向稳定杆的联合使用,赛车的悬架得到较大的垂直线刚度与侧倾角刚度的调节区间。经过各类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对比,表明第叁弹簧能有效提高车辆纵向性能,以及可为底盘调校提供启示和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横臂独立悬架论文参考文献

[1].聂维,徐梦岩,万义强.基于MATLAB双横臂独立悬架静力学分析[C].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3).2019

[2].刘凯华,王庆,李强.装有互联双横臂独立悬架的方程式赛车仿真分析[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9

[3].丁正龙,李标,马然.基于ADAMS的液压升降车双横臂独立悬架设计与分析[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9

[4].冯栋梁,蔡文斌,王永丽,赵韬硕,梁经芝.双横臂独立悬架传递比解析计算与分析[J].机电技术.2018

[5].孙树磊,田国英,邓鹏毅,彭忆强,杨明亮.轮边驱动电动客车扭杆弹簧双横臂独立悬架强度分析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赵萍,姜永晴,肖冰.某全地形车双横臂独立悬架转向梯形断开点优化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8

[7].李吉康.新型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设计及应力分析[J].南方农机.2018

[8].蒋汪萍,李昌隆.双横臂独立悬架的非线性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

[9].王潮.双横臂独立悬架动载荷解析分析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10].刘江波,曹斌.双横臂独立悬架路噪性能的优化与改进[J].汽车实用技术.2018

论文知识图

任意时刻双横臂独立悬架受力平...双横臂独立悬架空间拓扑结构简...一2双横臂独立悬架优化程序运行界...前双横臂独立悬架模型一8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运动学分析...一4双横臂独立悬架优化程序运行结...

标签:;  ;  ;  ;  ;  ;  ;  

双横臂独立悬架论文_聂维,徐梦岩,万义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