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生态效应论文_陈璐,陈灿,黄璜,李桂香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田生态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态,效应,农田,土壤,稻田,产量,胡麻。

农田生态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陈灿,黄璜,李桂香[1](2019)在《稻田生态种养对农田生态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就近年来国内外稻田生态种养如稻田养禽类(鸡、鸭、鹅)、稻田养鱼类(鱼、鳅、鳝)、稻田养两栖类(鳖、蛙)和稻田养甲壳类(虾、蟹)对水稻群体结构和植株生长、水体环境、稻田土层、稻田杂草和水稻病虫害等方面的农田生态效应进行了概述,旨在为更好地开展稻鱼生态种养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国际(长沙)农田生态种养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9-06)

陈璐,陈灿,黄璜,李桂香[2](2019)在《稻田生态种养对农田生态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就近年来国内外稻田生态种养如稻田养禽类(鸡、鸭、鹅)、稻田养鱼类(鱼、鳅、鳝)、稻田养两栖类(鳖、蛙)和稻田养甲壳类(虾、蟹)对水稻群体结构和植株生长、水体环境、稻田土层、稻田杂草和水稻病虫害等方面的农田生态效应进行了概述,旨在为更好地开展稻鱼生态种养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作物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付鑫[3](2019)在《旱作冬小麦农田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之一,缺水低肥限制了当地农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近年来,秸秆覆盖由于具有良好的保墒调温效果,在黄土高原地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但长期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以黄土高原旱作冬小麦农田为对象,基于2008-2018年秸秆覆盖定位试验,研究了旱地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其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包括四个处理:冬小麦生育期全量秸秆覆盖(9000 kg hm~(-2),HSM)、生育期半量秸秆覆盖(4500 kg hm~(-2),LSM)、夏季休闲期全量秸秆覆盖(9000 kg hm~(-2),FSM)和全年无覆盖对照(CK),观测指标包括土壤水分、温度、碳氮库、温室气体排放、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指标等,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2008-2018多年测定结果来看,与CK相比,秸秆覆盖处理0-200 cm土层冬小麦播前土壤贮水量提高了3.74-6.03%。与CK相比,秸秆覆盖处理休闲期降水贮存效率提高了7.91-16.6%,干旱年份效果更明显,且休闲期秸秆覆盖较生育期秸秆覆盖更有利于提高休闲期降水贮存效率。各处理冬小麦生育前期土壤水分变化无显着差异,但生育期秸秆覆盖可提高冬小麦生育后期土壤水分消耗。2017-2018年土壤温度观测结果表明,与CK和FSM相比,HSM和LSM处理可降低冬小麦多数生育时期白天平均温度,能平抑小麦各生育期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的波动。与CK相比,HSM和LSM处理对冬小麦生育前期表层土壤日均温有显着降温效果,FSM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日均温无显着影响。(2)通过对2009-2018年冬小麦收获期土壤碳氮库进行测定发现,在0-20 cm土层,秸秆覆盖各处理较CK土壤有机碳(SOC)、颗粒有机碳(POC)、潜在可矿化碳(PCM)和微生物量碳(MBC)储量平均提高了4.20%-39.4%,其中生育期秸秆覆盖较休闲期秸秆覆盖作用更为显着,且全量覆盖较半量覆盖效果更好。生育期秸秆覆盖处理有利于提高表层土壤全氮(STN)、潜在矿化氮(PNM)和微生物量氮(MBN)储量。与CK相比,HSM和LSM处理0-20 cm土层STN储量分别提高了8.05%和6.61%;MBN储量分别提高了16.3%和14.5%。与CK、LSM和FSM处理相比,HSM处理MBN储量分别提高了16.6%、22.3%和36.8%。不同年份下秸秆覆盖对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在0-20 cm土层,POC、PCM、STN、MBN及MBN/STN含量与估计的冬小麦根系残余输入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CK相比,秸秆覆盖促进了土壤碳固定,且生育期秸秆覆盖效果优于休闲期秸秆覆盖。生育期秸秆覆盖同时有利于提高土壤全氮及微生物量氮储量,且全量秸秆覆盖较半量覆盖更有利于提高微生物活性,而休闲期秸秆覆盖对土壤氮素的固定与活化无显着影响。(3)通过对2016年冬小麦收获期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秸秆覆盖处理能促进土壤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团聚体的力稳定性,且HSM处理效果最为显着。与CK和FSM相比,HSM和LSM处理可提高大多数粒径团聚体碳组分含量,且HSM和LSM处理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间的差异较小。秸秆覆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主要发生在0-10 cm土层,对10-20 cm土层影响作用较小。秸秆覆盖处理对土壤氮组分含量的影响作用较碳组分小,且对氮组分的提高作用只出现在团聚体的某一粒径,并不会对多数粒径氮组分含量产生影响。土壤碳氮组分主要储存在土壤大团聚体中,大团聚体碳氮组分贡献率均达到75%以上。秸秆覆盖可提高0-10 cm土层大团聚体SOC、PCM、MBC、STN、PNM和MBN的贡献率,使更多的碳氮储存在大团聚体中,且HSM处理效果优于LSM和FSM处理。(4)通过对2017-2018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观测发现,与CK和FSM相比,HSM和LSM处理降低了整个生育期土壤累积CO_2排放通量,但提高了整年土壤N_2O和CH_4累积排放通量。与CK相比,FSM提高了夏季休闲期土壤N_2O和CH_4累积排放通量。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有显着影响,土壤CO_2和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均显着正相关,土壤CH_4排放通量随温度的增高先降低后增加,并与土壤含水量显着正相关。与CK相比,生育期秸秆覆盖可降低农田综合增温潜势,且HSM和LSM处理间无显着差异,FSM处理对农田生态系统综合增温潜势无显着影响。(5)通过对2018年冬小麦收获期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测定得出,秸秆覆盖显着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且覆盖处理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与CK相比,HSM、LSM和FSM可显着提高了细菌香农指数和真菌Chao指数,且HSM真菌香农指数显着低于FSM。与CK相比,HSM、LSM和FSM处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23.3%、47.0%和46.0%,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降低了16.7%、51.2%和46.0%(P<0.05),各秸秆覆盖处理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较CK处理也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各处理间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无显着差异,但在不同纲类中各处理间变化趋势不同。秸秆覆盖处理可提高β-1,4-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和β-1,4-木糖苷酶活性,且FSM处理提高幅度高于HSM和LSM处理。土壤碳氮组分(PNM除外)、土壤水分、β-1,4-葡萄糖苷酶、碱性磷酸酶、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和β-1,4-木糖苷酶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呈正相关关系,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受土壤碳氮组分及理化性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6)从2008-2018年观测结果来看,与CK相比,HSM和LSM处理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产量、千粒重和收获指数,提高了冬小麦分蘖数、茎数和地上生物量,且HSM效果较LSM处理更显着;FSM处理提高了冬小麦茎数、穗数、分蘖数和千粒重,对冬小麦籽粒和生物产量无显着影响。各处理间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在不同年份表现为不同的变化特征。在年降雨量较高的年份(>500 mm),生育期秸秆覆盖不利于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的提高。在2018年,HSM处理推迟了冬小麦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且提高了速增期的灌浆速率,影响小麦灌浆特征。秸秆覆盖处理虽可提高土壤贮水量和降水贮存效率,但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HSM处理降低效果最显着。HSM和LSM处理下冬小麦苗期-分蘖期土壤较低的温度降低了冬小麦苗数。冬小麦籽粒产量一定程度上受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与土壤PCM和PNM含量显着相关。此外,生育期秸秆覆盖措施会导致冬小麦返青后土壤矿质氮含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形成。通过进行追肥微区试验发现,在灌浆前补施氮肥可缓解生育期秸秆覆盖的减产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治亮,郇欢[4](2019)在《节水灌溉与控制排水理论及其农田生态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资源、经济以及环境的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在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之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保护水资源以及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如今急需解决的问题。再加上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后期最为关键的问题也将会是农业用水。鉴于此,文章就节水灌溉与控制排水理论及其农田生态效应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06期)

白雪[5](2018)在《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的玉米农田生态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我国北方旱地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探索可降解类型地膜的应用前景,于2015—2017年依托山西省农科院东阳试验基地,连续定点定位设置普通地膜覆盖(P)、渗水地膜覆盖(SS)、生物降解地膜覆盖(SW)和光降解地膜覆盖(G)4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模式,以露地不铺膜覆盖(CK)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方式对玉米农田生态效应的影响,具体包括土壤水热动态、酶活性变化、养分含量、水氮利用效率及玉米产量和地膜降解残留状况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地膜覆盖能够极显着提高玉米苗期0-25cm的根区土壤温度。SS、G、SW和P处理在土表5cm处分别较CK高3.9℃、4.7℃、3.1℃和5.9℃,且处理之间的昼夜温差很大,P处理的日较差最高可达35℃,保温效果为:P>G>SW>SS>CK;苗期根系15cm处地温变动幅度在12-33℃之间,SS、G、SW和P处理的日均温较CK分别高5.7℃、5.8℃、6.5℃和5.4℃;地下25cm处的土温变动幅度更小,为12~24.5℃,SS、G、SW和P处理的日均温较CK分别高4.1℃、5.2℃、6.7℃和6.0℃。地膜覆盖能够显着提高玉米各生育期0-3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4种覆膜处理0-300cm土层的平均含水量较CK高1.37~31.98g/kg;0-6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在整个生育期呈现“W”变化,即苗期、抽雄期和收获期为叁个高峰期,拔节期和灌浆期为两处低峰值,而地膜覆盖能够显着提高0-6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其中SS和SW处理的保水保墒效果最好。(2)地膜覆盖能够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4种覆膜处理下的玉米株高和产量均显着大于CK。至玉米收获期,覆膜处理的玉米株高较CK高33.67~41.33cm,产量增加0.14t/hm~2~4.28t/hm~2,且表明降雨较多的年份下增产效应更优。SS、G、SW和P处理较CK在2015年的增产率分别为20.3%、0.1%、15.4%、8.8%;2016年的增产率分别达到30.0%、25.3%、35.0%、24.1%;2017年的SS、G、SW和P处理较CK的增产率分别为:29.1%、24.3%、49.9%和31.9%(2015年偏旱,2016和2017年雨量正常)。各处理之间的平均增产效果表现为生物降解地膜>渗水地膜>光降解地膜>普通地膜>不覆膜对照,与地膜增温保墒作用大小变化基本协同,以SW和SS处理效果最优。(3)地膜覆盖改变了土壤水热状况和土壤微环境,对不同的土壤酶活性有不同的影响。4种覆膜处理下的碱性磷酸酶和硝酸还原酶在各个生育期内都较CK高,而覆膜下的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则较CK有所降低。收获期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SS、SW、P和G处理在0-20cm处的活性增幅分别为26.0%、28.2%、25.3%、24.4%,表现为SW>SS>P>G>CK;SS、SW、P和G处理在收获期的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较CK高70.8%、87.5%、45.8%和12.5%。其中,SW和SS处理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表征出的土壤微环境最优良。(4)地膜覆盖对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和CK相比,4种覆膜处理均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了有效磷、全氮和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则无明显变化。各处理0-20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表现为SS>SW>P>G>CK;速效钾含量为SW>SS>P>G>CK;有机质含量为CK>SW>SS>G>P。对0-300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研究发现,各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出总量不断降低、表层快速下降和逐步向下层淋溶的变化特征。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土壤0-300cm的硝态氮含量下降速率较快,灌浆期到收获期硝态氮含量下降速率趋于平缓。4种覆膜处理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高于CK,且加深了向下层淋洗的程度。苗期到拔节期,0-20cm土表的硝态氮含量最高,呈现出P>SW>G>SS>CK的变化,40-140cm硝态氮含量最低,140cm之下又有两个高峰值;从拔节期到收获期,一个显着地变化是覆膜处理的硝态氮入渗较深,含量峰值不断向土壤下层移动,处理之间整体的硝态氮含量大小表现为P>SS>SW>G>CK。(5)地膜覆盖能够显着提高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4种覆膜处理下的玉米生长旺盛,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高于CK,其中,SS和SW处理的WUE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G和P处理次之,且表明覆膜在干旱年份下的水分利用效率更高。综合叁年试验情况,SS、G、SW和P处理的平均WUE分别较CK高10.06、5.83、12.00、6.36(kg·mm~(-1)hm~(-2));平均氮素利用率分别较CK高4.05%、2.76%、4.86%和2.65%。(6)综合玉米生长、产量、土壤水热状况、土壤酶活性、基本养分、水氮利用效率及地膜降解残留等因素,我们筛选出最适宜山西省半干旱区的最佳地膜覆盖类型为生物降解地膜(SW),这种地膜覆盖下的土壤增温保墒作用最明显,水氮利用效率较高,产量也为最高,还可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分裂降解,减轻农田“白色面源污染”。未来生物降解地膜(SW)可替代普通地膜被推荐应用到旱地玉米中。本研究成果对于山西省及其它干旱半干旱区域地膜类型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意义,对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王茜[6](2017)在《南陵—泾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农田区土壤特征元素分布差异性及潜在生态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陵-泾县国家商品粮基地是我国着名的"南陵大米"产地、"国家优质米基地"和"国家商品粮基地",该区特色农业发展亟需深入认识农田表层土壤有益/重金属(特征)元素分布特征、差异性和潜在生态效应。本研究以安徽省南陵-泾县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为重点研究区,围绕"农田区表层土壤中有益/重金属元素的分区特征、差异性及形成机制"关键科学问题,侧重"土壤有益/重金属(特征)元素或组份背景值识别与确定"、"农田区水土环境系统分区单元识别与划分"、"不同分区表层土壤中有益/重金属元素或组份分布差异特征与成因"和"农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效应与对策"研究,在1:5万农田区水文地质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调查基础上,通过增设纵-横剖面加密采样点、垂向剖面增加采样密度等实物工作量和专项试验及综合研究,取得如下突破性进展和新认识。(1)根据地貌的单元特征、地表水系的流域特征和地下水系统的分区特征,同时,重视土地利用现状和农作物种植类型影响,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分区单元,首次查明和确定了各分区32种元素或组份的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建立了本次研究的各分区环境基准值,奠定了该商品粮基地农田区表层土壤有益/重金属异常状况的识别与研判科学基础。(2)基于半方差变异函数理论,论证了全区541组土壤样品及数据具有变异性较小的可靠性,并阐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有益/重金属元素分布差异性的成因。较小的块金值反映出有益元素、重金属等空间区域化变量由于误差和随机因素造成的变异性较小;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揭示了元素自相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南陵-泾县商品粮基地"农田,除有机质、N、有效Mn外的大部分有益元素和全部重金属元素均表现为"中等-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该区表层土壤中各类特征元素空间分布差异性,是气候、母质、地貌和土壤类型等结构性因素,以及随机性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结果,自然因素为主导,局部农田区人类活动起主要作用,包括上游区矿产资源开发、农田区大量施用除草剂、农药和化肥等影响。(3)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揭示了南陵-泾县国家商品粮基地表层土壤中9种重金属元素分区特征及其对土地质量潜在风险影响程度和分布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Ⅰ分区呈现Hg对农田土地质量影响"轻度-中等"风险范围最大,仅有13.7%的区域未受到影响;65.3%的农田区受到Cd的影响,14.5%的农田区受到As的影响。Ⅱ分区95%以上的区域,表层土壤未受到重金属潜在风险影响。在Ⅲ分区,表层土壤中Hg地质累积指数的最大值为3.38,是该商品粮基地分布区的最大地质累积指数,影响区域占Ⅲ分区面积的90%以上,其中"轻度-中等"影响范围占73.8%。ⅣV分区的表层土壤中Hg、Cd影响最为显着,局部农田Cd对土地质量的潜在风险影响呈"强"程度,Hg呈"中等-强"程度和As、Mn呈"中等"程度。在V分区,As、Hg和Cd对土地质量的潜在风险影响比较明显,受"中等"程度的As潜在风险影响区域占18%,超过30%的区域受Hg、Cd潜在风险影响达"中等"及以上程度。(4)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阐明了南陵-泾县国家商品粮基地的不同分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对土地质量潜在生态风险影响的分区特征和分布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5个研究分区中,As、Pb、Cr、Cu、Zn、Fe和M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介于0.74~23.86,对农田表层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影响"轻微",只有Cd、Hg和As潜在生态风险影响比较明显,其中Hg潜在生态风险影响"强"的区域占70%以上,Cd以"中等"影响程度为主。在Ⅰ分区,Cd潜在生态风险影响"中等"的区域占75%;在V分区,30%区域受Cd潜在生态风险影响为"强-极强"程度。在Ⅳ、Ⅴ分区,As潜在生态风险影响"中等"区域占该研究区面积的10%以上;而Ⅰ、Ⅱ分区和Ⅲ分区,基本不存在As的潜在生态风险影响。(5)针对性提出:在南陵-泾县国家商品粮基地需要进一步加强农田区表层土壤中Hg分布状况、来源和变化特征调查,尽快开展1:1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专项调查和异常查证,以及防控农田区表层土壤中Hg潜在生态风险关键技术和对策研究;应加强Ⅰ、Ⅴ分区表层土壤中Cd的潜在生态风险成因、主要来源和Ⅳ、Ⅴ分区As的潜在生态风险影响趋势和影响范围核查,尽快形成有利于当地绿色农业发展技术咨询建议报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7-05-26)

张鹏[7](2016)在《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沟垄集雨种植技术是西北旱区改善旱地作物水分状况,维持作物产量稳定的有效方法之一。为进一步完善集雨技术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开发一种可有效提高灌溉农田水分生产效率,缓解灌溉水资源高耗低效问题的北方灌溉农田节水补灌技术模式,本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典型区(宁夏彭阳县),设置沟垄集雨(R)与传统平作(B)两种种植方式,结合玉米关键生育期补灌,形成8个处理(大喇叭口期1次灌水:R1/B1;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扬花期1次灌水:R3/B3;全程不灌溉:R0/B0),通过连续3年(2012~2014)大田试验,分析不同集雨限量补灌模式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养分状况、玉米生理生态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的影响(1)在3年试验期间,集雨补灌各处理(RI:R1、R2和R3)较对应畦灌处理(BI:B1、B2和B3)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生育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P<0.05),尤其是土壤上层(0~60 cm),平均增幅达10.40%和6.91%,且随着降雨增多增幅变大;由于灌水量较对应畦灌处理减少50%,各集雨补灌处理在灌水后(扬花期~收获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均略低于对应畦灌处理,但均无显着差异。(2)不论是平水年还是丰水年,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增加耕层0~25 cm各土层土壤温度(P<0.05),且随着作物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加地温增幅逐渐减小;由于补灌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各集雨补灌处理和畦灌处理均低于对应的不灌水处理,且一次灌水处理(R1/B1和R3/B3)增温效果均高于两次灌水处理(R2/B2)。2、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及植株养分的影响(1)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从而使0~40 cm各土层土壤全氮、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低于对应畦灌处理,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降幅减小;各补灌处理较对应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提高0~40 cm土层土壤速磷和速钾含量(P<0.05),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增幅减小,各补灌处理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对速磷利用效率较好,而两次灌水处理(R2/B2)对速钾利用效率较好;在各年份,各补灌处理对0~40 cm土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影响较小,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基本无差异。(2)在各试验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增加各部位养分含量,籽粒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9.74%、12.18%和24.83%,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4.26%、37.07%和29.61%,茎秆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6.07%、22.88%和20.94%;各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植株的养分含量,对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可看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和两次灌水处理(r2)对植物养分吸收效果显着高于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而各畦灌处理间,两次灌水处理(b2)均好于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b1)和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b3)。(3)在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和畦灌较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秸秆和籽粒养分吸收量(p<0.05),各集雨补灌处理养分吸收量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两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而各畦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3、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1)在2012~2014各年份,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均随降雨量的增多呈增加趋势,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耗水量显着降低(p<0.05),分别低6.79%和8.44%;在平水年(2014)显着提高,平均高9.51%(p<0.05),各集雨补灌处理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耗水量均显着(p<0.05)高于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各畦灌处理中两次灌水处理(b2)均高于一次灌水处理(b1和b3)。(2)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通过垄覆地膜均可显着降低玉米各生育时期的耗水量,各集雨补灌和畦灌处理在各阶段均高于对应不灌水处理,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在各时期耗水量均高于对应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3)在丰水年(2012和2013),各处理间耗水强度无显着差异,而在平水年(2014),各集雨补灌处理耗水强度均显着(p<0.05)高于对应畦灌处理,且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均显着(p<0.05)大于对应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4)在各降雨年型下,与不灌水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和畦灌处理均显着提高了玉米田耗水模系数,且增幅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两次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4、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1)在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处理均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各集雨补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平均较不灌水处理显着提高11.94%(p<0.05),各畦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较不灌水处理平均显着提高12.72%(p<0.05)。(2)在2012~2014各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各项光合指标值,各集雨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平均提高11.79%、24.23%和22.94%,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显着高于仅在扬花期补灌处理(r3);各畦灌处理在雨水充沛的2013年较不灌水处理无显着差异,在2012和2014年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显着(p<0.05)提高10.08%、15.95%和22.94%,两次灌水处理的增幅明显大于其余灌水处理。(3)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水分胁迫反应敏感,随着降雨的增多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在各年份均可显着提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其中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及psⅡ潜在活性(fv/fo),分别平均显着提高7.66%、12.19%、5.47%和14.53%,各灌水处理的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两次灌水处理(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5、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1)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产量,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减小,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和穗粒数分别提高3.53%、6.23%、4.74%、10.01%、1.40%和6.19%,突尖长平均降低9.30%,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对产量性状的提高效果显着高于仅在扬花期补灌处理(r3/b3)。(2)相比各畦灌处理,在2012~2014各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经济产量,增幅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逐渐变小,叁年分别提高29.51%、7.49%和34.15%;各集雨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可平均提高12.61%(p<0.05),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经济产量增幅较扬花期一次补灌处理(r3)显着,尤其是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各畦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较不灌水处理无明显增幅,而在平水年(2014)平均提高16.12%(p<0.05),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增幅显着(p<0.05)高于其余补灌处理。(3)在各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和降雨利用效率(pue),分别平均提高27.09%和24.74%。各集雨补灌处理在各年型下较不灌水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wue和pue,平均分别提高10.46%和10.65%,各畦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仅在平水年(2014)分别提高2.23%和16.12%(p<0.05);各补灌处理间增幅效应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4)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灌水利用效率(iwue),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变小,叁年分别提高1.6、1.3和1.7倍,各补灌处理效应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5)在各降雨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灌水生产效率(iwp),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变小,各集雨补灌处理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增幅显着大于其余处理;各畦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iwp均呈负值,但在各年份两次灌水处理(b2)效果较好。6、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田经济收益的影响(1)在各降雨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提高玉米田总收入,且增幅随着玉米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呈下降趋势,2012~2014年分别平均提高26.09%(P<0.05)、9.61%和31.52%(P<0.05),在平水年(2014)补灌效应尤其明显,各补灌处理增收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两次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2)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田净收益,叁年分别提高39.81%、3.94%和59.92%,其中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增幅最为明显。(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25)

张雅杰,邵庆军,李海彩,金海,方媛[8](2015)在《农田水利护坡优化实验及生态效应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阐述植物护坡作用机理及水文效应的基础上,设计生态景观型农田水利护坡;并以上海市土地整治项目为例进行护坡优化实验和面源污染防治效果对比实验;最后,引入生态服务价值模型以评估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优化后COD、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50.03%、29.97%、35.20%、51.58%,有效去除面源污染。优化后实验区增加绿化面积11.48hm2,且生态服务总值增长8.90倍,新增农田防护、生物栖息地保护、污染带隔离、自然景观美化等功能,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景观生态效益。(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吴兵[9](2014)在《旱地一膜两年用胡麻农田生态效应及增产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随着地膜的普及应用,“白色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针对北方胡麻主产区-甘肃省“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大面积推广后残留田间旧地膜的污染问题,结合胡麻产量低而不稳的生产实际,研究农田旧地膜的持续利用,对当前生态安全和循环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于2011~2012年,从当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后残留旧膜的再次利用出发,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旱地胡麻生长发育状况、灌浆特征、生理生态特性、土壤水热变化特征、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以期为旧膜利用多样化及旱地胡麻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旧膜覆盖方式的保水效果主要集中在胡麻现蕾期前0~60cm耕层内,生育前期(播种-苗期)表现为:旧膜>新膜>露地;生育中期(枞形期-花期)呈现为:新膜>旧膜>露地,成熟期土壤贮水量差异不显着。前茬收获后留旧膜,翌年揭旧膜覆新膜播种(T4)具有显着的“蓄集墒情”效果,集中体现到播前、苗期及枞形期内,现蕾期后减弱消逝。秸秆(T3)与薄土覆盖旧膜(T2)处理与旧膜直播(T1)土壤含水量并无显着差异,对水分维持效应不明显。旧膜对土壤积温的影响,随生育时期推进及土层加深逐渐减弱,播种、苗期差异出现在15cm土层内,枞形期则上移10cm土层内。处理间对土层温度维持效应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新膜>旧膜>露地(T6,CK)。收后除旧覆新膜播种(T5)、播前除旧膜覆新膜播种(T4)、旧膜直播(T1)、旧膜覆土直播(T2)和旧膜覆秸秆播种(T3)分别比露地播种对照增加216.53℃、172.21℃、110.06℃、112.98℃和94.66℃,全生育期天数缩短15.6d、17.4d、10.9d、5.8d和10.1d,旧膜利用较对照平均缩短11.1d。2、旧膜利用后胡麻植株相对生长率、净同化率上升,干物质积累量显着增加。此最优效应花后由T5取代,但仍显着优于CK。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各处理依次为:播前除旧膜覆新膜播种(T4)>收获后整地覆新膜翌年播种(T5)>旧膜直播(T1)>旧膜覆土直播(T2)>旧膜覆秸秆播种(T3)>露地播种(CK),分别为71.93%、68.10%、65.16%、64.23%、61.01%和57.11%。播前除旧膜覆新膜(T4)对提高胡麻叶片SOD活性及维持较高水平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显着正效应,且当年覆膜优于上年覆膜。成熟后期,叶片SOD活性差异缩小及收获后整地覆新膜翌年播种(T5)叶片MDA含量与其他旧膜再利用方式处理差异明显加大。旧膜覆土(T2)处理叶片生长前期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脯氨酸含量处理间各生育时期脯氨酸含量均趋于一致,仅在枞形期以播前除旧膜覆新膜(T4)、收获后整地覆新膜翌年播种(T5)和旧膜覆秸秆播种(T3)较高。可见,旧膜利用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增进渗透调节及提高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但又因利用时间长短、旧膜与土层及秸秆相互作用和生育时期等而有所差异。3、一膜两年用胡麻在播量300~1200万粒.hm-2、成株数150~415万株.hm-2条件下,稀播有利于干物质积累、籽粒干重增加和产量获得。各生育时期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籽粒、叶片干重及主茎+分枝+果壳干重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花前贮藏同化物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差异变幅较大,为79.09kg·hm2~508.69kg·hm2;花后处理间变化趋势相反,差异变幅较小,为55.58kg·hm2~272.99kg·hm2,最终产量形成对低密度的较优响应体现在花前积累量上。净同化率(NAR)亦与此趋势相似。相对生长率(RGR)则在现蕾期后随密度的上升而下降。一膜两年用胡麻籽粒灌浆进程用Logistic方程(r>0.99)拟合后,可划分为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3个阶段,分别为花后3~6d、6~31d、28~38d,3个时期籽粒干质量积累分别可达到7.89%~15.79%、57.89%~65.79%、18.42%~26.32%,花后6~31d对籽粒质量增加贡献最大。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以750万粒.hm-2处理为界,低密度时间缩短,高密度延长。灌浆期种植密度与产量构成相关的分茎数、分枝数、蒴果数呈负相关,与株高无明显相关关系。4、旧膜再利用后均有显着增产效应和降低耗水量的作用。籽粒产量前茬收获后留旧膜,翌年春天揭旧膜免耕覆盖新膜(T4)方式最高,达1509.52kg·hm2,其次为前茬收获后揭旧膜,整地覆盖新膜翌年播种方式(T5),为1370.77kg·hm2,二者与旧膜直播(T1)、旧膜覆土播种(T2)及旧膜覆盖秸秆播种(T3)分别较露地栽培(CK)显着增产143.26%、120.91%、88.84%、86.69%和62.98%。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别是对照的2.53、2.29、1.97、1.85和1.64倍。5、一膜两年用胡麻密度效应中,在本研究300~1200万粒.hm-2的密度处理范围内,密度对一膜两年用胡麻土壤不同土层含水量及0~100cm耕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胡麻由营养生长阶段进入生殖阶段前,土层含水量各生育时期基本都呈现出低密度优于高密度态势,贮水量此态势主要体现在现蕾期。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同密度处理呈负效应,300万粒.hm-2(D1)下获得了最高产量1837.95kg.hm-2和最高水分利用效率11.71kg.hm-2.mm-1,分别比1200万粒.hm-2(D7)处理增加27.47%和30.69%。说明,稀播利于一膜两年用胡麻高产。结合甘肃中东部年均降水条件,以及试验中胡麻灌浆期籽粒灌浆特性和该地区实际条件,300~450万粒.hm-2的种植密度适宜于该地区一膜两年用生产条件。(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冯异星,罗格平,许文强,韩其飞,王渊刚[10](2013)在《干旱区农田排水系统演变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干旱区流域绿洲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和不断改进的盐渍化治理过程,这导致在绿洲下部与临近荒漠区广泛形成农田排水系统景观,但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还不清楚,限制了全面认识人工绿洲生态系统的环境变化过程。利用航片和遥感影像数据,基于图论网络分析和景观连通性模型,分析农田排水系统形成与演变的过程与格局;采用缓冲区分析、空间地统计模型、GIS相关性分析和群落多样性测度等方法,研究农田排水系统演变对廊道效应、土壤性状、土地利用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经过改进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研究农田排水系统演变对区域碳、水循环的影响,探讨农田排水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深化对干旱区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的认识,并丰富绿洲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3年06期)

农田生态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就近年来国内外稻田生态种养如稻田养禽类(鸡、鸭、鹅)、稻田养鱼类(鱼、鳅、鳝)、稻田养两栖类(鳖、蛙)和稻田养甲壳类(虾、蟹)对水稻群体结构和植株生长、水体环境、稻田土层、稻田杂草和水稻病虫害等方面的农田生态效应进行了概述,旨在为更好地开展稻鱼生态种养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田生态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陈璐,陈灿,黄璜,李桂香.稻田生态种养对农田生态效应的影响[C].国际(长沙)农田生态种养发展论坛论文集.2019

[2].陈璐,陈灿,黄璜,李桂香.稻田生态种养对农田生态效应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9

[3].付鑫.旱作冬小麦农田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9

[4].王治亮,郇欢.节水灌溉与控制排水理论及其农田生态效应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5].白雪.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的玉米农田生态效应研究[D].山西大学.2018

[6].王茜.南陵—泾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农田区土壤特征元素分布差异性及潜在生态效应[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7

[7].张鹏.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8].张雅杰,邵庆军,李海彩,金海,方媛.农田水利护坡优化实验及生态效应评估[J].灌溉排水学报.2015

[9].吴兵.旱地一膜两年用胡麻农田生态效应及增产机理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

[10].冯异星,罗格平,许文强,韩其飞,王渊刚.干旱区农田排水系统演变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13

论文知识图

模拟生态沟渠对农业面源污染物中6绿洲农田生态系统Burba校正后日均...排水沟结构剖一2达茂旗人口数皿变动图防护林带迎、背风面的相对湿度变化剖面地表温度分布

标签:;  ;  ;  ;  ;  ;  ;  

农田生态效应论文_陈璐,陈灿,黄璜,李桂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