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冬青[1]2016年在《金伯华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及金氏针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本学生跟师金伯华教授学习叁年来,对金老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较系统的学习总结。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金伯华教授学术思想渊源、金伯华教授学术思想概述、金伯华教授诊疗经验、金氏华佗夹脊督脉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研究。1金伯华教授学术渊源金伯华教授学术思想形成,主要包括(1)参军学医,抗美援朝:华北军政大学白求恩医校学习和朝鲜战场战伤抢救,打下了坚实的西医基础;(2)中医之路,名家熏陶:通过第二中医门诊部和北京中医医院学习工作,吸取金针王乐亭、贺普仁、夏寿人等针灸名家学术精华;(3)精研典籍,风格独特:通过中医经典大专班和四部经典着作研究班学习,精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针灸大成》等中医典籍,形成自己风格独特的针、灸、药并用的临床诊疗思路和金氏针法操作技法。(4)中西结合,攻克疑难:主持北京市科委“八五攻关规划——中药研制‘追风速’注射液穴位注射及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取得国家专利。项目研究报告、学术论文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及世界传统医学“生命力杯”奖。2金伯华教授学术思想概述结合金老《金氏针灸临床精粹》、《金伯华痹证治验集》、《针坛巾帼金伯华》等专着,根据金伯华教授针灸方要理论及临床跟师所得,深化和升华金老学术观点,创新性的总结提出由:“治病求源、病多气郁”,“诊法独到、观察入微”,“以调为要、心肾为纲”,“针药并用、相得益彰”,“善用单穴、手针治痛”,“刺法手法、自成一家”等六方面要素组成的“金氏针法要论”。2.1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临证必谨守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之基本大法,治病必求其源。强调对疑难杂症须追根溯源,认为气郁致病为当今主要病机。2.2诊断方法独到,注重经络局部诊察,如中风病人,观舌下系带两侧血管变化,初步判断患者属于出血或者梗死;面瘫患者通过翳风穴压痛反应判断疾患轻重转归等。2.3主张凡病要重“调”,使之达到阴阳平衡,才能治愈疾病。临床辨证重视心肾,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肾者,,先天之本。善用内关、膻中、鸠尾调心神,肾俞、命门、太溪调理肾精。2.4重视针灸药结合,崇尚针药并用,指出针灸科医师必须针灸中药协同治疗,临床用药做到理法方药,以六经辨证为主;针灸做到理法方穴,以经络辨证为主。临床治疗胸痹、脱发、顽固性便秘等疗效显着。2.5擅长单穴治病,手针治痛。临床常以曲池穴治疗胁痛、胃腹痛;太溪治疗咽干,肾虚头痛;手针足跟穴治疗跟痛症,及灵活应用下睛明等。2.6精研内经刺法,并独创了柳刺、齿轮刺、梅花刺等特殊刺法。临床常远端取穴,上病下取或下病上取,使针感趋向于病痛部,运用金氏烧山火法,治疗瘫痪麻痹、寒湿痹痛、四肢厥冷、脘腹寒痛等病证。临症擅长刺络放血,广泛应用于各类疾患,如丹毒、湿疹、痛风,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面瘫、颈椎病等。3金伯华教授诊疗经验根据“金氏针法要论”的学术思想,分析金老独特的诊疗方法及针药并行的学术特点。以金老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面瘫、强直性脊柱炎、抑郁症、肥胖症等疑难杂症的宝贵经验入手,通过金老独特病因病机、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典型病例分析,全面介绍金老诊疗经验。4金氏华佗夹脊督脉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研究在继承金伯华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经验基础上,运用金氏针法华佗夹脊督脉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患者临床观察。目的(1)评价金氏针法华佗夹脊督脉温针灸对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疗效。(2)探索金氏针刺方法及华佗夹脊穴不同定位取穴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差别。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门诊患者63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金氏针法华佗夹脊(棘突旁开1寸)、督脉温针灸,对照组常规针法华佗夹脊穴(棘突旁开0.5寸)督脉温针灸,记录治疗前、后枕墙距、胸廓活动度、Schorber试验、脊柱痛VAS评分等;并以ASAS20、BASDAI指数、中医临床疗效评定等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治疗疗程为叁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统计分析,中医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ASAS20改善、BASDAI评分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脊柱痛VAS评分、胸廓活动度、枕墙距、Schorber试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脊柱痛VAS评分、胸廓活动度评分、枕墙距评分、Schorber试验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观察指标,ESR、CRP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在继承金伯华教授“金氏针法要论”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基础上,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发现金氏针法及常规针刺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治疗前后均有疗效;金氏针法与常规刺法相比较,对BASDAI评分、ASAS20、中医临床疗效评定均有明显改善;并对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如脊柱痛VAS评分、胸廓活动度评分、枕墙距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实验室观察指标,ESR检查、CRP检查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华佗夹脊穴古今文献分析及金老临床取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遵循夹脊穴棘突旁开1寸法,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45°深刺法,为深刺夹脊穴治疗督脉、膀胱经疑难杂症,“骨痹刺骨”、“针至病所”,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取穴依据。
蔺梦娟[2]2017年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Meta分析的清开灵注射剂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开灵注射剂目前有清开灵注射液和注射用清开灵(冻干)两个品种,均主要由胆酸、猪去氧胆酸、水牛角、黄芩苷、栀子、金银花、板蓝根、珍珠母组成,功效为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免疫调节、保肝及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清开灵注射剂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在脑血管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肝炎、高热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清开灵注射剂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临床评价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利用"药物-成分-靶标-疾病"多层次生物网络,结合基因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开展清开灵注射剂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的循证医学手段,科学地评估各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和相关数据,为清开灵注射剂治疗特定疾病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以供临床参考。研究目的1探讨清开灵注射剂的药理作用机制,从微观角度揭示清开灵注射剂药理作用特点。2系统评价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一)网络药理学利用公共数据库(如TCMSP、PubChemCompound和TCMID)收集清开灵注射剂的成分及其分子信息,结合药物分子的ADME性质参数及文献研究,预测和筛选活性分子,并获取其靶标、基因及疾病信息,利用Microsoft Access 2010构建数据库;提取数据,利用Cytoscape 3.4.0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图,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确定网络关键节点或关键模块,再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析其基因集合的主要功能,多层次、多角度探讨清开灵注射剂的作用机制。(二)Meta 分析通过全面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Med、PubMed、Springer、Web of Scienc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等,收集清开灵注射剂治疗特定疾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纳入符合标准的RCTs,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同质性较好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森林图呈现结果;异质性较大时可采用Meta回归、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探讨异质性来源,采用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定性,以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研究结果(一)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作用机制研究1数据库构建:所构建的"清开灵注射剂网络药理学基础信息数据库"包含清开灵注射剂的8个药物所涉及的116个成分,1 271个靶标,929种疾病,以及3 786条成分、靶标、疾病对应关系。2清开灵注射剂作用机制的拆方分析研究:(1)"胆酸-猪去氧胆酸"作用机制研究:主要成分胆酸、猪去氧胆酸均具有较好的类药性;该药对的"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涉及6个靶标和8种疾病,以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肝X受体(LXRα、LXRβ)为关键靶标,主要涉及脑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等疾病;GO富集主要在甘油叁酯的合成、胆固醇的储存及流出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方面,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胰岛素抵抗通路等。(2)"水牛角-珍珠母"作用机制研究:共筛选出6个成分,其总体类药性较好;该药对的"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涉及765个靶标和595种疾病,以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COX-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为关键靶标,以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和炎症为度值最高的疾病;GO富集主要在小分子代谢、细胞代谢等生物学过程方面,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多种氨基酸代谢通路中。(3)"黄芩苷-栀子"作用机制研究:共筛选出20个成分,其总体类药性较好;该药对的"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涉及198个靶标和369种疾病,以COX-2、PPARy和5-脂氧合酶(5-LOX)等为关键靶标,疾病主要涉及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GO富集主要在化学刺激响应、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凋亡及细胞程序性死亡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方面,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多种癌症通路和乙型肝炎通路等。(4)"金银花-板蓝根"作用机制研究:共筛选出92个成分,其总体类药性较好;该药对的"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涉及665个靶标和609种疾病,以COX-2、热休克蛋白90α(HSP86)、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COX-1)和PPARγ等为关键靶标,疾病主要涉及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炎症等;GO富集主要在细胞表面受体相关信号通路、化学刺激响应等生物学过程方面,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cAMP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多种癌症通路及乙型肝炎通路等。3清开灵注射剂作用机制的整体研究:共筛选出116个成分,其总体类药性较好;清开灵注射剂的"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涉及1 271个靶标和929种疾病,以COX-2、HSP86、COX-1靶标度值最高,主要涉及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炎症等疾病;GO富集主要在化学刺激响应、信号传递、代谢过程等生物学过程方面,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cAMP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多种氨基酸代谢通路、癌症通路和乙型肝炎通路等;模块分析所得6个模块对应基因的GO富集主要在心率调控、心肌收缩调控等生物学过程中,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心肌细胞肾上腺素信号通路和cGMP-PKG信号通路等;具有血脑屏障通透性的29个成分对应基因的GO富集主要在胆固醇代谢过程、胆固醇体内平衡等生物学过程中,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PPAR信号通路、多种氨基酸的合成通路及尼古丁成瘾通路等。(二)基于Meta分析的临床评价研究1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纳入42项研究,累计患者5 905例;在单用或联合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清开灵注射剂在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利巴韦林注射剂(RR=1.19,95%CI:1.16~1.22,P<0.000 01)等;12项研究累计报告试验组42例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s/ADEs),11项研究累计报告对照组34例ADRs/ADEs。2清开灵注射剂治疗肺炎:纳入17项研究,累计患者1 702例;在应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基础上,联用清开灵注射剂可提高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RP= 1.23,95%CI:1.14~1.33,P<0.000 01)等;4 项研究累计报告试验组 27 例 ADRs/ADEs,对照组64例ADRs/ADEs。3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纳入7项研究,累计患者580例;清开灵注射剂联合对症治疗在缩短流行性腮腺炎的退热时间方面优于利巴韦林注射剂联合对症治疗或仅对症治疗(MD =-1.16,95%CI:-1.36~-0.96,P<0.000 01)等;3项研究未发生ADRs/ADEs,4项研究未报告ADRs/ADEs。研究结论1清开灵注射剂各药对的网络关键节点分析、基因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的结果各有侧重,反映了清开灵注射剂各药对之间功效的差异及各药对之间作用机制方面的相互配合,体现了中医配伍用药和复方用药的意义。2清开灵注射剂可能由多个成分通过作用于LXR、COX-2、HSP86和PPARγ等关键靶标,调控胆固醇代谢与其体内平衡、氨基酸代谢、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参与多个信号通路、代谢通路和癌症等疾病通路,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及炎症等疾病中发挥作用。3清开灵注射剂临床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报道较少,但本研究发现其多个作用靶标、相关通路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清开灵注射剂各药对及其整体处方的"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均具有部分无标度和小世界特性,模块属性很低,适宜采用识别关键节点的方法进行网络分析,模块分析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用。5在临床应用方面,相较于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或对症治疗,联合清开灵注射剂可以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效果。但是本研究通过纳入文献的分析,在清开灵注射剂的安全性方面尚无法给出确切结论。
杨舒淳[3]2016年在《李玉贤内科学术思想总结及“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一、研究背景:李玉贤主任医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和学术传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在治疗内科等疑难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长脾胃病、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肝胆病及肾系疾病等多学科疾病诊治。李老师学验具丰,因此,其独特的学术思想观点和临床诊疗经验需要学生去整理挖掘,借助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去揭示其机理,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二、研究目的:(一)通过理论学习和跟师实践,追溯整理李老师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李师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特别侧重于整理李师对脾胃理论研究的新观点和内科某些专病的特色诊疗经验,较为全面的继承李老师在内科疾病诊疗方面经验和学术思想精华。(二)为了能更好的学习和继承李玉贤老师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经验,选用李师在临床治疗CAG中应用最多,且有效的经验方“和胃汤”,通过多因素的统计学分析,科学评价“和胃汤”治疗CAG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索和揭示“和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理。叁、研究方法:(一)理论研究部分1采用整理分析归纳法和访谈法,学习归纳李师曾经深入研究过的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着作及医案等中的精华,追溯李师学术思想的成长过程和形成的源流,总结梳理出李玉贤老师的学术思想渊源。2采用总结提炼法和访谈法,将跟师学习、李师授课、李师着作和访谈交流等内容进行整理挖掘,提炼出李师诊治内科疾病的诊疗思路和理论特色体系,总结形成李师的内科疾病诊疗学术思想体系。(二)临床研究部分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开展“和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CAG的临床疗效研究。将100例符合寒热错杂型CAG属胃脘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和胃汤”免煎剂口服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胃复春片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应用治疗前后积分(临床证候、胃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试验室评估指标(胃蛋白酶Ⅰ和Ⅱ、胃泌素-17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评价“和胃汤”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和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理。四、研究结果:(一)李玉贤老师学术思想渊源李师学术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名师教诲,以及对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着作的不断研究学习。其中,对其学术思想形成最有影响力的名家有叁位;《内经》的学术理论体系对其诊疗思维框架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之功;《伤寒杂病论》中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和治疗内伤杂病的专病专方用药体系是指导其临床实践的指南;历代名家着作思想精华丰富了其学术思想的内涵。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最终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内科杂病诊疗思想体系。(二)李玉贤老师内科学术思想概述及临床经验总结针对内科杂病诊治,李师首重脾胃在疾病演变和转归中的养正作用,重视对“脾胃学说”的理论研究等,对临床诊治慢性病和疑难杂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李师对内科各系统疾病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内科病以系统分类,总结各自的发病特点、病情演变规律、诊疗特色和重点等,对临证实践中疾病鉴别和诊断用药等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1)治脾胃肠病,提倡分治和合治的诊疗思路。(2)治肝胆系疾病,主张从肝胆脏腑病、肝胆之经络病、肝胆与其他脏相互传变之病、情志病等四大类分类论治。(3)治肺系疾病,善用辛凉复辛温法治外感热病的寒包热证;用金水相生法治内伤肺系疾病。(4)治肾系疾病,主张根据病因病机不同按照专病分而论治。(5)治疗心系疾病,重视“心脉以通为用”之法的应用。李师诊治内科系统疾病注重脏腑之间的阴阳平衡,病机演变和后天脾胃的养正作用,将各系统疾病以系统分类和专病分治为主线,每种病均从辨病机-立治法-选主方-论用药加减等入手,李师创立的各种治法及验方,即可单法单方使用,又可合法合方加减用之。其擅治内科疑难杂病,对胸痹、心悸、心衰、肺癌、肾癌、肝癌、胃脘痛等诊治均有其独到见解。(1)胸痹以虚实夹杂证多见,是因心阳本虚,又兼各种病理因素交互作用,导致痰浊瘀血阻滞心络而发病,李师临证善用化痰宽胸,益气通脉之法治疗。(2)心悸的发生与心中阳气不主令等关系密切,其中以心阳不足兼血虚血瘀最难治。李师临证善用温阳通脉,补血宁心之法治疗。(3)根据本地区风眩发病的地域特色,以阴虚阳亢兼痰瘀互结之证为多,李师临证善用滋肾平肝、化痰通脉配合健脾泄浊之法治疗。(4)心衰成因复杂,以心肺两虚为本,痰、瘀、水饮等病理因素交互作用为标,李师临证善用益气强心、化痰通脉配合温阳利水之法治疗。(5)治中风重视本气自病与夹邪,主张分期论治,李师善用益气通脉,化痰开窍之法治疗中风病失语。(6)治疗肺病久咳之症,多从肺肾论治。李师善用金水相生、化痰止咳之法治疗。(7)治肺癌,从久病阴损导致肺肾两虚兼毒邪内蕴辨证。李师善用金水相生兼解毒消症之法治疗。(8)治肾病水肿,主张分期论治,从肺脾肾叁藏俱病,水阻气滞辨证。李师善用健脾理气,温肾利水法治疗。(9)治肾癌,从脾肾两虚、浊毒凝滞辨证,善用健脾益肾兼解毒泄浊消症之法治疗。(10)治肝癌,擅长从肝郁脾虚、湿阻毒凝辨证,拟疏肝健脾兼解毒消症之法治疗。(11)治CAG,擅长从寒热错杂辨证,善用辛开苦降兼解毒生肌等法治疗。(叁)学生对李玉贤老师多学科杂病临床诊治经验的继承与创新学生通过对李师临床经验的整理挖掘,在总结提炼李师学术思想的过程中,受益颇深,达到了学用相长,并使其中医理论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大增。在临证中应用李师的诊疗思路和验方大胆灵活,并能加以创新,使学生在诊治某些肺系疾病等多学科杂病方面,初步形成自己较为完善的创新性诊疗思路,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四)临床研究部分:应用“和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在改善临床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胃镜积分等级评估,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根据病理组织学疗效评估:单变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对CAG胃粘膜炎性改变、萎缩等疗效略优于对照组,对肠化的疗效评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学指标评估,PGI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PGⅠ/Ⅱ、G17比较,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由试验室结果观察分析发现,患者的病理组织学改善与PGⅠ、PGⅠ/Ⅱ、G17增幅相关密切。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五、研究结论:(1)李玉贤主任医师的核心学术思想是“治病必求于本”的“叁观”诊疗思维体系:①阴阳为本的平衡观;②病机为本的衡动观;③后天为本的脾胃观。重视脾胃在疑难杂病演变和转归中的养正作用。(2)诊治内科各系统疾病以系统分类和专病分治为主线,每种病均从辨病机-立治法-选主方-论用药加减等入手是其临床经验特色。(3)李师认为,本地区CAG患者以寒热错杂证为多,临证以辛开苦降为大法兼用解毒生肌等法治疗,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这一学术观点得到了临床研究结果的证实。
李牧真[4]2016年在《微针刀松解术结合整脊调神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及相关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推拿和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并对提取内容进行分析,为本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及临床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性提供文献依据。同时,通过观察对比临床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从患者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测指标两方面分别分析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就发病机制、诊疗机理及观察指标设定依据等方面做相关探讨。以期减少颈性眩晕临床诊疗中的盲目性,提高诊断正确率,制定出一个操作安全、起效快、疗效持久的颈性眩晕规范化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及内容分析法对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并参考结果设定课题的相关研究标准与观察指标,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把纳入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平均分为微针刀松解结合整脊调神推拿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结合整脊调神推拿组(对照组)。均治疗2疗程后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L-36)、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的变化;测量颈椎X线片中颈椎曲度、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中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波潜伏期、波间期的数值变化。并采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文献研究中,统计分析了301篇推拿相关文献及84篇针刀相关文献的各项提取内容。临床研究中,无不良反应发生,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6.67%。各项观察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可发现,两组患者主观感受指标中的SL-36与SCL90评分仅部分项目治疗前后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中各项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与疗程结束1月后随访相比,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客观检测指标中,两组治疗前后X线中的颈椎曲度指数与TCD中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的变化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BEAP治疗前后变化并不明显,仅在PLⅤ一项中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临床与相关文献研究可发现,本课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创新性,两组治疗方法均安全有效,且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与各项评价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于患者主观感受指标的观测可发现,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有部分改善;在临床症状与体征方面的治疗效果较显着,且疗效较持久。在客观检测指标方面,两组治疗方法均可对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起到积极影响,有效调整患者颈椎整体曲度,说明TCD与颈椎X线均可作为颈性眩晕患者较敏感的临床诊疗指标;但患者对于BEAP的检测结果并不敏感,无法获取有效观测结果。本课题为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理论意义。
严晓艺[5]2017年在《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现状及疗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地检索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文献,对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现有的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了解重症肌无力中医药相关治疗措施的研究趋势、特点和局限性,以期为未来中医药在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应用和临床研究方面提供参考。基于对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现状的梳理,选择其中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2研究方法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全面检索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检索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外文文献检索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日期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11月。纳入标准:研究对象:重症肌无力患者。干预措施/暴露: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各类治疗措施,包括中药、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罐、气功等。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研究、病例报告研究。除外以上研究类型的文献,如名家经验等,若包含个案报告,个案信息能够提取,也可以纳入。资料提取和分析:3名研究者参与了本研究的资料提取,并由主要研究者进行核对和汇总。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资料提取表,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患者信息、疾病/症状类型、中医药干预措施信息,将Epidata3.1软件中资料提取内容导入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频次。文献质量评价:根据不同的研究类型选择相应的质量评价工具对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使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指标(methodological index for non-randomized studies,MINORS)进行评价,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scale,NOS);病例系列研究参考英国国立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clinical excellence,NICE)推荐的病例系列质量评价条目进行评价;病例报告研究参考杨红提出的中医病例报告撰写条目对纳入的研究的质量进行定性评价。疗效评价:选取第二部分收集到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筛选中医药治疗与空白、安慰剂、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的研究,两组中除比较的措施外其他共同干预措施一致,每项研究限使用1种中医药治疗。结局指标:死亡率;复发率;肌无力危象发生率、生活质量;症状评价指标、安全性指标、免疫功能指标。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评价汇总分析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二分类资料选择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并计算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t index,CI);对于连续性变量,根据测量结果方式选择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或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并计算其95%可信区间。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I2值衡量异质性的大小,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本研究根据纳入受试者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亚组分析。当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个数在10个以上时,制作漏斗图对发表偏倚进行估计。3研究结果3.1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研究现状本部分共纳入484篇文献,包括88篇(88/484,18.18%)随机对照试验、12篇(12/484,2.48%)非随机对照试验、109篇(109/484,22.52%)病例系列及275篇(275/484,56.82%)病例报告。对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文献现状总结如下:(1)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目前已经有大量发表,本研究收集到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病例系列研究及个案报告。暂时没有检索到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2)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不同研究间发表数目不尽相同,其中随机对照试验及病例报告的发表数目呈现稳定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开展地区以中国大陆为主,国外研究较少。(3)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涵盖重症肌无力临床分型的各个类型,其中Ⅰ型/眼肌型的研究最多,Ⅱb型其次,V型及肌萎缩型因发病率较低,相关研究较少。共336(336/538,62.45%)项研究报告了中医辨证分型,其中虚证最为常见,补脾益气为主要治则。(4)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干预措施多种多样,研究中共报告了 178种中医药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措施169种,包括9种中药剂型,排名前3位的为汤剂、丸剂、胶囊剂,其中共使用汤剂455种,辨证自拟方剂使用频率最高(148/455,32.53%),除此之外使用频次前叁位的方剂为补中益气汤(116/455,25.49%)、四君子汤(11/455,2.42%)及黄芪复方(7/455,1.54%)。非药物干预措施6种,依次为针刺(118/144,81.94%)、推拿(8/144,5.56%)、穴位注射(8/144,5.56%)。(5)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质量普遍较低,研究对象的选择过程、干预措施实施过程报告不清楚是最大的问题,导致不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对研究的细节进行评价。3.2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共有79篇文献符合本部分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标准,合并对同一研究不同结局进行描述的文献,最终纳入70个研究,包括5395名受试者。70项研究中,治疗组使用中药的66项,使用针灸的4项,共包括12种干预对照类型。研究共进行了 27项Meta分析,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20项,包括:中药与胆碱酯酶抑制剂比较中的有效率、QMG评分;中药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与胆碱酯酶抑制剂比较中的中医证候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中药与激素对比中的中医证候有效率;中药联合激素与激素对比中的复发率、疗程小于3个月的有效率、临床绝对评分;中药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及激素与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激素对比中的临床绝对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结束治疗后6个月内);针灸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及激素与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激素对比中的有效率。29项研究报告观察了安全性指标,6项研究报告两组均未出现异常,其余研究报告了不同程度的指标异常及不良反应,出现频次最高的依次为胃肠道反应、激素性肥胖,合并分析结果提示中药可能具有降低胃肠道反应、激素性肥胖的作用。4结论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数量逐年上升,涵盖各种临床研究类型,干预措施多样又统一,表现在个性化辨证,汤剂组方多样,但主要治则较统一,以补益为主,另外非药物治疗应用相对较少,但治疗形式多样。研究质量普遍偏低,与评价条目相关的信息报告率偏低,或具体细节报告不清楚,导致不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对研究的细节进行评价。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医药组在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免疫功能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在降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医药措施可能有效,但报告研究较少,结论不肯定。中药的加入对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证据质量很低,以及中药辨证论治用药加减情况复杂,不能从meta分析中得出直接的证据说明中医药的疗效,研究结果还有待于将来进一步验证。
刘真[6]2008年在《经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由拉丁文翻译而来,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中青年女性为多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皮肤损害以及内脏器官损害出现相应症状。本病大多起病缓慢,呈亚急性和慢性经过,缓解与复发交替出现,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有些则呈一过性发作,经过数月的短暂病程后,症状可完全消失。但亦有部分患者起病急骤,病程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控制病情,则很快会危及生命。近年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提高和新的免疫检测技术不断出现,均有助于早期诊断,加之治疗方法的改进,本病的预后已大有改观。系统性红斑狼疮为现代病名,其病情复杂多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在中医古籍文献中尚无系统的阐述,但与其症候特点相似的论述在古籍文献中却有着大量的记载,其中以《金匮要略》一书涵盖最广。该书中所提出的“阴阳毒”被现代医家认为最贴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描述,而另外所提及的痉病、虚劳、肾着、悬饮、黄疸等病,在其症候描述上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症状相类似,而由此所提出的因机、治法和方药为后世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依据。在《内经》以及仲景以后的医家着作中,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症状、因机治法的论述亦不少见。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尚不是十分明确,西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药物、感染、暴晒、雌激素及情绪异常有关。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受后天六淫七情影响,机体失于调摄而致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经络阻塞而发病。目前多认为SLE的发病机制不外乎内外合邪及瘀血阻络叁个方面,内因根于脏腑阴阳失调,主要以肾阴亏损为主,外因则责之于热毒和湿热。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辨证分型,卫生部药政局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将其统一分为六种证型:热毒炽盛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阴虚内热型、风湿热痹型、气阴两伤型。但由于本病复杂多变,因此在临床中众多医家都有其独到的看法和体会,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丰富了本病的治法和分型,而实验室研究亦为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经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治疗中较为广泛,在每一个证型中几乎都可以见到,本文按热毒炽盛、风湿热痹、阴虚内热、脾肾两虚、营卫不和、肺失宣肃、肝胃不和、心肾阳衰及其他共九个证型所涉及到的27首常用经方归类列表,通过列表以及对所选经方的临床应用论述,尤其是重点列出的六首经方(升麻鳖甲汤、白虎汤、金匮肾气丸、白虎加桂枝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以及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出处、方义、临床运用探讨以及医案分析,可以看出虽然《金匮要略》中多见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症候的描述,但在临床中只要病性、病位或病机相同,均可用之,从而丰富了经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运用。经方中的药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中涉及亦颇多。由于本病属于慢性迁延性疾病,又以女性为多见,女子的经、带、胎、产均以血为用,如若平素未重视摄生调护,则极易伤阴耗血,而致阴亏血虚,阴虚火旺。因此在本病的病程中阴虚之象很常见,故而养阴可以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第一大法。此外,还有清热、祛湿、活血、祛风、祛痰、补益等法,本文在这些治法中列出39味常用药物,其中重点列举地黄、桂枝、石膏、知母、葶苈子、黄芪、白芍、当归、赤小豆、防己、猪苓、苦参、升麻、大黄等14味。这些药物或配伍,或单用取其专长,或一药多用,充分发挥了各种药物的治疗作用,如地黄有逐血痹,通血脉之功,因此在临床上有重用其治疗血分瘀热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而获良效。又如桂枝,临床上亦有用此药反佐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阳虚发热患者,亦效佳。总之,期望通过整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证治源流、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相关方面的文献,以及对其临床治疗中所用经方及药物的探讨,使经方能够更好地运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科研及临床。
周芬[7]2016年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与意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在我国享有悠久历史,广泛使用于临床实践之中。随着循证中医药的迅速发展,临床及科研领域均迫切需要对该疗法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及评价,以为临床提供高等级的证据指导实践。本研究通过系统地整理收集该疗法的现代临床研究,并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当前贴敷疗法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证据进行系统评价,同时调查当前贴敷使用者的临床特征及认知体验,为进一步深入临床科研提供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有叁:1.系统地梳理现有临床研究证据,了解贴敷疗法不同类型临床研究的证据分布,探索贴敷疗法的研究热点疾病,分析临床研究的发展趋势;2.选取一个穴位贴敷疗法临床研究热点疾病或状态,评价该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和决策提供依据;3.探索贴敷疗法使用者的临床特征、对贴敷疗法的主观态度,为贴敷疗法循证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研究目的,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方法检索范围:五个中文数据库及两个外文数据库:CNKI(1911-1978,1979-2015)、Sinomed(1979-2015)、VIP(1984-2015)、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会议论文数据库、PubMed(1966-2015)、Cochrane图书馆(2015年第6期)。按照既定的中英文检索策略进行检索,纳入符合既定方案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开始,文献计量研究截止至2015年3月,系统综述截止日期为2015年6月。纳入研究对于发表语种及发表类型不作限制。共有四名人员进行文献检索及筛选,每名研究人员负责检索到的四分之一的文献筛选,并两两交换进行交叉检查。2.文献计量学方法按照既定的资料提取表,由四名研究者按照事先制定的资料提取表进行资料提取。提取内容主要包括文献的基本特征、纳入研究者特征、试验类型、实施场所、干预/对照措施特征、治疗结果及结论。资料提取结束后,另一名研究者对提取数据进行核对,遇有分歧通过讨论协商解决。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定量分析。3.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两名研究者(ZF、YLJ)分别独立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遇有分歧时征求第叁方(LJP)意见协商解决。质量评价标准根据Cochrane handbook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评价。4.Meta分析采用Revman5.2进行数据定量综合分析。结局测量后得到的等级变量数据均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报告测量的效应量,连续变量数据则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及其95%CI报告效应量。根据研究设计、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对照方法以及结局测量方面进行同质性检验,对于异质性较小的研究结果,运用Meta分析进行数据综合。运用倒漏斗图分析检测纳入研究是否存在发表偏倚。5.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连续取样,在叁家叁甲医院呼吸科门诊进行问卷调查,每家医院不低于300例。调查内容包括:①社会人口学资料;②临床特征(所患疾病、疾病严重程度);③既往贴敷的使用情况;⑤对贴敷疗法的态度和期望。于次年2~3月进行疗效的随访调查。采用SPSS17.0软件包完成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率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研究结果:1."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研究自1977年到2015年期间,共计获得937个临床研究报告:包括随机对照试验404篇,非随机对照试验52篇,病例系列458篇,个案报告19篇以及横断面调查研究4篇,共计涉及来自两个国家的232,138例患者(年龄从2岁到90岁不等)。除1篇研究在瑞士实施,以中文发表外,其余99.89%的研究均在中国实施。所有类型的研究中,贴敷防治的疾病分布频次最高的依次为哮喘(401,42.80%),慢性支气管炎(146,15.58%),变应性鼻炎(117,12.49%),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73,7.79%)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42,4.48%)。在502篇对照性临床研究中,以单独贴敷疗法对比其他疗法为主(16个种类,275个对照)。其中,最常见的对照类型为西药(187),安慰剂(41),传统中草药(36),不治疗(28)以及非药物中医疗法(24)。报告的临床结局指标中频次最高的为复合型结局指标(512,69.19%)。2."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稳定期哮喘防治效果: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共计纳入30个随机对照试验,涉及3313例稳定期哮喘患者。所纳入的研究总体方法学质量偏低。贴敷疗法+常规疗法与单纯常规疗法比较,在降低哮喘发作的次数上具有优势(MD:-0.79;95%CI:-1.27 to-0.31;次/叁个月;REM;I2=92%;MD:-0.62;95%CI:-1.14 to-0.10;次/六个月;MD:-1.95;95%CI:-2.83 to-1.07;次/年;REM;I2=92%;n=4),贴敷疗法vs假贴敷(安慰剂)疗法的比较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效果(MD:-1.85;95%CI:-2.33to-1.37;n=1)。对于肺功能指标(包括PEF%,FEV1%以及FEV1/FVC),贴敷疗法+常规疗法较单纯常规疗法的效果明显。而贴敷疗法与假贴敷疗法相比,其在改善PEF和PEF%两项指标上更明显。仅7个研究报告了轻度的可以耐受的不良事件。3.呼吸科"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的使用现状:基于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来自叁所叁级甲等医院共计949例贴敷使用者,女性占62.4%(n=592);年龄自2到96岁(中位数为52岁)。连续使用贴敷疗法在叁年及以上的贴敷使用者占64.7%(380/587),且其对贴敷疗法改善其目标疾病的自我感知满意度从45.9%到77.7%不等。选择贴敷疗法的主要原因为对中医的积极态度。42.4%的贴敷使用者使用贴敷的动机为治愈其目标疾病,70.8%的使用者对贴敷疗法的疗效抱有很高的期望。研究结论:本研究系统地检索并评价了近四十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研究报告并且对近千例贴敷使用者进行了现况调查。贴敷疗法的临床研究在数量上有明显增多,并且绝大多数的研究结果显示,贴敷疗法在各科疾病,尤其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另一方面,贴敷使用者对贴敷的疗效有较好的主观感受及较高的期望,也提示科研人员值得对贴敷疗法进行深入地研究,探索其最佳的作用疾病和作用环节。但是,由于目前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今后的临床科研还需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念家云[8]2017年在《疏肝健脾颗粒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本文回顾了癌因性疲乏的研究现况,对癌因性疲乏的定义、机制、影响因素、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等进行综述。癌因性疲乏是一种主观感受,主要表现为身心疲劳和认知能力降低等,癌因性疲乏在乳腺癌患者中尤为常见,不仅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影响诊治和预后。目前,关于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包括体内异常的细胞因子水平、五羟色胺神经递质传导异常、垂体轴功能异常、体内ATP代谢障碍等。影响癌因性疲乏的因素繁多,包括肿瘤治疗手段、焦虑抑郁状态、睡眠质量等,亦有研究报道患者体内某些细胞因子水平及C反应蛋白可以影响疲乏程度,可以作为预测和评估的客观手段之一,但论证强度不高,需要进一步验证。针对癌因性疲乏的诊断和评估主要借助量表,包括Piper疲乏量表、BFI量表等。癌因性疲乏的治疗包括精神兴奋剂、抗贫血、抗抑郁、激素等药物疗法及社会心理行为干预、运动疗法等非药物疗法,但这些治疗手段疗效一般,甚有副作用大于获益,尚缺乏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关于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经验报道较多,且以疏肝健脾为主的治法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其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验证。临床研究: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颗粒剂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细胞因子水平和C反应蛋白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以及该颗粒剂对治疗后细胞因子水平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单臂临床试验,选择患有癌因性疲乏且满足中医肝郁脾虚辨证标准的乳腺癌患者,服用疏肝健脾颗粒剂8周,随访12周。观察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患者Piper疲乏量表、ECOG体能状况、肝郁脾虚中医症候量表、HAD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PSQI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评估患者血液中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共纳入40例患者,38例患者完成全部随访,2例患者发生脱落,在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患者的Piper评分、肝郁脾虚中医症候评分、焦虑量表评分均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COG体能评分及抑郁量表均在治疗第8周、第12周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SQI评分在治疗第4、8周下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体内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与疲乏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无显着性改变。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因为服药出现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的特异性改变。结论:疏肝健脾颗粒剂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疲乏、焦虑抑郁状态、体能状况,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本研究结果尚无法支持疏肝健脾颗粒剂能改善睡眠质量、降低治疗后体内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也无法证实疲乏程度与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之间具有相关性。今后,还应该开展设计上更为严格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疏肝健脾颗粒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钟胜[9]2017年在《北京市药物临床试验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药物的系统性研究,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国药物临床试验历经叁十余年的不断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暴露出大量的问题。目前,对于我国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相关研究较多,而对国内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专业科室的统计分析较少,只能查询到2014年之前的统计结果。据报道,北京市经过资格认定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数量居全国首位,专业科室覆盖面较全,但对北京市药物临床试验现状的相关研究却极少。因此,本研究旨在对国内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专业进行最新统计,分析国内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存在的普遍问题,以期改善和提高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综合竞争力,发挥北京市药物临床试验在我国临床试验发展中的作用。为我国临床试验的更好发展提供对策。本研究通过在国家药监局网站查询2005至2017年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公告、2012至2017年度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复核检查公告对国家临床试验机构认定、专业认定等相关情况进行了统计,在药智网-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对开展的临床试验进行统计。并在药物临床试验网对研究者、CRC、申办者进行线上访谈,了解临床试验相关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现在已经有630家国家药监局认证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共计4743个临床试验专业。然而,在总局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复核检查中,4家医院的6个专业未通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复核检查,2家医疗机构的临床试验资格被取消。因此,目前我国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医疗机构一共有628家,具有临床试验资格的专业科室4743个。其中,京、沪、粤、苏列临床试验机构数量的前4位,约占全部临床试验机构总量的34.9%,临床试验机构及认定的专业科室集中在东部地区,绝大部分专业科室为西医专业,反映出我国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其中,北京市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数量和认证专业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北京市共有57家临床试验机构的,认定专业科室530个,110种专业获得认定,北京市临床试验机构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中心,认定的专业科室也是以西医为主,与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专业的发展特点相近。近五年来,北京市平均每年作为专业组长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有400多个,开展临床试验的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经历3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突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仍需加强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能力,提高机构的自身建设水平。同时,国家应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监督功能、扩大药审队伍、完善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建设,增加北京、上海、广东等发展较好的临床试验机构在全国的学术交流机会,为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苏红梅[10]2015年在《张志发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经验方治疗紫癜性肾炎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是促进中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必要途径,张志发教授为临沂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五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从事中医临床研究数四十余载,治学严谨,融古贯今,崇尚经典,学验俱丰,师古而不泥古,善理难疾沉病。从事中医内科,尤擅长肾病、消化、风湿、肿瘤系统疾病及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在诊治紫癜性肾炎、复发性口腔溃疡、肾病综合征、尿石症等疾病具有独特见解。同时注重中西医结合,重视临床科研,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四诊合参,重视脾胃,善用对药,创制元方,提倡防治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诊疗特色,临床疗效显着。本论文通过较系统地整理了张志发教授的学术思想、诊疗特点及临床经验,从而使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中医诊疗水平、临床疗效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同时明确对药配伍之玄奥,掌握好对药在方剂中的应用规律,深入研究配伍理论、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则于中医临证治疗极为重要,不可忽视,并有助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总结与传承。研究方法及内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张志发教授学术思想渊源(1)通过对张师家学影响、成长经历、学习工作经历及临床实践经历的整理,分析梳理其学术思想形成渊源。(2)从中医古典医籍及近现代医家对张老师的影响,论述张老师学术论点的形成源于秉承中医经典古籍及传统的理论,又时刻不忘汲取借鉴各家之长,尤其是现代医家的学术经验,为己所用,并不断创新。2.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与总结(1)其学术思想为在临床实践中注重中西医结合,指出现代化的临床检查手段为中医四诊的延伸。尤其对于一些无证可变的病症,在临床治疗中可提供新的思路,强调中医临床实践与科研应当密切结合,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将辨证与辨病二者相结合,并在临证中不断加以实践,四诊合参,重视脾胃,尤其是对于慢性疾病患者、疑难重症患者,主张在治疗时,分析患者病程较长,脾胃功能大多受损,因此提出治疗这一类疾病时,首先应始终注意顾护脾胃的观点,治疗胃病、胆囊等疾病时,强调六腑以通为用,指出没有明确的虚象,禁用补益、滋腻之品。临床处方用药中,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尤其重视药味的精准、精炼,精于配伍,擅长使用对药,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提出元方的概念,创制元方,提倡防治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诊疗特色,临床疗效显着。(2)临床经验总结以相关疾病诊治特点为出发点,总结张老师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经验、独到见解和诊疗特色;整理临床上善用对药及创制元方治疗经验。3.学术经验的临床研究紫蝉抗敏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继发性肾脏损害,以血尿和尿蛋白为主要表现。病程中紫癜、血尿、蛋白尿常反复出现,缠绵难愈,给患儿及家长带来巨大痛苦。其易反复发作,目前对此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属临床中的疑难病症。据张志发教授多年临床研究发现,瘀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发生的病机关键,热为本病初期治病的关键。患者禀赋薄弱,久病失养,终致肾失封藏,肾不藏精,瘀阻肾络是其病机本质。根据其病机,辨证应分为血热妄行兼瘀,气阴两虚兼瘀,脾肾亏虚兼瘀。中医辨治应重视凉血散瘀,疏通肾络,临证时根据证型的不同,随症加减治之。创制紫蝉抗敏汤为基础方加减为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颇佳。对张志发教授经验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临床观察分为中药治疗组和中西药治疗组,治疗组服用张志发教授经验方紫蝉抗敏汤配合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西药治疗组即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0.05,有显着性差异:两组组内比较,在改善尿BLD,PRO方面,治疗后优于治疗前,经秩和检验,P均<0.05,均有显着差异性,两组组间比较,在改善尿BLD,PRO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均<0.05,均有显着差异性。结果:本论文从其学术思想形成渊源、对紫癜性肾炎、复发性口腔溃疡、肾病综合征、尿石症等疾病具有独特见解,诊疗特色的分析等多方面,通过对张老师师临证思路、理论学说、用药特色、辨证特点的总结分析,使其治学特点和学术思想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本论文将跟师期间积累的张老师临证经验进行了采撷和整理,提出元方概念,首创紫草和蝉蜕、黄芪和穿山甲等对药,更突显了师承学术论文的特色:临床研究证实了张老师的经验方紫蝉抗敏汤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结论:张志发教授生于中医世家,又得严格、系统的院校正规教育,其治学严谨,融古贯今,崇尚经典,学验俱丰,经年磨砺,临床擅长肾病、消化、风湿、肿瘤系统疾病及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在诊治紫癜性肾炎、复发性口腔溃疡、肾病综合征、尿石症等疾病具有独特见解和认识,临床疗效显着。此外,张老师注重中西医结合,重视临床科研,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四诊合参,重视脾胃,善用对药,创制元方,提倡防治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诊疗特色。总结其学术思想、治学特点,对中医内科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年轻中医师的中医理论知识、诊疗水平、实践技能及临床疗效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领悟了部分中医古籍精华,中医理论功底较前扎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从而并有助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总结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金伯华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及金氏针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研究[D]. 彭冬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2].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Meta分析的清开灵注射剂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D]. 蔺梦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3]. 李玉贤内科学术思想总结及“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杨舒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4]. 微针刀松解术结合整脊调神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及相关文献研究[D]. 李牧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5].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现状及疗效评价研究[D]. 严晓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6]. 经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D]. 刘真. 湖北中医学院. 2008
[7].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研究[D]. 周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8]. 疏肝健脾颗粒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D]. 念家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9]. 北京市药物临床试验现状及对策研究[D]. 钟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10]. 张志发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经验方治疗紫癜性肾炎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苏红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
标签:中医学论文; 中医论文; 清开灵论文; 对照组论文; 成分分析论文; 体内湿热论文; 中药论文; 药品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