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共振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粒子,核子,化学反应,动力学,串列,格林,标度。
共振态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张东辉,杨学明[1](2019)在《化学反应共振态的研究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一个根本任务是认识反应过渡态如何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产物分布,因此,长期以来直接观察反应过渡态被认为是化学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圣杯”。但对于多数化学反应来说,反应过渡态寿命非常短(飞秒数量级,1飞秒等于10-15秒),实验上直接观测这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2-31)
孙言,胡峰,桑萃萃,梅茂飞,刘冬冬[2](2019)在《类硼S离子K壳层激发共振态的辐射和俄歇跃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多组态鞍点变分方法计算了类硼S离子K壳层激发共振态1s2s~22p~2, 1s2s2p~3, 1s2p~(4 2,4)L(L=S, P,D)的非相对论能量和波函数,利用截断变分方法饱和波函数空间,改进体系的非相对论能量.利用微扰理论计算了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效应,利用屏蔽的类氢公式计算了QED (quantum electrodynamics)效应和高阶相对论修正.进一步,考虑闭通道和开通道相互作用,计算了由俄歇共振效应引起的能级移动,从而得到了共振态的精确相对论能级.利用优化的波函数,计算了类硼S离子K壳层激发共振态的电偶极辐射跃迁的线强度、振子强度、跃迁率和跃迁波长.计算的振子强度和辐射跃迁率均给出了长度规范、速度规范、加速度规范的结果.叁种规范结果的一致性表明了本文计算的波函数是足够精确的.利用鞍点复数转动方法计算了类硼S离子K壳层激发共振态的俄歇跃迁率、俄歇分支率和俄歇电子能量.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其他文献数据符合较好.(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6期)
李庆峰,李祝霞[3](2018)在《?共振态的硬过程及软过程产生截面在同位旋不对称核体系下的介质修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一个相对论的BUU方法,研究了?共振态的硬过程(NN→N?)及软过程(Nπ→?)产生截面及?的衰变宽度在同位旋不对称核体系下的介质修正(包括能量、密度、特别是同位旋依赖的)效应。发现类似于核子-核子弹性散射过程,?硬过程产生截面的密度修正及在同位旋不对称体系下的质量劈裂效应都比较强烈,而?的软过程产生截面及衰变宽度的密度依赖和质量劈裂效应都相对较弱。对硬过程,其截面最大的劈裂效应出现在?++和?-的产生道中,而对软过程,?++和?-的产生道中的劈裂效应则最小且与硬过程的相反。(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郭建友,刘泉,牛中明,衡太骅,王章银[4](2018)在《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共振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有趣现象。在核物理领域,存在许多奇特现象,共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介绍了近期发展的RMF-CSM、RMF-CGF和RMF-CMR方法及其对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给出了~(120)Sn,~(31)Ne等核的单粒子共振态的能量和宽度及其随质量数、形变的变化规律,分析了19C,~(31)Ne和~(39)Mg等核的晕形成的物理机制和在N=20附近能级反转的原因。特别是新发展的RMF-CMR方法,在描述稳定核和奇特核方面都取得了成功,支持Zr同位素存在巨晕的预言。(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苏毅,曾晟,李云居,王友宝,李志宏[5](2018)在《利用~(18)O(~6Li,d)~(22)Ne反应研究~(22)Ne E_α=470 keV共振态的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慢速中子俘获过程(s过程)是合成比铁重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22)Ne(α, n)~(25)Mg反应是大质量AGB星中s过程主要的中子源,其中的~(22)Ne主要通过14N(α,γ)18F(β+)18O(α,γ)~(22)Ne反应链合成。该反应链中关键反应18O(α,γ)~(22)Ne在天体物理感兴趣能区的截面非常低,其天体反应率主要来自于~(22)Neα分离阈附近低能共振态的贡献,但目前相关能级的共振参数严重缺失。在HI-13串列加速器的Q3D磁谱仪上,通过测量18O(6Li, d)~(22)Ne反应的角分布,利用DWBA分析确定了~(22)Ne分离阈附近共振能级Eα=470 ke V的自旋宇称为0+,为后续计算18O(α,γ)~(22)Ne的天体反应率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杨玉坤,张松斌,吴勇,屈一至,王建国[6](2018)在《围道变形法对共振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共振一般是在量子碰撞过程中产生的,通常会引起散射截面的突变,表现为量子散射系统的亚稳态[1]。CDM(contour deformation method)在核物理领域计算共振态时有相关应用[2],亦可应用在原子和分子系统中来研究shape共振和Feshbach共振。动量空间的径向薛定谔方程可写为:(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8-07)
赵永柯[7](2018)在《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探测器通过X→WW→evμv衰变道对重共振态的寻找》一文中研究指出A search for a heavy neutral resonance X is performed in the X→ WW→evμv decay channel using pp collision data corresponding to an integrated lumi-nosity of 36.1 fb-1,collected at a centre-of-mass energy of 13 TeV by the ATLAS detector at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The resonance can be either a heavy scalar Higgs boson or other heavy resonances with different spins.Two scenarios are considered for the heavy Higgs boson hypothesis with different decay widths in both the gluon-gluon fusion and the vector-boson fusion production modes,namely a narrow-width approximation and a large width assumption.Several hy-potheses are used for the interpretation to search for other resonances,like two Higgs doublet models,Georgi-Machacek model,heavy vector triplet model in the quark-antiquark annihilation mode,a bulk Randall-Sundrum graviton model with a spin-2 Graviton with a curvature scale parameter k/MPI of either 1 or 0.5 and a spin-2 signal in the vector-boson fusion mode.Three orthogonal event categories are defined in the analysis:two vector-boson fusion categories which are optimised for the signals produced in the vector-boson fusion mode with one jet or at least two jets and one quasi-inclusive gluon-gluon fusion category where the vector-boson fusion phase spaces defined by the two vector-boson fusion categories are excluded.No significant excess of events beyond the Standard Model background prediction is found in the mass range between 200 GeV and up to 5 TeV.Upper limits are set on the product of the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 of the resonange and the X μ→ WW branching fraction.For heavy Higgs boson signals,values above 6.4 pb and 1.3 pb at mH = 200 GeV and above 0.008 pb and 0.005 pb at 4 TeV are excluded at 95%confidence level for the gluon-gluon fusion and the vector-boson fusion production modes,respectively.For signals predicted by the heavy vector triplet model,mass values below 1.3 TeV are excluded.Similarly,for signals pre-dicted by the bulk Randall-Sundrum graviton model,mass values below 1.1 TeV and 850 GeV are excluded for k/MPI = 1 and k/(?)PI = 0.5,respectively.(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6-03)
任素红[8](2018)在《格林函数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范围内放射性核束装置的飞速发展和探测技术的不断升级,远离β稳定线的奇特原子核成为核物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描述这些原子核,理论上必须恰当处理连续谱,且对奇特原子核起重要作用的是连续谱中的单粒子共振态。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在描述奇特原子核结构性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格林函数方法能够严格给出单粒子共振态的能量和宽度,恰当的描述弥散的空间密度分布。本文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利用格林函数方法处理连续谱,完成以下工作:(1)将格林函数协变泛函理论拓展到超核的研究中。首先,以Λ61Ca为例,通过对态密度的分析,研究了Λ超子的单粒子共振态,并给出了相对应的能量和宽度。研究发现:宽度非常窄的单粒子共振态1f5/2和1f7/2的空间分布非常类似于束缚态,而较宽的1g7/2和1g9/2态则类似于散射态。然后,研究了质量数A = 53-73的单Λ超核Ca同位素链中Λ超子的能级结构,并在其中发现了明显的壳结构以及相对于核子而言非常小的自旋轨道劈裂。最后,研究了Λ超子对单中子共振态的影响,发现对于绝大多数的共振态,能量和宽度因为吸引的Λ N相互作用随着Λ超子个数的增加而减小。(2)将格林函数协变泛函理论拓展到形变原子核的研究中。绝大多数开壳原子核都是形变的,形变会改变连续谱阈值附近的单粒子能级顺序。本文首次利用格林函数方法求解具有四极形变Woods-Saxon势的耦合道Dirac方程,给出格林函数分波展开的细节,建立相关计算程序。通过与球形的格林函数方法以及形变的耦合常数解析延拓法和散射相移法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行了数值检验。然后,利用该程序,以实验上最新发现的p-波晕核37Mg为例,给出了包括束缚态以及共振态的单粒子能级,探讨了其形变晕的形成机制,发现形变参数β>0.5时态1/2[321]和5/2[312]的交叉现象可以增加来自于轨道2p3/2的态1/2[321]的占据几率。(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周航[9](2018)在《在B、D介子叁体非轻子衰变中研究中间共振态干涉对CP破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实验上已经在B介子系统中发现较大的Charge-Parity(CP)破缺现象,以及在D介子系统可能存在CP破缺的迹象,这些都迫切需要理论给予解释。标准模型中,CP破缺源于描述夸克混合的Cabibbo-Kobayashi-Maskawa(CKM)矩阵中的弱相角,但其仅能给出非常小的CP破缺,不足以解释目前实验上所观测到的结果,这也意味着需要引入大的强相角来解释大的CP破缺现象。本文在强子叁体非轻子衰变过程中,讨论了通过中间共振态干涉效应引入的强项角对CP破缺的影响。在研究强子衰变CP破缺时,需要准确计算其衰变振幅,而其中包含非微扰的强子矩阵元是最难处理的部分。本文举例介绍了叁种强子矩阵元处理方法(朴素因子化方法,QCD因子化以及Factorization-assisted topological-amplitude(FAT)方法),并讨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文中利用上述强子矩阵元处理方法计算B、D介子叁体衰变过程中弱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进而在叁体衰变相空间中研究中间共振态干涉效应对CP破缺的影响。本文在D介子单Cabibbo压低叁体非轻子衰变过程D0→K+K-π0,考虑中间共振态K*(892)+和K*(892)-在相空间内的干涉。D介子单Cabibbo压低衰变过程的CP破缺是CKM压低的,小于10-4。当考虑了中间共振态干涉效应,相空间内的微分CP破缺最大可以达到3 × 10-4,局域CP破缺也可以达到1.1 × 10-4。另外在B介子叁体非轻子衰变过程B-→ K-π+π-,考虑一个矢量共振态K*(892)0和一个标量共振态f0(980)在相空间内的干涉,发现局域CP破缺最大可以达到30%左右。(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妍妍[10](2018)在《膜世界中费米子局域化机制及共振态求解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们的宇宙被看作是嵌入到更高维时空的想法引起了很多关注。额外维度不仅提供了新的时空观点,而且还可以解决标准模型无法处理的一些经典问题,诸如规范层次问题和宇宙学常数问题等。在膜世界模型中,物质场的局域化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局域化不仅可以重构膜上的标准模型,并且还可以给出实验预言。本文主要研究费米子的局域化机制,带有各种势函数的薛定谔方程的隧穿问题以及采用新的方法求解五维物质场在膜上的共振态。首先,我们简单介绍额外维理论的背景及其发展历史。我们主要回顾了几个重要的模型,包括Kaluza-Klein(KK)理论,Arkani-Hamed-Dimopoulos-Dvali(ADD)和Randall-Sundrum(RS)模型。此外,我们还讨论了物质场的局域化和共振态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这些领域的最新进展。其次,我们研究了膜世界中的一个新的费米子局域化机制。为了将费米子局域化在余维数为一的膜上,通常引入费米子和背景标量场之间的Yukawa耦合或者利用最近提出的一种导数耦合机制。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引入自旋场Ψ和标曲率之间的耦合ηΨΓ~M_MF(R)γ~5(?)来研究费米子的局域化问题,其中F(R)是R的一个函数。在我们研究的模型中,额外维具有Z_2对称性,因此这里提出的新耦合机制可以很好的处理在Yukawa耦合中具有偶宇称的背景标量场时费米子的零模不能被局域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新耦合机制对于无背景标量场的膜世界模型也是适用的。通过研究叁个例子,我们发现费米子零模在这个新机制中可以被局域化在膜上。最后,我们详细地讨论了如何采用数值方法和WKB近似方法来研究类RS模型中厚膜上的共振态问题。这些方法是基于解决量子力学中势垒贯穿问题的类似工作而提出的。作为例子,我们将这种数值方法和半解析方法应用到费米子的共振态模型中。我们发现通过这两种方法得到的共振谱是一致的,并且发现了丰富的的共振结构。(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4-01)
共振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多组态鞍点变分方法计算了类硼S离子K壳层激发共振态1s2s~22p~2, 1s2s2p~3, 1s2p~(4 2,4)L(L=S, P,D)的非相对论能量和波函数,利用截断变分方法饱和波函数空间,改进体系的非相对论能量.利用微扰理论计算了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效应,利用屏蔽的类氢公式计算了QED (quantum electrodynamics)效应和高阶相对论修正.进一步,考虑闭通道和开通道相互作用,计算了由俄歇共振效应引起的能级移动,从而得到了共振态的精确相对论能级.利用优化的波函数,计算了类硼S离子K壳层激发共振态的电偶极辐射跃迁的线强度、振子强度、跃迁率和跃迁波长.计算的振子强度和辐射跃迁率均给出了长度规范、速度规范、加速度规范的结果.叁种规范结果的一致性表明了本文计算的波函数是足够精确的.利用鞍点复数转动方法计算了类硼S离子K壳层激发共振态的俄歇跃迁率、俄歇分支率和俄歇电子能量.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其他文献数据符合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振态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张东辉,杨学明.化学反应共振态的研究之路[N].中国科学报.2019
[2].孙言,胡峰,桑萃萃,梅茂飞,刘冬冬.类硼S离子K壳层激发共振态的辐射和俄歇跃迁[J].物理学报.2019
[3].李庆峰,李祝霞.?共振态的硬过程及软过程产生截面在同位旋不对称核体系下的介质修正研究[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8
[4].郭建友,刘泉,牛中明,衡太骅,王章银.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进展[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8
[5].苏毅,曾晟,李云居,王友宝,李志宏.利用~(18)O(~6Li,d)~(22)Ne反应研究~(22)NeE_α=470keV共振态的性质[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8
[6].杨玉坤,张松斌,吴勇,屈一至,王建国.围道变形法对共振态的研究[C].第七届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赵永柯.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探测器通过X→WW→evμv衰变道对重共振态的寻找[D].山东大学.2018
[8].任素红.格林函数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8
[9].周航.在B、D介子叁体非轻子衰变中研究中间共振态干涉对CP破缺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8
[10].李妍妍.膜世界中费米子局域化机制及共振态求解方法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