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水稻飞虱对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抗性及治理研究

两种水稻飞虱对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抗性及治理研究

林友伟[1]2004年在《两种水稻飞虱对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抗性及治理研究》文中指出褐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近年来,噻嗪酮和吡虫啉是控制其为害的主要药剂。因此,开展针对这两种药剂的抗性研究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褐飞虱吡虫啉选育种群在室内再用吡虫啉连续筛选15代,抗性上升7.56倍,与敏感品系(JPS_(93))相比抗性水平为13.9倍,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0523,表明抗性发展较慢。筛选前10代期间(F_1~F_(10)),抗性仅上升了0.24倍,h~2为0.0257;筛选后5代期间(F_(10)~F_(15)),抗性上升了0.54倍,h~2为0.1188,表明后期筛选比前期抗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抗性预报的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上升10倍所需的代数随着选择压力和抗性现实遗传力(h~2)的上升而递减,当选择压力为90%与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0257和0.1188时,抗性上升10倍分别需要55和13代。 噻嗪酮抗性品系ABF_(52)(在饲养52代期间筛选43代后,LC_(50)为311.3 mg a.i./L,抗性达1369.6倍)再用噻嗪酮连续筛选15代(AQR_1~AQR_(15)),AQR_(15)的LC_(50)为1099.3mg a.i./L,抗性达4101.7倍。在筛选的前12代(AQR1~AQR_(12)),抗性倍数仅由AQR_1的1406.3倍上升到AQR_(12)的1412.7倍,抗性上升极为缓慢;但在抗性筛选的第13代(AQR_(13)),LC_(50)值上升为964.5(778.6~1270.8)mg a.i./L,与第12代的LC_(50)值378.6(301.1~503.7)mg a.i./L相比差异显着,表明在抗性筛选的后期,褐飞虱抗性品系对噻嗪酮的抗性进一步上升。 以单雌系F_1代遗传检测法对JP_(03)种群(2003年采自江浦大田褐飞虱)的225个褐飞虱单雌系进行检测,发现其期望抗性等位基因频率(95%置信限)为6.49%(1.50~11.48%),进一步证实了单雌系F_1代遗传法的可行性。 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噻嗪酮单用和加增效剂氧化酶和酯酶抑制剂SV1(5 mg a.i./L)、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20 mg a.i./L)及谷胱甘肽转移酶抑制剂DEM(500 mg a.i./L)对敏感和抗性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这叁种增效剂对噻嗪酮无明显的增效作用,说明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与酯酶、多功能氧化酶以及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无关。 分别用稻茎浸渍法和点滴法测定了室内用吡虫啉筛选的抗性种群(NNR_(12))和未筛选的对照种群(NNY_(44))对吡虫啉、噻嗪酮、啶虫脒以及锐劲特的毒力,结果表明褐飞两种水稻飞虱对毗虫琳和唾嗓酮的抗性及治理研究虱对咄虫琳产生抗性后对吮虫眯有中等水平的交互杭性(稻茎浸渍法浏定时1 .7倍;点滴法测定时2.4倍),而对邃嗓酮和锐劲特无明显交互抗性.因此邃嗓酮、锐劲特及咄虫琳可在田间交替使用. 氛氟氛菊醋、高效氛氛菊醋对不同翅型揭飞虱繁殖力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用氛氟氛菊醋、高效氛氛菊醋亚致死剂量(LCS动.6 mg a.i./L、2.6mga.i./L)处理水稻植株后,存活的褐飞虱长翅和短翅型成虫的产卵量分别为339.4土191.7和394.8士200.9粒/雌、310.4士167.4和344.2士183.5拉/雌,与对照(168.1士120.2和192.7士129.5粒/雌)相比统计分析差异显着,即对产卵量具有显着的刺激作用。如果用氛氟氛菊醋、高效氛氛菊醋防治水稻螟虫将会促使揭飞虱在本地和迁入地猖撅发生。 灰飞虱是一种重要的传毒昆虫。室内研究表明,夏季和冬季饲养灰飞虱的最佳寄主分别是稗草和小麦。采用稻茎浸渍法和,点滴法进行的生测结果表明,毗虫琳、噬嗓酮、吮虫眯及锐劲特四种药剂中,锐劲特的毒力最高。锐劲特是正效应杀虫剂.

戴德江[2]2003年在《褐飞虱对吡虫啉和噻嗪酮抗性风险、早期抗性检测及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褐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近年来,噻嗪酮和吡虫啉是控制其为害的主要药剂。对于实施“预防性”抗性治理策略,田间早期抗性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和灵敏度是关键。 建立了检测褐飞虱对噻嗪酮早期抗性的新方法——单雌系F_1代遗传检测法。对JP_(01)种群(2001年采自江浦大田褐飞虱)的168个褐飞虱单雌系进行检测,发现其期望抗性等位基因频率(95%置信限)为4.65%(0.22~9.08%),对NN_(02)种群(2002年采自南宁大田褐飞虱)的172个褐飞虱单雌系进行检测,发现其期望抗性等位基因频率为10.28%(3.97~16.59%);同时用单雌系F_2代法分别检测了两种群的70和86个单雌系,发现其期望抗性等位基因频率(95%置信限)分别为4.86%(0~9.79%)和10%(3.77~16.23%)。由于两种检测方法的95%置信限区间基本重迭,表明单雌系F_1代法可代替单雌系F_2代法用于检测褐飞虱对噻嗪酮早期抗性等位基因频率,且方法简单、易行。该检测方法可为实施抗性治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褐飞虱种群(1999年采自南宁大田第2代成虫)在室内用吡虫啉连续筛选17代,抗性上升8.91倍,与敏感品系(JPS_(93))相比抗性为16.1倍,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1174,表明抗性发展较慢。筛选前12代期间(F_1~F_(12)),抗性仅上升了0.68倍,h~2为0.0352;筛选后5代期间(F_(12)~F_(17)),抗性上升了4.88倍,h~2为0.3676,表明后期筛选比前期抗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抗性预报的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上升10倍所需的代数随着选择压力和抗性现实遗传力(h~2)的上升而递减,当选择压力为90%与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0532和0.3676,抗性上升10倍分别需35和5代。 抗性品系ABF_(36)(在饲养36代期间筛选27代后,LC_(50)为310.2a.i.mg/L,抗性达1364.7倍)再用噻嗪酮连续筛选20代(AQR_1~AQR_(20))后,LC_(50)为378.8mg a.i./L,抗性达1666.5倍。其中AQR_7进行了单对筛选,单对纯化前筛选的6代(AQR_1~AQR_6)和单对纯化后筛选的13代(AQR_8~AQR_(20)),其h~2分别为0.0127和0.0157;抗性预报的结果表明,当选择压力为90%时,抗性上升10倍纯化前所需73代,而纯化后反需79代,表明噻嗪酮抗品系形成后,抗性很难进一步发展。 交互抗性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筛选的吡虫啉抗性种群(NNR_(15))对吡虫啉和噻嗪酮的LC_(50)值分别是对照未筛选种群(NNF_(35))的6.1和0.9倍,初步表明褐 褐飞虱对吧虫琳和喷嚏酮抗性风险、早期抗性检测及治理研究飞虱对此虫琳产生抗性后对噶嘻酮无明显交互抗性。因此惨嘻酮和此虫琳可在田间交替使用。 褐飞虱抗、感品系相对适合度研究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JPS,;)相比,抗性种群的1-2龄若虫存活率、孵化率下降,产卵期、成虫寿命缩短,有效产卵量和卵块数减少;嘻嘻酮抗性品系(AQR;;)和此虫琳抗性种群(NNR;)的相对适合度仅为敏感品系的 0.5 8和 0.2 9,即两抗性种群存在明显的生存劣势。 波氰菊酯对不同翅型褐飞虱繁殖力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用澳氰菊酯亚致死剂量(LC;-10 a.i.mg/L)处理水稻植株后,存活的褐飞虱长翅和短翅型咸虫的产卵量分别为 3 8 2.6IIS 7.8和 4 01.5 ti 8 8.3粒/雌,与对照(19 0.6110 5.9和237.7土110.9粒/雌)相比统计分析差异显着,即对产卵量具有显着的刺激作用。如果用澳氰菊酯防治水稻螟虫会促使褐飞虱在本地和迁入地猖极发生。 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此虫琳在稻茎(长 15cm)中的内吸传导对褐飞虱叁龄若虫的杀虫作用,并与稻茎全株浸渍(触杀和内吸作用)相比较。测定结果初步表明:浸水良(向上传导)和浸顶(向下传导)比全株浸渍的杀虫作用分别低3.4-4.8和4.0-5.4倍,但浸根和浸顶的95%置信限重迭较大,说明此虫淋在稻茎中的内吸向上和向下传导对褐飞虱叁龄若虫的杀虫作用没有显着差异。 室内筛选此虫淋和杀虫单混配对褐飞虱的最佳配比的结果表明:叶匕虫琳十杀虫单配比为1:34-1:叩时,其共毒系数最大为169.1-196.3,对褐飞虱具明显增效作用,其余配比均为相力。作用。

王彦华, 王强, 沈晋良, 吴声敢, 俞瑞鲜[3]2009年在《褐飞虱抗药性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是其近年来暴发频繁的重要原因。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褐飞虱抗药性的研究成果,包括褐飞虱抗性测定方法、抗药性的发展、交互抗性、抗性遗传、抗性机理及抗性治理等。田间褐飞虱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吡虫啉产生高水平到极高水平抗性,对氯噻啉和噻虫嗪分别产生中等水平和低水平的抗药性,对呋虫胺和烯啶虫胺仍然处于敏感性阶段。此外,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昆虫生长调节剂)产生低水平到中等水平抗性。长期大面积使用化学药剂是褐飞虱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褐飞虱的抗性治理,以延缓其抗药性进一步发展。

卢鹏[4]2011年在《稻飞虱对几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抗性快速检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亚洲地区一种远距离迁飞性水稻害虫,近30年来发生面积扩大,暴发频率显着增加,严重危害了中国水稻的生产。本文通过湖北省不同地区稻飞虱田间种群敏感性测定、单剂及复配对褐飞虱的毒力测定、不同剂量吡蚜酮对褐飞虱繁殖的影响以及褐飞虱抗性快速检测的研究,为褐飞虱的抗性治理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稻飞虱对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敏感性检测采用稻茎浸渍法检测了2009-2010年湖北省武穴、天门、监利、通城、孝感、公安及枣阳七个地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噻嗪酮的敏感性。褐飞虱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相比,七个地区的褐飞虱种群在2009和2010年对吡虫啉均为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敏感度变异倍数分别达到80.2-158.9倍和136.9-337.2倍;七个地区的褐飞虱种群在2009年对噻嗪酮的敏感度变异倍数达到4.7-11.8倍,属敏感度下降至低水平抗性,而2010年对噻嗪酮的敏感度变异倍数达到8.2-52.1倍,属低水平至高水平抗性。白背飞虱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和噻嗪酮对七个地区的白背飞虱种群都具有较高的室内毒力,LC50值分别为0.08-0.31 mg/L、0.11-0.37 mg/L。2.单剂及复配对褐飞虱的毒力测定采用稻茎浸渍法分别测定了10种单剂对褐飞虱田间种群和2种单剂及其复配对室内种群的毒力。结果表明:10种单剂中噻嗪酮对褐飞虱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14.17 mg/L;杀虫单对褐飞虱田间种群的LC50值最大,达303.72 mg/L。在辛硫磷和吡蚜酮复配对褐飞虱的最佳配比室内筛选中,当两者以6.40:3.80(混剂中辛硫磷的有效成分占62.7%,吡蚜酮占37.3%)比例复配时,两者具有最大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158.09。3.不同剂量吡蚜酮对褐飞虱繁殖的影响吡蚜酮对长翅型褐飞虱雌成虫繁殖力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用吡蚜酮亚致死剂量LC10, LC20,LC30 (2.86mg/L、5.49 mg/L、8.80mg/L)处理水稻植株后,存活的褐飞虱长翅型雌成虫的产卵量分别为171.89±116.51、140.55±65.88和102.11±57.91粒/雌,其中经LC20、LC30处理后雌成虫产卵量与对照(233.13±88.10粒/雌)存在极显着性差异,即吡蚜酮亚致死剂量LC20和LC30对褐飞虱雌成虫产卵量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4.褐飞虱抗性快速检测的研究以玻璃管药膜法测定褐飞虱对异丙威的诊断剂量,经四次独立测定的数据合并后,褐飞虱对异丙威的LC99值为0.33μg/cm2,再以异丙威诊断剂量对褐飞虱室内种群进行处理,计算出平均死亡率为90.56±0.57%。下一步还将继续研究诊断剂量对田间种群的适合性以及田间实验,以便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异丙威对褐飞虱防治前的抗性检测。

王志伟[5]2012年在《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及对噻嗪酮和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文中认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我国重要的迁飞性水稻害虫,在国内各稻区都有发生,常年对水稻生产造成较大危害,尤其是作为水稻病毒病的传播媒介。针对该害虫的防治在生产上以使用化学农药为主,但白背飞虱对杀虫剂产生抗性的问题严重影响生产上化学防治的效果,为更科学地指导白背飞虱化学防治,本文报道了2010与2011年采自我国9省20个县市白背飞虱种群对常用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毒死蜱、噻嗪酮以及吡蚜酮抗药性的监测结果,并分析了各地种群杀虫剂抗药性水平差异与其解毒酶活力的相关性,并对噻嗪酮与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进行了评估。1、白背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毒死蜱以及吡蚜酮的敏感基线将2006年采自广西南宁白背飞虱种群在室内不接触任何杀虫剂进行连续饲养,得到了室内白背飞虱品系Lab-NN,通过稻茎浸渍法进行测定,该种群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以及毒死蜱的敏感性较原始种群都有显着地提高,尤其是毒死蜱的敏感性提高了9.4倍,对噻虫嗪、吡虫啉与噻嗪酮的敏感性分别提高了2.1、1.9与1.4倍。该品系对这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毒死蜱以及吡蚜酮的LC50值分别为:0.109、0.096、0.044、0.236、0.478mg ai/L,其LCso值与采自田间种群对各药剂的LCso值相比都是最低的,所以该品系可为白背飞虱的敏感品系用于抗药性的监测,所测得的毒力数据可作为白背飞虱的敏感基线。2、白背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毒死蜱以及吡蚜酮的抗药性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毒死蜱以及吡蚜酮对全国25个白背飞虱种群的毒力,不同地理种群间对这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都存在一定差异。28%监测种群对吡虫啉具有中等水平的抗药性,以安徽潜山种群的抗性最高(15倍),32%种群为低水平抗性,44%种群仍较敏感。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问题已较普遍,大多数种群(84%)已达中等水平抗药性,来自四川合江的抗性倍数最高达25.6倍,仅广西南宁种群处于敏感状态。而噻虫嗪、毒死蜱与吡蚜酮的抗性问题并不突出,分别有28%、32%与28%的田间种群对噻虫嗪、毒死蜱与吡蚜酮表现为低水平抗性,大多数田间种群仍对这3种杀虫剂敏感。3、不同地理种群解毒酶活性的差异本文报道了11个白背飞虱田间种群以及室内敏感种群Lab-NN叁种解毒酶(酯酶、多功能氧化酶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在测定的种群中,酶酶与P450的活性都是以室内敏感种群的最低,显着低于测定的田间种群,田间种群之间2种代谢酶的活力也有显着的差异,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力在所有种群中差异不显着,室内品系的GST活力与田间种群相当,GST可能与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所测定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差异无关。而白背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变化与酯酶活性大小有正相关性,说明吡虫啉的抗性可能与酯酶有关。多功能氧化酶P450活性大小与噻嗪酮和噻虫嗪的毒力之间也有一定正相关性,说明这2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也受P450活性变化的影响。4、白背飞虱对噻嗪酮与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采用稻茎浸渍法对采自2006年广西南宁的白背飞虱种群分别在室内用噻嗪酮与吡虫啉进行了连续24代与14代的筛选。筛选后对噻嗪酮与吡虫啉的抗性分别上升了22.3倍与21.3倍,抗性现实遗传力(矿)分别为0.1219与0.2453,在分别用噻嗪酮与吡虫啉防治时造成80-90%死亡率的情况下,白背飞虱对噻嗪酮与吡虫啉的抗性上升10倍所需代数分别为7-9代与3-6代,说明白背飞虱在环境方差较小的室内对噻嗪酮与吡虫啉都具有较高的抗性风险,且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高于噻嗪酮。

庄永林[6]2000年在《褐飞虱对噻嗪酮及吡虫啉的抗药性研究》文中提出褐飞虱[brown planthopper简称 BPH,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目前控制其为害的主要手段仍是化学防治,但长期大面积使用噻嗪酮及吡虫啉等药剂,褐飞虱是否会对这两种药剂产生抗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此进行一些研究和探索,取得结果如下: 1.建立了测定褐飞虱对噻嗪酮及吡虫啉抗药性的标准方法——稻茎浸渍法及相应的敏感毒力基线。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敏感毒力基线为Y=6.6499+2.8865x,LC_50=0.268mg a.i./L;对吡虫啉的敏感毒力基线为Y=7.1422+2.0792x,LC_50=0.09mg a.i./L。1996至1999年期间以该方法监测了广西南宁、桂林、安徽安庆、江苏江浦、仪征及南通等地大田褐飞虱对噻嗪酮和吡虫啉的敏感性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各地大田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阶段,抗性倍数(RR)为1.4~3.5倍;对吡虫啉为敏感至低水平抗性,RR为1.2~6.3倍。即褐飞虱对这两种药剂抗性发展缓慢。 2.在室内饲养36代期间,褐飞虱用噻嗪酮筛选了27代,抗性上升507.6倍,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264;其中间断筛选时抗性发展速度比连续筛选慢得多,在前期25代(F_0~F_(25),筛选16代)间断筛选期间,抗性上升0.44倍,h~2为0.028;在后期15代(F_(21)~F_(36))连续筛选期间,抗性上升737.7倍,h~2为0.406。室内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筛选(饲养32代,间断筛选了22代)结果表明抗性发展缓慢。 抗性预报的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噻嗪酮和吡虫啉抗性上升10倍所需的代数都随着选择压力(死亡率)和抗性现实遗传力(h~2)的上升而递减。在不考虑迁入的情况下,在噻嗪酮前期间断筛选25代期间,抗性发展缓慢,当选择压力为90%和99%时,抗性上升10信所需的代数分别为61和40代;而在后期15代连续筛选期间,抗性发展迅速,当选择压力为90%和99%为,抗性上升10倍均只需 2代。证实在类似大田用药[每年(代)不连续用药]的室内间断筛选下,其抗性发展明显慢于连续筛选【每年(代)连续用药】。 3.模拟迁飞稀释作用(筛选后代存活的个体与敏感个体按1:l稀释)和低、高浓度室内筛选 14代,抗性分别上升 1.0、18.1及 212.2倍,h‘分别为0刀3、0.191和0.329 抗性预报表明,当选择压力为卯%和99%时,抗性上升10倍所需的代数分别为34和22代、16和4代、3和2代。证实褐飞虱迁飞过程中敏感虫源的稀释作用可明显延缓其对鹰噎酮抗性的发展。 考虑到大田褐飞虱种群既有迁飞稀释,常年又是间断用药筛选等原因,因此大田种群抗性发展的速度要比模拟迁飞或室内间断筛迷所预报的结果还慢。 4.通过分析褐飞虱对噬嗓酮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u)的杂交u;、F。’人 自交吓卜 F。’)及回交后代mC)叁龄若虫对唆噎酮的剂量-反应数据,发现其抗世遗传是常染色体上多基因控制的,抗性主基因为不完全隐性,其显性度值*)为-0.3153吓;人-0.3763吓;’入建立了区分敏感与抗性杂合于和区分抗性杂合子与纯合于的两个区分剂量,分别为0.74和50ms a.i.几。 5.以单雌系F。代遗传浓缩检测法检测了田间种群高淳F;,;,。;,及室内种群安庆F删。4中对隍嗓酮抗性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表明,高淳F。。。。;和安庆F。。;;;。种群中对唾噎酮抗性等位基因的期望频率分别为 6.5% u5%FL为 0~16.4们和9.3%(95%FL为 3.5%~15.l%)。 6.交互抗性研究表明:室内筛选抗@啼酮的褐飞虱种群对毗虫咐无交互抗性。因此在长期使用鹰喷酮防治的地区,可以与毗虫呀交替使用。 7.鉴于褐飞虱迁-B稀释作用和大田间断用药能有利于延缓其抗性发展,以及其对唾咦酮及毗虫咐的抗性风险较小,主产上只要重视该两种药剂的科学轮用,就可在相当长时间内使其在褐飞虱的防治中保持和发挥较好作用。

参考文献:

[1]. 两种水稻飞虱对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抗性及治理研究[D]. 林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04

[2]. 褐飞虱对吡虫啉和噻嗪酮抗性风险、早期抗性检测及治理研究[D]. 戴德江. 南京农业大学. 2003

[3]. 褐飞虱抗药性研究现状[J]. 王彦华, 王强, 沈晋良, 吴声敢, 俞瑞鲜. 昆虫知识. 2009

[4]. 稻飞虱对几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抗性快速检测的研究[D]. 卢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11

[5]. 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及对噻嗪酮和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D]. 王志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2

[6]. 褐飞虱对噻嗪酮及吡虫啉的抗药性研究[D]. 庄永林. 南京农业大学. 2000

标签:;  ;  ;  ;  ;  ;  ;  ;  

两种水稻飞虱对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抗性及治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