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之学论文_罗检秋

导读:本文包含了经世之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之学,经世致用,周礼,明道,郡县制,实学,民本。

经世之学论文文献综述

罗检秋[1](2018)在《论孙诒让的经世之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汉学家孙诒让精于考经证子,光绪十年以后转而关注内忧外患,讲求经世致用。他弘扬家学传统,博采西学新知,阐发《周礼》的现实意义,使之成为维新理论,标志着清末古文经学的经世走向。其经、子之学和经世活动,均体现了道器并重的思想特征,折射出清末士人思维模式的转变。孙诒让基于古文经学和道器并重的经世之学,如同其经、子研究一样,在清末民初具有范式意义。(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肖发荣[2](2016)在《刘古愚“经世之学”及其对近代陕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古愚是近代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着名的经世大儒、爱国教育家,是关学在近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在近代关中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刘古愚以"经世之学"自勉,并因此而深受晚清知识界的推崇。关学自张载以来"学政不二"、"学贵有用"文化传统的熏陶、师友之助、时变日棘的精神刺激以及为学医国的目标追寻,这些都是刘古愚"经世之学"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在"经世致用"、"学为医国之术"信念的驱使下,刘古愚积极投身于"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的实践中,他把一生都献给了陕西乃至整个西北的进步事业。(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钟岳文[3](2016)在《《日知录》:一部讲求经世之学的“资治之书”》一文中研究指出顾炎武与《日知录》顾炎武(1613—1682)是苏州府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着名思想家。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此时的顾炎武虽然年轻,却参加了当时的一个政治性团体——复社,提出反对宦官权贵专权的主张,并由此逐渐留心经世致用之学,关注天下百姓的疾苦和国家大事。明亡后,顾炎武参加了苏州、昆山一带的抗清斗争,但以失败告终。此后,顾炎武遍历南北,足迹遍布苏、浙、鲁、(本文来源于《月读》期刊2016年05期)

孙竞[4](2016)在《从食货之学到经世之学——中国经济史学科的百年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1904年梁启超先生出版《中国国债史》以来,经济史学科已在中国走过了百年历程。一百年来,中国经济史学科大致经历了传承传统史学的遗韵、学习西方社科的方法、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叁个阶段,并从传统的食货之学逐步转为面向历史、面向现实的经世之学;在实现研究的学术意义时,开始注重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从而逐步成为了一门具有现实关怀的学科。但目前,国内经济史研究存在史料与理论相分离的问题,与国际经济史学科相比依旧存在差距。(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盛应文[5](2015)在《论庆历学风下李觏经世之学的双重视域》一文中研究指出李觏在早期《潜书》等着作中对孟子的"一夫"之论多所赞扬且具有鲜明的民本色彩,但至于晚年其在所着《常语》中却激烈批评孟子肆无忌惮地将作为"予一人"的君王变成了"独夫"。李觏一再强调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改变现成的政治伦理秩序,而又同时表现出强烈的君本位立场。这种对民本和君本二元对立的执着皆因受到现代西方民主语境的影响使然,诚如刘述先所说,"然而有一点我们切不可以忘记,就是民本思想并不一定与君主思想互相矛盾。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中,民本思想与君主思想反而是互相依存的。"(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5年06期)

李清华[6](2015)在《东林党人的经世之学及对闽籍学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由于程朱理学的空疏和陆王心学末流的空谈,使中国传统儒家经世济道的根本精神失落。学子们为了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一心埋头苦读四书五经,不关心国家大事。有鉴于此,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的东林党人在东林书院讲学时,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主张读书与关心国家大事相结合,培育学人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东林党人的经世之学具有显着的特点,对闽籍学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海峡教育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陆月宏[7](2014)在《顾炎武的明道经世之学发微》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易代之际,经世之学逐渐兴起。当反清复明的希望逐渐破灭之时,顾炎武还能矢志以求的,就是返归儒家经典与以经世致用为方向重建道统。通过实地考察与大量研读经史方志之后,顾炎武开创了经世实学。顾炎武认为,通经可以明道,经术可以经世,倡导君子为学以明道救世。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研治音韵学,为的是以音通经和以音明史,然后经史并重,以修己和治人救世,因而在经学、史学、音韵学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被赞颂为"通儒",其学问被称颂为"通儒之学"。(本文来源于《学海》期刊2014年06期)

赖德霖[8](2014)在《经学、经世之学、新史学与营造学和建筑史学——现代中国建筑史学的形成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有关中国建筑史学史的研究多强调西方建筑学术和历史观念的影响,即现代性,而对传统学术的影响和价值则有欠重视的现状,文章拟在20世纪中国传统学术现代转型的脉络中重新审视中国建筑史学的形成,一为揭示传统学术在这项研究中的表现和影响,二为认识乐嘉藻、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和林徽因等先驱的成就提供新的视角,叁为促进学界进一步思考先驱们当年曾经面对的问题,从而在寻求现代建筑的中国特色的同时,发现传统建筑史论述中可资借鉴的中国性。(本文来源于《建筑学报》期刊2014年Z1期)

贾庆军,吴昌[9](2014)在《黄宗羲经世之学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宗羲之学并不是我们理解的经世实学。他追求的是一种整体天理之学,其特征是理气合一、道事合一、知行合一、万物一体。而任何分离理与气、道德与事功、知和行之学皆是伪学、虚学。单纯的经世之学也是这种分离的产物,黄宗羲对之持明显的批判态度。(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李岚,李光伟[10](2013)在《以求实之笔治经世之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不要拒绝历史,因为历史给我们以智慧;不要忘记历史,因为忘记历史意味着对事业的背叛;不要漠视历史,否则将受到历史的惩罚;不要割断历史,因为否定昨天也就将失去明天。    李文海是当代着名历史学家、教育家,自195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留校后,已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3-07-22)

经世之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刘古愚是近代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着名的经世大儒、爱国教育家,是关学在近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在近代关中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刘古愚以"经世之学"自勉,并因此而深受晚清知识界的推崇。关学自张载以来"学政不二"、"学贵有用"文化传统的熏陶、师友之助、时变日棘的精神刺激以及为学医国的目标追寻,这些都是刘古愚"经世之学"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在"经世致用"、"学为医国之术"信念的驱使下,刘古愚积极投身于"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的实践中,他把一生都献给了陕西乃至整个西北的进步事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世之学论文参考文献

[1].罗检秋.论孙诒让的经世之学[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肖发荣.刘古愚“经世之学”及其对近代陕西的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钟岳文.《日知录》:一部讲求经世之学的“资治之书”[J].月读.2016

[4].孙竞.从食货之学到经世之学——中国经济史学科的百年历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

[5].盛应文.论庆历学风下李觏经世之学的双重视域[J].学术探索.2015

[6].李清华.东林党人的经世之学及对闽籍学人的影响[J].海峡教育研究.2015

[7].陆月宏.顾炎武的明道经世之学发微[J].学海.2014

[8].赖德霖.经学、经世之学、新史学与营造学和建筑史学——现代中国建筑史学的形成再思[J].建筑学报.2014

[9].贾庆军,吴昌.黄宗羲经世之学刍议[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

[10].李岚,李光伟.以求实之笔治经世之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之.不无小补。若必特富而后谋则少9.科学技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2年度...9.科学技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2年度...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附表四学术研究和科学...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附表四学术研究和科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学术团体

标签:;  ;  ;  ;  ;  ;  ;  

经世之学论文_罗检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