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有股流通与减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国有股,减持,全流通,股权结构,股票市场,流动性,投资基金。
国有股流通与减持论文文献综述
吴耘贝[1](2008)在《国有股减持与流通依赖路径的实证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有股自由交易过程中,由于法人机构与战略投资者有时违背"公平"原则,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必须进行调控。政府利用国有股调控经济,可增强国有资产存量的流动性,同时也是国有资本退出相关产业或调整所有权以及结构的重要方式。减持国有股使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化,既不能以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发展为由而损害国有利益,也不能仅从国有资产所有者的立场出发而损害投资者利益。要使公众流通股、法人股、国有股走向统一。真正实现国有控股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功能,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对证券市场完善并产生有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08年06期)
曾靓[2](2007)在《国有股减持与全流通的理性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股票市场一开始就是在规范中发展中前行的。中国的股票市场最大的不规范就是由股份分割造成的流通股是非流通股的区分,让非流通股流通起来应该是中国股票市场规范与发展的题中之义,但这却困扰了中国股票市场长达十余年的第一大难题,如何看待股票的全流通问题,如何解决股票的全流通问题,都关系到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中国资本市场方方面面的参与者都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改革现行国有股权管理模式,全流通下把非流通股转为优先股和非流通股向流通股股东配售。(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07年33期)
胡然[3](2006)在《全流通与国有股减持之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历史回顾——从国有股减持方案到全流通方案股权分置改革作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制度改革,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和一般的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我国政府致力于解决这一"顽疾"的寻方开方的努力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改革经过了若干个阶段,改革的方案也从原来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到了今天的全(本文来源于《公司法律评论》期刊2006年00期)
王正一[4](2006)在《利用ETF进行国有股减持流通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入尾声,上市公司中国有股的流通权问题将得到妥善的解决,这将为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减持和流通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但随之而来的大批“解禁”国有股的上市流通将给二级市场带来的巨大的扩容冲击并造成广大投资者对于市场预期的紊乱。如何解决这些由国有股减持和流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对此均无能为力,设计出一套对于上述问题有针对性的减持方案成为市场专业人士和学术界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ETF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投资工具,兼具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的共同优点。凭借其独特的交易方式和产品优势,ETF模式的减持方案成为解决由国有股减持和流通所造成市场问题的一个现实选择。同时,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大力发展ETF产品,对于倡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活跃和规范股票市场,培育机构投资者等方面均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 本文在股权分置改革即将完成的背景下,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问题进行了一个简要的回顾,而后详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以及国有股上市流通对于整个证券市场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利用ETF进行国有股减持流通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通过大量的理论和数据分析,文章证明了ETF模式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备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这一方案的实施将对我国的证券市场带来众多积极的影响。最后文章尝试性地提出“JC—ETF”这样一个以ETF为平台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并明确了该方案的成败关键和需要注意的各项要点。(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06-10-01)
李淑民[5](2005)在《谈国有股减持实现全流通》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了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具体内容 ,以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为例说明国有股减持过程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阐述上市时间较长、上市以后实施了多次融资的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办法。(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05年04期)
朱连腾[6](2005)在《论国有股的减持与流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股市存在的股权割裂问题造成了股市长期持续的低迷,阻碍了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我国股市的形成与发展开始,对国有股进行了定义与区分,并简述了2001年政府进行国有股减持的目的以及当时对股市所产生的冲击。在讨论我国国有股的减持之前,我们回顾了西方发达国家国有股减持的过程与方法,对其利弊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从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职能和企业自身的性质,以及政府运营企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叁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国有股进行减持的原因。并针对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国有股减持的叁大原则,即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不影响流通股的利益,减持与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同时进行。遵照这些原则,本文制定了国有股减持与流通的方案——再发行法。所谓再发行法,就是先要截住国有非流通股的增量,从未来某一时间开始,新股实行全流通发行,而对于目前已经挂牌上市的1300多只股票的国有非流通股存量,可以先甄选一批优秀的上市公司率先实行减持与流通,其流通办法是采取市价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出售,这并不是以往做法的翻版,而是在切实贯彻上述叁大原则的条件下,对申请实行减持的企业,流通方法和时机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我们应当准备20-3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05-03-01)
赵保国,王世伟,乔琳[7](2005)在《国有股的流通与减持需要市场化的定价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当前各种国有股减持方案,国有股全流通再逐步减持的思路对一次性解决国有股与法人股的流动性问题,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最为切实可行的。但这一方法尚为妥善解决的问题就是国有股应按照什么样的价格和流通股并轨,几次国有股减持的试点最终都因定价的不合理以失败告终,目前以净资产为基础的国有股定价方式存在很大弊端,至此,我们提出国有股流通与减持定价的具体方案,主要运用市盈率定价的方法,目的是使市场具备投资价值,同时通过增配股份对原流通股东的补偿确保建立一个利益均衡机制,最终实现国有股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市场供求形成的价格进行减持。(本文来源于《财经问题研究》期刊2005年01期)
刘立立[8](2004)在《国有股减持全流通途径——浅析先流通再利用基金减持国有股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发展的核心是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上市的国有企业作为各个行业的龙头老大,已成为国有经济形成良好战略布局的主打力量。其产权的改革,所进所退,都成为了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而国有股减持就是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重要手段,然而1999年减持的失败告诉我们,减持必须慎之又慎,其中方法是关键。有鉴于此,文章认为要改变现阶段国有经济资源不合理的配置,国有股减持可以使用先流通再依靠投资基金减持的方法。其中,全流通是关键,投资基金是手段。恰当的操作即可将国有资产在各个市场重新进行合理优化的分配,从而使我国的资本市场更加健康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市场周刊.财经论坛》期刊2004年12期)
郭洪涛[9](2004)在《国有股减持:应实行递进流通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应牢固确立两大目标:一、构建产权流通的市场,使现有公司的控制权市场化,在产权交易与流通中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与制度创新。国有股减持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的秩序,这是对我国二十余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改革的第一阶段是产权的界定阶段,即是把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为公司产权,实现国有(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期货》期刊2004年12期)
董雪峰[10](2004)在《国有股减持流通的现实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股减持流通是备受政府、企业、投资者等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诸多问题的一个缩影。国有股减持流通关系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关系到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化和继续,关系到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健全,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国有股要改变“一股独大”的现状,从不流通走向流通,这已成为共识。但在这一过程中,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将会成为一个不稳定因素,干扰市场的正常进行,同时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国有股减持流通的政策方案的制定具有极高的难度。而中国证监会向社会各界征集的七大类方案则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多数方案为减持而减持,忽视了流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共分四部分,主要内容如下:本文从国有股这一社会主义股份制和股票市场初级阶段的特色入手,追溯了国有股“一股独大”且不流通的历史成因,并结合现代企业理论分析了这一特殊的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接着又在明确了国有股减持与国有股流通的基本内涵及其区别的基础上,阐明了国有股减持流通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对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向社会征集的七大类方案和建议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阐述了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多种思路。第叁部分对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几个焦点问题--价、量、时、空--进行了探讨,是对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初步构想。最后,笔者在对国有股减持流通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分析及国际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对我国国有股的减持流通及其前伸和后延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和构想,以期对我国国有股的减持流通实践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04-12-01)
国有股流通与减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的股票市场一开始就是在规范中发展中前行的。中国的股票市场最大的不规范就是由股份分割造成的流通股是非流通股的区分,让非流通股流通起来应该是中国股票市场规范与发展的题中之义,但这却困扰了中国股票市场长达十余年的第一大难题,如何看待股票的全流通问题,如何解决股票的全流通问题,都关系到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中国资本市场方方面面的参与者都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改革现行国有股权管理模式,全流通下把非流通股转为优先股和非流通股向流通股股东配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有股流通与减持论文参考文献
[1].吴耘贝.国有股减持与流通依赖路径的实证策略[J].学术交流.2008
[2].曾靓.国有股减持与全流通的理性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
[3].胡然.全流通与国有股减持之辨[J].公司法律评论.2006
[4].王正一.利用ETF进行国有股减持流通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06
[5].李淑民.谈国有股减持实现全流通[J].经济师.2005
[6].朱连腾.论国有股的减持与流通[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7].赵保国,王世伟,乔琳.国有股的流通与减持需要市场化的定价方式[J].财经问题研究.2005
[8].刘立立.国有股减持全流通途径——浅析先流通再利用基金减持国有股方案[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
[9].郭洪涛.国有股减持:应实行递进流通制度[J].中国证券期货.2004
[10].董雪峰.国有股减持流通的现实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