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衰竭论文_许久军,张娟,张连珍,许敏,崔素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左心衰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衰,肥厚,注射液,高血压,超声,桡动脉,老年。

左心衰竭论文文献综述

许久军,张娟,张连珍,许敏,崔素军[1](2019)在《左心衰竭误漏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6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左心衰竭误漏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原因,总结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旨在降低误漏诊率。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左心衰竭误漏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均表现为气促、咳嗽,高枕卧位后有所缓解,入院后给予对症处理,症状未见好转。为明确病情,进一步综合分析临床症状及体征、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确诊为左心衰竭。本组误漏诊时间10 d~2个月,平均(26.54±10.30)d,其中15例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例因感染继发左心衰竭而漏诊。16例确诊后给予利尿、扩血管、强心等抗心力衰竭治疗,1~3周后病情缓解出院。结论老年左心衰竭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表现,加之多种疾病共存,易掩盖左心衰竭症状及体征,同时医师对左心衰竭认识不足,未仔细查体,是造成临床误漏诊的主要原因,接诊医师应提高警惕。(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12期)

牛攀霞,李汉杰[2](2019)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AECOPD合并左心衰竭患者通气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AECOPD合并左心衰竭患者通气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AECOPD合并左心衰竭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面罩吸氧,观察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PaCO2、MAP、CPIS评分均降低,PaO2/FiO2、CO、LVEF、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左心衰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通气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肺功能,减轻肺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6期)

魏红[3](2019)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采用心脏彩超的临床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采用心脏彩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70例健康正常人,将其作为健康组;入院后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心脏彩超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组相比,实验组的LVEF值显着降低(P <0.05),LVDd、LAD以及E/Ea值均显着增加(P<0.05)。结论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诊断中,采用心脏彩超检查能对患者心脏结构和心脏功能进行及时了解,诊断准确率较高,能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指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杨娣[4](2019)在《心脏超声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于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最大运动速度的比值(E/E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房内径(LAD),对比观察组不同心功能NYHA分级患者的LVEF、E/Ea、LVEDd及LAD。结果观察组LVEF及E/Ea较对照组低,LVEDd、LAD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NYHA分级越高,LVEF、E/Ea水平越低,LVEDd、LAD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可有效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且可判定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5期)

温志桥,冯淑文,陈和景[5](2019)在《联合检测超声心动图、NT-pro BNP在诊断和评估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联合检测超声心动图、NT-pro 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诊断和评估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给予单纯NT-pro BNP检测,联合组给予超声心动图与NT-pro BNP检测,对比分析两组病死率、再住院率、平均住院费用及诊断准确性。结果:联合组病死率、再住院率显着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联合组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显着少于参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联合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为90.70%、95.35%,参照组为72.09%、74.42%,联合组显着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联合组诊断特异性为79.07%,参照组为76.7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给予超声心动图与NT-pro BNP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病死率及再住院率,减少住院费用,在评估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中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李洁[6](2019)在《老年人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左心衰竭急性发作其与稳定期心电图变化。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期老年病患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电图监测,对比观察急性期于稳定期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此100例患者急性发作期较稳定期心率、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方面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tfV1、房颤、ST-T缺血性改变发生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观察中,此两组患者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发生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发作期老年左心衰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心电图可良好反应老年衰竭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稳定期病情变化,临床应强化将老年病患的心电图监控。(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贾月华[7](2019)在《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抢救中采取早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对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早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半年间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机械通气,实验组患者采取早期气管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入院7天后的BNP水平、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病死率,以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早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机械通气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早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不仅可以降低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病死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宋明明[8](2019)在《急性左心衰竭应用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托拉塞米注射液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选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A组(36例,应用呋塞米注射液治疗)、B组(36例,应用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对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分析。结果 :A组总有效率77.78%低于B组94.44%,有统计学差异(x2=4.181,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比B组2.78%高,差异性明显(x2=3.956,P=0.047 <0.05)。结论 :托拉塞米注射液对急性左心衰竭治疗,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9年22期)

侯江红,吴秀娟,王一锦,李军农[9](2019)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月渭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静脉输注硝酸甘油注射液,以5μg/min恒速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压力(LAP)、IVC直径(IVCD)和肺动脉收缩压(PSAP),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I)、cTnT、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ST2(sST2)含量,血浆B型利钠肽(BNP)浓度,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比值及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4%,显着低于治疗组的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值均显着升高(P<0.05),而LVEDD、LAP、IVCD、PSAP值均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超声心动图参数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TnI、c TnT、GDF-15、sST2含量及血浆BNP浓度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O/ET比值显着升高(P<0.05),血浆D-D和血清CRP水平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NO/ET比值及D-D、CRP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显着,可减轻心脏组织损伤,纠正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改善微循环障碍,稳定病情。(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宗振方[10](2019)在《不同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86例,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桡动脉入路组与股动脉入路组,各43例。股动脉入路组采用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桡动脉入路组采用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心功能。结果:桡动脉入路组穿刺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股动脉入路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术前降低,但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股动脉入路组的20.93%(P<0.05)。结论:桡动脉入路、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但与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相比,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缩短穿刺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左心衰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AECOPD合并左心衰竭患者通气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AECOPD合并左心衰竭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面罩吸氧,观察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PaCO2、MAP、CPIS评分均降低,PaO2/FiO2、CO、LVEF、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左心衰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通气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肺功能,减轻肺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左心衰竭论文参考文献

[1].许久军,张娟,张连珍,许敏,崔素军.左心衰竭误漏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6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9

[2].牛攀霞,李汉杰.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AECOPD合并左心衰竭患者通气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3].魏红.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采用心脏彩超的临床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4].杨娣.心脏超声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

[5].温志桥,冯淑文,陈和景.联合检测超声心动图、NT-proBNP在诊断和评估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中的作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6].李洁.老年人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7].贾月华.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抢救中采取早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8].宋明明.急性左心衰竭应用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

[9].侯江红,吴秀娟,王一锦,李军农.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

[10].宗振方.不同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比较[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论文知识图

左心衰竭病因示意图左心转流-图5-3 左心房—主动脉转流水平及B线数目诊断重度左心衰竭单项选择题答案8.不同PVR患者术后发生室速并接受I...左心衰竭病人表现潮式呼吸的机制...

标签:;  ;  ;  ;  ;  ;  ;  

左心衰竭论文_许久军,张娟,张连珍,许敏,崔素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