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子净电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荷,原子,位移,化学,化合物,含氧酸,电负性。
原子净电荷论文文献综述
谭姚,李世荣,聂光华,田大听[1](2011)在《原子净电荷分布对乙烯基类单体聚合机理的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在B3LYP/6-31d水平上全优化计算乙烯基类单体的几何构型和原子净电荷分布.通过原子净电荷分布的情况,对其净电荷分布模型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判断了乙烯基类单体的聚合机理.结论表明,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段宝根,孔滨,孙文华,杨小震[2](2010)在《2-亚胺-1,10-邻二氮杂菲铁(Ⅱ)类催化剂活性与中心金属原子净电荷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金属原子净电荷相关性(MANCC)方法研究了铁(Ⅱ)类催化剂活性.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占主导作用的催化剂,活性与中心金属原子净电荷有较好的相关性.当取代基呈供电子效应时,催化剂活性随着电荷的增大而升高,当取代基呈吸电子效应时,催化剂活性随着电荷的增大而降低.在此基础上推测烯烃聚合反应催化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活性中心,一种是[LFe—R]+,另一种是[LFe—R]2+或[Fe(Cl)RL]+.当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均对活性有影响时,发现催化剂的两卤素净电荷差值越小,催化活性越强.(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张宝,郭华军,李新海,王志兴,彭文杰[3](2006)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计算石墨微晶中碳原子的净电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从头计算法在RHF/STO-3G水平上对石墨微晶中不同位置碳原子的净电荷进行量化计算;研究碳原子的净电荷与炭材料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根据石墨的结构与成键特征,将石墨表面的碳原子分为边缘碳原子与基平面碳原子。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碳层及含多层碳的石墨微晶中,不同位置碳原子的净电荷数差别较大;基平面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较小,均带部分正电荷;部分边缘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较大,净电荷为负。随着平行于碳层的微晶尺寸La及垂直于碳层的微晶尺寸Lc的增大,边缘碳原子中电子云密度最大的碳原子所带的负电荷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5期)
傅旭春,詹淑玉[4](2006)在《从极性原子净电荷预测药物在人体小肠中的吸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极性原子净电荷预测药物在人体小肠中的吸收百分数和透过Caco-2单细胞层的渗透系数。方法:用分子力学MM+法得到药物分子的优化几何构型,用M onte Carlo法计算分子体积,用半经验自洽场分子轨道CNDO/2法计算原子净电荷,相关分析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结果:药物分子在人体小肠中的吸收百分数和透过Caco-2单细胞层的渗透系数,均与氢键给体的原子净电荷之和(ΣQH)与氢键受体的原子净电荷之和(ΣQN,O)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氢键给体的正电荷和氢键受体的负电荷越多,药物分子在人体小肠中的吸收百分数和透过Caco-2单细胞层的渗透系数就越小。结论:药物在人体小肠中的吸收与其形成氢键能力密切相关。形成氢键能力弱的药物分子在人体小肠中的吸收较大。从极性原子净电荷参数预测药物在人体小肠中的吸收,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可用于候选口服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李宝宗[5](2002)在《某些含氧酸中原子净电荷与pK_a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量子化学从头算 (分别采用HF/STO 3G ,HF/STO 3G ,HF/ 3 2 1G和MP2 /STO 3G)水平下 ,对 11种含氧酸分子 (H2 O ,H2 O2 ,HNO2 ,HNO3 ,HClO ,HClO2 ,HClO3 ,HCO2 H ,CH3 CO2 H ,HBrO和HIO)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和电子结构计算 ,将获得的电子结构数据与 pKa 实验值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含氧酸中羟基氢原子净电荷、含氧酸中与羟基氧相连非氢原子净电荷两项与 pKa 呈良好的二元线性关系 ,表明含氧酸中羟基氧所连原子的净电荷在决定含氧酸的酸性上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2002年04期)
王力元,童晓,余尚先[6](2000)在《酚类化合物苯环碳原子的化学位移与其净电荷的关系(Ⅱ)——单卤代酚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从头算RHF/ 6 31G 方法对卤代酚苯环碳原子的电荷分布进行量子化学计算 ,从标准图谱上查阅了这些化合物苯环碳原子的化学位移 .氟能使其邻、对位负电荷明显增加 ,化学位移减小 .氯、溴的效应不明显 ,碘呈现出相反的作用 .苯环各碳原子Ci 的化学位移δi 与其净电荷Qi值基本呈线性关系 .较大的卤素取代基本身起大的电荷屏蔽作用 ,使邻近碳原子化学位移受到影响 .化学位移有助于判断卤代酚类化合物的反应活性 .可推测氟代酚具有较高的亲核 亲电反应活性 .(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5期)
余尚先,童晓,王力元,顾江楠[7](2000)在《酚类化合物苯环碳原子的化学位移与其净电荷的关系(Ⅰ)——除酚羟基外无其他取代基的酚》一文中研究指出用AB INITIO法对只含酚羟基的 7种酚化合物的苯环碳原子 (Ci)的净电荷 (Qi)做了计算 ,并测定或查阅了它们的13CNMR谱 ,参考标准图谱找出了Ci 对应的化学位移δi,发现Qi δi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 .每种化合物均有最负净电荷 (Qmin)与最低化学位移 (δmin) ,Qmin与δmin出现在酚羟基邻位同一碳原子上 ,而这一碳原子具有最大的亲核亲电反应活性 .那些δi>130的碳原子反应活性极小 ,以至不能发生亲核亲电反应 .在酸、碱条件下会改变酚化合物的电荷分布和化学位移 ,因而其反应活性也随之改变 .(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2期)
张向东,赵立群,张国义[8](1996)在《计算分子中原子净电荷的新方法及芳烃亲电取代反应定位效应的定量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简捷计算分子中原子净电荷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计算了23种一元取代苯的原子净电荷。计算所得苯环上碳原子净电荷与其 ̄(13)C-NMR化学位移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苯环上碳原子净电荷及立体参数作为输入参数,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报24种一元取代苯硝化反应的邻、间、对位产物产率,结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1996年01期)
严新建,周家驹,许志宏[9](1992)在《由原子净电荷及分子结构信息关联脂水分配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脂水分配系数是反映化合物疏水性质的一种参数,它的定义是一个化合物在脂(如常用的正辛醇)水两相中平衡浓度之比P,常取对数后用logP来表示。化合物的疏水性质对于生物系统非常重要,在生命起源、生物进化及生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是定量结构与活性(QSAR)研究方法中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因此,建立可靠的logP估算方法的研究工作受到了特别注意。目前最常用的估算方法是碎片加(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1992年02期)
夏良福,俞天骥,洪文清[10](1991)在《四氯化碳、氯仿、二氯甲烷对大鼠离体肝脏的毒性及与其分子中碳原子净电荷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大鼠离体肝灌流技术,观察了四氯化碳、氯仿、二氯甲烷对肝脏的毒性损伤,并根据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净电荷,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四氯化碳对离体肝脏的毒性损伤作用最强,二氯甲烷最弱。其损伤程度与其分子中的碳原子净电荷大小顺序一致。(本文来源于《卫生毒理学杂志》期刊1991年01期)
原子净电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金属原子净电荷相关性(MANCC)方法研究了铁(Ⅱ)类催化剂活性.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占主导作用的催化剂,活性与中心金属原子净电荷有较好的相关性.当取代基呈供电子效应时,催化剂活性随着电荷的增大而升高,当取代基呈吸电子效应时,催化剂活性随着电荷的增大而降低.在此基础上推测烯烃聚合反应催化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活性中心,一种是[LFe—R]+,另一种是[LFe—R]2+或[Fe(Cl)RL]+.当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均对活性有影响时,发现催化剂的两卤素净电荷差值越小,催化活性越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子净电荷论文参考文献
[1].谭姚,李世荣,聂光华,田大听.原子净电荷分布对乙烯基类单体聚合机理的判定[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2].段宝根,孔滨,孙文华,杨小震.2-亚胺-1,10-邻二氮杂菲铁(Ⅱ)类催化剂活性与中心金属原子净电荷的关系[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
[3].张宝,郭华军,李新海,王志兴,彭文杰.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计算石墨微晶中碳原子的净电荷[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4].傅旭春,詹淑玉.从极性原子净电荷预测药物在人体小肠中的吸收[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
[5].李宝宗.某些含氧酸中原子净电荷与pK_a的关系[J].化学研究.2002
[6].王力元,童晓,余尚先.酚类化合物苯环碳原子的化学位移与其净电荷的关系(Ⅱ)——单卤代酚化合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7].余尚先,童晓,王力元,顾江楠.酚类化合物苯环碳原子的化学位移与其净电荷的关系(Ⅰ)——除酚羟基外无其他取代基的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8].张向东,赵立群,张国义.计算分子中原子净电荷的新方法及芳烃亲电取代反应定位效应的定量处理[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6
[9].严新建,周家驹,许志宏.由原子净电荷及分子结构信息关联脂水分配系数[J].化学通报.1992
[10].夏良福,俞天骥,洪文清.四氯化碳、氯仿、二氯甲烷对大鼠离体肝脏的毒性及与其分子中碳原子净电荷的关系[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