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胺论文_潘世伟,刘岩,方璞,孙娟,李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芳香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芳香,色谱,气相,动力学,固化剂,质谱,环氧化物。

芳香胺论文文献综述

潘世伟,刘岩,方璞,孙娟,李晶[1](2019)在《芳香胺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及TTT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法(DSC)研究了芳香族多元胺与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通过唯像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固化反应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模型。通过n级动力学模型和非模型动力学法绘制了体系的等固化度线,并用等温DSC实验进行了验证。应用DiBenedetto方程及调制DSC法绘制了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曲线,并进行了对比。采用DLTMA测定了树脂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凝胶时间,并建立了凝胶时间和凝胶温度之间的关系,由上述工作绘制了树脂体系的TTT(Time-Temperature-Transition Diagram)固化图,可确定树脂体系在不同温度任意时间下的状态。(本文来源于《热固性树脂》期刊2019年05期)

马洁清,丁枫芸,洪苑,褚晓敏,傅晓冬[2](2019)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材质菜板中可分解芳香胺的迁移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快速检测不同材质菜板中可分解芳香胺的方法。样品经模拟液浸泡,经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再用5 ml叔丁基甲醚进行洗脱,氮吹仪对所得溶液吹至近干,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采用DB-5MS(30 m×0.25 mm×0.25μm)柱进行分离,进样口温度为280℃,氦气流速为1.0 ml/min。24种可分解芳香胺在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78.5%~98.0%,相对标准偏差(n=5)为0.4%~9.9%。该方法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满足不同材质菜板中可分解芳香胺的分析检测和准确定量。(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周培琛,梁晖,邓其馨,张建平,黄延俊[3](2019)在《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叁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纸张中的20种芳香胺》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纸张中的20种芳香胺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叁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纸张中的偶氮染料于(70±2)℃经预处理后还原为芳香胺,向反应后的悬浮液中先加入4 mL 10 mol/L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由弱酸性调至碱性,再加入0.5 mL的3内标(氘代萘、2,4,5-叁氯苯胺和氘代蒽)工作溶液、10 mL的叔丁基甲醚,最后加入15 g无水硫酸钠除水,振摇40 min萃取芳香胺。萃取液经分散固相萃取试剂盒(d-SPE)进一步净化、离心后,取上层清液以气相色谱-叁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GC-MS/MS),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内标法定量。目标物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在10、20、50 ng/mL 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0.7%~12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0.79%~6.5%,检出限(LOD)为0.05~2.1 ng/mL,定量下限(LOQ)为0.18~5.5 ng/mL。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纸张中芳香胺的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铨瑶,石磊,刘宁[4](2019)在《吡啶桥连双功能有机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和芳香胺合成3-芳基-2-恶唑烷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类羧基或羟基功能化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成功用于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和芳香胺一锅法制备恶唑烷酮类化合物的制备.该催化体系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底物普适性好的优点.控制实验表明整个反应过程经过了叁个阶段:环氧化物分别与二氧化碳、芳香胺反应形成环状碳酸酯、氨基醇,最终环状碳酸酯和氨基醇进一步反应形成恶唑烷酮类化合物.(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思思,高念,李文翔,夏兰君,管蓉[5](2019)在《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二元芳香胺固化剂的合成及其固化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DM)、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为原料,采用Michael加成法制得环氧树脂(E-44)固化剂(BDM-DDM),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液质联用(LC-MS)手段验证了所得产物为目标产物,用非等温DSC法探究了BDM-DDM与E-44固化体系的固化过程,结果表明: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能够确定BDM-DDM/E-44固化体系的固化工艺。利用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进行计算可得到固化反应的反应活化能Ea为49.92KJ/mol和反应级数n为0.98。(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9年05期)

张思思,李文翔,高念,夏兰君,管蓉[6](2019)在《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二元芳香胺环氧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热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4'-亚甲基-双(2-氯苯胺)(MOCA)和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DM)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制得环氧树脂(E-44)固化剂BDM-MOCA,探讨了BDM-MOCA对BDM-MOCA/MOCA/E-44固化体系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动态热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随BDM-MOCA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体系起始分解温度和T5%分解温度随BDM-MOCA用量的增加均有所下降;玻璃态的贮能模量随BDM-MOCA用量增加逐渐增大,同时,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则逐渐减小;阻燃性能随BDM-MOCA用量增加而提高。(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9年05期)

孙阳[7](2019)在《芳香胺衍生物在硝酸酯分解中的稳定化机理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推进剂是能迅速产生大量高温气体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广泛应用于导弹和火箭的发射。硝酸酯是推进剂的重要组成成分,其降解机制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受到广泛关注的体系包括单硝酸酯和叁硝酸酯。但由于硝酸酯的不稳定性,芳香胺类稳定剂可延缓硝酸酯的降解,提高其储存时间。特别是供电子基团的加入可以提高稳定剂的稳定效果。本文依托于量子化学方法,在B3LYP/6-31G**的水平上研究了烷基二硝酸酯(DNP/EGDN),烷氧基二硝酸酯(Di-EGDN/Tri-EGDN/Tetra-EGDN)以及多氟取代烷基二硝酸酯(TFDT)体系的降解机制,包括:二氧化氮催化硝酸酯的自分解反应和氢提取反应,进而研究了芳香胺稳定剂对硝酸酯稳定性的影响,这些稳定剂主要包括:苯胺(PA)、二苯胺(DPA)、氨基苯酚(p-HPA)、对甲氨基苯酚(p-MAP)、间甲氨基苯酚(m-MAP)、邻甲氨基苯酚(o-MAP)、4-硝基二苯胺(4-NDPA)、4-羟基二苯胺(p-HDPA)、邻硝基甲氨基苯酚(o-HMN)、间硝基甲氨基苯酚(m-HMN)、邻亚硝基甲氨基苯酚(o-HAN)和间亚硝基甲氨基苯酚(m-HAN)。并在上述两方面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相关的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烷基二硝酸酯和烷氧基二硝酸酯优先发生氢提取反应,这与叁硝酸酯(BTTN,NG)的分解方式一致。而对于多氟取代的硝酸酯,则优先发生二氧化氮催化的自分解反应,与叁硝酸酯分解方式相反。对于单硝酸酯,二硝酸酯和叁硝酸酯,在两种分解方式下它们的稳定性的顺序是一致的,即单硝酸酯最稳定,二硝酸酯次之,叁硝酸酯最不稳定。多氟取代的硝酸酯,虽然具有优良的热力学性质,但是它们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分解,与不含氟的硝酸酯相比,稳定性略差。在多氟取代硝酸酯中加入氧原子设计出的多氟含氧硝酸酯的稳定性与只有氟取代的硝酸酯的稳定性相比,略微有所提高。稳定剂与二氧化氮之间存在着两种反应机制:一种是二氧化氮的氧原子进攻稳定剂,另一种是氮端进攻,两种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中氧端反应比氮端反应更容易发生。供电子基团羟基的存在会提高稳定剂的稳定效果,尤其是当羟基在对位时的p-HDPA的稳定效果最好。邻位和间位加入羟基后的稳定剂可增强稳定剂的稳定效果。采用传统过渡态理论(艾林方程)计算了硝酸酯降解反应及稳定剂与二氧化氮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氮端或是氧端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同一温度下,氧端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总是大于氮端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刘雪滢,刘振伟,郭圆圆,李敬亚,邹大鹏[8](2019)在《B_2pin_2参与的含硼酸酯的芳香胺和醛的一锅两步还原胺化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官能团化的仲胺广泛存在于生物和天然产物,在有机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此外,含硼酸频哪醇酯的芳香仲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研究了在氢氧化钠和乙醇的存在下,联硼酸频哪醇酯作为还原剂,含硼酸频哪醇酯的芳香伯胺和醛的一锅两步还原胺化反应.通过对碱、温度、溶剂、时间、醛的用量等进行筛选,在较优的反应条件下以中等到较好的收率得到了一系列相应的含硼酸频哪醇酯的芳香仲胺.该方法产率较高,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容忍性,并且合成的芳香仲胺中硼酸频哪醇酯取代基还可以进一步官能团化.(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7期)

黄卿,金鹏,冯振文,南慧芳,周旭光[9](2019)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芳香胺分散剂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T161)对烟炱的分散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对烟炱的分散能力,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中引入了芳香胺,合成了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芳香胺无灰分散剂(RHY165分散剂)。用RHY165分散剂(加剂量6.3%)调配了15W-40 CH-4柴油机油,并在6DL2-35台架上考察了柴油机油100℃运动黏度随烟炱含量的变化情况。当烟炱质量后,柴油机油100℃运动黏度增加缓慢,说明了合成的RHY165分散剂具有良好的烟炱分散能力,其分散能力优于T161。用Mack T-8E发动机台架试验对RHY165分散剂的烟炱分散能力进行了验证,当烟炱质量分数为3.8%油100℃运动黏度增加2.32 mm~2/s,低于CH-4柴油机油不大于11.5 mm~2/s的指标要求;当烟炱质量分数为4.8%时,柴油机油的相对黏度为1.51,低于CH-4柴油机油不大于2.1的指标要求,同时也低于CI-4柴油机油不大于1.8的指标要求。RHY165分散剂可以调配CH-4和CI-4柴油机油。(本文来源于《合成润滑材料》期刊2019年01期)

胡晓云,王磊,张阿惜,甘蓓,赵潭[10](2019)在《气相色谱-双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尼龙餐具中25种初级芳香胺的迁移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气相色谱-双质谱联用法多反应监测模式对尼龙餐具中25种初级芳香胺的迁移量进行同时检验的方法。方法确定了25种初级芳香胺的母离子及最佳碰撞能量,结果显示不同初级芳香胺的检出限略有差异,在0. 18~10. 0μg/kg范围之间,定量限在0. 60~33. 3μg/kg范围之间。当加标水平在0. 5~2. 0 mg/kg时,回收率在61. 8%~109. 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为0. 7%~5. 8%。探讨了3种不同品牌固相萃取小柱对25种初级芳香胺回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博纳艾杰尔固相萃取小柱回收效果最佳。同时,方法对比研究了蒸馏水、3%乙酸、10%乙醇、95%乙醇4种模拟液对尼龙餐具中初级芳香胺的迁移试验,结果显示3%乙酸及95%乙醇迁移能力较强。该方法检出限满足欧盟指令(EU) 2016/1416《绿色包装》对初级芳香胺特定迁移量的限量要求,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初级芳香胺的实际检验。(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9年01期)

芳香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快速检测不同材质菜板中可分解芳香胺的方法。样品经模拟液浸泡,经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再用5 ml叔丁基甲醚进行洗脱,氮吹仪对所得溶液吹至近干,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采用DB-5MS(30 m×0.25 mm×0.25μm)柱进行分离,进样口温度为280℃,氦气流速为1.0 ml/min。24种可分解芳香胺在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78.5%~98.0%,相对标准偏差(n=5)为0.4%~9.9%。该方法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满足不同材质菜板中可分解芳香胺的分析检测和准确定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芳香胺论文参考文献

[1].潘世伟,刘岩,方璞,孙娟,李晶.芳香胺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及TTT图研究[J].热固性树脂.2019

[2].马洁清,丁枫芸,洪苑,褚晓敏,傅晓冬.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材质菜板中可分解芳香胺的迁移量[J].塑料科技.2019

[3].周培琛,梁晖,邓其馨,张建平,黄延俊.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叁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纸张中的20种芳香胺[J].分析测试学报.2019

[4].刘铨瑶,石磊,刘宁.吡啶桥连双功能有机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和芳香胺合成3-芳基-2-恶唑烷酮的研究[J].有机化学.2019

[5].张思思,高念,李文翔,夏兰君,管蓉.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二元芳香胺固化剂的合成及其固化动力学研究[J].粘接.2019

[6].张思思,李文翔,高念,夏兰君,管蓉.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二元芳香胺环氧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热学性能研究[J].粘接.2019

[7].孙阳.芳香胺衍生物在硝酸酯分解中的稳定化机理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8].刘雪滢,刘振伟,郭圆圆,李敬亚,邹大鹏.B_2pin_2参与的含硼酸酯的芳香胺和醛的一锅两步还原胺化反应(英文)[J].有机化学.2019

[9].黄卿,金鹏,冯振文,南慧芳,周旭光.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芳香胺分散剂的考察[J].合成润滑材料.2019

[10].胡晓云,王磊,张阿惜,甘蓓,赵潭.气相色谱-双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尼龙餐具中25种初级芳香胺的迁移量[J].分析试验室.2019

论文知识图

卟啉-醌化合物P-Q1的HOMO(左),LUMO...+在膨润土层间排列模式脂肪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醛和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芳香乙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硫酚对-不饱和酰胺的不对称1,4-加成...

标签:;  ;  ;  ;  ;  ;  ;  

芳香胺论文_潘世伟,刘岩,方璞,孙娟,李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