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止痒片论文_徐方方,曾慧梅,李宝,廖康生,陈燕芬

导读:本文包含了养血止痒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养血,湿疹,皮肤,血虚,变态反应,白芍,熟地。

养血止痒片论文文献综述

徐方方,曾慧梅,李宝,廖康生,陈燕芬[1](2016)在《扶正抑瘤口服液和养血止痒片的薄层色谱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扶正抑瘤口服液和养血止痒片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扶正抑瘤口服液中的人参、黄芪,养血止痒片中的熟地黄、当归分别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各药材的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且无阴性干扰。【结论】该方法可用在展开剂条件下同时定性鉴别处方中的2种药材,有效控制扶正抑瘤口服液和养血止痒片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郭朝光,陈丽娟[2](2011)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血止痒片中丹皮酚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养血止痒片中丹皮酚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4.6mm×250mm,5.0μm),Column+Agilent C18(4.6mm×20mm,5.0μm),Guard Cartridge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为274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mL/min。结果:丹皮酚在4.36~348.8μg/mL(r=0.999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14%,RSD为0.77%。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养血止痒片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1年08期)

梁瑞,范瑞强,林宝珠[3](2005)在《养血止痒片联合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养血止痒片联合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本病与患者机体衰老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以养血止痒片联合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患者45例,设对照组45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养血止痒片联合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的总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无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无明显副作用。(本文来源于《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期刊2005年04期)

梁瑞[4](2005)在《养血止痒片及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 研究目的 老年性皮肤瘙痒病为临床上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无原发性皮损,仅见瘙痒,或伴继发性抓痕、结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的皮肤病。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发病的人数将不断增多,老年性皮肤瘙痒病将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皮肤病。 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困扰,可导致烦躁、焦虑、忧郁、失眠、食欲不振等心理和神经精神障碍,且不良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可进一步影响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如内分泌、胃肠、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或使已有的这些疾病加重。由于搔抓的刺激,会使皮肤增厚、湿疹化,严重时可继发感染。所以,老年性皮肤瘙痒病严重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极大地降低了生活质量。 但到目前为止,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外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病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及理想的治疗手段。治疗方面大多限于对症处理,且效果欠佳。因此从中西结合的角度诊治本病,了解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出该病的最佳治疗、预防和保健措施,是本课题的主要目标。 二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以内服养血止痒片配合外用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患者45例,设对照组(酮替芬+VitC+VitE+VitAD+肤必润组)45例,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OD、MDA的水平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WBC、RBC、HGB、PLT,尿PRO、WBC、RBC、管型细胞,血ALT、AST、Bun、Cr水平。 叁 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养血止痒片配合外用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患者45例,痊愈率+显效率为82.22%,设对照组(酮替芬+VitC+VitE+VitAD+肤必润组)45例,其痊愈率+显效率为57.78%,经X~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为75.56%,经X~2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无出现不良反应。 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情的各项观察指标得分经配对t检验,在瘙痒程度、瘙痒时间、瘙痒面积、自觉病情程度的改善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瘙痒频率、皮肤干燥程度、鳞屑程度、抓痕及血痂程度、丘疹、苔藓化、食欲、睡眠(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5-04-01)

李伟英,谢文平,邓时贵,禤国维[5](2003)在《养血止痒片对2,4二硝基氟苯所致小鼠接触性皮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养血止痒片对 2 ,4 二硝基氟苯 (DNFB)所引起的小鼠Ⅳ型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NIH雌性小鼠 3 0只 ,在腹部去毛 ,面积约 3cm2 ,涂 0 .5 %DNFB 2 5 μL致敏 ,第 5天在左耳背面涂 0 .2 5 %DNFB 2 5 μL诱发皮炎 ,制得小鼠DNFB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 ,分成养血止痒片 (3 .0g·kg 1 )组、醋酸泼尼松 (2 4.0mg·kg 1 )组和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0 .0mL·kg 1 )组 ,每组 10只 ,均于致敏后灌胃给药 ,bid ,共给药 5d ,观察小鼠耳部的炎症情况。结果 :与 0 .9%氯化钠注射液组比较 ,养血止痒片组与醋酸泼尼松组小鼠耳部炎症抑制明显 ,单、多形核细胞数均明显减少 (P <0 .0 5 ) ,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养血止痒片可明显抑制DNFB引起的小鼠Ⅳ型变态反应 ,是其治疗湿疹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03年12期)

谢文平[6](2002)在《养血止痒片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养血止痒片是根据中医理论,中西医结合方向和名老中医禤国维教授的经验组方而成。本制剂具有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之功效,主治血虚风燥型的慢性湿疹。为进一步客观评价养血止痒片治疗血虚风燥型的慢性湿疹疗效和安全性,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文献研究 本文先推本溯源,复习了中医学古文献中有关湿疹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文献。并且对近十年来关于中医治疗慢性湿疹研究进展作了一综述,以及系统化现代医学对湿疹的基本认识。文献研究显示: 湿疹是一种属于变态反应性炎性皮肤疾病。中医认为湿疹的原因是禀性不耐,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或因脾失健运或营血不足,湿热逗留,以致血虚风燥,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 慢性湿疹的主要证型包括:脾虚肤燥型,脾虚湿阻型,血虚风燥型,血燥夹湿型,湿瘀互结型,阴虚湿恋型,阴虚血热型,血燥兼瘀型,气阴两伤型。 治疗慢性湿疹的常用方法有:益气健脾,疏风止痒,健脾除湿,清燥润肤,养血润燥,除湿止痒,清热利湿,化瘀通络,养阴清热,养血润燥化瘀,益气养血润燥。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 常选用治疗慢性湿疹的方剂有:健脾除湿汤加减,桃仁承气汤加减,健脾润肤汤加减,滋阴除湿汤加减,滋阴润燥汤加减,四物消风散加减,地黄饮于加减,十味人参散加减。 常用来内服治疗慢性湿疹的中药有:当归、生地、丹参。胡麻仁、白舞皮、赤芍、丹皮、白芍、首乌、地肤子、黄柏、红花等。常用来水煎外洗治疗湿疹的中药有:苦参、黄柏、枯矾、蛇床子。地肤子、马齿觅、白蘸皮、黄连等;常用来制成粉剂外撤患处或用香油(麻油)调敷患处治疗湿疹的中药包括有:黄柏。矾、冰片、青黛、锻石膏、黄连、滑石粉、海蛤壳、大黄、白花。苦参等。现代研究结果表明:徐长卿,苦参,黄芥,地龙,辛夷,甘草等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抗组胺作用和皮质类固醇样作用。雷公暖内服、青蒿艘酯具有抑制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和抑制小鼠兔疫反应的作用。2.实验研究 本文用二硝 基氟苯(dinitrofluorobenzen-DNFB)先对小鼠耳部致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制成动物模型对养血止痒片的疗效进行实验研究。检测指标:耳重量,真皮中的单核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数及其它皮肤反应项目(表皮细胞的体积增大、胞质变淡,表皮细胞核被挤至边缘,表皮细胞破裂、招致网状变性、水疮形成,表皮细胞间隙增宽,出现海绵形明显,真皮中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的微毛血管扩张八 结果:醋酸泼尼松组的〔左耳重-右耳重]门.2士1.sing)及养血止痒片组的[左耳重-右耳重」 (4.5士 2.Zms)均比生理盐水组的「左耳重-右耳重〕(7.4士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2.7mg)小;醋酸泼尼松组的耳部皮炎病理改变分数K.5士0.5)及养血止痒片组的耳部皮炎病理改变分数k.4士0.5)均比生理盐水组的耳部皮炎病理改变分数阿.5士0.5)少;醋酸泼尼松组的多形核细胞数u2土19)及养血止痒片组‘的多形核细胞数(15士61)均比生理盐水组的多形核细胞数瞩18士47)少;醋酸泼尼松组的单形核细胞数Q22士35)及养血止痒片组的单形核细胞数门35上93)均比生理盐水组的单形核细胞数少,而且有显着性差异。结沦一养血止痒片寸二肖基氟苯(dinitrofluorobenzen-DNFB)所致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抑制作用。3.安全性研究 本文对养血止痒片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方法如下:给20只 NIH /J’鼠 i g 0.2 5 ml/ 10 g浓度为 0.5 g/ ml的养血让:片痒混悬液,每隔2小时各给药1次,共3次;药后动物连续观察7大记录各动物的行为表现,动物的死亡数及死亡时间,对死亡动物及时尸检。实验结束后再次称取动物体重,并填写相应实验记录。结果动物活动正常,未见一例动物死亡,故其最大耐受量大于37.sg/kg,是临床用量的250 倍。实验结论:养血止痒片的未见明显急性毒性 同时,我们对在临床上养血止痒片的副作用进行研究。观察指标及判定方法如下: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日干、恶心、嗜睡。呕吐、纳呆、皮疹、头晕、目眩、头痛、尊麻疹、血管性水肿、乏力、其它。不良反应与药物因果关系判断指标:口」升始用药时间与可疑不良反应出现时间有无例题合理的先后关系。口〕 3 Z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可疑的不良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品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D」所怀疑的不良反应是否可以用患者的疾病状况、来解释。卜」停药或降低用量时,可疑不良反应是否减轻或消失。【」再次接触同样药物是否再次再见同样反应。结果:临床?(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2-04-01)

养血止痒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养血止痒片中丹皮酚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4.6mm×250mm,5.0μm),Column+Agilent C18(4.6mm×20mm,5.0μm),Guard Cartridge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为274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mL/min。结果:丹皮酚在4.36~348.8μg/mL(r=0.999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14%,RSD为0.77%。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养血止痒片的质量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养血止痒片论文参考文献

[1].徐方方,曾慧梅,李宝,廖康生,陈燕芬.扶正抑瘤口服液和养血止痒片的薄层色谱鉴别[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2].郭朝光,陈丽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血止痒片中丹皮酚的含量[J].亚太传统医药.2011

[3].梁瑞,范瑞强,林宝珠.养血止痒片联合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的临床研究[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5

[4].梁瑞.养血止痒片及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5].李伟英,谢文平,邓时贵,禤国维.养血止痒片对2,4二硝基氟苯所致小鼠接触性皮炎的影响[J].医药导报.2003

[6].谢文平.养血止痒片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养血止痒片组的耳部皮炎病理改变...1 养血止痒片炎性细胞浸润的扩张血管黄芪层鉴别色谱图人参薄层鉴别色谱图熟地黄薄层鉴别色谱图

标签:;  ;  ;  ;  ;  ;  ;  

养血止痒片论文_徐方方,曾慧梅,李宝,廖康生,陈燕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