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矿柱回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矿柱,数值,地压,条形,安全生产,地质,矿体。
矿柱回采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张文龙,钟生元,周英烈[1](2019)在《充填体下残留矿柱回采地压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残留矿柱的回采条件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残矿周边的采空区及空区内存留的充填体等都会影响回采过程中周边矿岩的稳定性。文章以石湖金矿350 m中段3047试验采场的顶底柱回采为工程背景,因采场内留存有大量的干式充填体,为了保障顶底柱回采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方案对比研究采用声发射+应力+位移为主要监测手段的地压监测系统,并通过监测所获得的数据,分析试验采场在回采过程中对周边围岩及采场内的地压影响规律,避免灾害事故,保障安全生产。(本文来源于《湖南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06期)
[2](2019)在《脉状矿体残留矿柱回采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技术运用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学、采矿学、数值计算等理论分析,采取专门地质环境与地质测量、钻探、井探、地形测量等手段进行勘查工作,采取室内试验、数值计算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复采上部残留矿体采矿工艺、支护方法以及放矿方法进行研究,达到尽量利用现有巷道,(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08-14)
哈力马提·阿肯,刘海科,杨福斗,温世平,曹帅[3](2019)在《南温河钨矿矿柱回采方案设计与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柱的安全回采是我国金属矿山面临的紧迫问题,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在维持矿柱采场稳定的前提下提高其回采率,是残留矿柱安全开采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南温河钨矿矿柱回收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期现场调研、工程现场监测试验、CMS探测,结合FLAC~(3D)数值模拟等手段,揭示全面法矿柱群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人工矿柱结构参数对房柱法采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用人工假柱置换原生矿柱后,人工假柱中垂直应力为5~10MPa,水平应力0.1~1MPa,应力值相对较小,且分布较为均匀,未出现应力集中现象;顶板最大下沉量为10.7 mm,底板最大鼓起量为10mm,较原先仅仅依靠矿柱自稳的情况,稳定性得到了有效改善。研究结果为矿山矿柱回收方案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7期)
刘海科[4](2019)在《全面法矿柱回采地压显现监测与安全保障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法矿柱开采应力分布极为复杂,单纯依靠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手段并不能完全掌握其地压显现规律。本文就全面法矿柱回采制定了监测方案并就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制定了安全保障措施,以期为今后国内类似开采技术条件的矿山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07期)
刘海科,童胜连,邬剑锋,杨福斗,钟长生[5](2019)在《房柱法矿柱回采人工假柱尺寸理论计算及采矿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房柱法是缓倾斜薄矿体开采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房柱法矿柱回采是国内外均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以南温河钨矿为工程背景,先采用理论计算人工假柱尺寸,然后就矿柱回采工艺及预期经济效益预算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人工假柱跨度平均为11m,尺寸不小于4.35m,人工假柱养护龄期不得少于20d;2)试验采场内预计回收矿柱矿石量3 895.417t,矿柱直接经济价值为495.37万元,利润311.92万元。通过试验阶段矿柱回采,能够为南温河钨矿今后矿柱回采大范围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今后类似矿山矿柱回采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矿山部分)》期刊2019年03期)
陈金龙[6](2019)在《下鲍矿区隔离矿柱回采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西银海矿业上部120m隔离矿柱的高效安全开采为背景,结合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结果,利用突变理论、强度折减法、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充填体下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和120m隔离矿柱安全开采优化方案~(【1】)。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工程和水文地质调查及矿石力学参数测试,采用RMR和BQ方法评价矿区岩体的工程质量,获得银海矿业矿体为Ⅰ级岩体,说明质量非常好,跨度15m以内可持续稳定20年;花岗斑岩和晶屑凝灰岩为Ⅱ级岩体,说明质量较好,跨度10m以内可持续稳定1年。(2)结合GSI评价法、弹性波法、系数换算法和室内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推荐出数值模拟岩体力学参数。(3)建立银海矿业叁维数值模型,设置地表监测点,研究上部120m隔离矿柱开挖及充填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由8个地表点的最大地表倾斜(i)、最大地表曲率(K)和最大水平变形(ε)得知隔离矿柱开挖及充填对地表建筑物的稳定性不会产生不利影响~(【2】)。(4)基于突变理论和强度折减法建立尖点突变模型,推算出充填体下采空区顶板安全系数,分析研究在充填体压力下,不同顶板厚度、不同采空区高度的顶板安全系数变化情况,及顶板安全系数与顶板厚度和采空区高度的比值的关系,得出充填体下顶板安全系数随顶板厚度增大而增大,随采空区高度增大而减小,随厚高比增大而增大。(5)结合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和强度折减法的采空区稳定性研究,分析了隔离矿柱采用不同回采方案的优劣性。(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9-05-25)
林荣平[7](2019)在《全面法矿柱回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策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法矿柱安全回采是国内外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本文就全面法矿柱回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安全至上"和"矿柱高强度回采"的矿柱回采基本原则。最后就前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期能够为我国类似赋存条件的矿山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02期)
辛向东,陈江川,李伟明[8](2018)在《多变空区处理协同П型矿柱回采新技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全面回采河南某小型地下金矿遗留"П型矿柱"和协同处理空区的需要,对空区处理和矿柱回采的技术原则和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胶结充填空区后多类炮孔组合爆破回采"П型矿柱"的方法,在典型区域开展现场工业试验,区域内实现了充填处理空区和回采间柱的双重目的,最终获得了87%的矿柱回采率和95%空区处理率的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11期)
王春光,吴锋,彭剑平,王航[9](2018)在《夏甸金矿隔离矿柱回采的相似材料模拟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夏甸金矿隔离矿柱在回采过程中的稳定性情况,采用相似材料模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次相似材料模拟选用的区域为北翼-535 m水平至-595 m水平的隔离矿柱。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条形矿柱的最小宽度为2. 5 m,当宽度小于2. 5 m时,条形矿柱中出现明显的破坏。此外,在分步回采过程中,卸压作用前半段强于后半段。在向上回采的过程中采空区顶板、条形矿柱、崩落采矿法采场及充填采矿法采场中应力均有小幅下降。采场中总体位移量较小,对生产影响小。(本文来源于《黄金》期刊2018年11期)
杨悦增,周东良,张富兴,秦旭忠[10](2018)在《复杂条件下隔离矿柱回采的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矿隔离矿柱回采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相似材料试验两种方法对崩落法采场和充填法采场之间隔离矿柱回采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精细分析。研究表明,随着采空区宽度的增加,采场中应力逐渐向留设条形矿柱中进行转移,随着条形矿柱宽度的缩小,稳定性逐渐变差,当条形矿柱宽度为2.5 m和3 m时,条形矿柱及采场整体稳定性较好,兼顾回收率与稳定性,预留条形矿柱宽度为2.5 m是合适的。空区回填后,条形矿柱中的应力值有大幅的下降,而崩落法采场、充填法采场及顶板中的应力充填前后基本不变,回填后充填体能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而充填法采场和崩落法采场中应力分布不受充填体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钨业》期刊2018年05期)
矿柱回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技术运用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学、采矿学、数值计算等理论分析,采取专门地质环境与地质测量、钻探、井探、地形测量等手段进行勘查工作,采取室内试验、数值计算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复采上部残留矿体采矿工艺、支护方法以及放矿方法进行研究,达到尽量利用现有巷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矿柱回采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志,张文龙,钟生元,周英烈.充填体下残留矿柱回采地压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湖南有色金属.2019
[2]..脉状矿体残留矿柱回采技术[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3].哈力马提·阿肯,刘海科,杨福斗,温世平,曹帅.南温河钨矿矿柱回采方案设计与稳定性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
[4].刘海科.全面法矿柱回采地压显现监测与安全保障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9
[5].刘海科,童胜连,邬剑锋,杨福斗,钟长生.房柱法矿柱回采人工假柱尺寸理论计算及采矿工艺[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9
[6].陈金龙.下鲍矿区隔离矿柱回采稳定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9
[7].林荣平.全面法矿柱回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策略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9
[8].辛向东,陈江川,李伟明.多变空区处理协同П型矿柱回采新技术应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
[9].王春光,吴锋,彭剑平,王航.夏甸金矿隔离矿柱回采的相似材料模拟试验[J].黄金.2018
[10].杨悦增,周东良,张富兴,秦旭忠.复杂条件下隔离矿柱回采的稳定性分析[J].中国钨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