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江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50032
【摘要】目的:分析地佐辛在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静脉注射瑞芬太尼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不给予物药,观察组则在手术结束前30min以静脉注射方式给予地佐辛,观察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以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能应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中效果显著,麻醉恢复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地佐辛;瑞芬太尼麻醉;痛觉过敏;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212-01
瑞芬太尼是临床上手术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新型超短效μ型阿片类静脉麻醉药物,该药物具备起效快、清除快以及无蓄积等多种特点,在各种手术镇痛中均有应用,但是由于该药手作用时效较短,麻醉停止之后镇痛效果消失过快,很容易导致患者于手术后出现痛觉过敏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预防和处理,就会给患者造成剧烈的疼痛[1]。本文主要就地佐辛在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作如下报告: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静脉注射瑞芬太尼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32-64岁之间,平均年龄(52.3±9.37)岁,对照组不给予地佐辛药物注射。观察组患者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5—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9.46)岁,观察组患者于手术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准备手术之前,先开放患者的静脉通道,提取苯巴比妥0.1g与阿托品0.5mg进行肌内注射,30min之后,实施诱导麻醉,提取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2.0mg/kg、瑞芬太尼3μg/kg以及维库溴铵0.1mg/kg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待患者气管插管成功之后,连接麻醉机开始持续麻醉,麻醉速度需保持在瑞芬太尼12μg?kg—1?h—1与丙泊酚5mg?kg—1?h—1,并且间断式给予维库溴铵让患者的肌肉维持松弛状态。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不注射地佐辛,观察组患者于手术前30min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地佐辛药物,具体方法为:于手术前30min,提取地佐辛0.1mg/kg静脉注射。两组患者都手术结束前10min时停止丙泊酚输注,手术结束时停止瑞芬太尼输注,整个手术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心率保持在≥55次/min,血压不能低于基础值的20%,待患者手术后完全恢复自主呼吸之后,将气管插管拔除,潮气量应该≥8ml/kg。
1.3疗效评定
手术后,观察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并于手术10min后,依据VRS法即语言描述评分法评定患者的疼痛情况,疼能评分最高分为4分,0分记为无痛,1分记为轻度疼痛,2分记为中度疼痛,3-4分记为重度疼痛。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选软件的版本是SPSS20.0,对文中涉及到的各项计量数据,选“(±s)”代表;在分析文中相关计数资料时,予以“X2”检验。此外,在检验文中计量资料时,以“t”进行。通过客观对照两组入选对象相关数据信息,若结果有差距,表明(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比较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一所示:
表一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比较(x±s)
3.讨论
当前,临床手术中大部分都采用短效麻醉药物实施麻醉,例如瑞芬太尼、丙泊酚等,这些药物由于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手术结束药物停用之后,很容易因为镇痛药物于患者体内的浓度持续下降,而引起患者疼痛[2]。相关研究显示[3],阿片类药物既可以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还能够激活患者体内的促伤害机制,增加的患者对于疼痛的敏感性,加剧患者的疼痛感,临床上将这种症状称之为阿片诱发的痛觉过敏。
瑞芬太尼是一种μ型阿片类静脉麻醉药物,这种药虽然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同时也会作用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通路,增加患者术后痛觉敏感程度、加剧患者的疼痛感与对于阿片类药物的需求量,这也就是明显的阿片类药物诱发痛觉过敏性反应(OIH)[4]。OIH主要是指患者的中枢性敏感,其发生的时间和阿片类药物作用时间之间呈现反比关系,药物的作用时间越短,OIH发生的速度也就越快。地佐辛属于吗啡烷类衍生物,是一种κ受体激动剂,μ受体拮抗剂,具有镇痛效果强,成瘾性较低等优点,在注射后30min内便可起效,持续时间可达到3h,镇痛效果高出哌替啶10倍以上[5]。
本次研究显示,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以及疼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地佐辛能应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雪萍,刘才堂.喷他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10,02:16-17.
[2]周红艳.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4,17:94-95+99.
[3]欧阳联.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07:68.
[4]叶贤瑞.不同剂量喷他佐辛在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比较[J].江西医药,2015,12:1479-1481.
[5]聂亮.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11:74-75.
作者简介:孙东江(1974年11月),籍贯大理,汉族,副主任医师,学历大学,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