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融体系脆弱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融,脆弱性,金融体系,因子,金融风险,风险,假说。
金融体系脆弱性论文文献综述
常鑫鑫,周强龙[1](2019)在《金融脆弱性、风险管理体系与金融期货市场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市场通过提升资本的运行效率,为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融资支持。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金融市场也具有天然的、内生的脆弱性。金融脆弱性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建设金融风险管理市场是弥补金融市场天然缺陷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降低其自身脆弱性,避免风险的积累,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从国际角度看,美国、英国等成熟市场国家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权益类、利率类、外汇类期货期权产品线,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也已基本完成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相比而言,我国金融期货市场起步晚,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任重道远。下一步,我国应坚持与金融现货市场发展步伐一致,积极推进金融期货期权市场建设与发展,尽早健全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降低金融脆弱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期货》期刊2019年03期)
何畅,邢天才[2](2018)在《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及风险因素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风险偏好、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国际因素四个维度、13类指标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实际的金融体系脆弱性指标,并从四个维度分析金融风险传播的顺序,通过与credit-to-gdp缺口和2008年金融危机比对验证合成指标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脆弱性的传播路径是从风险偏好抬升传递到实体经济部门进而作用于金融部门,金融部门反过来又会对实体经济发生作用;金融脆弱性主要构成因素发生明显变化,已经由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受国际外部因素及风险偏好因素转移到现在的主要受国内因素影响,且作用不断加大;金融脆弱性指标能够先于credit-to-gdp缺口指标对金融脆弱性进行预判,且领先期在1年左右;金融脆弱性恢复到健康水平需要时间,恢复期的长短与诱发因素相关。(本文来源于《上海金融》期刊2018年10期)
许友传[3](2018)在《金融体系的结构脆弱性及其系统性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性风险有跨截面维度和时间维度两种表现形式,它们分别与"金融脆弱性"和"金融失衡"两种诱因强相关。本文以系统性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诱因为主轴,按照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识别或预警、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其风险扩散机制、金融失衡及其宏观审慎监管、金融失衡与货币政策调适的总体脉络进行了文献综述,提出了系统思考诸此问题的理论架构。本文理论框架包括四大维度:识别金融体系的结构脆弱性因素,构建前瞻性的模型识别或预警方法;评估系统重要性机构的风险溢出、扩散和传染机制,构建市场危机情景下的监管救助和自救策略;研究金融失衡的渐进累积与阶段性释放特点,构建宏观审慎监管的特别应对措施;探寻货币政策框架内嵌金融失衡的合理途径,构建"增强型货币政策规则"和"宏观审慎型货币政策规则"等,且每个维度内嵌了诸多兼具现实背景和理论价值的具体问题,这对识别、预防和管控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或有启发。(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宋光磊[4](2018)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中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研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别从纵向和横向维度,分析了当前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情况。在纵向维度上,全球面临巨债压力,利率上行推高债务成本,加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在横向维度上,跨境资本流动扰动因素愈发复杂,迭加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加大了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从我国国内来看,受上述因素严重影响的概率不高,但需高度警惕外溢性风险。(本文来源于《债券》期刊2018年06期)
岳娟丽,程启智,管鸿禧[5](2018)在《金融体系脆弱性来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国家重要核心竞争力"的金融体系,其脆弱性来源及特征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监管部门的重视。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探寻金融脆弱性来源。以现有金融脆弱性来源理论为基础,把金融脆弱性来源归纳为实体经济债务膨胀、金融机构风险、金融市场风险、国际贸易与跨国冲击、宏观经济波动等五个维度,分析脆弱性来源的相对水平与累积以及脆弱性来源的关联支撑效应,可为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研究制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昝菲[6](2018)在《中国2000~2014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2000年至2014年的季度数据,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通过构建我国金融脆弱性指数,测度了样本期间我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结果显示:一是样本期间,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水平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二是流动性风险是我国金融系统的主要风险来源,14年间实现了显着的下降。信用风险以及外汇风险一直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中。(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8年12期)
阮湛洋[7](2018)在《我国企业杠杆率与金融体系脆弱性实证研究——基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明斯基金融不稳定理论,对企业融资类型和杠杆率变化进行理论分析,并构建金融逆周期调节压力指数,进而利用我国31个地区数据对我国企业杠杆率与金融体系脆弱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企业的融资类型在脉冲反应上与明斯基金融不稳定理论中的投机融资和庞氏融资具有一定相似性,企业杠杆率的上升会增加金融脆弱性,加大金融逆周期调节的压力,但GDP的增长有利于消减金融不稳定因素,并使得金融逆周期调节压力下降;金融不稳定的加剧及企业杠杆率的上升对GDP长期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是适度的金融逆周期调节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杠杆率过快增长但并不对GDP增长造成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金融监管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胡凯[8](2017)在《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评估及其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体系的稳定是一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进行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是各国监管部门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却面临着金融体系内生脆弱性带来的种种挑战。如何对于金融脆弱性进行科学的评估并探索有效的治理机制,是监管层也是金融理论研究者面临的一道难题。本文以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评估与治理为目标,首先对相关文献做了梳理,比较系统地概述了金融脆弱性的概念、成因以及测度方法。本文还简要地介绍了金融体系脆弱性成因与金融治理的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在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体系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理想的与实际的金融体系脆弱性评估指标框架,后者考虑了数据的可得性。利用实际的金融体系脆弱性评估指标数据,本文对我国1996年至2016年各部门的金融脆弱性进行了分析。发现银行部门与汇率管理总体稳健,而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市场、房地产、工业企业、家庭、政府都有一定的风险积聚,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然后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了赋权,再结合各指标与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正负相关关系求和得到金融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数。利用这一指数,本文对2001年至2015年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整体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的金融体系脆弱性呈阶段性特征:2001至2006年持续走低;2006至2010年呈震荡趋势;2011至2015年持续走高,至2015已超出了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前我国的金融体系脆弱性水平。最后本文在借鉴英美两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基础上,构建了以金融稳定委员会为金融稳定政策制定机构,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金融行为监管委员会为政策执行机构,央行为监管效益评估机构的金融体系脆弱性治理机制,并结合前文分析结果制定了六条相应的金融体系脆弱性治理对策。(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李莉,李艳珍[9](2016)在《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深入,精确测度金融脆弱性成为国家预防金融危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必要条件。本文选取2005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从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两个方面实证分析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问题。结果表明:自2005年起至2014年,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尤其在2011年第3季度至2014年第4季度,金融脆弱性指数保持高位且稳定,受货币政策影响较大。政府应该强化金融监管,高度重视国际经济周期及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金融经济》期刊2016年16期)
朱哲聪[10](2015)在《浅析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金融体系日益完善。在这其中,一些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日益显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破坏性极强,非常容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深刻影响到国民经济安全。通过对金融潜在危机的预防,可以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该文就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常见危机、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具体体现形式、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叁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此提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5年48期)
金融体系脆弱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风险偏好、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国际因素四个维度、13类指标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实际的金融体系脆弱性指标,并从四个维度分析金融风险传播的顺序,通过与credit-to-gdp缺口和2008年金融危机比对验证合成指标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脆弱性的传播路径是从风险偏好抬升传递到实体经济部门进而作用于金融部门,金融部门反过来又会对实体经济发生作用;金融脆弱性主要构成因素发生明显变化,已经由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受国际外部因素及风险偏好因素转移到现在的主要受国内因素影响,且作用不断加大;金融脆弱性指标能够先于credit-to-gdp缺口指标对金融脆弱性进行预判,且领先期在1年左右;金融脆弱性恢复到健康水平需要时间,恢复期的长短与诱发因素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融体系脆弱性论文参考文献
[1].常鑫鑫,周强龙.金融脆弱性、风险管理体系与金融期货市场关系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9
[2].何畅,邢天才.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及风险因素分解[J].上海金融.2018
[3].许友传.金融体系的结构脆弱性及其系统性风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宋光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中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研判[J].债券.2018
[5].岳娟丽,程启智,管鸿禧.金融体系脆弱性来源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8
[6].昝菲.中国2000~2014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J].时代金融.2018
[7].阮湛洋.我国企业杠杆率与金融体系脆弱性实证研究——基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理论[J].金融监管研究.2018
[8].胡凯.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评估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9].李莉,李艳珍.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分析[J].金融经济.2016
[10].朱哲聪.浅析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应对策略[J].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