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论文_成晨,王敌,何亚琼,谢玉兰,芦慧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脂蛋白,低密度,组分,冠心病,心肌梗死,高密度,动脉。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论文文献综述

成晨,王敌,何亚琼,谢玉兰,芦慧霞[1](2018)在《2016年某高校医学生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与血脂及体格指标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和脂蛋白a与其他常规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在南京市某高校医学院招募未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学生,测量体格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采集空腹血,检测血清血脂七项并通过Lipoprint系统检测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4名学生,年龄20~29岁,其中男性40名,女性44名。男性体质指数、腰臀比、极低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等均显着高于女性(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平均粒径均显着低于女性(P<0.05)。该人群中脂蛋白a异常率达27.4%,且仅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着正相关(r=0.265,P=0.015),低密度脂蛋白平均粒径与腰臀比、甘油叁酯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等众多指标呈显着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医学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多于女性,医学生血清脂蛋白a水平异常率较高。(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孙浩行,汪骅,王长城,李保国[2](2018)在《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及分离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1]。目前,国际专家组和科学指南均声明LDL-C为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将减少ASCVD发病率及病死率的治疗方针专注于降低LDL-C上[2]。然而,部分研究发现,对ASCVD患(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8年16期)

成晨[3](2018)在《不同饱和度植物油脂对青年健康人群血脂及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了解某高校餐厅集体就餐的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为后续开展人群干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对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血脂状况进行检测分析,探讨体格及生化指标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为预防心血管疾病在靶标选择上提供新思路。通过研究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棕榈液油(palm olein,POL)和可可脂(cocoa butter,CB)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olive oil,OO)对中国青年健康人群常规血脂指标和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的影响,为指导居民合理搭配膳食和科学选择食用植物油脂,预防血脂异常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募集南京市某高校餐厅中规律就餐的在校大学生36名,男女各18名,采用5天称重记账法和24h膳食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膳食调查,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进行评价。(2)在南京市某高校中招募在校大学生,测量其体格指标并采集空腹血,检测血清各项生化指标并通过Lipoprint系统检测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3)将招募的志愿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72名受试者,通过SAS9.21随机分成3组进行油脂膳食干预。研究采用随机交叉3×3拉丁方设计,研究周期共18周,开始是2周的基线期,后进入3阶段的试验期,每阶段试验期为4周,每阶段试验期间有2周的洗脱期。3组受试者于3个试验期交替食用分别富含叁种试验油的膳食,并调查每阶段试验期受试者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每阶段试验期前后收集受试者的各项体格和生化指标,双人双机录入数据并通过SPSS19.0采用混合线性模型探讨叁种试验油对青年健康人群各体格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1)调查对象中,男性总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油脂、维生素B_1、维生素E和铁的摄入量均显着高于女性(P<0.05),而脂肪、膳食纤维、胆固醇、总维生素A、维生素B_2、烟酸、维生素C、钙和钠的摄入量男女间无显着性差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油脂的供能百分比男女间也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共84名(男性40名、女性44名)年龄范围在20~29周岁的学生纳入调查。男性体质指数、腰臀比、极低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等均显着高于女性,而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l、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平均粒径均显着低于女性(P<0.05)。该人群中脂蛋白a异常率达27.4%且仅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着正相关(r=0.265,P=0.015),低密度脂蛋白平均粒径与腰臀比、甘油叁酯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等众多指标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3)共67人(男33人,女34人,年龄20~29岁)完成干预研究,各阶段叁组间常规指标基线值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所用的棕榈液油、可可脂和橄榄油分别含有34.5%、64.45%和17.2%的饱和脂肪酸,叁种试验油甘油叁酯主链sn-2位置上分别含有95.7mol%、100mol%和100mol%的不饱和脂肪酸,每种试验油约占每日总脂肪摄入量的40%,约占每日总能量的11.3%。叁组受试者经膳食干预后,POL膳食组血清甘油叁酯水平显着低于OO膳食组(P=0.034),但所有受试者血清甘油叁酯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其它各项体格指标和生化指标叁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该学生群体男性总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油脂的摄入量均显着高于女性,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符合中国居民膳食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校园餐厅应增加全谷物类及杂豆类食材的使用并控制钠盐的使用量;(2)青年男性较青年女性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高,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平均粒径可间接反应多项心血管疾病不利因素的水平及变化趋势,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另外脂蛋白a水平异常不容忽视;(3)尽管棕榈液油和可可脂较橄榄油饱和度更高,但叁者对青年健康人群各体格指标、常规血脂指标、各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指标及一系列次级指标产生的影响相似。(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6-20)

姚雨宏,徐瑞霞,马春艳,郭远林,李小林[4](2018)在《短期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亚组分的影响。方法入选37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n=17例)和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组(n=20),分别给予10 mg/d和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另入选15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Lipoprint脂蛋白分类检测仪对HDL和LDL颗粒进行分类。治疗8周后比较叁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HDL和LDL颗粒的变化,分析10 mg/d阿托伐他汀和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对LDL和HDL颗粒的影响。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阿托伐他汀(10 mg/d和20 mg/d)治疗8周后,血浆LDL-C浓度、LDL各亚组分胆固醇浓度及百分比均显着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20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大颗粒HDL-C浓度及百分比显着升高,小颗粒HDL-C浓度及百分比显着降低。结论低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即可显着改善LDL和HDL的亚组分分布,使其向动脉粥样硬化逆转的有益表型转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米春芳,刘庆平[5](2017)在《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及与临床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亚组分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临床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并筛选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9例健康体检者的新鲜血清,采用Lipoprint脂蛋白亚类分析系统检测血清LDL亚组分组成和含量。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LDL平均粒径、I-LDL含量和百分比显着降低(P<0.01),小LDL(S-LDL)含量和百分比显着升高(P<0.01);从急性心肌梗死到陈旧性心肌梗死血清S-LDL尤其是LDL5C、LDL6C、LDL7C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的相关性发生了显着性变化。结论 LDL粒径的降低,S-LDL含量与百分比的升高,较LDLC浓度的单独升高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精准检测和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血清LDL5C、LDL6C、LDL7C与临床生物化学指标相关性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心肌梗死以及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有极大的辅助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米春芳,刘庆平[6](2017)在《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的临床意义及检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是临床心血管疾病(CVD)的重要生物化学指标。一些脂代谢异常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等都是CVD的危险因素,许多新的研究证明这些疾病患者的血浆LDL和HDL亚组分存在异常,其临床意义大于LDL和HDL总体异常。血浆LDL和HDL异常亚组分作为CVD临床检测指标已引起了广泛研究与关注。本文旨在对血浆LDL和HDL亚组分的临床意义及检测研究进展加以论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马春艳,徐瑞霞,姚雨宏,李莎,张彦[7](2017)在《冠心病患者血浆PCSK9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低密度脂蛋白(LDL)亚组分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未服用降脂药物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281例,收集基线临床资料,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PCSK9水平、Lipoprint脂蛋白分类检测仪分析LDL亚组分。结果血浆PCSK9水平与中等颗粒LDL-C和小颗粒LDL-C浓度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145,p=0.015;r=0.166,p=0.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传统危险因素后,PCSK9水平与中等颗粒和小颗粒LDL-C浓度仍呈独立正相关(分别为β=0.152,p=0.013;β=0.179,p=0.004),与LDL颗粒大小呈显着负相关(β=-0.130,p=0.035)。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相关性仅存在于男性冠心病患者。结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浆PCSK9水平不仅与LDL-C浓度相关,且与LDL各亚组分具有相关性,提示PCSK9与LDL亚组分表型分布可能存在潜在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杨海涛,谢翔[8](2017)在《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由于针对传统脂质危险因素进行的治疗只能减少部分患者冠心病事件发生,所以对LDL亚组分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LDL在颗粒的密度、大小、体积上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中小而密LD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因此,可将小而密LDL作为导致冠心病的新的危险因素之一。未来,应制订统一的脂蛋白亚组分型及检测方法,并进一步研究相关药物降低LDL亚组分的机制。(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7年13期)

陈燕,王斌[9](2016)在《Lipoprint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检测系统的应用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明显正相关~([1])。LDL是一组由大小、密度、化学成分不同的亚组分颗粒组成的异质性脂蛋白~([2])。新近研究发现,具有相同的LDL-C水平但LDL亚组分颗粒数量不同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不同~([3])。因此,定量检测LDL亚组分颗粒大小与数量,对于评价LDL致动脉粥样硬化特性而言是一种更为可靠的方法。LDL亚组分检测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6年24期)

高新晓,郭佳,蔺洁,孟忻,汪军[10](2015)在《血脂正常青年角膜弓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精确检测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的亚组分并评估其中的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DL,sd LDL)与青年角膜弓(简称青年弓)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2例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眼科及体检中心的血脂正常的青年弓患者。另外选取12例年龄、性别、吸烟史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Lipoprint LDL System精确检测LDL的亚组分,计算其中的sd LDL占LDL的百分数,即sd LDL比率(sd LDL%)。采用t检验比较青年弓组与对照组的sd LDL%,再以青年弓为因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Backward:LR)评估其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青年弓组sd LDL%数值偏高〔(13.16±6.29)%vs(19.64±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将年龄、LDL校正后,sd LDL%增高和青年弓明显相关(P=0.040)。sd LDL%是青年弓发生的危险因素(OR=1.49,95%CI:1.01~2.19,P<0.05)。结论血脂正常青年弓患者的sd LDL%增高,表明其LDL亚组分异常。(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1]。目前,国际专家组和科学指南均声明LDL-C为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将减少ASCVD发病率及病死率的治疗方针专注于降低LDL-C上[2]。然而,部分研究发现,对ASCVD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论文参考文献

[1].成晨,王敌,何亚琼,谢玉兰,芦慧霞.2016年某高校医学生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与血脂及体格指标的相关性[J].卫生研究.2018

[2].孙浩行,汪骅,王长城,李保国.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及分离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

[3].成晨.不同饱和度植物油脂对青年健康人群血脂及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8

[4].姚雨宏,徐瑞霞,马春艳,郭远林,李小林.短期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的影响[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8

[5].米春芳,刘庆平.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及与临床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7

[6].米春芳,刘庆平.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的临床意义及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7

[7].马春艳,徐瑞霞,姚雨宏,李莎,张彦.冠心病患者血浆PCSK9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7

[8].杨海涛,谢翔.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

[9].陈燕,王斌.Lipoprint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检测系统的应用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

[10].高新晓,郭佳,蔺洁,孟忻,汪军.血脂正常青年角膜弓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LDL泳动距离同颗粒直径关系两种LDL亚组分电镜图×50 000LDL聚丙烯酰胺凝胶梯度电泳扫描图谱两种LDL亚组分免疫扩散试验两种LDL亚组分聚丙烯酰胺电泳低密度脂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梯度电泳...

标签:;  ;  ;  ;  ;  ;  ;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论文_成晨,王敌,何亚琼,谢玉兰,芦慧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