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发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神经,早产儿,新生儿,髓鞘,骨骼肌,低氧,表观。
神经发育论文文献综述
吴文华,朱惠敏,林秋容[1](2019)在《脑损伤早产儿影像学改变与神经发育预后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损伤早产儿影像学改变与神经发育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预测脑损伤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9月于某院小儿神经康复科就诊,且在纠正胎龄后1个月~3个月时经外院颅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确定为脑损伤的早产儿50例,根据MRI结果,统计早产儿的脑损伤类型。对脑损伤早产儿实施康复治疗,并对其进行持续24个月的跟踪随访,每隔6个月采用Gesell量表评估其神经发育状况,比较不同脑损伤影像学改变类型早产儿的DQ评分。结果:(1)50例脑损伤早产儿中,有脑白质发育不良18例、脑实质出血3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10例、蛛网膜下腔增宽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9例、多发性脑软化3例;(2)干预前,脑白质发育不良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组、缺氧缺血性脑病组、蛛网膜下腔增宽组的各维度D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干预后的各维度DQ评分均较干预前增高(P<0.05);干预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后,各组在各个维度的DQ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高至低依次排列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组、蛛网膜下腔增宽组、脑白质发育不良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组。结论:脑损伤早产儿不同的头颅影像学改变其神经发育预后不同,临床上可根据脑损伤早产儿的头颅影像学改变预测其神经发育预后。(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任军爽,鲍玲,刘广丽,刘锦[2](2019)在《2016-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3080名4~30月龄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大兴地区3 080例4~30月龄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分析不同性别发育差异,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监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3 080名门诊儿童进行测查,用发育商评估,对测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18月龄婴幼儿不同性别婴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9~30月龄婴幼儿不同性别婴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月龄各能区儿童心理发育状况中,13~18月龄婴幼儿大运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及社交行为能区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19~24月龄和25~30月龄的婴幼儿,不同性别在五项能区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其得分情况均表现为男性显着低于女性。结论男性婴儿发育迟缓较女性突出,在语言、精细动作及社交行为叁个能区表现明显,需要家长及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预防保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提高婴幼儿生命早期的综合素质。(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24期)
金忆,胡小雪,杨泽勇[3](2019)在《孕晚期大鼠暴露于七氟醚对其子代神经发育潜在毒性的脂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脂质组学和转录组学,探讨孕晚期大鼠七氟醚暴露对子代神经发育的潜在毒性作用。方法将28只孕18天大鼠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S组给予2%七氟醚和98%氧气6 h,C组给予100%氧气6 h。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TOF-MS)及代谢组学数据的统计、功能和综合分析(MetaboAnalyst)方法分析两组新生大鼠血清中脂质组学变化;采用转录组学分析两组新生大鼠皮层组织RNA-seq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分析两组新生大鼠海马和皮层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变化。结果在S组中,潜在内源性代谢产物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甘油磷脂代谢是6种代谢途径中最重要的。qRT-PCR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S组Vcan基因与神经元发育、功能和修复相关的mRNAs表达显着增加(P<0.05)。HE和TUNEL染色显示S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增加,但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油磷脂和鞘脂代谢紊乱可能与孕晚期大鼠七氟醚暴露导致的子代神经发育潜在毒性机制有关,七氟醚诱导子代RNA-seq的变化,因此保持甘油磷脂和鞘脂代谢动态平衡,维持Vcan基因正常水平,可能是预防吸入麻醉药诱导的神经潜在毒性的相关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周庆女,黄华飞,钟文华,杨戎威,单丽琴[4](2019)在《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神经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监测足月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分析aEEG的特点,监测患儿神经发育情况,探讨aEEG在足月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神经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并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的足月新生儿80例,全部病例在确诊后24小时内完成aEEG检查,并在出生6个月进行婴儿神经系统国际测验量表(Infanib)评估,在出生12个月时行神经系统检测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将其作为诊断的"金标准"。结果患儿出生6个月Infanib评估显示,51例正常,16例过渡,13例异常,与aEEG不同结果的叁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_C=67.27,P<0.01);患儿出生12月行Gesell发育量表5项指标的评估,并与aEEG不同结果的叁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69,6.13,5.72,5.71,6.87,均P<0.05);出生12月脑瘫的评估,与aEEG不同结果的叁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_C=183.40,P<0.01);aEEG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80.0%、68.8%、83.3%;Infanib评估分别为76.7%、88.0%、79.3%、86.3%,aEEG和Infanib评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9,1.19,0.88,0.17,均P>0.05)。结论 aEEG检查结果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神经发育结局中具有较大的预测价值,其异常提示患儿预后不良,可以早期发现脑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黄明清,吴静,方克伟[5](2019)在《层粘连蛋白-211缺失对骨骼肌组织发育、神经髓鞘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粘连蛋白-211是由LAMA2基因编码的异叁聚体十字形复合物,由1条长臂和3条相似短臂构成,广泛分布于多种组织的基底膜中。层粘连蛋白-211通过其肽链的相应区域与细胞受体及基底膜成分结合,参与维持基底膜的完整性和调节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层粘连蛋白-211的缺失会通过干扰其自聚合以及与细胞表面受体如α-肌营养不良蛋白或整合素α7β1的相互作用而破坏肌基底膜的结构和功能,导致骨骼肌纤维在收缩负荷下受损,骨骼肌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同时还影响骨骼肌的再生。层粘连蛋白-211主要通过调控施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来参与神经髓鞘的形成过程,其缺失会通过调节轴突分选、调控髓鞘化来影响神经髓鞘的形成,从而导致神经疾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33期)
赵名,范明,朱玲玲[6](2019)在《HIF-1通路在低氧调控神经干细胞发育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氧气对动物生命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不清楚细胞如何适应氧气水平的变化.为表彰在"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方面所做出的贡献,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威廉·凯林、格雷格·塞门扎以及英国科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感知低氧的关键蛋白质,通过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来适应不同的氧气水平. HIF-1信号通路在生物发育、代谢、贫血、损伤修复等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张竑,王芬,张媛媛,郑雅宁[7](2019)在《袋鼠式护理模式对早产儿智力发育、运动发育及神经发育情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模式对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及神经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就诊的早产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模式,护理1个月后观察两组早产儿的疗效、智力、运动、神经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最大体质量下降比例、恢复体质量的时间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体质量恢复后的质量增长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早产儿随着月龄的增加智能发育商(DQ)评分逐渐升高,其中观察组在3月龄、7月龄和12月龄的DQ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早产儿的行为能力、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应等运动发育指数明显上升,且观察组各项指数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神经系统损伤总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为26.00%,观察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袋鼠式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的效果较好,促进早产儿智力、运动及神经行为的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岳少婷,张军,马登慧[8](2019)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压力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不良环境刺激会通过表观遗传修饰影响神经发育,对早产儿长期发育结局有不良影响,发育支持干预能逆转基因表观遗传改变而促进早产儿神经发育。该文就NICU压力环境、发育支持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表观遗传效应做一综述,为开展早产儿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21(11):1144-1147](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文,杨学梅,代素洁,陈虹[9](2019)在《晚期早产儿远期神经心理发育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围生医学的进步、新生重症监护病房设备的完善以及护理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显着提高,晚期早产儿(LPI)的出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对LPI的研究成为儿科医学的研究热点。LPI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具有潜在的脑损伤,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远期神经心理发育结局与长期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可导致其远期神经心理发育落后于正常足月儿。对LPI的随访、定期监测和及时系统干预有助于LPI神经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2期)
田园,章春草,郑小斐,刘烽,王莎莎[10](2019)在《NICU出院高危新生儿不同月龄神经精神发育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NICU出院高危儿6和18月龄神经精神发育特征,为开展高危儿发育监测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12月出生并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高危儿随访门诊接受系统管理的高危新生儿进行随访,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评估6和18月龄高危儿神经精神发育情况,分析不同分组高危儿发育特征。结果 6月龄共488例高危儿纳入分析,18月龄共294名高危儿纳入分析。6和18月龄时各组高危儿各能区发育商(DQ)均值可达量表平均值范围。6月龄男童不同出生胎龄(GA)分组的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DQ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18月龄不同GA高危儿4个能区D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与神经精神功能表现密切的运动能、应物能区,仍以晚期早产男童组DQ值最低。结论 NICU出院高危新生儿精神发育存在性别、出生胎龄间的差异;即使平均DQ达量表平均值范围,这一群体神经精神发育风险仍较高,且不同年龄高危儿侧重不同能区;需重点监测中期、晚期早产男童,持续开展家长教育和干预。(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22期)
神经发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大兴地区3 080例4~30月龄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分析不同性别发育差异,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监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3 080名门诊儿童进行测查,用发育商评估,对测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18月龄婴幼儿不同性别婴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9~30月龄婴幼儿不同性别婴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月龄各能区儿童心理发育状况中,13~18月龄婴幼儿大运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及社交行为能区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19~24月龄和25~30月龄的婴幼儿,不同性别在五项能区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其得分情况均表现为男性显着低于女性。结论男性婴儿发育迟缓较女性突出,在语言、精细动作及社交行为叁个能区表现明显,需要家长及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预防保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提高婴幼儿生命早期的综合素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发育论文参考文献
[1].吴文华,朱惠敏,林秋容.脑损伤早产儿影像学改变与神经发育预后相关性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
[2].任军爽,鲍玲,刘广丽,刘锦.2016-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3080名4~30月龄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
[3].金忆,胡小雪,杨泽勇.孕晚期大鼠暴露于七氟醚对其子代神经发育潜在毒性的脂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9
[4].周庆女,黄华飞,钟文华,杨戎威,单丽琴.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神经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
[5].黄明清,吴静,方克伟.层粘连蛋白-211缺失对骨骼肌组织发育、神经髓鞘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9
[6].赵名,范明,朱玲玲.HIF-1通路在低氧调控神经干细胞发育中的作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9
[7].张竑,王芬,张媛媛,郑雅宁.袋鼠式护理模式对早产儿智力发育、运动发育及神经发育情况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9
[8].岳少婷,张军,马登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压力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
[9].李文,杨学梅,代素洁,陈虹.晚期早产儿远期神经心理发育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9
[10].田园,章春草,郑小斐,刘烽,王莎莎.NICU出院高危新生儿不同月龄神经精神发育特征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