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农”怎么长大(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马欢[2](2021)在《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变迁,男性父职建构发生变化。但在现实社会中,大家提到父亲角色时总会使用严肃、内敛、沉默等词汇。而父子互动中男性的父职情感表达正是父子双方建构父亲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父职中的情感表达展开研究。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以情感社会学为理论分析视角,将父亲情感置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下,通过3对祖、父的叙事故事和父子互动中父职身份建构的形成路径对父职情感表达展开分析。本研究主要使用叙事研究方法,自2020年7月到2021年1月,先后进入三组祖、父、子三代完整的家庭,从生活故事开启叙事收集。针对在研究现场收集的现场文本,研究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将其转化为研究文本,其一,将6位叙事对象的叙事故事整理成叙事文本,并从关系性、时间性、地理位置变化三个角度对每位叙事对象的故事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及其对这种生活经验的理解与其父职情感表达的逻辑。其二,将进入每组家庭开启共同生活后观察到的父子互动故事转化为父子互动案例。并借助情感社会学对情感发生机制的界定,从父职身份建构、情感唤醒条件、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四个维度对这些父子互动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因素。最后,对比祖、父两代人父职情感表达的联系,并从情感社会学视角对这种联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祖代的父职身份建构围绕“责任”、“父亲主体”展开,其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具有“克制”、“转移”、“物质化”的特点,其父职消极情感的表达具有“直接”、“权威”的特点。(2)父代父职身份建构围绕“养家人”、“全方位”展开,其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呈现“矛盾”的特点,体现为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中“克制”与“逐渐直接”的交替。其父职消极情感的表达呈现“压抑”和“协商”的特点。(3)两代人父职情感表达呈现“传递”和“适变”的特点。(4)文化和社会结构限制父子关系性质和男性父职身份建构,父子关系中父亲的权力和地位变化、儿童权利和地位的崛起对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形成具有重要影响。(5)本研究结合儿童视角,选取15位儿童为访谈对象,分析儿童理想中的父职情感表达。通过分析发现,儿童理想中的父职积极情感表达为“陪伴”、“直接”、“减少条件性”,儿童理想中的父职消极情感表达为“克制”、“理解”、“包容”。结合儿童对父职情感表达的期望,本研究对我国建构理想父职情感表达提出以下建议:(1)以代际平等为父职建构的核心,男性在父职建构中要减少权利,增加责任和义务;(2)通过提高父职履行积极性、主动性和完善育儿能力来协调母职,从而完善父职建构;(3)需要在父子互动中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及相应的需求,从儿童视角审视自己父职建构的状况;(4)担任“竞争性”育儿环境与儿童之间的“缓冲者”。综上,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主要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从情感社会学视角对父职情感表达进行分析,在分析父职情感表达的现状时缺乏不同家庭类型的大数据参考,使得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受到一定限制。
闫晓宇[3](2021)在《MT+PE模式下《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第2章)的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这是一篇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自《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第二章。本书由罗纳德·赫林编着,出版于2015年。第二章的主题是“科学,政治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构架”。本篇报告旨在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对机器翻译的错误类型进行分析,并且找到相应的译后编辑方法。原文属于信息型文本,语言客观简洁。译者决定采用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此次翻译实践。为了达到翻译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译者查询了相关资料,并创建了术语表。在对比部分机翻译文之后,此次翻译实践选择“谷歌翻译”(Google translation)作为机器翻译引擎,“Yi CAT”作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平台。在论文中,笔者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从词汇、句法以及语篇三个层次对机翻错误类型进行细致地分类。其中,词汇层面的错误包括漏译、欠译、和术语翻译错误;句法层面的错误包括词序混乱、短语误译和被动语态误译;篇章层面的错误包括冗余、搭配错误、关联词欠译,以及修辞误译。并且归纳出了五种相应的译后编辑方法,它们分别是省略、替代、补充、明晰化,以及重构。如今,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研究机器翻译错误类型和译后编辑方法有助于提高翻译的效率。这篇翻译实践报告结合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与自身翻译实践经验,希望能为相关知识的传播和译后编辑贡献微薄之力。
周冉丽[4](2021)在《《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19-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社会各界深切关注不断变化的全球粮食危机、环境经济以及社会挑战。在2019年末2020年年初世界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的艰难时期,人与野生食物的关系再次成为世界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背景,本次翻译实践选取2015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的第19至21章进行翻译,所选章节原文共25042字,译文共46201字。本文是一篇基于信息型文本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信息型文本关注源文本信息的传递,强调准确性和可读性。在李长栓教授提出的“理解、表达、变通”框架的指导下,笔者在本报告中总结理解、表达与变通三个环节中遇到的难点;对文本中选取的案例进行分析,展示实践中采取的解决办法。针对报告中理解方面的问题,通过查阅字典、平行文本和网络资源理解原文的单词和短语实现对原文内容的正确理解,长难句则进行句子结构划分;表达方面的问题,通过直译加注、词义延伸、意译、增译法与减译法来分析,实现内容准确表达、形式简洁明了的目的;变通方面的问题,采取的办法是灵活使用四字格及舍弃原文结构,增强译文的可读性。该报告表明,在CEA(Comprehension,Expression,Adaptation)框架指导的信息型文本翻译实践中采用上述翻译方法,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原文内容,增强译文可读性,有助于提高译文质量。
郭敏[5](2021)在《农户理性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研究 ——以传统农区为例》文中认为我国目前宅基地问题的实质是国家发展阶段、城乡关系转型与农户现实需要的错位与失调。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其改革成效将会直接影响国家下一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的质量。因此,研究以农户需求与理性为切入点,以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形成过程为主线,构建“理性—意愿”的分析框架,探究传统农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形成机理及一般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有价值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的退出机制,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提供理论支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风俗不同,农户对宅基地的依赖程度和价值认知也不相同,从而退出意愿形成的影响因素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属于经济落后或偏远的传统农区,但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传统农区宅基地退出的探索尚缺乏系统性和专门化,因此研究以山西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农区农户为研究对象,以理性、需要、博弈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主要运用扎根理论、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形成机理开展研究。具体分析思路为:首先,构建一个包含农户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从模型化的角度,抽象出农户在宅基地退出中的决策逻辑、思维方式;其次,基于扎根理论,探讨农户宅基地退出理性的内涵、构成维度等,从理论视角分析不同理性对农户退出意愿的影响;接下来,利用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理性与退出意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形成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第一,基于理性决策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均衡分析。从农户行为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包含农户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分析了退出补偿水平、政策执行方式等对均衡结果的影响,从理论上计算出实现农户宅基地退出要满足的具体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在面临可供选择的多方案时会形成不同的纳什均衡,理性的农户会选择一个令其效用得到最大满足的方案。第二,农户宅基地退出理性的概念界定与内涵。采用访谈法、扎根理论,对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因素进行分析与提炼,将宅基地退出理性分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两大维度。参考已有文献,对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构成进行分解,并进一步发现不同理性之间的关系。对农户理性的讨论有较长的历史,形成了不同的观点,研究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农户理性的概念,而且编制了农户理性测量量表,并对其测量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对“理性”这一主观性较强的概念进行了较为精准的测量,具有良好的理论承接性和现实操作性。第三,价值理性对退出意愿的影响。价值理性对退出意愿的影响有明显的层次性。第一层次是基础理性,其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156,研究将其解构为四个维度,从回归结果看,作用强度排序为:生存安全满意度(-0.426)>生产方式(-0.147)>享受需要(-0.124)>生活方式(-0.106);第二层次是本体理性,其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144,本体理性构成维度中作用强度排序为:根祖文化(-0.306)>情感依恋(-0.287)>养老育小(-0.139);第三层次为社会理性,其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135,研究将其解构为两个维度,从回归结果看,作用强度排序为:生活面向(-0.454)>参考依赖(0.227)。-第四,工具理性对退出意愿的影响。工具理性由感知收益与感知风险构成。感知收益正向影响退出意愿,路径系数为0.456,研究将其解构为两个维度,从回归结果看,作用强度排序为:社会利益(0.440)>经济利益(0.243);感知风险负向影响退出意愿,路径系数为-0.219,研究将其解构为三个维度,从回归结果来看,作用强度排序为:生计生存风险(-0.264)>心理风险(-0.230)>经济风险(-0.190)。第五,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通过bootstrap法,发现感知收益、感知风险均在基础理性、社会理性、发展理性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中起显着的完全中介作用,感知风险在本体理性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着,但感知收益在本体理性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之间起显着的完全中介作用,说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决策符合“收益——成本”原理。第六,综合所有研究结果,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形成是从追求生存安全、生产便利、生活质量、情感价值、社会价值的多元目标和动机开始,综合考虑退出获得的补偿、承担的风险,反复权衡、计算,寻找平衡点的过程。具体表现为:(1)生存安全与长远保障是宅基地退出意愿形成的底线。(2)本体理性是宅基地退出意愿形成的深层次阻因。(3)与农村的脱离程度是宅基地退出意愿形成的关键因素。(4)宅基地退出利大于弊是最根本的驱动因素。最后,研究提出了合意的宅基地退出需满足两个条件:(1)宅基地退出后,农户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都要比退出前有所改善。(2)宅基地退出后,农民的生产、生活、心理都要具有可持续性。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1)研究建立了“理性—意愿”的分析框架,探索性研究了农户宅基地退出理性的内涵、构成维度,不仅将理性作为影响因素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联系起来,而且探讨了不同理性之间的关系,弥补了现有研究缺乏统一理论框架,部分影响因素重复讨论和交叉讨论的缺陷,同时也丰富了农民理性理论,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转型期的农户。(2)以农户理性、需求为研究切入点,以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形成过程为主线,发掘农户在宅基地退出问题上内心真实和隐性的需求意愿及其背后隐藏的理性逻辑,为处于深水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全新视角。(3)开发设计了农户理性的测量量表和理论模型,弥补现有研究对主观因素定量研究不足的缺陷,为科学推进宅基地退出制度改革提供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
孟露露[6](2021)在《账本里的世界:集体化时代剪子湾村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经济》文中研究表明集体化时代,广大农村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留存了大量的账本、凭证等基层经济资料。这些资料是农村生产队的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其中包含了细致的农村经济生活信息,对于研究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山西太原城郊村剪子湾保存了大量的集体化时代账本资料,从时间段上连续且完整,涉及农民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是从经济角度研究村庄发展变迁的珍贵史料。本文利用剪子湾村的账本资料探讨集体化时代城郊村庄的生产与村民生活问题。具体而言,对账本展开全面细致地解读,结合村庄所处的地理位置,剖析村民的生存方式、村庄的经济发展,揭示工业化建设背景下国家对农村的资源汲取,以及对农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剪子湾村临河而居,历史上以农业生产为主。集体化时代由于人口增加、土地被侵占,导致村民只依赖土地完全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在这样的困境下,村民很早就有从事副业维持生计的传统,集体化时代更是利用地处城郊,这样较为优越的理位置发展马车运输、劳务输出、白灰、砂场等副业,副业利润逐渐成为村庄和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村民通过多次向政府申请的方式发展副业,这种非暴力的方式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的生存理性。同时,由于水利建设、肥料、种子等的投入,农作物产量有所增加,传统农业的潜力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的劳动力增加,导致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应地提高。此一时期,国家为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通过税收和统购统销的方式转移了村庄的收入。另外,公共工程建设和公社抽调村庄的劳动力,但却将这部分人的开支转嫁到生产队。这些都消耗了村庄收入,导致副业较为发达的剪子湾村并未能摆脱“内卷化”的命运。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下,农民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口粮被挤压到最低消费水平,虽然现金收入呈增长趋势,但并未实现质的飞跃。农民日常生活消费还是以食品支出为主,呈现出人均收入缓慢增长与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的不平衡状态。
李冬慧[7](2021)在《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研究 ——基于山西省贾村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社会的特点就是历经社会变迁而生生不息,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的乡土社会。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乡土社会逐渐呈现出新变化,广大农村社会和谐有序、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大多数村庄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质量不高,集体所承担的村庄责任越来越少,农民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下降,村庄发展呈现出分散化趋势。与此同时,有一类村庄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下,坚持合作化、组织化和集体化道路,践行集体主义精神和共同富裕理念,承担多方位、全覆盖的村庄社区责任,为集体成员提供公共服务和集体福利,从而形成牢固的集体凝聚力和村庄团结关系。这类村庄即集体化村庄,其发展路径与发展前景可成为透视中国农村道路的重要窗口。现有关于集体化村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集体经营、集体产权、集体产业等经济领域,本文则重点关注社会治理领域,意在强调集体化村庄治理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效应。基于北方乡村“集体社会”底色的理论认知,以山西省典型集体化村庄为研究对象,构建“集体-权威”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口述访谈等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从传统社会到当代社会,权威要素在具有集体底色的乡村社会中所经历的“缘起与萌芽、生成与激活、削减与重振、稳定与延续”的变迁过程;以外部国家政策环境变化为参照,以村庄内生权威影响力为线索,深入分析典型村庄从自发到自觉探寻适宜路径和治理模式的过程,进而从历史性制度起点、地域性社会文化性格、实践性客观条件等多维度剖析影响村庄发展路径的关键因素,探明集体组织、集体成员与集体权威在村庄发展过程中的交互关系,以及权威治理模式的运行特征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一)集体化是一个集体组织变迁、权威类型转换、从自发到自觉的动态发展过程。权威是一种影响力,通过获得治理客体的认同和服从,形成内化于心的观念意识,进而指导个体行为。相较于经济、制度和资源等外部要素的强制性作用,权威要素·具有内部自愿服从性质,在治理实践中成员接受度高、行动阻碍小,对形成农民组织化具有现实意义。根据特定历史条件与环境因素形成基于不同目标的治理模式,表现为从“伦理型权威治理、依附型权威治理、教化型权威治理、互惠型权威治理”的转换过程。(二)集体社会是一种对当代集体化道路产生规制性影响的社会底色。从自然条件、历史事实、社会特征、文化传统等维度考察,北方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其社会形态受到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叠加影响,形成以“以户聚村”的集体社会形态。村庄中内生“大家长式”的集体权威,不断维系、巩固集体这一组织形态的延续。(三)集体化村庄是一种理性选择下的复合型村域共同体。村庄的再集体化是集体领导与集体成员共同选择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化模式能够创造更经济、更具规模、更强联系的村域综合体,以此完善村庄社区功能,增强文化凝聚力。集体化村庄为中国乡村发展道路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四)锦标赛治理作为权威治理的实践形式,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有益探索。较强的集体经济与集中的权力结构形成村庄“强压力-强激励”的锦标赛治理基础。呈现出集体权威压力、指标量化考核、锦标赛排名约束、福利分配激励等特征,形成程序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其动力来源于权威引导,又在一定程度上维系权威,形成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权威治理形式。(五)党组织引领集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引领力和组织力,协调好农村各基层组织的利益,突出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主导地位,是新时代探索“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开展乡村振兴实践的组织保障。总体上,探讨集体化村庄发展历程及其治理模式,并不等于对过去的怀念,更多的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村民以多种形式入股,参与分红,享受集体经济红利;提供多样化集体福利,包括创造工作岗位、完善村庄设施、分配生活物资、实现集体赡养,为乡村扩展有效治理空间;在新权威体系下,按照“党业合一”的管理办法实行锦标赛治理模式,引导集体成员参与村庄公共事务,实现集体成员组织化发展;在“一核多元”的治理体系下,突出党组织引领作用,协调村庄各方利益,整合集体多样资源,塑造集体团结格局。简而言之,通过总结集体权威生成与作用机制,阐明新时代背景下集体化村庄的治理模式,以期丰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理论,并为当前农村党组织全面领导和统筹村庄事务提供经验参考。
刘杏愉[8](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支持和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是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更多的农民工返回家乡进行创业活动,带回了城市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农民的快速增收。探索返乡农民工如何在异质性环境下围绕机会识别、资源协调和组织构建,形成不同类型的有效创业模式,是有意义的研究话题,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返乡创业农民工及潜在返乡创业人员提高创业参与率和成功率。本研究在相关概念界定和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质性分析法,以2018年到2020年CCTV《致富经》栏目及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鲸鸿堂》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案例为样本,尝试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进行初步探索,提炼出合作社组织领办型、兴旺产业拉动型、美丽乡村引领型和创业平台助推型等四种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比较了各种创业模式的特点和异同。进一步地,在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的助推效应基础上,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创业环境不佳、创业资金不足、政策知晓不够和创业能力不强等现实困境,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思考:一是优化公共服务,改善创业环境;二是拓宽资金来源,优化创业模式;三是加强政策引导,明确创业主体;四是健全培训教育,提升创业能力。
钟媛婷[9](2021)在《“道义”或“理性”:广西合浦县红旗村失地农民的谋生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随着城市用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大量城郊接合部的土地纳入城市范围内,失地农民面临着如何谋生的难题。本文以广西合浦县红旗村失地农民为例,运用“道义小农”或“理性小农”理论分析其谋生策略。红旗村失地农民的谋生策略,是属于斯科特的“道义”,还是波普金的“理性”,抑或是两者的共融与博弈?这是本文主要回应的问题。探究失地农民谋生策略的选择是道义抑或理性有助于分析当代中国的农民经济行为选择是出于“道义”选择还是“理性”追求,旨在说明中国现阶段农民正处于从“道义经济”向“理性经济过渡”阶段,以此丰富小农理论研究。与以往研究失地农民的立场不同,本文不再认为失地农民因为失去土地而变为弱势群体,相反他们可以利用城中村的社会环境,寻求适合的谋生策略。文章前面部分介绍失地农民失地前后的谋生策略,选择该谋生策略的原因,依据选择缘由分析其选择行为是“道义”抑或“理性”。结语部分指出:人是复杂的综合体,在经济行为面前,不可能只表现为纯理性的“经济人”,也不可能在满足生存所需时表现为纯“道义小农”。满足生存性的道义需要,村民权衡利弊追求经济理性以期达到社会理性选择,但并不是每个阶段,同一个人均表现出纯道义抑或纯理性。大多数情况下,两者兼有之,只不过表现出更倾向于何者。在生存边缘下挣扎的村民,更多表现为道义小农的特征。当满足生存需要,人们会有更多的追求,对财富的累积渴望,通过投资和规避风险,使财富进一步积累,这时候理性小农占主导地位。在更广泛地参与国家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浪潮当中,农民从“道义小农”走向“理性小农”是发达农村地区的必然,我国小农也正处于从“道义小农”向“理性小农”过渡的阶段。
张爔文[10](2021)在《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白鹿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使得空间性、地理性的文学批评角度呈现出来。本文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的已有成果,以《白鹿原》为研究对象,以期发现《白鹿原》的创作、文本与地理要素之间特殊关系。本论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陈述了选题意义的同时,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和《白鹿原》的文学地理学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与评价,力求从客观的角度来阐释从文学地理学视角下研究《白鹿原》的意义。正文部分由三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以“关中平原”这一现实地理空间为切入点,对其自然地理空间与历史文化空间进行探析,以期阐明《白鹿原》的文学发生地和文本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梳理了《白鹿原》中的地理空间,小说着重构建了以白鹿古原为基础的自然地理空间和以祠堂、白鹿书院、保障所为重点的人文地理空间,这些地理空间所包含的特殊文化意蕴,成为探究作者对民族精神“找寻”的重要视角。第三章主要探析作为地理空间构建途径之一的意象呈现出的叙事功能,在文本的意象呈现中,最为突出的是以“白鹿”与“白狼”为代表的动物意象、以祠堂为中心的建筑意象和具有神秘色彩的民俗意象,并对其各自承担的叙事功能进行解析。结语部分,通过对全文的概括和总结阐释了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解读《白鹿原》具有一定的价值。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家、作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小说地理空间的建构,更深入、全面地理解《白鹿原》中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应该如何创造性转化产生烛照与启迪,具有一定的现实社会意义。
二、“小农”怎么长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农”怎么长大(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
一、边郡管理系统 |
二、内郡管理系统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
一、工类 |
二、矿业类 |
三、商业类 |
第二节 军事类 |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
一、农林类 |
二、水利类 |
第四节 畜牧类 |
第五节 仓储类 |
下编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
引用谱录简称 |
参考文献 |
职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理论层面——权威与情感对立 |
1.1.2 实践层面——完善父职建构的需要 |
1.1.3 个体层面——自身在父子相处中的疑惑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父职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关于情感社会学的研究综述 |
1.3.3 关于情感社会学外情感表达的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说明 |
1.4.1 父职 |
1.4.2 情感表达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对象选择 |
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1 第一对祖、父故事——权威与安全感 |
2.1.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1.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2 第二对祖、父故事——父职缺失与矛盾突起 |
2.2.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2.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3 第三对祖、父故事——“逃避与自证”的无声对抗 |
2.3.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3.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3 祖代的父职情感表达 |
3.1 祖代的父职情感表达特点 |
3.1.1 积极情感的表达——“克制”、“转移”、“物质化” |
3.1.2 消极情感的表达——“直接”、“权威” |
3.2 祖代父职情感表达的影响因素 |
3.2.1 “责任”、“父亲主体”的父职身份建构 |
3.2.2 祖、父两代经验链接的两种情况 |
4 父代的父职情感表达 |
4.1 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特点 |
4.1.1 情感唤醒——“一边倒”现象 |
4.1.2 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差异性” |
4.1.3 积极情感的表达——“矛盾” |
4.1.4 消极情感的表达——“压抑”、“协商” |
4.2 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影响因素 |
4.2.1 “养家人”的父职身份建构 |
4.2.2 “全方位”父职建构需要 |
4.2.3 女性家长对男性父职身份建构的监督 |
4.2.4 儿童需求下的父职“主动性觉醒” |
5 父职情感表达——“传递”与“适变” |
5.1 祖、父两代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分析 |
5.1.1 祖、父两代“传递”与“适变”的父职建构 |
5.1.2 祖、父两代“传递”和“适变”的父职情感表达 |
5.1.3 祖、父两代父职情感表达“传递”和“适变”的形成因素分析 |
5.2 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溯源 |
5.2.1 男性家长的权力和地位变迁与父职情感表达 |
5.2.2 从“祖先崇拜”到“子孙崇拜”中的父职情感表达 |
6 建构理想父职情感表达 |
6.1 儿童对理想父职情感表达的期待 |
6.1.1 积极情感的表达——“陪伴”、“直接”、“减少条件性” |
6.1.2 消极情感的表达——“压抑”、“包容”、“理解” |
6.2 对完善当前父职情感表达的建议 |
6.2.1 以代际平等为父职建构核心 |
6.2.2 在协调母职的基础上完善父职建构 |
6.2.3 从儿童视角审视和完善父职建构 |
6.2.4 担任竞争环境与儿童之间的“缓冲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MT+PE模式下《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第2章)的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3 Significance of T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
1.4 Structure of This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TRANSLATING PROCESS |
2.1 Terminology Database Preparation |
2.2 Building of Translation Project |
2.3 Specific Steps for MT and PE |
2.4 Quality Control and Building of TM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OF MT ERROR TYPES |
3.1 Lexical Errors |
3.1.1 Pretermission |
3.1.2 Under-translation |
3.1.3 Mis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
3.2 Syntactic Errors |
3.2.1 Illogical Order of Words |
3.2.2 Mistranslation of Phrases |
3.2.3 Improper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
3.3 Discourse Error Types |
3.3.1 Redundancy |
3.3.2 Mismatch of Collocations |
3.3.3 Under-translation of Connectives |
3.3.4 Mis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
Chapter Four CORRESPONDING PE METHODS |
4.1 Omission |
4.2 Replacement |
4.3 Supplement |
4.4 Explicitation |
4.5 Restructuring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Practice Gain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Ⅰ THE GLOSSARY OF TERMS |
APPENDIXⅡ ST,MT,AND PE TEXTS |
(4)《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19-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2 Introduction to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PREPARATIONS FOR TRANSLATION |
2.1 Translation Tools and Parallel Texts |
2.2 Text Typ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2.3 CEA Framework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 Difficulties in Comprehension |
3.1.1 Polysemy |
3.1.2 Difficulties in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
3.2 Difficulties in Expression |
3.2.1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Level |
3.2.2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 Level |
3.3 Difficulties in Adaptation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Comprehension |
4.1.1 Choosing of Words Meaning |
4.1.2 Splitting Sentences Structure |
4.2 Expression |
4.2.1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 |
4.2.2 Extension of Words Meaning |
4.2.3 Free Translation |
4.2.4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
4.3 Adaptation |
4.3.1 Discarding the Original Form |
4.3.2 Using Four-character Word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Ⅰ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Ⅱ THE TARGET TEXT |
(5)农户理性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研究 ——以传统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的确定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
2.1.1 宅基地退出的理论及研究方法 |
2.1.2 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 |
2.1.3 宅基地退出模式 |
2.1.4 宅基地退出实施效果 |
2.1.5 研究述评 |
2.2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
2.3 理论基础 |
2.3.1 理性与农户行为 |
2.3.2 需要层次理论 |
2.3.3 理性与博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的选择 |
3.2 定性研究的数据来源 |
3.2.1 访谈法 |
3.2.2 网络媒体资料 |
3.3 定量研究的数据来源 |
3.3.1 定量研究调研区概况 |
3.3.2 样本数量的确定和数据获取 |
3.3.3 问卷调查描述性统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宅基地退出中农户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宅基地退出中地方政府和农户博弈模型的建立 |
4.3 农户宅基地退出均衡分析 |
4.4 农户宅基地退出经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理性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 农户宅基地退出理性内涵及分类 |
5.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确定 |
5.1.2 开放式编码 |
5.1.3 主轴编码 |
5.1.4 选择编码 |
5.1.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5.2 农户宅基地退出的理性维度及其对退出意愿的影响 |
5.2.1 价值理性 |
5.2.2 工具理性 |
5.2.3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关系 |
5.2.4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理论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户理性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农户宅基地退出理性量表设计 |
6.1.1 价值理性量表 |
6.1.2 工具理性量表 |
6.1.3 退出意愿测量量表 |
6.2 问卷预测试分析 |
6.2.1 价值理性问卷的预测试分析 |
6.2.2 工具理性问卷的预测试分析 |
6.2.3 退出意愿问卷的预测试分析 |
6.3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6.3.1 价值理性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6.3.2 工具理性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6.4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5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
6.6 农户理性对退出意愿影响的回归分析 |
6.6.1 本体理性各维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 |
6.6.2 基础理性各维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 |
6.6.3 社会理性各维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 |
6.6.4 感知收益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 |
6.6.5 感知风险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 |
6.7 农户理性对退出意愿影响的路径及中介效应分析 |
6.7.1 模型拟合度 |
6.7.2 路径分析 |
6.7.3 中介效应检验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与启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账本里的世界:集体化时代剪子湾村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基础史料 |
五、文章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剪子湾村及账本概况 |
一、剪子湾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
二、账本资料概况 |
三、账本的创造者:会计 |
第二章 剪子湾村的经济活动 |
一、村庄的主业 |
二、村庄的“富业” |
三、畜牧业 |
四、劳动生产率 |
第三章 生产的转移:征税与征购 |
一、显性的转移:农业税与工商税 |
二、隐性的转移:征购与价格差 |
第四章 农民劳动产品的分配 |
一、分配依据:工分制 |
二、口粮与现金分配 |
第五章 农民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保障 |
一、村民的生活条件 |
二、乡村社会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研究 ——基于山西省贾村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
(一)乡村治理的类型、要素及阶段特征 |
(二)权威基础理论及权威治理研究 |
(三)集体化村庄的相关研究 |
(四)中国区域社会底色的相关研究 |
(五)研究评述与启示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集体 |
(二)权威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章节安排 |
(三)研究方法 |
五.案例基本概况 |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集体社会底色:缘起、演变及伦理型权威生成 |
1.1 集居型村庄的形成 |
1.1.1 集居型村庄的历史演变 |
1.1.2 集居型村庄的结构与关系 |
1.2 集居型村庄内部分工与集体互助 |
1.2.1 集居型村庄中的劳作分工 |
1.2.2 集居型村庄的内生性互助传统 |
1.3 村庄外部民族交融与乡村社会管控 |
1.3.1 政治辐射与民族融合造就杂姓集居 |
1.3.2 基层制度变迁下的乡村外部管控 |
1.4 等级观念延伸与伦理权威形成 |
1.4.1 等级观念维护家庭权威 |
1.4.2 权威服从的社会关系网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观念到实体:行政性集体与依附型权威治理 |
2.1 式微的集体与权威激活 |
2.1.1 动荡环境下的集体生存 |
2.1.2 从革命权威到生产权威 |
2.1.3 生存理性下的权威偏好 |
2.2 觉醒的集体与权威生长 |
2.2.1 劳动实践与权威引导下规则创新 |
2.2.2 权威引领下内生凝聚力与集体认同 |
2.2.3 建构性权威与内生性权威转化 |
2.3 实体化的集体与权威主导 |
2.3.1 秩序重塑:模式管理造就集体权威 |
2.3.2 行政吸纳:村庄合并与权威扩展 |
2.3.3 经济增量:集体决策与循环农业 |
2.3.4 精英动员:集体行动与荣誉感塑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分化到集合:经营性集体与教化型权威治理 |
3.1 分化的集体与权威危机 |
3.1.1 国家体制改革的探索过程 |
3.1.2 政策落地中的弹性运作 |
3.1.3 个人崛起与权威消减 |
3.2 聚拢的集体与权威重振 |
3.2.1 以企业回填守住集体底线 |
3.2.2 再集体化中农民行动选择 |
3.2.3 从集体主义到共同富裕 |
3.3 集体再造与权威引领 |
3.3.1 集体权威再造经济集体 |
3.3.2 集体权威搭建政治集体 |
3.3.3 集体权威引导文化集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单向到互动:利益性集体与互惠型权威治理 |
4.1 当代集体化村庄运行实践与关键要素 |
4.1.1 经济改制下产业发展与多主体参与 |
4.1.2 组织整合下“党业合一”实践 |
4.1.3 价值共享中的集体主义观念维系 |
4.1.4 声誉回报中集体认同与社会资本利用 |
4.1.5 福利纽带连接下的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 |
4.2 当代集体化村庄的权威延续 |
4.2.1 村庄集体中的集体情感与“家长权威” |
4.2.2 政党身份与家族身份重合下的权力延续 |
4.2.3 权威代际传递中的认同建构与责任承担 |
4.3 当代利益性集体的发展及特征 |
4.3.1 新集体经济:当代集体化村庄的经济保障 |
4.3.2 新权威体系:多种身份重叠下的治理主体 |
4.3.3 新治理格局:“一核多元”结构下的新集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体化村庄的权威影响及其治理逻辑 |
5.1 集体化村庄的权威要素与带动效应 |
5.1.1 集体权威的多维面向:来源、内涵与性质 |
5.1.2 集体权威、集体成员与集体组织间的互动关系 |
5.1.3 权威治理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 |
5.2 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机制与逻辑进路 |
5.2.1 治理前提:“经济基础-利益相关-福利获取”的类型村庄 |
5.2.2 治理技术:“约束-激励”的双轨治理机制 |
5.2.3 治理资源:“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
5.2.4 治理过程:“压力-考核-约束-激励”构成村治锦标赛 |
5.2.5 治理绩效:治理有效的实践结果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乡村振兴相关研究 |
1.2.2 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农民工返乡创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关系 |
2.2.2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论“三农” |
2.2.3 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理论 |
第3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探索 |
3.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遇和特点 |
3.1.1 利好政策接地气,农民工返乡创业规模不断扩大 |
3.1.2 创业环境聚人气,新生代农民工成为返乡创业的主体 |
3.1.3 “互联网+”冒热气,出现“云模式”等创业新形式 |
3.2 研究方法与样本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样本 |
3.3 研究资料分析 |
3.3.1 开放式编码 |
3.3.2 主轴编码 |
3.3.3 选择性编码 |
3.3.4 饱和度检验 |
3.4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四种模式 |
3.4.1 合作社组织领办型 |
3.4.2 兴旺产业拉动型 |
3.4.3 美丽乡村引领型 |
3.4.4 创业平台助推型 |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助推效应与现实困境 |
4.1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的助推效应分析 |
4.1.1 返乡创业与产业兴旺 |
4.1.2 返乡创业与生态宜居 |
4.1.3 返乡创业与乡风文明 |
4.1.4 返乡创业与治理有效 |
4.1.5 返乡创业与生活富裕 |
4.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困境 |
4.2.1 创业环境不佳 |
4.2.2 创业资金不足 |
4.2.3 政策知晓不够 |
4.2.4 创业能力不强 |
第5章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优化的对策思考 |
5.1 优化公共服务,改善创业环境 |
5.1.1 营造创业氛围环境 |
5.1.2 提供创业帮扶环境 |
5.1.3 搭建创业平台环境 |
5.2 拓宽资金来源,优化创业模式 |
5.2.1 拓宽资金来源 |
5.2.2 优化返乡创业模式 |
5.2.3 拓展“互联网+”创业模式 |
5.3 加强政策引导,明确创业主体 |
5.3.1 加强政策引导 |
5.3.2 强化农民工创业典型示范带动 |
5.3.3 尊重农民工返乡创业主体地位 |
5.4 健全培训教育,提升创业能力 |
5.4.1 丰富培训课程内容 |
5.4.2 优化创业培训模式 |
5.4.3 巩固培训跟踪服务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9)“道义”或“理性”:广西合浦县红旗村失地农民的谋生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谋生策略研究 |
二、农民行为逻辑的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失地农民 |
二、谋生策略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进红旗村 |
第一节 田野点介绍 |
一、行政区划沿革 |
二、自然概况 |
三、人口与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失地前的传统谋生策略 |
一、生存性小农的谋生策略 |
二、半工半耕的谋生策略 |
三、小农小商结合的谋生策略 |
四、非农的谋生策略 |
第二章 失地后谋生策略的转变 |
第一节 以务工为生的谋生方式 |
一、常年在外的务工者 |
二、在本土的打工者 |
第二节 地摊经济的兴起 |
一、单个人经营形式 |
二、“全家式”经营形式 |
三、“就业缓冲式”经营形式 |
第三节 其他的谋生方式 |
一、商品小农阶段 |
二、以技术型创业的类型 |
第三章 失地农民的谋生智慧 |
第一节 谋生智慧之分工 |
一、以性别为基础的分工智慧 |
二、以效率为指向的家庭分工 |
三、“搭摊”合作的智慧 |
第二节 以环境为基础的谋生智慧 |
一、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进行谋生 |
二、面向市场环境改变谋生技能 |
第三节 利用语言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谋生智慧 |
一、方言的利用 |
二、民俗资本的利用 |
第四章 道义抑或理性 |
第一节 “道义”小农中的生存逻辑 |
一、 “安全第一”的生存取向 |
二、乡土关系的留恋 |
三、村落文化的余温 |
第二节 理性小农的生成 |
一、趋于理性的小农行为 |
二、理性行为下的深层需求 |
第三节 道义与理性的互嵌 |
一、道义与理性的博弈 |
二、道义向理性过渡的小农 |
三、道义与理性的共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白鹿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白鹿原》产生的地理空间 |
(一)关中平原的自然地理空间 |
(二)关中平原的人文地理空间 |
二、《白鹿原》的地理空间及其文化内涵 |
(一)白鹿古原:传统文化的承载空间 |
(二)祠堂:宗法文化的权威空间 |
(三)白鹿书院:关中儒学的教化空间 |
(四)保障所:家族文化的对立空间 |
三、意象呈现的叙事功能解析 |
(一)“白鹿”与“白狼”意象下的二元对立 |
(二)“祠堂”意象下的人物形象刻画 |
1.仁义与残忍的儒家代表:白嘉轩 |
2.反叛与皈依的年轻一代 |
3.“在压抑中认同”与“在反压抑中分裂”的女性形象 |
(三)民俗意象下的神秘文化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小农”怎么长大(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D]. 马欢.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MT+PE模式下《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第2章)的翻译报告[D]. 闫晓宇.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19-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周冉丽.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农户理性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研究 ——以传统农区为例[D]. 郭敏.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账本里的世界:集体化时代剪子湾村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经济[D]. 孟露露. 山西大学, 2021(12)
- [7]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研究 ——基于山西省贾村的实证调查[D]. 李冬慧. 山西大学, 2021
- [8]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D]. 刘杏愉.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9]“道义”或“理性”:广西合浦县红旗村失地农民的谋生策略研究[D]. 钟媛婷. 兰州大学, 2021
- [10]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白鹿原》研究[D]. 张爔文. 延安大学, 2021(11)
标签:农村宅基地新政策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农业集体化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白鹿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