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辉[1]2004年在《基于桅杆结构的吊装力学模型研究及CAD应用》文中认为桅杆式起重机整体安装技术是建设部提出的建筑业重点推广应用的十项新技术之一,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广泛。但是,目前桅杆式起重机吊装设计仍然普遍基于传统的力学模型采用手工计算,该模型缺乏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待完善。为此,本文重点针对格构式桅杆起重机吊装系统进行研究,研究和改进了传统的力学模型,开发了格构式桅杆吊装辅助设计系统(WGCAD 1.0),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主要内容包括:介绍了格构式桅杆吊装起重机在工程中的发展状况和计算机技术在吊装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格构式桅杆吊装辅助设计系统开发中使用的Visual Basic 6.0开发环境和Access数据库开发环境;详细阐述了开发格构式桅杆吊装辅助设计系统的思路和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将格构式桅杆起重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考虑到缆风绳结构非线性、桅杆结构二阶效应、风荷载影响效应、非标设备标准化等诸多因素对桅杆主体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改进了格构式桅杆起重机力学模型中不合理的因素;同时,从系统设计最优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的相互影响,提出了合理的格构式桅杆起重机受力模型,以满足格构式桅杆吊装系统优化设计的目的。 利用研究得出的合理的格构式桅杆吊装设计力学模型,从格构式桅杆吊装系统设计人员的角度出发,编制了格构式桅杆结构吊装辅助设计系统(WGCAD 1.0),该软件采用Visual Basic 6.0开发环境及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作为开发工具,模拟了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便于工程应用。
李赵雪[2]2004年在《石油工程安装决策支持分析系统开发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越来越注重提高自身的产品开发水平和工作效率。将现代设计方法应用到生产实际当中,对于提高设计者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适应石化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科学决策,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是石油安装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深入以及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发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专业设计软件,使设计者摆脱烦琐的重复劳动,专注于设计创新,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本文在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将参数化技术、有限元理论以及计算机辅助工程方法应用到石油安装行业的企业生产中,对综合性企业专用软件的开发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有益的尝试。论文主要工作如下: (1)本文深入研究了过程参数化设计理论,对石油工程机械的过程安装参数化做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建立了科学、优化的数学模型,抽象出实用、可行的多工况参数化方程,实现了对石油工程机械安装的全过程跟踪。 (2)提出了利用高级编程语言和常用办公软件实现工程设计计算书的计算机自动生成技术。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设计目标。 (3)论文还对有限元理论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桅杆起重机的结构进行了非标工作状态下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将理论计算结果、CAE分析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叁种分析结果遵循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正确、可信。 (4)完成了“石油安装工程决策支持分析系统”的开发,实现了桅杆起重机多工况参数化设计计算、计算报告自动生成以及结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叁大主要功能,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石油安装工程决策支持分析系统的成功开发与研究,为综合性企业专用软件的开发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先进的现代设计方法将以计算机为载体渗透到各个行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林大楚[3]2017年在《多层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桅杆抬吊与缆索吊装组合施工技术》文中提出结合南宁高新区发展大道标准厂房大跨度钢结构连廊工程,对桅杆抬吊与缆索吊装组合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中重点阐述了2种吊装系统的安装及在施工过程中的配合。通过对吊装系统安装质量的把控、吊装作业过程中的施工组织,成功完成了钢结构连廊的施工任务。整个施工过程简单、快捷,施工综合费用低,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该组合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王涛[4]2011年在《HTQ800型门架式桅杆起重机设计与分析》文中提出桅杆起重机在工程机械行业称之为抱杆,属于特种起重设备。它是空间的杆系结构,主要是以桅杆为载体的起重机构。桅杆起重机具有起重量大、自重轻、成本低、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拆卸、转移和安装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矿山中开采矿石,港口码头吊运大吨位货物,石油、化工、冶金和电力等行业大型结构设备的安装。目前随着工业设备向大吨位、大结构的方向发展,桅杆起重机的方案设计和结构强度都有了更高的目标。本课题在充分调研了国内外桅杆起重机实际应用的前提下,深入了解和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大型工业设备吊装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桅杆起重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完成了桅杆起重机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在设计中引入了CAD/CAE技术,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桅杆起重机的叁维模型,使其能够实体化、可视化,更加直观的表现了设计思路,从而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基于有限元理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桅杆起重机的主门架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优化设计整机的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避免了因传统设计无法准确计算出零部件的刚度和强度,设计时便采用了较大的安全系数,导致机构“粗、大、笨”的形态而影响整机的动态性能。本课题所设计的桅杆起重机,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门架类型桅杆起重机的一例,属于创新型设计。本设计改变了过去利用两台或多台大型起重机在有限的空间内配合吊装大型结构件的局面,使大型结构件的吊装变得简单,容易实现。该桅杆起重机满足我国目前石化、冶金和电力行业中大型结构件的吊装需求,使我国起重机械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完善,减轻了国外大吨位起重机械对国内吊装市场的冲击。
李全刚[5]2014年在《吉林省速滑馆悬索—拱屋盖结构体系施工研究》文中认为预应力悬索-拱体系组合了悬索结构与拱结构共同受力的特征,为一种柔性结构体系。具体应用实例为—吉林省速滑馆。本论文以该工程为实例,具体研究悬索-拱屋盖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与施工方法。本文介绍了概述悬索结构的发展概况。同时也介绍了与之相应其他几种空间结构体系,包括网架体系,膜结构体系,管桁结构等。对其他的结构体系的概念、以及该体系的优缺点简要进行论述。本文论述了悬索结构的受力提点,研究了悬索结构的形状以及悬索结构的荷载工况。针对具体工程给出设计方案。对初始预张力的大小给出确定方法。本文详细论述悬索-拱屋盖结构的施工方法以及具体过程。提出吊装方案,结构安装顺序、施工监测测量方法。提出预应力索安装方法张拉索流程及监测方案。
乔为禹[6]2008年在《大型履带起重机臂架防后倾系统仿真》文中研究表明在履带起重机柔性变幅系统中,变幅绳和拉板只能承受拉力而不能承受压力,当臂架向后倾翻时不能起支撑作用。一旦履带起重机发生突然卸载,尤其在大臂长、大仰角工况作业时,由于臂架、拉板和变幅绳的弹性作用极易发生臂架后倾事故。因此,履带起重机防后倾系统对于整机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履带起重机向大吨位发展,臂架长度和起重量不断增加,防后倾系统研究显得更加重要。但是,因为臂架防后倾系统属于非线性复杂系统,常规的静力学解析算法无法分析防后倾系统的动态特性;而且臂架后倾非常危险,不具备物理实验的条件。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与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QUY500履带起重机实际项目为背景,研究了履带起重机防后倾系统的形式和原理;应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使用ADAMS/View模块结合叁维实体设计软件Pro/E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基于刚——柔耦合建模技术建立了柔性臂架的虚拟样机结构模型;使用ADAMS/Hydraulics模块建立了防后倾液压系统模型,实现了履带起重机虚拟样机的机械—液压联合仿真。通过对履带起重机主臂大仰角工况缓慢加载、突然卸载的动力学仿真,分析突然卸载时臂架在防后倾系统作用下的运动学、动力学特性,对比分析相同工况、不同臂长时防后倾的作用效果,并通过仿真对防后倾液压系统的节流孔进行了优化。本文通过建立履带起重机虚拟样机和对突然卸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履带起重机防后倾系统的力学特性和动态特性,并对防后倾系统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为履带起重机尤其大吨位履带起重机防后倾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对于大吨位履带起重机的研发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基于桅杆结构的吊装力学模型研究及CAD应用[D]. 朱林辉. 重庆大学. 2004
[2]. 石油工程安装决策支持分析系统开发与研究[D]. 李赵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04
[3]. 多层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桅杆抬吊与缆索吊装组合施工技术[J]. 林大楚. 建筑施工. 2017
[4]. HTQ800型门架式桅杆起重机设计与分析[D]. 王涛.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
[5]. 吉林省速滑馆悬索—拱屋盖结构体系施工研究[D]. 李全刚. 吉林大学. 2014
[6]. 大型履带起重机臂架防后倾系统仿真[D]. 乔为禹. 大连理工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