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判断论文-邓章应

同一性判断论文-邓章应

导读:本文包含了同一性判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字符,字,同一性,关系演变

同一性判断论文文献综述

邓章应[1](2019)在《字与字符:字的同一性判断及字与字符的关系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字是记录语言单位的符号,字符是记录字的符号。字符通过形体与其他字符相区别,而字的功能是通过字符表现不同语言单位。汉字系统中存在同字异字符和同字符异字的情况。字符有本用、兼用和借用叁种职能,判断字符是否属于同一个字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字记录的语言单位相同,二是该字符只使用本用,并且不存在其他本用。在文字发展过程中,字与字符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李辞[2](2018)在《“公诉事实同一性”的判断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我国的刑事审判中,只要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变化,公诉人有权变更起诉罪名。~(2)同时,对于因"证据不足"被判无罪的被告人,检察机关根据新的事实、证据重新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3)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过程中,保障法院依法裁判的独立性,排除对审判的干预因素,促成控辩间平等对抗等问题,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大关切。检察机关的变更起诉以及在法院作出无罪判决之后的重新起诉,一定程度上将会对审判(本文来源于《人民检察》期刊2018年22期)

徐冉[3](2018)在《辩证思维对初显成人道德判断、同一性及行为间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初显成人指的是青年从18-24岁的这一独立的阶段,是年轻一代具有代表性的群体,处于这一时期的个体正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矛盾的时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丰富,人们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上经常出现与年轻一代相关的道德事件,这些与道德有关的事件给初显成人的“知”、“情”、“行”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关初显成人道德方面的问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本文以初显成人的道德判断、道德同一性及道德行为的研究为基础,加入辩证思维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关系,通过研究结果为高校道德教育提供一些建议。为了探讨初显成人道德判断、道德同一性及道德行为的状况及叁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辩证思维在叁者间的关系作用。根据整群随机取样的原则选取730名初显成人及470名未成年人为被试,发放《道德判断测验(MJT)》、《道德同一性量表》、《亲社会倾向量表(PTM)》和《简明辩证思维量表(B-DSS)》,收回初显成人有效问卷716份,未成年人有效问卷467份。采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以及调节效应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初显成人和未成年在“工厂风波”故事中的道德判断都比较恰当,在“医生的选择”故事中两个群体都体现出了辩证思维。初显成人和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都处于中等水平。2.道德判断在初显成人和未成年人的结构方程模型中,道德认知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均不显着。3.辩证思维的叁个维度即矛盾容忍度、认知改变和行为改变在对初显成人的道德判断、道德同一性和亲社会行为存在调节作用。4.矛盾容忍度辩证思维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判断、道德同一性和亲社会行为不存在调节作用,认知改变和行为改变辩证思维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判断、道德同一性和亲社会行为的调节作用存在。5.辩证思维的叁个维度在初显成人和未成年人的道德判断、同一性和亲社会行为间起的调节作用既有区别,又有共性。(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3-01)

杨韡[4](2017)在《动态IP地址能否作为判断侵权主体同一性的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案号】(2014)杨民叁(知)初字第161号(2015)沪知民终字第5号【裁判要旨】在网络侵权案件中,固定IP地址的唯一性使得其能够成为确认侵权主体的依据,那么数个被控侵权行为实施者登录同一网络平台的动态IP地址(本文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报》期刊2017-11-01)

王林[5](2017)在《公职人员的共情、道德判断、道德同一性与微道德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同一性即道德认同,定义为:个体基于自身对道德的追求,对其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的定位,涉及个体成为什么样人的想法,是个体对自我道德形象的自我概念图式。公职人员的微道德行为,即公职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既定情境中影响较小、不易被重视的行为,且在职业道德中没有被明显规定的公职人员必须遵守的,但却是被公众所期待的,积累起来能够影响民众对政府信任的,可以产生社会效应的道德行为。共情通过激活人脑中一种特定的规范来影响道德判断,鼓励人们在道德行为有积极的情感体会追求,使个体更多的从事道德情绪,可以产生积极的道德行为的经验;道德同一性可以预测两难困境下的道德行为,对道德行为有着调节作用。微道德行为作为特殊的道德行为,共情、道德判断和道德同一性对其是否有着同样的作用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本研究分为两个主要步骤:研究一为公职人员微道德行为问卷的编制,通过访谈、文献查阅和数据分析,得到具有良好信效度,包含亲和力、尊重和同情心叁个维度的公职人员微道德行为正式问卷。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了公职人员的共情、道德判断、道德同一性与微道德行为的关系,研究的结果表明:(1)公职人员的共情、道德判断和微道德行为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在共情能力、道德判断、微道德行为表现上显着高于男性。(2)共情、道德判断、道德同一性与微道德行为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且都可以用来直接地预测公职人员的微道德行为。(3)共情是道德判断与公职人员微道德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且这一中介作用受到公职人员道德同一性的调节,即共情是公职人员微道德行为有调节的中介变量。(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7-05-01)

王彦强[6](2016)在《犯罪竞合中的法益同一性判断》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刑法中"特别法惟轻"的法条竞合现象,的确有部分是因为错将想象竞合当作法条竞合造成的。区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实质标准是法益同一性。属于同类法益的具体法益之间未必具有同一性,而不属于同类法益的具体法益之间也未必不具有同一性。当判断竞合关系涉及侵害复合法益的犯罪时,不能忽视必要保护之次要法益,次要法益与它罪法益亦可能具有法益同一性;不能混淆次要法益与附随法益,误将附随法益当作次要法益,将导致法条竞合现象的不当扩张。法益是否同一除考虑法益性质和内容外,也受制于法益保护范围和程度,即保护相同法益,但保护程度或范围存在轻重大小之别的条文之间,亦可认为法益不同一,而成立想象竞合。(本文来源于《法学家》期刊2016年02期)

肖莉[7](2013)在《道德同一性对道德判断及道德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同一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道德追求,对成为有道德的人的定位和期待,涉及个体对想成为什么样人的思考,是个体对自我道德形象的自我概念图式。本文将自我实现理论拓展到道德领域,探讨道德同一性对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取行为回忆范式,研究一探讨道德同一性对道德判断的影响,采取单因素叁水平实验设计,叁组被试分别抄写9个道德词汇、9个非道德词汇、9个不道德词汇,然后用抄写的词汇写一个关于自身的故事,以此启动被试的道德同一性。完成道德同一性启动后,给被试一系列道德时间,要求被试做出判断。研究二探讨道德同一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采取与研究一同样的实验范式,被试在启动道德同一性后,呈现一系列道德行为,被试评估其做出这些道德行为的意愿程度。研究叁将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延伸至学术道德领域这一模拟道德情境,探讨道德同一性在模拟道德情境中,对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叁个研究的结果表明:(1)道德同一性对个体的道德判断有影响,道德同一性凸显的被试道德事件的判断更为严苛,而道德同一性受威胁的被试,对道德事件的判断更为宽松;(2)道德同一性对个体的道德行为有影响,相比道德同一性凸显的被试,道德同一性受威胁的被试做出道德行为的意愿程度更高;(3)道德同一性对道德判断及道德行为都有影响,自我实现理论可以应用于道德领域的研究;(4)道德同一星对学术道德判断与学术造假行为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相比道德道德同一性受威胁的情况,道德同一性凸显的情况下,学术道德判断与学术造假行为的相关更高。研究最后得出结论:道德同一性对道德判断及道德行为都有影响,且道德同一性能够调节道德判断对道德行为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张晓芳,李国徽,庞永杰[8](2012)在《面向Web社会网络搜索的人名同一性判断》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日益丰富,互联网上的社交行为和关系逐渐接近传统的客观世界的社交网络,并能够真实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在客观世界的真实关系。可以从互联网中通过搜索的方式来构建一个真实客观世界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搜索技术及其方法逐渐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如何对每个Web进行人名同一性判断是社会网络搜索的关键技术。为了从文本中抽取准确的特征并降低向量维度,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C-value和逆文档频率IDF的特征向量权值计算方法;实现了基于余弦夹角的相似度计算的算法;通过对文本聚类算法中层次聚类算法和划分聚类算法的研究,给出一种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来实现人名同一性判断。以搜索引擎的人名检索结果进行测试,说明了基于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能有效地提高人名同一性判断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2年09期)

任立学,刘知贵,权开波,刘素萍,胡永波[9](2011)在《高分辨γ能谱同一性判断——距离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放射源的高分辨能谱能起到标识和鉴别γ放射性物体的作用,通过对两个或多个高分辨γ能谱之间的同一性进行研究,可以判断出放射源是否具有同一性。提出设计谱图相互间的抽象距离系数来考察标本间相似程度的方法即距离法进行γ能谱同一性判断。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实现γ能谱的同一性判别,具有较强的可用性。(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庞永杰[10](2011)在《基于Web的社会网络搜索中人名同一性判断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科学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彼此之间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软件和方式进行在线交互,不再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着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日益丰富,互联网上的社交行为和关系逐渐的接近传统的客观世界的社交网络,并能够真实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在客观世界的真实关系。可以从互联网中通过搜索的方式来构建一个真实客观世界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搜索技术及其方法逐渐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互联网中的丰富信息大都包含在Web中,可以从Web中获取关于某个人的社会网络信息,然而多个人会具有一个相同的名字,那么如何对每个Web进行人名同一性判断就称为了社会网络搜索的关键技术。为了能准确地进行社会网络搜索,研究了人名同一性判断技术的实现。介绍了信息检索领域中的向量空间模型。为了从文本中抽取准确的特征并降低向量维度,给出一个基于C ? value和词频IDF的特征向量权值计算方法。实现了基于余弦夹角的相似度计算的算法;通过对文本聚类算法中层次聚类算法和划分聚类算法的研究,给出一种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来实现人名同一性判断;为了提高聚类算法的收敛速度,给出一种聚类中心的计算方法。为了实现社会网络搜索,设计了一种基于Web的社会网络搜索系统框架。为了能获取包含社会网络信息的Web文档,给出一种Web下载器的实现方法;通过使用ICTCLAS-API完成对Web的中文分词处理;根据C ? value和词频IDF计算词项权值,并根据特征选择条件选择特征词项作为向量;通过使用聚类算法进行Web文档分类完成人名同一性判断;给出人物关系强度定义,通过使用现有商用搜索引擎,设计并实现了人物关系获取和关系强度计算的具体算法。为了说明使用C ? value *IDF权值计算方法和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对人名同一性判断性能的影响,以搜索引擎的人名检索结果进行测试。说明了基于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的人名同一性判断能有效降低人名判断的时间,但是以损失部分准确率为代价。(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1-01-01)

同一性判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当前我国的刑事审判中,只要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变化,公诉人有权变更起诉罪名。~(2)同时,对于因"证据不足"被判无罪的被告人,检察机关根据新的事实、证据重新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3)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过程中,保障法院依法裁判的独立性,排除对审判的干预因素,促成控辩间平等对抗等问题,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大关切。检察机关的变更起诉以及在法院作出无罪判决之后的重新起诉,一定程度上将会对审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一性判断论文参考文献

[1].邓章应.字与字符:字的同一性判断及字与字符的关系变化[J].语言研究.2019

[2].李辞.“公诉事实同一性”的判断标准[J].人民检察.2018

[3].徐冉.辩证思维对初显成人道德判断、同一性及行为间关系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8

[4].杨韡.动态IP地址能否作为判断侵权主体同一性的依据[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

[5].王林.公职人员的共情、道德判断、道德同一性与微道德行为的关系研究[D].宁夏大学.2017

[6].王彦强.犯罪竞合中的法益同一性判断[J].法学家.2016

[7].肖莉.道德同一性对道德判断及道德行为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3

[8].张晓芳,李国徽,庞永杰.面向Web社会网络搜索的人名同一性判断[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2

[9].任立学,刘知贵,权开波,刘素萍,胡永波.高分辨γ能谱同一性判断——距离法[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

[10].庞永杰.基于Web的社会网络搜索中人名同一性判断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标签:;  ;  ;  ;  

同一性判断论文-邓章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