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逻辑语义”──复句类型划分的原则依据(论文文献综述)
赵岩[1](2021)在《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关系语义范畴,转折关系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基本语义关系,而转折关系范畴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学界对于转折关系鲜有范畴化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在转折复句或转折连词、转折副词等有转折关联功能的具体形式方面的专项探讨,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转折语义关系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目前的研究仍不全面,对于很多问题的解释还是停留在表面,尤其关于转折语义关系,主要的认识多是集中在转折关系前后项之间的“相反或对立”,即使已经触及到逻辑角度的研究,也将逻辑语义关系作为研究语义关系的基础来展开,对转折关系的本质属性却始终未能真正探究,无法全面地认识转折关系范畴。因此,本文选择以关系语义范畴为出发点,从逻辑上确立转折关系的语义本质属性,发现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基于转折关系的逻辑本质,找出其语义特征的核心;在转折关系语义范畴的基础上,概括出转折关系语义的表现形式及特征,以及如何实现其话语表达,在整体立场上对转折关系进行全面考察。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从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背景及语料说明等方面展开。第2章为研究综述,简要回顾并概括转折关系范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现有研究的不同角度,对转折关系语言表达格式、逻辑角度、认知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以往研究中对转折关系的解释并不充分及全面,因此,从关系语义范畴着手,并根据转折关系范畴的基本内涵,从不同角度了解转折关系范畴的成因及表现,从而为后文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3章至第6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从整体的关系语义范畴出发,根据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概括其语义特征,通过典型的转折关联词语共性及差异的考察,对其语言表征进行描写,同时对转折关系的认知语用加工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转折语义关系的话语实现,从整体上考察转折关系。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3章是对转折关系逻辑语义本质属性的探究。要真正地认识转折关系,需要从其语义关系范畴的角度,发现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来阐释转折关系的性质和特征。通过其逻辑语义基础的研究发现,以往研究将转折关系的语义基础确定为前后两项的“对立或相反”关系,而通过具体例句的分析,有时转折关系的前后两项并非可直接进行比较来形成对立的情况,那么,转折关系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这一问题的分析可知,转折关系并非简单的前后两项间的对立或相反关系,而是蕴含否定。从命题逻辑的角度,转折关系前后项为联言命题,因此,转折关系的逻辑本质即为蕴含命题的否命题:并非p→q(即p∧﹁q)。第4章为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从逻辑角度出发,通过对转折关系逻辑基础的研究,找到转折关系的语义属性,即蕴含命题的否定,以此为基础,概括出转折关系的语义特征,即否定蕴含关系的存在,也就是说,表达逻辑的否命题是其基础核心,围绕这一核心,转折关系语义表现出相对性特征、“逆理”性特征和补充性特征。第5章主要是从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出发,归纳并概括转折关系的语言表征。转折关系需要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格式加以实现,而转折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其语义关系体现的最直接标志。转折关联词语的共同语义特征就是词语所含的“转折义”,在转折关系的逻辑基础上,通过本身词语的词性特征,如连词特征、副词特征等,结合代表性转折关联词语的具体用法,从共性扩展至其个性,标示语句的转折关系。第6章是转折关系的话语实现。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在获取到对方传递的信息后,识别出信息中的转折关系逻辑语义属性,即蕴含否定的存在,通过认知语境中所含信息与话语所含信息的相互作用,再凭借交际双方大脑中的认知经验,经过语言转换,将两个关联性最低的事件加以整合,并且根据语法规则,充分利用语言表征,如话语标记的使用及话语意义系统的扩充和接收,促成交际双方最终实现交际目的。最后是全文的结语部分。概括全文研究内容及重点,总结转折语义关系的逻辑属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义特征及语表特征,进行归纳,并对转折关联词语进行共性及个性的考察,通过对其认知语用加工的分析,完成话语的实现。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不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总之,本文的研究以探讨转折关系的本质属性为出发点,旨在解决转折关系中的根本性问题:到底什么是转折关系?转折关系产生的根源在哪儿?怎么表达转折关系?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根本在于对转折关系的语义逻辑实质的确立,即蕴含的否定:“并非(p→q)。
张欢[2](2020)在《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指:在两汉汉语中,逻辑上满足充分条件,语义上表达条件语义关系,形式上采用条件标记的句子的集合。本文选取西汉《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新序》《新书》等5部文献;东汉《论衡》《东观汉记》《风俗通义》《潜夫论》《金匮要略》等5部文献,并参考乐府民歌及出土文献语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条件标记进行穷尽式计量研究,旨在探讨各类条件语义范畴的形式特征及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历程。在研究方法上,将传统的三个平面理论与语法化、词汇化、认知语言学及构式等新理论相结合,力图勾勒出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的全面貌。该范畴依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可划分为两个类别:偏句标记和主句标记。条件句的假设性来源于条件偏句,因此,重点探讨偏句标记构成的条件语义范畴。偏句标记包括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单音节动词及副词和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标记。主句标记则主要关注其句法特征及作用。各类标记形式具有一些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共性特征,这是条件句成立的基础。在逻辑层面上,均表示充分条件,且十分依赖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在句法层面上,从句法组成角度看,标记形式对条件句语义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句法位置角度看,两汉汉语条件偏句和主句之间的位置不能调换;从句法表现角度看,条件语义范畴在时态、语气、情态及体特征上均呈现出一些特征,如缺乏时体标记,而借用曲折形式表达条件语义等。在语义层面上,偏句语义具有假设性、指称性、话题性、时间性及系统性等;主句具有主观性等。在语用层面上,条件语义范畴常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单音节否定词标记之所以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的表达,是因为否定词标记与条件语义范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二者都是有标记的形式等。而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也有自身句法、语义特征,如该范畴中的动词指向极性语义等;否定词条件标记“微”“不”“弗”“未”“非”“无”“否”也各具特色,如标记“微”用于违实假设等。通过对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的研究,可以发现条件范畴和否定范畴在形式和语义关系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标记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而此前学界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具有密切关系,如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交叠,且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具有一定特色,如条件偏句具有指称性,用于可能假设等。指称性助词标记“夫”“其”“彼”“之”“而”“者”“所”在条件语义范畴中也呈现出一些特征,如标记“者”只能位于小句末,位置固定,且经历了由代词向语气词发展的过程;标记“之”的指称性较弱,常与其他条件标记结合;标记“其”用于指称主语的性质和状态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在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共13个,依据句法位置,可分为:句首、谓语前类“若”“如”“犹”“即”“有”“或”;句首类“使”“令”“假”“设”“试”“及”“就”,其中“若”“如”“犹”来源于动词比况义,“有”“或”来源于动词存在义,“使”“令”“设”“试”来源于动词致使义,“假”来源于动词虚假义,“即”“及”来源于动词时间义。以上标记均是在条件义语境影响下,从上一层级的动词语义经过重新分析,语法化为条件标记的。副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17个,可分为语气副词类和时间副词类,其中语气副词类“诚”“果”“苟”“信”“必”“当”“允”,原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当其从强调其后动词变为修饰整句时,就从语气副词语法化为了条件标记,这是由语气副词的句法特点及语境决定的。时间副词类按照时间语义分为4类:过去时间副词,如“傥(倘)”“尚”“尝”“向”;现在时间副词,“适”“正”“常”;将来时间副词,如“将”“欲”;其他时间副词“时”——时间与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时间词常常转化为条件语义关系。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5个,形式较少,西汉、东汉使用频率相当。这是因为“第”“则”“且”“乃”是用法多样的虚词,用于条件句是一种借用标记,不具有稳定性。但是“虽”用于条件句的频率较高,因为“虽”语义单一,是条件句的专用标记。多音节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较为丰富,包括“倘类”“向类”“设类”“如类”“若类”“使类”“假类”“苟类”“其他类”“三音节”等10个小类别。其中,绝大多数标记来源于句法结构联合关系的词汇化,仅有“自非”“不则”“一旦”“不然”“不者”来源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在句法层面上,该类标记一般位于句首位置,且并不是任意组合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语义层面上,几个音节在表达条件语义上都起作用,并不是其中一个起条件标记作用,另一个作为附着成分。同时,双音节条件标记大多用于违实假设。两汉汉语偏句标记与主句标记共现的频率较低,约为25.39%,主句标记对条件句条件语义的形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主句标记有“则”“必”“固”“而”“故”“即”“尚”“亦”“犹”“乃”“斯”“既”“是则”等,在条件句中起到“凸显条件语义”“归纳结果”“增强因果联系”的作用。通过对西汉条件标记和东汉条件标记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否定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相当,而指称性条件标记使用数量西汉多于东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均是东汉高于西汉。上古汉语条件句以意合形式为主,到了中古汉语时期,有标记的形式逐渐增多,并逐渐取代了意合表达形式,这也间接证明了西汉更靠近上古,而东汉更靠近中古。除此之外,两汉条件标记研究成果将此前5种来源类型增至9种,分别是:1.比况义2.致使义3.语气副词4.否定词标记5.指称性标记6.存在义7.连词义8.时间词9.虚假义。丰富了条件标记的来源形式,厘清了部分条件标记的发展脉络。综上,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植根两汉汉语,将标记形式聚合成一类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条件句的共性及个案标记的特征,有利于发现汉语史过渡时期语言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发现条件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婷[3](2020)在《现代汉语因果范畴研究》文中提出因果关系是一种事物间普遍存在的联系,也是语言中经常要表现的一种语义关系,言语交际中选取了不同的语言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一直以来,各个学科都不乏对因果关系进行的研究。现代汉语中以往对因果关系的研究是将其放在复句下去分析,称为因果复句。复句无疑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结构单位,这些研究为人们认识因果关系提供了诸多有益的解释。不过,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形式入手,将因果关系局限在复句框架中,虽然能解释一些因果关系语义,但显然不全面;对因果关系的语义解释不深入,仅仅考察复句中出现的原因句和结果句,并不能全面认识因果语义范畴。有鉴于此,对因果关系的研究可以做进一步思考。具体思路是:从因果语义范畴出发,因其与逻辑有着极强对应规律,故从逻辑入手,阐释因果关系的本质,找出其范畴特征,因果关系的本质是推理,因果语义在话语层面的实现是基于底层的推理。基于因果关系的推理本质,进一步将现代汉语因果范畴的语义类型分为十类,从而构建因果关系语义范畴;在语义范畴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因果关系的可能语言表现形式进行归纳。从范畴整体入手,而后去描述其可能的形式表现,并讨论其如何实现于具体的话语序列中,本文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语料来源及选题意义。第二章对因果关系在传统语法、认知语法及逻辑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通过对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发现,以往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主要将其放在复句下,因此对因果语义的考察不够全面,而切换研究的视角,从语义范畴入手,归纳可能的语言形式,能帮助我们更为系统地理解因果语义。第三章主要分析因果语义范畴本质与特征。因果关系范畴是人类共同的经验范畴。要清楚认识因果关系,需要从范畴的角度对其性质与特征进行阐释。我们所使用的因果关系通常是对其本质与特征的利用。人类思维的逻辑性,往往对其深层语义结构起决定作用。从逻辑角度来看因果关系的本质——是推理,对因果关系理解与表达都是基于推理即: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首先,因果范畴的研究对象是事件间因果关系,这种语义关系是对象间:引起与被引起,导致与产生的联系。具备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间一定是原因事件先于结果事件产生。即事物的先行现象引起后续现象产生。所以,[时间性]是认识其为因果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次,原因与结果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原因是指能够引起某一事件或情况发生的事件;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出现的事件。“原因”作用下带来结果,因果关系呈现出[使然性]。最后,通过对因果关系本质进行分析,发现其为一种推理,因果关系表达是一种基于推理的过程。推理的本质意味着:由原因到结果,是一个推导的过程。据此,我们归纳因出果关系范畴的另一个特征[论证性]。第四章从因果范畴的逻辑基础入手,分析因果范畴的语义类型。从逻辑出发,建立起因果关系范畴,将纷繁的语义统摄一起,呈现整个因果关系范畴的本质——推理。并动态地对因果关系所基于的推理过程进行分析、对比。基于因果关系的逻辑本质——推理,将因果关系范畴建立在其逻辑语义基础之上,分析因果范畴的语义类型。主要分为:基于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其中包含基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与基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类比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归纳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选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二难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假言联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联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直接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三段论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模态推理的因果关系共十类。具体分析了分类原因、语义的特点,因果表达背后的推理过程。动态地运用基于推理的因果语义分类去辨别一些相关的表达问题。第五章从语义范畴特征与语义类型出发,归纳因果语义的语言表现手段现代汉语在选取具体的表达手段进行表征时,总是基于各种逻辑语义类型,并总体现着至少一种因果语义范畴的基本特征如,动词性因果标记多体现[使然性]。基于因果关系的范畴特征与因果关系范畴的推理语义类型。归纳并分析现代汉语中的因果标记,虚词类标记包括(连词、副词、介词、助词),实词类标记包括(名词、动词),其中动词类因果标记分为(结果类;影响类;起因类;根据类;产生类;手段类;状态改变类)。并从指称“前提”还是“结论”,指称何种推理语义类型的角度对其使用位置、特点分类进行考察,并简要分析各类因果标记所属的基于推理的因果语义类型,如介词类因果标记多指称基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等。第六章从因果范畴出发,进一步分析因果关系范畴在具体话语序列中的实现问题,考察了因果标记词在话语中的常见位置情况,位于话语序列的开始、中间、末尾,位于话语序列开始的因果标记多起到指称前提的目的,位于话语序列中间位置的标记,起到粘合的作用,多对结论进行指称。因果关系可以借助不同句子类型加以实现,可实现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其中陈述句为主,祈使句最少。无论是指称原因的因果标记还是指称结论的因果标记,都不与陈述句发生冲突。
张娜罗[4](2020)在《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类型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类型学研究作为当今的热点研究,寻求语言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本文主要以类型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句式特征、关联标记手段、音节特征、位置模式、关联标记的多功能性、语法化、句序的类型特征等方面,并对背后隐含的诱因予以简单的阐释。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1)对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进行界定,并很据“小三角”的理论框架下,对南夺拉祜语的因果类复句句式的特征从语表形式、语里内容、语用价值等三方面进行考察。在语表形式上,对因果类复句的有无标记、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以及关联标记等方面进行描写。在语里内容上,对隐含在内的一些个别因果类复句的子类复句的逻辑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推导。在认知层面上,不同子类复句存在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具有不同的认知。在语用价值上,不同的因果类复句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个人情感色彩、语气等方面的差异。语用价值上存在差异有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受人类认知差异所制约。2)从类型学的视角,关联标记(从属关系)主要有三种编码手段:独立连词、特殊动词形式和语序。借用这样的共性特征来揭示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手段,发现南夺拉祜语关联标记以独立连词和语序为编码手段,没有特殊动词的标记手段。由此推断出分析性语言以独立连词和语序为首要标记手段。从音节特征上来看,发现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关联标记既有单音节,又有双音节和多音节,其中单音节关联标记使用频率高于双音节、多音节关联标记。多音节关联标记数量之多,高于双音节和单音节关联标记,而且多音节关联标记中含有单音节、多音节关联标记。从位置模式上来看,南夺拉祜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位置模式既有前置、后置,也有框式的关联标记,但主要以后置型为主。通过与藏缅语族语言进行比较,发现多数藏缅语族语言有类似的语法现象,究其原因发现这类语法现象是分析性语言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音节上的普遍特性。3)运用Kortmann(1998)提出的“倒置关系假说”(Inverse Relation Hypothesis)考察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形态、语法、语义多功能性之间的相关性。南夺拉祜语作为分析性语言的成员之一,关联标记在句法上具有多功能性,符合该假说。单音节关联标记倾向于多种句法功能,双音节具有两到三种功能,但这类的词少见,多音节关联标记几乎没有句法多功能。但在语义关系上,不太符合该假说,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在语义上最多只有两个功能,其余都是一个关联标记表达一种语义关系。并受此启发,本文基于藏缅语小样本语言构建了因果关联标记语义图,通过语义地图与语法化相结合,指出南夺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存在多种语法化路径,简单分析了多路径语法化的诱因,并揭示导致多路径语法化的主要因素受制于语言的分析性。4)从语序类型学的角度,考察了关联标记与基本语序的和谐性、关联标记与连词语序的和谐性。南夺拉祜语的关联标记以后置型位置为主,后置型关联标记与OV语序之间具有和谐性。此外,关联标记与连词语序也具有和谐性,但由于受分析性程度以及联系项原则的制约,各类子复句语基本语序、连词语序的和谐性度有高度和谐,同时还发现分析性语言,其关联标记的语序比较固定,语序固定的诱因多半是受联系项居中原则以及分析性的制约。
戴茹冰[5](2020)在《汉语抽象语义表示体系、资源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语义表示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重难点,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面对语言计算从句法向语义层面转型的大趋势,现有的语言资源包括概念语义、框架语义和情境语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将多层次多类型的语义资源融合,构建一个深层语义表示的语言知识库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对于语义表示的研究不论是从语言理论还是自动分析领域,研究方向都逐渐从句法走向了语义,句法结构的表示方法也由最初树形(tree)结构,到非投影树(non-project tree)结构,再到初步尝试和应用图(graph)结构,经历了由树到图的发展进程。而抽象语义表示AMR(Abstract Meaning Representation,AMR)作为一种全新的语义表示方法,将句子的语义抽象为一个单根有向无环图。这种抽象语义表示方法将句法和语义信息相结合,以图结构来表示语义,揭示树结构所无法表征的论元共享现象,给句子语义以更加清晰的表达。然而句子中的词语和AMR图的概念对齐信息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动分析效果和语料标注质量,同时中文还未有较大规模的AMR语料库。本文借鉴英文AMR语义表示理念,结合汉语自身特点并融合概念对齐信息,提出一套适用于汉语的句法语义一体化的表示方法,即概念对齐汉语抽象语义表示CA-CAMR(Concept-to-word Alignment Chinese Abstract Meaning Representation,CA-CAMR)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以图结构处理论元共享问题,融合句子词语到AMR图的概念对齐信息以提升语义表示能力,并在CA-CAMR标注体系中规定汉语特殊结构及复句关系标注方法。通过英汉AMR在语义表示的对比,总结CA-CAMR对AMR的继承及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证明本文提出的CA-CAMR表示体系在描写汉语语义的优势,并且融合概念对齐信息对于语言学研究和自动分析算法设计都具有一定价值。CA-CAMR表示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概念对齐的汉语抽象语义表示语料库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CA-CAMR语料库构建。以CA-CAMR标注规范为指导,采用人机结合的语料库标注方式,通过CAMR语料标注平台CAMR Anno Kit构建汉语抽象语义标注语料库。CA-CAMR语料库目前包含来自《小王子》、宾州中文树库CTB8.0(the Penn Chinese Treebank,CTB)的网络媒体语料和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共20149句语料。本文详细展示语料标注情况,针对试标语料的不一致现象给出消解策略,并对语料库数据进行系统地统计与分析,包括图结构、论元共享现象及汉语特殊句法结构的标注情况。统计结果表明所标CA-CAMR语料库达到一定规模,并在深层语义表示及特殊句法结构上具有优势,实现句法语义一体化标注,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语料资源支持。最后探索构建CA-CAMR表示体系及语料库在语言本体及自然语言处理两个方面的应用价值。省略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传统的句法语义表示方式中,含有省略信息的语言结构往往被忽视。本文利用CA-CAMR语料库考察汉语语义省略结构在大规模真实文本中的分布情况,大致描写出汉语省略现象的概貌。然后以省略现象中所占比例最高(47.3%)的省略“的”字结构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自动识别与自动补全省略中心语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CA-CAMR语料中有效识别及补全省略的“的”字结构,证明CACAMR表示体系及语料库对汉语深层语义关系表达的研究价值。
杨露[6](2020)在《现代汉语体词性成分充当分句的研究》文中认为汉语是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我们所研究的体词性成分作复句的分句恰好体现了这一点。本文以现代汉语体词性成分充当复句的分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并结合语料,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研究。本文从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界定、分句的特征、复句关系类型等入手,力求确定体词性分句的界定标准,并探讨它们的分句语义类型。本文以体词性成分作分句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五章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探讨。本文开篇是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原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依据以及语料来源。第一到五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最后是结语与余论。最后一章是典型分句类型分析,前面几章是判定原则、动因机制、表达效果、特点等分析。第一章主要探讨体词性作分句的性质特征及其充任分句的复句类型,明确体词性成分可以充当复句的分句,确定体词性分句的界定标准,从结构表现上说明分句类型。此外以复句逻辑的二分法为原则,探讨体词性分句与相邻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第二章探讨指称与陈述对于体词性成分充当分句的影响,确定体词性成分在言语表达下的陈述性发展,并探讨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信息传递的状态。第三章对五类体词性成分的分句的形成原因展开研究,力求丰富体词性成分充当分句的动因研究。第四章通过将功能主义与认知语法相结合,根据交际目的或表达意图,包括非语言语境对语篇的建构、表义偏向等,以此形成主句与偏句,来讨论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表达效果。第五章将“一量名”作分句作为个案。“数+量+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能够作复句的分句,具有完整的语义表达,并与前后分句间形成严谨的逻辑关系。“一量名”作为其下位结构,在作分句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选取其作为个例进行研究,从个例中显现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共性。最后一章总结了文章对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成因以及文章结语余论。
柳梦雨[7](2019)在《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研究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文中认为现行的可读性公式考察变量主要停留在语言表层,依据字、词、句等的数量衡量文本难度,缺乏对影响可读性的深层次因素的挖掘。语言难度的计算有待进一步挖掘研究,本文提出了研究复句关系复杂度的等级分布,旨在通过典范的语文教材中复句关系复杂度在年级等级上的分布,以明确不同关系的复句是否具有难易程度的差别,为文本可读性研究提供新的衡量指标。本文以邢福义先生的复句理论为依据,首先,在年级轴上,本文对已有定论的典型复句等级分布与复句类型的对应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其次,对该理论所谓的“纠结句”,即文本的“非典型复句”(3591例),进行具体分类分析,析出约占其70%左右的2456例流水句,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本文按照句段组合方式将流水句分为:对象描述组合方式、多宾组合方式和连谓组合方式。研究选取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301篇课文作为研究语料,建立句类及复句关系语料库,语料库共收录8421个句子,每个句子16个标注项,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对比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典型复句在类型和等级分布上存在差异。类型上,因果类和并列类复句数量较多,转折类复句数量较少。等级上,因果类复句与年级呈负相关,转折类和并列类复句与年级呈正相关。目的句、推断句、选择句、假转句只在高年级出现说明不同复句难度上具有差异,也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依据其等级分布特征,本文将典型复句分为可作为可读性识别标准的复句及不能作为可读性识别标准的复句。在可作为识别标准复句中,本文确定了初、中、高级文本对应的复句关系,并给出了复句关系与复杂度等级对应表,应用于文本可读性判定。二、关系标记是判定复句的显着形式,关系标记类型分布差异显着。转折类复句,并列类复句中的递进句、选择句,因果类复句中的条件句、假设句、目的句、推断句与关系标记强相关,即这些复句都需要关系标记来标示关系。其他句子则与关系标记弱相关,其对关系标记依赖度不高,无标现象多。
张利蕊[8](2019)在《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习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标复句运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其句法语义的复杂性、句型句式的多样性以及内部成员的繁复性,使其成为留学生汉语学习中极易产生偏误的难点,也使得学界对有标复句的习得研究相当薄弱。复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常规句式与关联标记的使用都不尽相同,这些差异给欧美留学生习得汉语有标复句带来了很大的干扰。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前人对汉语有标复句和英语关联标记研究的基础上,以欧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做了系统的调查与深入的分析。重点讨论了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顺序、书面语偏误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学大纲的不足与有标复句的教学方法问题。文章全面勾勒出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高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教学与学习效果。习得顺序的研究基于60万字的欧美留学生的自然语料和诱发语料,采用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和蕴含量表法分析欧美留学生对12类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顺序,依次是:因果句、转折句、假设句、条件句、递进句、并列句、目的句、推断句、让步句、选择句、假转复和连贯句。但从具体句式的习得顺序来看,欧美留学生对52个汉语有标复句句式的习得顺序为:Y1>Z1>Y2>Z2>T3>M1>X1>JZ2>D1>B4>T5>Z3>Z4>Z6>B2>J2>T2>TD2>T1>Y4>Y3>TD1>B1>M4>B3>R2>R1>JZ1>J1>L5>L1>M2>Z5>M3>X4>X2>T4>T6>L2>J5>X3>J3>J4>R3>D4>L3>X6>L4>D2>M5>D3>X5。从研究结果来看,句类和具体句式的习得顺序没有必然联系;有标复句的习得是一种渐进、动态的过程,具体的句式习得没有清晰的界线,而是多个句式同步进行、相互交叉、互相渗透;随着语言水平和等级的提高,对句式的理解和掌握也随之提升;对比其它国别留学生的习得顺序研究结果,不同国别的留学生对某一语法点的习得情况也不尽相同。本研究重点考察了书面语中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与偏误情况。我们首先将欧美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使用关联标记的情况做了一个对比分析。统计的样本为433847字的欧美留学生作文和433467字的中国中小学作文。对两种语料中97个较为常见的关联标记进行统计显示,欧美留学生共计使用关联标记9163次,中国中小学生共计使用关联标记4847次,前者为后者的1.89倍。这一结果和对外汉语一线教师对留学生有标复句的使用情况预估有较大的出入。基于真实、自然语料的研究结果表明,为了确保表达准确性和逻辑性,使自己的话语更容易被理解,欧美留学生比汉语母语者更倾向于使用有标复句。这一结论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可以给面向对外汉语的复句教学一些启示。然后我们调查了书面语料的偏误情况。我们借助欧美留学生的书面语语料所做的定量分析。通过对近43万余字语料进行调查,共收集到有标复句的偏误用例1868例。并将这些偏误细分为关联词错搭、关联词错用、关联词缺失、关联词误加、关联项失当、关联词错位和标点不当等7种类型。最后基于这7种偏误类型,我们对43万多字语料样本的12类复句做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对每一类有标复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联标记进行了逐一调查,分析高频复句的偏误情况。口语中有标复句的使用情况的调查基于对10名欧美留学生开展的中英文访谈,和对5名汉语母语者的访谈。从访谈语料中识别出13个有标复句中的17个关联标记,统计出欧美留学生在口语中最常使用的5个关联标记依次是:“但是”、“所以”、“因为”、“然后”和“如果”。还有一些关联标记如“再说”、“比如”、“还有”、“尤其”在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未被收录,但在欧美留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却很常用,其原因是真实语言环境的影响和关联标记自身的语言功能所造成的。与习得顺序的研究结果相比,常用的关联标记Y1、Z1处于习得顺序的第1和第2位,D1处于第9位,J2和B1分别位于第16和23位,而L1、X2和X3分别位于第31、36和41位,这说明欧美留学生口语和书面语中对有标复句的掌握情况是有差异的。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欧美留学生对于“所以”、“或者”、“而且”、“虽然”、“那(么)”这5个关联标记的使用呈现出显着性差异性。差异分析显示,母语迁移、学习年限和学习者个人语言使用习惯是欧美留学生使用关联标记的显着的影响因素。在偏误类型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汉语自身语法结构的影响和母语干扰因素以及学习者因素三个方面对欧美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对教学大纲的建议和对汉语教师的建议两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我们将偏误分析中所有高频关联标记的使用频率进行汇总,然后对照五部常用的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发现有些高频词存在未被录入或出现顺序与我们的考察结果不一致的现象,通过比对分析,我们对大纲编写提出了合适的修改建议。综合对有标复句的习得顺序、书面语中的偏误情况、口语中的使用情况、偏误原因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我们针对教师提出四点建议:丰富自身的复句语法知识、科学安排复句教学的顺序、合理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大力强化课堂内外的实践练习。在综合分析了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偏误情况和偏误原因之后,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本研究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引入对外汉语课堂中有标复句的教学。实验教学持续了两周8个课时,共有22名留学生参与,在严格按照“产出导向法”的“驱动”、“促成”、“评价”三个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后,笔者对实验组和对比组在前测、即时后测、延时后测中所有的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两个组别所使用的关联标记的复杂度和准确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产出导向法”在有标复句的教学效果方面没有明显优势,但在促进留学生有标复句的使用复杂度和准确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表现出远超传统教学的优势。
肖明[9](2019)在《有标复句依存句法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标复句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在语法学界相关理论成果较多。但是,从中文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汉语复句的相关成果还较少,复句信息工程也未取得创新性的突破和进展。我们分析其中的原因,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首先,现有很多的复句语法研究成果,是面向人的语法研究,而不是面向机器的语法研究。因此,现有的诸多研究成果并不能直接为复句信息处理提供直接支持;其次,现有的复句研究于某个句式的个案分析,以某类句型或汉语复句体系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相当少,而复句的信息处理需要获取各复句类型之间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的共性与个性规则,现有的个案研究显然不能满足。当前,对汉语句子(特别是对有标复句)的自动分析与理解是整个中文信息处理遇到的瓶颈问题,要想推断中文信息处理向前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有标复句的自动分析与理解研究。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尝试以邢福义先生的复句分类系统及相关理论成果为基础,充分借鉴现有的复句研究成果,对有标复句的关联规律做形式化的处理,深入分析其内部语义特点,然后提炼出能够为中文信息处理所用的规律与规则,解决汉语复句信息处理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性,我们还在关联标记的判定、复句句型分析、复句层次关系计算等环节中,充分吸收了依存句法理论、复杂性理论、词向量Word2vec等当代自然语言处理前沿理论。本文研究的主体内容涉及四个部分:1、解决有标复句句法、语义自动分析中各干扰因素的影响。研究将表明,影响有标复句自动分析的因素主要有:分句与非分句的识别、关联标记的判定、复句形式与意义的匹配、近义复句的语用差异等等。我们拟应用邢福义先生的“小句中枢理论”,基于大规模标注语料样本,深入研究有标复句句法、语义自动分析中各干扰因素的影响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2、建设面向复句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性资源库。从长远来看,复句的中文信息处理要想取得长足进展,面向复句信息处理的基础性语言资源建设必不可少。本文尝试借鉴依存语法的理念,结合汉语有标复句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个有标复句知识库。我们重点研究知识库的结构、关联标记词表、关联标记搭配、句式形式化、语义复杂化描写等问题。3、引入复杂网络理论,以关联标记与分句的核心论元为基础,深入研究分析有标复句在语义上呈现出的复杂网络特性。重点探讨了关联标记搭配格式的认定、搭配距离的计算、搭配能力的分析、聚集系数和度分布等问题。基于大规模的语料分析表明,在关联标记的搭配网络中,其距离(d)可以小至3.625,而其聚集系数(C)可以高至0.055,是一种小世界属性。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WordNet毫无争议地被视为复杂网络。我们的研究表明,关联标记搭配网络的聚集系数大于WordNet的聚集系数。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关联标记搭配网络是一个具有小世界属性的复杂网络。4、借鉴依存句法分析来解决复句语义分析中的难题。我们聚焦于复句内部中各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以依存结构树或者依存图的形式来描述复句的语义特征。通过关联标记词汇所隐含的语义框架来描述有标复句的语义关系。同时也充分利用核心谓词论元之间语义事实上或逻辑上的关系,摆脱有标复句在表层句法结构的束缚,深入其内部分句的语义网络,设计有标复句语义依存图原型系统。我们对转折复句中“虽然……但是……”句式的依存结构和语义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
王倩[10](2019)在《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文中研究表明并列结构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很多文章和着作对其进行研究。从研究对象看,涉及并列标记、并列项、并列结构等各个领域;从研究范围看,包括了并列式合成词、并列式成语、并列短语、并列复句等各个层次;从研究方法看,综合运用了语义学、语用学、认知学、类型学等各种理论方法。这些研究已经揭示了不少并列结构的特征和规律,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定义不统一、术语不统一;描写性研究充分,解释性研究不足;理论性研究充分,应用性研究不足;个体性研究充分,全貌性研究不足等。本文力求寻求一个较为全面的、准确的定义和术语,力求找寻深层的、可供解释的规律,尝试着进行全貌性的对比和分析。首先,本文对相似术语的定义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并列结构做出分类,从并列项单位看,可分为语素并列、词并列、短语并列、小句并列等类型;从并列项性质看,可分为常规并列结构和异类并列结构;从并列项数目看,可分为两项式并列结构和多项式并列结构;从并列标记看,可分为有标并列结构和无标并列结构;从并列结构逻辑语义看,可分为合取关系和析取关系并列结构。并列标记是并列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并列标记的种类也十分繁多,汉语普通话、民族语中的并列标记主要有:连词、关联副词、助词、语气词、数词、超词形式、词缀、语调等。各标记模式综合来看有居首型、居中型、居后型和错杂型四类,居首型目前尚未发现其存在,错杂型在汉语中不存在,中国境内的并列结构标记类型主要是居中型和居后型。此外,由于语音、语义、语用、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并列标记有时候还会隐匿不显。虽然并列标记可以隐匿,但并列项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无法构成并列结构。并列项在排列顺序上有固定性和相对灵活性两种特征,前者我们称之为常规语序,后者为异变语序。常规语序要受到语音、语义、语境、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原则之间不是互不干涉的,有时候它们之间会形成竞争优选关系,形成一个相对的优胜序列:语义/文化/认知>语音>语境。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语言使用者受到“焦点”的影响,产生了“凸显心理”,导致语序出现“异变”。异变类型主要有:照应异变、加标异变、直接异变。异变主要受到语音、结构、语用、语境、社会时代等因素的影响。并列结构看似平等,实际上却含有语义段和语义层之分。根据一个句子中并列结构的数量,我们可分出单组、双组、多组并列结构三大类。单组并列结构内部可分为单语义段、双语义段、多语义段,主要通过语序、并列连词、标点符号、词汇、结构等方式分隔语义段,且这些分隔手段通常联合使用。单组并列结构各并列项之间以及与外部其他成分之间有分别搭配、加合搭配、串联搭配、平行搭配、对应搭配等几种类型。双组并列结构包含双层对应搭配、双层平行搭配、双层交错搭配等类型。多组并列结构的层次搭配类型主要是双层并列结构搭配类型的重复与重组。与标准的、典型的并列结构相对的就是异类并列结构,异类并列结构是对常规并列结构所遵循的各种规则进行破坏、重建而形成的。本文首先从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将异类并列结构分为音节异类、结构异类、单位异类、词性异类、语义范畴异类、语义层级异类、语义量级异类。然后,从形式、标记、语义、语用等角度对每种类型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并列结构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收集学生课堂用语,先分析了留学生使用并列结构的情况,然后分析了留学生在使用并列标记和并列项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型、产生偏误的原因、可采取的应对策略等。
二、“逻辑语义”──复句类型划分的原则依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逻辑语义”──复句类型划分的原则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与主要问题 |
1.2.1 研究对象 |
1.2.2 主要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方法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语料说明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第3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属性 |
3.1 转折关系的意义 |
3.1.1 相反或对立 |
3.1.2 蕴含性对立 |
3.2 转折关系意义的分析 |
3.2.1 对立的基础 |
3.2.2 前后意义的对立 |
3.3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本质 |
3.3.1 蕴含命题 |
3.3.2 否命题 |
3.3.3 蕴含命题的否命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 |
4.1 转折关系语义特征的含义 |
4.1.1 语义特征 |
4.1.2 转折关系语义特征 |
4.2 相对性特征 |
4.3 “逆理”性特征 |
4.4 补充性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言表征 |
5.1 转折关联词语的共性考察 |
5.1.1 转折义 |
5.1.2 转折联结功能 |
5.2 转折关联词语的差异性考察 |
5.2.1 “虽然……,但是……” |
5.2.2 “不过”、“只是”和“就是” |
5.2.3 “可”和“可是” |
5.2.4 “偏偏”和“偏”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话语实现 |
6.1 转折关系表达的语用基础 |
6.1.1 转折关系的表义关联性 |
6.1.2 转折关系的主观性 |
6.2 转折关系的语义加工 |
6.2.1 语义特点 |
6.2.2 转折关系的认知路径 |
6.2.3 转折关系话语信息的建构 |
6.2.4 转折关系的认知语义生成 |
6.3 转折关系的认知语用表达 |
6.3.1 反预期表达 |
6.3.2 转折话语标记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2)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1.1 客观上的重要性 |
0.1.2 主观上的重要性 |
0.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界定 |
0.2.1 条件句 |
0.2.2 条件标记 |
0.2.3 语义范畴 |
0.3 条件语义范畴研究综述 |
0.3.1 条件、假设、让步定义及关系研究概况 |
0.3.3 条件标记研究概况 |
0.4 语料的选择 |
0.4.1 两汉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语料概述 |
0.4.2 两汉语料选取原则 |
0.4.3 两汉语料选取范围及版本 |
第一章 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 |
1.1 逻辑关系分析 |
1.2 句法分析 |
1.2.1 句法组成 |
1.2.2 句法位置关系 |
1.2.3 句法表现 |
1.3 语义分析 |
1.3.1 偏句语义分析 |
1.3.2 主句语义分析 |
1.3.3 偏句与主句语义关系分析 |
1.4 语用分析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2.1 否定词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
2.1.1 条件句的语义特征因素 |
2.1.2 否定词与条件句相通性因素 |
2.1.3 非现实语义特征因素 |
2.1.4 意合语法特征因素 |
2.2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2.2.1 多省略形式 |
2.2.2 有标记的否定 |
2.2.3 动词、名词的极性语义 |
2.2.4 多受事主语句 |
2.3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
2.3.1 接小句、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 |
2.3.2 接谓词性成分 |
2.3.3 接体词性成分 |
2.3.4 单独成句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3.1 指称性标记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
3.1.1 条件句中的指称性因素 |
3.1.2 指称性标记和条件句标记重叠因素 |
3.1.3 条件语义明晰因素 |
3.2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3.2.1 高指称性 |
3.2.2 主句的论断性与主观性 |
3.2.3 正反系统性语义 |
3.2.4 表示可能假设 |
3.3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
3.3.1 句首指称性条件标记 |
3.3.2 主谓之间指称性标记 |
3.3.3 小句末指称性标记 |
3.3.4 句首或谓语前指称性标记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上) |
4.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4.1.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分类 |
4.1.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
4.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分类研究 |
4.3 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4.3.1 句首、谓语前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
4.3.2 句首、谓语前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
4.3.3 位于句首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
4.3.4 位于句首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
第五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下) |
5.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句法、语义分析 |
5.1.2 语气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3 语气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
5.1.4 时间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5 时间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
5.2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2.1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5.2.2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2.3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两汉汉语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6.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发展成因探析 |
6.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6.3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描写 |
6.3.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6.3.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型条件标记分类描写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两汉汉语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研究 |
7.1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作用 |
7.2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形式特征 |
7.3 条件句主句标记形式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及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及插图清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3)现代汉语因果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方法与语料来源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因果语义研究综述 |
2.1 因果复句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因果复句研究的历史脉络及主要领域 |
2.2 因果单句方面相关研究 |
2.3 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第三章 因果范畴的性质与特征 |
3.1 因果关系范畴的性质 |
3.2 因果关系范畴的特征 |
3.2.1 时间性 |
3.2.2 使然性 |
3.2.3 论证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因果关系范畴的语义类型 |
4.1 基于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
4.1.1 基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
4.1.2 基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
4.2 基于类比推理的因果关系 |
4.3 基于归纳推理的因果关系 |
4.4 基于选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
4.4.1 基于相容选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
4.4.2 基于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
4.5 基于二难推理的因果关系 |
4.6 基于假言联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
4.7 基于联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
4.8 基于直接推理的因果关系 |
4.9 基于三段论推理的因果关系 |
4.10 基于模态推理的因果关系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因果语义的语言表征形式 |
5.1 虚词标记 |
5.1.1 连词标记 |
5.1.2 副词标记 |
5.1.3 介词标记 |
5.1.4 助词标记 |
5.2 实词标记 |
5.2.1 名词标记 |
5.2.2 动词标记 |
5.3 表因果关系的超词或短语 |
5.4 使用位置分类考察 |
5.4.1 前置的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
5.4.2 后置的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因果关系范畴在话语中的实现 |
6.1 因果关系范畴话语层面的考察 |
6.1.1 因果标记词在话语中出现的位置 |
6.1.2 因果关系范畴在话语中实现形式 |
6.2 因果关系范畴的实现句类 |
6.2.1 因果关系范畴与陈述句 |
6.2.2 因果关系范畴与疑问句 |
6.2.3 因果关系范畴和祈使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4)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南夺拉祜语概况 |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分析性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一个路子 |
二、缺乏专题性研究 |
三、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具有个性特征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汉语因果类复句研究现状 |
二、藏缅语、苗瑶语、壮侗语因果类复句研究现状 |
三、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第五节 主要内容、研究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 |
一、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五、语法标注符号 |
第二章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句式考察 |
第一节 南夺拉祜因果类复句的界定 |
第二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复句句式特征 |
一、南夺拉祜语因果复句的语表形式 |
二、南夺拉祜语因果复句的语里内容 |
三、南夺拉祜语因果复句的语用价值 |
第三节 南夺拉祜语假设复句的句式特征 |
一、南夺拉祜假设复句的语表形式 |
二、南夺拉祜假设复句的语里内容 |
三、南夺拉祜假设复句的语用价值 |
第四节 南夺拉祜语目的复句的句式特征 |
一、南夺拉祜语目的复句的语表形式 |
二、南夺拉祜语目的复句的语里内容 |
三、南夺拉祜语目的复句的语用价值 |
第五节 南夺拉祜语条件复句的句式特征 |
一、南夺拉祜语条件复句的语表形式 |
二、南夺拉祜语条件复句的语里内容 |
三、南夺拉祜语条件复句的语用价值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
第一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手段 |
一、独立连接词 |
二、语序 |
第二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关联标记音节特征 |
一、南夺拉祜语因果复句关联标记的音节特征 |
二、南夺拉祜语假设复句关联标记的音节特征 |
三、南夺拉祜语条件复句关联标记的音节特征 |
四、南夺拉祜语目的复句关联标记的音节特征 |
五、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音节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位置模式 |
一、因果复句关联标记位置模式 |
二、假设复句关联标记位置模式 |
三、条件复句关联标记位置模式 |
四、目的复句关联标记位置模式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多功能性及语法化 |
第一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多功能性 |
一、“倒置关系”假说 |
二、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句法多功能 |
第二节 关联标记的语义多功能性 |
一、跨语言的证据 |
二、语义地图理论介绍 |
第三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语法化 |
一、南夺拉祜语因果复句关联标记的语法化 |
二、南夺拉祜语假设复句关联标记的语义图及语法化 |
三、南夺拉祜语条件复句关联标记的语法化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句序的类型学特征 |
第一节 语序类型学与连词参项 |
一、关联标记与联系项原则 |
二、关联标记与象似性原则 |
三、关联标记与核心相近原则 |
第二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语序倾向性 |
一、因果关联标记 |
二、南夺拉祜语假设关联标记 |
三、南夺拉祜语条件关联标记 |
四、南夺拉祜语目的关联标记 |
第三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语序类型及其和谐性 |
一、关联标记与基本语序的和谐性 |
二、关联标记与连词语序的和谐性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特色 |
第三节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汉语抽象语义表示体系、资源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句法语义的理论发展及应用探索 |
第一节 句法语义理论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句法结构表示方法及资源建设概述 |
第三节 英文AMR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A-CAMR表示体系 |
第一节 英汉AMR表示体系 |
第二节 CA-CAMR表示方法 |
第三节 CA-CAMR标注体系 |
第四节 CA-CAMR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A-CAMR语料库构建 |
第一节 人机结合的CAMR语料标注方法 |
第二节 语料标注一致性统计与问题分析 |
第三节 语料标注不一致现象消解策略 |
第四节 CA-CAMR语料标注规范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A-CAMR语料库标注结果统计及分析 |
第一节 CA-CAMR基本数据及图结构统计分析 |
第二节 CA-CAMR论元共享统计分析 |
第三节 CA-CAMR特殊句法结构表示及统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A-CAMR应用:语义省略研究 |
第一节 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基于CA-CAMR汉语语义省略研究 |
第三节 基于CA-CAMR省略“的”字结构自动识别与补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A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6)现代汉语体词性成分充当分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零 绪论 |
0.1 选题原因 |
0.2 研究现状 |
0.2.1 体词性成分能否充当分句的介绍研究 |
0.2.2 体词性成分能作分句的其他相关研究 |
0.3 研究方法及依据 |
0.4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体词性分句的性质特征及其充任分句的复句类型 |
1.1 分句的判定 |
1.1.1 能作分句的体词性成分 |
1.1.2 体词性成分作分句 |
1.1.3 省略隐含说与话题成分说 |
1.2 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判定原则和标准 |
1.2.1 形式与意义的相统一 |
1.2.2 指称到陈述的表达转变 |
1.2.3 语境匹配的需求 |
1.3 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复句类型 |
1.3.1 含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简单复句 |
1.3.2 含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多重类型 |
1.4 体词性成分后置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体词性分句陈述化的前提条件与促发因素 |
2.1 体词性成分的陈述性高低 |
2.1.1 标记化了的体词中心 |
2.1.2 性状化的修饰词 |
2.1.3 界定了的体词性成分 |
2.2 “NP”与“NP了”小句作分句的差异 |
2.2.1 “NP了”能作分句 |
2.2.2 有无“了”对陈述性的影响 |
2.3 体词性陈述化小句的信息表达 |
2.3.1 信息简省与人际强化 |
2.3.2 体词性成分陈述化的重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体词性成分的分句的形成动因探求 |
3.1 体词性成分单用与复用成复句 |
3.1.1 体词性成分间的语义与语境互补 |
3.1.2 叙述体的体词表达 |
3.1.3 口语到书面语的转变 |
3.2 短语结构及其附属性质推动构成的体词性分句 |
3.2.1 特殊格式推动形成 |
3.2.2 句类与韵律表达主导的体词性分句 |
3.3 名词句与体词性分句的链接 |
3.3.1 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 |
3.3.2 名词句到体词性成分的分句 |
3.4 形成体词性成分的分句其他原因 |
3.4.1 谓词参与分句的临时指称结构表达 |
3.4.2 关于体词性成分的分句的存现表达 |
3.4.3 “的”对语流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表达效果研究 |
4.1 语体特征与交际倾向 |
4.1.1 语体范围与语用需求 |
4.1.2 交际塑造与表义倾向 |
4.2 体词性分句并用的特点与功用 |
4.2.1 并用方式与分句间关联 |
4.2.2 语篇风格与情感趋向 |
4.3 语篇功能与表达效果 |
4.3.1 陈述化与主观化 |
4.3.2 精细化与简洁化 |
4.3.3 衔接化与关联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一量名”结构作分句的研究 |
5.1 数词“一”的铺陈渲染 |
5.1.1 “一”的多样表达 |
5.1.2 “一”的铺层渲染 |
5.2 感知觉的语义填补与传递 |
5.2.1 “一量名”分句中的感知觉 |
5.2.2 感知觉影响传递效果 |
5.3 “一量名”结构作分句的句法结构与语义解读 |
5.3.1 “数量”与“名”的组合 |
5.3.2 “量”的模糊与动态表达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与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研究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标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标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对象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可读性及复杂度研究综述 |
1.4.2 汉语本体领域的复句研究综述 |
1.5 语料选取及复句关系语料库建设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句类及复句关系语料库建设 |
2.1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料说明 |
2.1.1 语料选择 |
2.1.2 语料情况说明 |
2.2 语料处理标准 |
2.2.1 断句标准 |
2.2.2 单复句区分 |
2.2.3 复句关系分类 |
2.2.4 复句关系标记处理 |
2.3 句类及复句关系标记集 |
2.4 语料统计标准 |
2.4.1 语料库结构介绍 |
2.4.2 字数统计标准 |
2.4.3 句数统计标准 |
2.4.4 句类统计标准 |
第三章 句子分类标准探索及分布实态 |
3.1 汉语单复句分类标准及局限性 |
3.1.1 汉语单复句分类标准 |
3.1.2 汉语单复句分类标准的局限性 |
3.2 从单句到复句连续统中的流水句 |
3.2.1 流水句研究现状 |
3.2.2 流水句“流水方式”分类研究 |
3.2.3 “流水方式”在复句纠结现象上的划类应用 |
3.3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等级分布特征 |
3.3.1 字句篇长度等级分布特征 |
3.3.2 单复句等级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特征 |
4.1 典型复句与非典型复句 |
4.1.1 典型复句与非典型复句区分 |
4.1.2 研究典型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的重要性 |
4.2 典型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 |
4.2.1 典型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情况概述 |
4.2.2 因果类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特征 |
4.2.3 并列类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特征 |
4.2.4 转折类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特征 |
4.3 非典型复句等级分布 |
4.3.1 流水句等级分布 |
4.3.2 流水句与典型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对比 |
4.4 复句关系与复杂度的等级对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句关系标记等级分布特征 |
5.1 关系标记界定 |
5.2 关系标记等级分布 |
5.2.1 典型复句关系标记等级分布情况概述 |
5.2.2 因果类复句关系标记等级分布 |
5.2.3 并列类复句关系标记等级分布 |
5.2.4 转折类复句关系标记等级分布 |
5.3 关系标记与复句种类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成果 |
6.2 应用价值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各年级课文句子情况统计表 |
附录2 复句关系标记年级分布表 |
附录3 复句关系标记频率分布表 |
附录4 图表索引 |
(8)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体内容与研究目标 |
1.2.1 主体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假设与研究思路 |
1.4.1 基本假设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句类与句式 |
1.5.1 研究句类 |
1.5.2 研究句式 |
1.6 语料来源与语料加工 |
1.6.1 语料来源 |
1.6.2 语料加工 |
第二章 研究现状 |
2.1 国内复句的研究现状 |
2.1.1 第一阶段: 滥觞期 |
2.1.2 第二阶段: 奠基期 |
2.1.3 第三阶段: 探索期 |
2.1.4 第四阶段: 创新期 |
2.1.5 第五阶段: 拓展期 |
2.2 海外研究现状 |
2.2.1 海外关于汉语复句的研究 |
2.2.2 海外对英语关联标记和衔接词的研究 |
2.2.3 海外对非母语者习得英语关联标记的研究 |
2.2.4 海外对儿童习得连词的研究 |
2.3 研究评价 |
2.3.1 取得的成绩 |
2.3.2 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有标复句句式选定及习得顺序 |
3.1 句式选定 |
3.1.1 考察对象 |
3.1.2 考察结果 |
3.1.3 结果分析 |
3.1.4 大纲中句式的选定 |
3.2 研究方法 |
3.2.1 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 |
3.2.2 蕴含量表法 |
3.3 研究结果 |
3.3.1 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研究结果 |
3.3.2 蕴含量表法研究结果 |
3.3.3 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复句类型习得顺序研究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面语中有标复句的偏误分析 |
4.1 关联标记连接小句的基本模式 |
4.1.1 单用 |
4.1.2 对用 |
4.1.3 连用 |
4.1.4 复用 |
4.1.5 套用 |
4.2 有标复句的偏误类型 |
4.3 各类有标复句的偏误情况 |
4.3.1 因果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2 推断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3 假设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4 条件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5 目的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6 并列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7 连贯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8 递进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9 选择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10 转折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11 让步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12 假转复句的偏误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调查 |
5.1 调查对象 |
5.2 数据收集 |
5.2.1 汉语访谈及结果 |
5.2.2 英语访谈及结果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与习得顺序的关系 |
5.3.2 与汉语母语者使用情况对比 |
5.4 差异显着关联标记分析 |
5.4.1 “所以”的使用情况 |
5.4.2 “那么”的使用情况 |
5.4.3 “虽然”和“而且”的使用情况 |
5.4.4 “然后”的使用情况 |
5.4.5 “因为”的使用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偏误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
6.1 汉语自身的影响 |
6.1.1 关联标记多义现象多 |
6.1.2 易混淆词多 |
6.1.3 有标复句句型多变 |
6.2 母语的干扰 |
6.2.1 母语对关联词错搭的影响 |
6.2.2 母语对关联词错用的影响 |
6.2.3 母语对关联词缺失的影响 |
6.2.4 母语对关联词误加的影响 |
6.2.5 母语对关联项失当的影响 |
6.2.6 母语对关联词错位的影响 |
6.2.7 母语对标点不当的影响 |
6.3 学习者因素的影响 |
6.3.1 基本描述统计 |
6.3.2 出错原因与个体关联性卡方分析 |
6.3.3 小结 |
6.4 应对策略 |
6.4.1 对五部大纲的审视与建议 |
6.4.2 针对教师的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汉语有标复句教学实践研究 |
7.1 研究设计 |
7.1.1 实验目的 |
7.1.2 实验对象 |
7.1.3 实验过程 |
7.1.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7.2 讨论 |
7.2.1 POA对有标复句教学情况的影响 |
7.2.2 POA对学生有标复句使用情况的影响 |
7.2.3 学生对POA的评价 |
7.2.4 实验组和对比组的教学差异 |
7.2.5 POA模式下汉语教学思考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习得顺序 |
8.1.1 句类和句式的习得顺序 |
8.1.2 不同级别的习得顺序差异 |
8.1.3 不同国别的习得顺序差异 |
8.2 书面语偏误分析 |
8.2.1 欧美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使用关联标记情况对比 |
8.2.2 对书面语料的偏误分析 |
8.3 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 |
8.3.1 总体情况 |
8.3.2 口语和书面语中有标复句的习得情况对比 |
8.3.3 和汉语母语者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对比 |
8.4 偏误原因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
8.4.1 偏误原因的分析 |
8.4.2 应对策略 |
8.5 针对有标复句的教学实验 |
8.5.1 “产出导向法”对有标复句教学情况的影响 |
8.5.2 “产出导向法”对学生有标复句使用情况的影响 |
8.6 本文的创新 |
8.6.1 实证研究 |
8.6.2 从母语角度深度分析偏误原因 |
8.6.3 把标点符号纳入复句的偏误 |
8.6.4 将“产出导向法”引入复句教学 |
8.7 本研究的不足 |
8.7.1 语料样本的不足 |
8.7.2 教学实验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有标复句依存句法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重要术语 |
1.1.1 关联标记 |
1.1.2 有标复句 |
1.2 研究背景 |
1.2.1 语言学界的研究 |
1.2.2 应用研究方面 |
1.2.3 对以往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基础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资源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句法分析理论 |
2.1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
2.1.1 古典理论 |
2.1.2 标准理论 |
2.1.3 修正扩展的标准理论 |
2.1.4 支配和约束理论 |
2.1.5 Chomsky层级分类 |
2.2 广义的短语结构语法 |
2.3 中心词驱动的短语结构语法HPSG |
2.4 框架语义学 |
2.5 词汇化树邻接语法 |
2.6 修辞结构理论 |
2.7 抽象语义表示AMR |
2.8 依存语法 |
2.9 小结 |
第三章 面向依存语法的关联标记知识库设计 |
3.1 关联标记研究回顾 |
3.1.1 词类划分与关联标记 |
3.1.2 复句关联标记的研究 |
3.2 关联标记知识库的字段设计 |
3.2.1 对超词成分的认定与标注 |
3.2.2 词性的标注 |
3.2.3 近义标记的标注 |
3.2.4 强势标记与弱势标记的标注 |
3.2.5 联词、联句的标注 |
3.2.6 组配情况的描述 |
3.2.7 组配位置的描述 |
3.2.8 前置与后置的描述 |
3.2.9 单句的标注 |
3.2.10 主前后位置标注 |
3.2.11 停顿的标注 |
3.2.12 前后标记的标注 |
3.2.13 标记省略的标注 |
3.2.14 可否移位的标注 |
3.2.15 语义关系的标注 |
3.2.16 同义度的描述 |
3.3 关联标记知识库的设计 |
3.3.1 关联标记的作用 |
3.3.2 关联标记知识库的构建 |
3.3.4 关联标记信息的表征及运算 |
3.4 复句关联标记库的利用 |
3.4.1 组配格式的自动分析 |
3.4.2 单用形式的自动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复句关联标记的复杂网络分析 |
4.1 复杂网络的发展、应用及研究意义 |
4.1.1 复杂网络的演化进程 |
4.1.2 复杂网络的应用及研究意义 |
4.2 语言复杂网络的定义及图形表示方式 |
4.3 语言复杂网络的特征指标 |
4.4 复杂网络的语言学特性 |
4.5 关联标记搭配网络的统计特性 |
4.5.1 关联标记搭配网络 |
4.5.2 关联标记搭配网络的统计特征 |
4.5.3 关联标记搭配网络的无尺度特征 |
4.6 研究关联标记搭配网络的意义 |
4.7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语义依存图的复句实例分析 |
5.1 依存树与短语结构树模型比较 |
5.1.1 两种语法模型比较 |
5.1.2 两种语法形式化比对 |
5.2 树库建设情况 |
5.3 语义依存分析 |
5.3.1 句法分析器介绍 |
5.3.2 斯坦福CoreNLP句法分析器介绍 |
5.3.3 哈工大LTP句法分析器介绍 |
5.4 复句的依存关系分析 |
5.5 复句词汇化树邻接文法实例分析 |
5.6 转折类“虽然,但是”句式语义依存图实例分析 |
5.6.1 A虽然S1,但是S2句式1 |
5.6.2 A虽然S1,但是S2,S3句式2 |
5.6.3 S1,虽然S2,但是S3句式3 |
5.6.4 虽然S1,但是S2句式4 |
5.6.5 S1,A虽然S2,但是S3句式5 |
5.6.6 虽然S1,但是S2,S3句式6 |
5.6.7 A虽然51,但是52,S3,S4句式7 |
5.6.8 S1,虽然S2,但是S3,S4句式8 |
5.6.9 S1,A虽然S2,但是S3,S4句式9 |
5.6.10 S1,A虽然S2,但是S3,S4,S5句式10 |
5.6.11 S1,虽然S2,但是S3,S4,S5句式11 |
5.6.12 虽然S1,但是S2,S3,S4句式12 |
5.6.13 A虽然S1,但是S2,S3,S4,S5句式13 |
5.6.14 S1,S2,虽然S3,但是S4句式14 |
5.6.15 S1,S2,虽然S3,但是S4,S5句式15 |
5.6.16 虽然S1,虽然S2,但是S3句式16 |
5.6.17 S1,虽然S2,但是S3,却S4句式17 |
5.6.18 虽然S1,但是否B句式18 |
5.6.19 但是A,虽然B句式19 |
5.6.20 虽然S1但是B句式20 |
5.6.21 虽然S1,但是B,但是C句式21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今后的研究计划 |
附录 |
附录一: 复句知识标记集 |
附录二: 复句语义依存分析的标注规范 |
附录三: 现当代小说语料作品统计情况 |
附录四: “虽然……但是……”句式分类统计情况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从研究对象看 |
1.2.2 从研究方法看 |
1.2.3 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思路 |
1.4 理论方法 |
1.5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并列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类别 |
2.1 引言 |
2.2 基本概念 |
2.2.1 “并列”与“联合 |
2.2.2 并列结构 |
2.2.3 并列项 |
2.2.4 并列标记 |
2.3 并列结构的类别 |
2.3.1 并列项的单位类别 |
2.3.2 并列项的数目类别 |
2.3.3 并列项的性质类别 |
2.3.4 并列结构的标记类别 |
2.3.5 并列结构的逻辑类别 |
2.4 小结 |
第三章 并列结构的关联方式及标记模式 |
3.1 引言 |
3.2 显性关联方式 |
3.2.1 并列连词 |
3.2.2 关联副词 |
3.2.3 助词 |
3.2.4 数词、数量短语 |
3.2.5 词缀 |
3.3 隐性关联方式 |
3.3.1 辞格手段 |
3.3.2 停顿 |
3.3.3 零标记 |
3.4 标记模式 |
3.4.1 两项式并列结构 |
3.4.2 三项式并列结构 |
3.5 小结 |
第四章 并列标记的显隐及制约因素 |
4.1 引言 |
4.2 并列标记显现的特征 |
4.2.1 形式特征 |
4.2.2 语义特征 |
4.2.3 语用特征 |
4.3. 并列标记隐匿的特征 |
4.3.1 形式特征 |
4.3.2 语义特征 |
4.3.3 语用特征 |
4.3.4 认知特征 |
4.3.5 辞格特征 |
4.4 并列标记显隐的制约因素 |
4.4.1 客观因素 |
4.4.2 主观因素 |
4.4.3 其他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并列结构的语序原则及排列动因 |
5.1 引言 |
5.2 常规语序的排列原则及相互竞争 |
5.2.1 常规语序的排列原则 |
5.2.2 各语序原则间的竞争与妥协 |
5.3 异变语序的类型和原因 |
5.3.1 异变语序的类型 |
5.3.2 异变语序的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并列结构的层级与搭配 |
6.1 引言 |
6.2 单组并列结构 |
6.2.1 语义分段 |
6.2.2 分段方式 |
6.2.3 搭配类型 |
6.3 双组并列结构 |
6.3.1 分组方式 |
6.3.2 形式特征 |
6.3.3 搭配类型 |
6.4 多组并列结构 |
6.4.1 分组方式 |
6.4.2 形式特征 |
6.4.3 搭配类型 |
6.5 小结 |
第七章 异类并列结构的类型及特征 |
7.1 引言 |
7.2 形式异类并列结构 |
7.2.1 音节长度异类 |
7.2.2 词性异类 |
7.2.3 结构异类 |
7.2.4 单位异类 |
7.3 语义异类并列结构 |
7.3.1 语义范畴异类 |
7.3.2 语义层级异类 |
7.3.3 语义量级异类 |
7.3.4 语义异类并列结构的形成基础 |
7.4 各异类并列结构的独用与合用 |
7.4.1 独用异类 |
7.4.2 合用异类 |
7.5 异类并列结构的异类度 |
7.6 小结 |
第八章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并列结构分析 |
8.1 引言 |
8.2 留学生汉语并列结构的使用情况 |
8.2.1 使用特点 |
8.2.2 并列标记运用情况 |
8.2.3 语序与认知 |
8.2.4 使用熟练度 |
8.3 留学生汉语并列结构的偏误分析 |
8.3.1 偏误类型 |
8.3.2 偏误原因 |
8.4 汉语并列结构的二语教学建议 |
8.4.1 教师方面 |
8.4.2 教材方面 |
8.4.3 学生方面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创新 |
9.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逻辑语义”──复句类型划分的原则依据(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D]. 赵岩.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D]. 张欢. 吉林大学, 2020(08)
- [3]现代汉语因果范畴研究[D]. 张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4]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类型学研究[D]. 张娜罗.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5]汉语抽象语义表示体系、资源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戴茹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6]现代汉语体词性成分充当分句的研究[D]. 杨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复句关系复杂度等级分布研究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D]. 柳梦雨. 厦门大学, 2019(08)
- [8]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习得研究[D]. 张利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9]有标复句依存句法分析方法研究[D]. 肖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10]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D]. 王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