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循环生物流化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化床,生物,污泥,表观,传质,反应器,废水处理。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论文文献综述
丁瑶瑶[1](2018)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有了新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记者丁瑶瑶北京报道 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的海华能源科技奶牛场污水处理厂日前建成落地,该污水处理厂应用了一项先进的两级AO+循环生物流化床工艺,设计日处理规模150吨,总投资约为400万元,吨水运行成本1.85元。由长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这套(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报》期刊2018-08-16)
王泽波,严建华,王飞[2](2017)在《外循环生物流化床挂膜启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行设计了一台小型外循环生物流化床,并研究了该流化床处理垃圾渗滤液启动过程中,载体填充率、曝气量、水力停留时间(HRT)和进水碳、氮质量比(C/N)对椰壳活性炭载体表面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挂膜启动过程中较合适的条件为载体填充率5%(体积分数)、曝气量80L/h、HRT 8h、进水C/N 8~10。(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7年06期)
王泽波,王飞,严建华,岑可法[3](2016)在《外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垃圾渗滤液》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外循环生物流化床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了流化床反应器的启动和连续运行时操作参数改变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阶段历时近1个月,COD去除率在80%左右。系统连续运行时适宜的工艺参数:曝气体积流量为80 L/h,HRT为8 h,进水p H为7.5,在此条件下,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达89.5%和79.3%左右。(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6年08期)
王泽波[4](2016)在《外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工业和生活垃圾的产量也在逐年递增,随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处置问题日显突出,渗滤液作为一类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污染物种类多、水质变化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极易造成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本文在全面综述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危害和处理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好氧缺氧相结合的生物处理工艺,结合流化床技术,设计了一套外循环生物流化床实验装置,对其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对外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用以初步确定运行工况。实验分析了载体投加量、进气量、进水量等参数对床层压降和气含率的影响,其中床层压降随着载体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进气量的增大而减少,随着进水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基本维持不变;主床内气含率随着进气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载体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当载体投加量为10%,曝气量为80 L/h时,反应器内体积氧传质系数为10.2 h-1。之后研究了外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挂膜启动及其影响因素,当载体填充率为5-10%,曝气量为80 L/h,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 h时挂膜取得成功,测得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达80%左右,计算得载体生物膜厚度达135μm。当进水渗滤液中碳氮比(C/N)高于12或低于6时,均会出现因丝状菌大量繁殖而引起污泥膨胀现象,因此,挂膜启动阶段应调节渗滤液中C/N至8-10之间。最后研究了外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连续运行时工艺参数对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得出:随着曝气量的增加,主床内氨氮去除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出水COD去除率先增加后减少;随着HRT的增加,氨氮去除率逐渐增高,出水COD浓度逐渐降低;进水pH过大或过小均会一定程度上抑制氨氮降解速率,通过实验对比得出最佳连续运行工艺参数为:80 L/h曝气量,8 h HRT,7.5进水pH值。同时,对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进行了实验测试,当进水COD浓度从4000 mg/L突然增大到6000 mg/L后,结果反应器能在4 d的短时间内完成响应和调整,恢复90%COD去除率的降解效果。当反应器在最佳工况下稳定运行时,最终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0.5%和80.4%。(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6-01)
陈婷,余健,王烽,任文辉[5](2015)在《基于CFD的叁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操作参数影响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气-液-固叁相内循环流化床的数学模型,验证了流体力学CFD模拟技术应用于气、液、固叁相流化床操作中的可行性,探讨了表观气速和固体装载率等操作参数对气含率以及液体循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体装载率的增大,气含率先增大后减小,在13%处取得最大值。当表观气速在0~0.05 m/s时,气含率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在0.05 m/s处达到最大值,表观气速大于0.05 m/s时,气含率不再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而是基本保持不变。液体循环速率随固体装载率的增大而减小,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在以气含率、液体循环速率作为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流化床反应器的最佳固体装载速率为13%,最佳表观气速为0.05 m/s。(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5年07期)
沈琪,胡培根,胡堃,黄卫星[6](2015)在《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废水处理操作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合成废水实验,研究了冲击负荷和恒定负荷率下的COD和NH3-N去除率及进气量的影响。实验发现:当COD负荷率在3.5~11.2 kg COD/(m3·d)区间阶梯式升高时,其去除率都能在短暂下降后迅速恢复到85%并保持稳定,表明内循环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和操作弹性;对于不同浓度的进水,只要控制反应器有机负荷率OLR恒定,即可获得稳定的出水浓度;进气量对废水生化处理有双重影响,低气量时溶氧是控制因素,此时提高进气量,溶氧增加、生物膜活性增强,去除率随之增加,高气量时因溶氧饱和和生物膜受冲击损害,去除率不再增加甚至降低;本实验中对应最高去除率的进气量为125 L/h。(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5年11期)
陈婷[7](2015)在《基于CFD的生物叁相内循环流化床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叁相内循环流化床具有优越的流体力学性能、良好的传质效果等特征。然而,目前其工程放大设计主要依靠经验参数,还未形成一套以数值分析、结构量化表达为基础的设计理论。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探讨操作参数、结构参数对生物叁相内循环流化床性能的影响,对其放大设计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借助计算流体力学,利用欧拉模型建立能够有效地描述生物叁相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内部气液固叁相复杂流动的数学模型,并用实例证明CFD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生物叁相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内部气、液、固叁相复杂的流体特征。以此为基础探讨操作参数、结构参数对生物叁相内循环流化床性能的影响。操作参数的影响探讨结果显示:随着固体装载率的增大,气含率先增大后减小,在13%处取得最大值。当表观气速在0~0.05m/s的范围内时,气含率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在0.05m/s处达到最大值,表观速度大于0.05m/s时,气含率不再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而是基本保持不变。液体循环速率随着固体装载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在以气含率、液体循环速率作为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本流化床反应器的最佳固体装载速率为13%,最佳表观气速为0.05m/s。粒径大的固体颗粒更加有利于破碎气泡,同时也使得相界面积增大,所以气含率随着固体颗粒粒径增大而增大;粒径大的固体颗粒对液体循环程度的影响比较大,当实际操作中要求液体循环速率比较大时,宜采用粒径比较小的固体颗粒,对提高液体循环速率有利。结构参数的影响探讨结果显示:导流筒与反应器的直径比(Dr/D)主要影响液体的循环程度,从液体循环速率分布的均匀化以及液体循环速率峰值考虑,Dr/D取0.7时最优;高径比(H/D)主要影响气液固的流动型态,H/D比较小时应特别注重对气体分布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导流筒距液面高度(H1)主要影响上升区与液面之间的区域内的流场结构,对于高1.0m的流化床来说H1取100 mm时能达到较优的流场结构以及液速分布;导流筒距底部高度(H2)主要影响流化床反应器内底部混合区域内流体的运动以及液体对底部区域颗粒的卷带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该高度最小应该达到下降区的缝隙长度,但继续增大后液体对下降区底部区域污泥颗粒的卷带作用急剧减弱,容易导致水力死区的出现。(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5-05-25)
余孟栗,牛凯远,胡堃,黄卫星[8](2014)在《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曝气过程氧传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空气-高分子颗粒叁相体系,测试了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曝气过程中气-液相间氧传递的体积传质系数KLa,分析了操作参数(进气量QG、固含率εs和升降流区截面积比Ar/Ad)对氧传质系数KLa的影响。结果表明,KLa随着进气量的提高呈线性增加趋势;固含率对KLa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存在一个较适宜的固含率使氧传质效率达到最高;随升降流区截面积比Ar/Ad的增大,KLa随之提高。基于KLa影响因素的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关于体积传质系数KLa的关联式:Kd=2.23×10-6Reb0.582Ab0.976εs0.016。该关联式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对类似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4年03期)
韩买良,曲艳春[9](2013)在《内循环生物流化床试验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是以传统叁相流化床原理为基础开发的又一污水处理技术,其中生物流化床为气液固叁相共存系统,它依靠气泡逸出的初始速度及其在升流区与降流区之间形成的密度差推动固液两相共同流态化,最终气液固叁相在特定的容器内不断的循环流动。文章针对新型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的中试研究,分析了不同运行工况生化处理效果,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建议,为该工艺运用于工程实践的放大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3年S2期)
田婷[10](2013)在《叁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油田含油废水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含油废水处理方法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处理法因具有成本低、降解效果好且稳定、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逐渐在各油田得到推广应用。在所有的生物处理法中,叁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技术是将化工流体设备与废水处理生物膜法有效结合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因具有容积负荷高、传质速度快、抗冲击能力强、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外在处理含油废水时多采用活性炭作为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载体,但由于活性炭价格很高,限制了其应用规模。因此,本论文首次尝试将半焦作为叁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载体,考察了其性能,并与活性炭进行了比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研究了载体挂膜的条件。实验表明,采用快速排泥法可完成载体挂膜,但挂膜的条件要适宜,较短的停留时间有利于生物膜的形成。2.研究了不同进水有机物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简称HRT)、曝气量、温度等操作条件下活化半焦作为叁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载体时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与活性炭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进水有机物浓度对活性炭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和半焦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进水有机物浓度越大,影响越明显。当进水有机物浓度适中时,两个反应器处理效果相当,平均油去除率均为87%,出水油含量均在5mg/L以下,COD_(Cr)(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去除率均在70%以上。(2)HRT对载体的挂膜进度有较大影响,当进水有机物和无机营养物基本相同时,采用较短的HRT有利于生物膜的形成。无论载体为活化半焦还是活性炭,其适宜的HRT均为3h左右,在此条件下,两者对COD_(Cr)的去除率均为77%,对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4%和92%。当HRT大于3h时,两个反应器对CODCr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均降低。(3)曝气量对出水水质有较大影响。当采用相同的曝气量时,以活性炭和活化半焦作为载体的两个反应器对COD_(Cr)和石油类具有相似的处理效果。无论载体为活化半焦还是活性炭,其适宜的曝气量均在0.20m3/h左右,在此条件下,两者对COD_(Cr)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1%和83%,对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0%和92%。而当曝气量小于或大于0.20m3/h时,石油类去除率无明显差别,COD_(Cr)去除率均显着降低。(4)温度对出水水质有较大影响。当T=24℃、30℃、34℃时,以活性炭和活化半焦作载体的反应器处理废水效果相当;无论载体为半焦还是活性炭,其适宜的T均为30℃左右,在此条件下,两者对COD_(Cr)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1%和83%,对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为90%和87%。当温度低于或高于30℃时,COD_(Cr)去除率均显着降低,而石油类去除率无明显差别。(5)在各个最佳操作条件下(HRT=3h、曝气量为0.20m~3/h、T=30℃),分别以活性炭和活化半焦作载体的反应器处理废水效果基本相当,两者对COD_(Cr)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1%和83%,对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为90%和92%,平均出水COD_(Cr)分别为66mg/L和61mg/L,出水油含量均在5mg/L以下。(6)综合各种操作条件可知,活化半焦可代替活性炭应用于叁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6-06)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行设计了一台小型外循环生物流化床,并研究了该流化床处理垃圾渗滤液启动过程中,载体填充率、曝气量、水力停留时间(HRT)和进水碳、氮质量比(C/N)对椰壳活性炭载体表面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挂膜启动过程中较合适的条件为载体填充率5%(体积分数)、曝气量80L/h、HRT 8h、进水C/N 8~1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论文参考文献
[1].丁瑶瑶.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有了新方案[N].中国环境报.2018
[2].王泽波,严建华,王飞.外循环生物流化床挂膜启动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7
[3].王泽波,王飞,严建华,岑可法.外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垃圾渗滤液[J].水处理技术.2016
[4].王泽波.外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
[5].陈婷,余健,王烽,任文辉.基于CFD的叁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操作参数影响的分析[J].环境工程.2015
[6].沈琪,胡培根,胡堃,黄卫星.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废水处理操作特性研究[J].山东化工.2015
[7].陈婷.基于CFD的生物叁相内循环流化床优化设计[D].湖南大学.2015
[8].余孟栗,牛凯远,胡堃,黄卫星.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曝气过程氧传质特性研究[J].山东化工.2014
[9].韩买良,曲艳春.内循环生物流化床试验与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
[10].田婷.叁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