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类精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北极,气候,人类精神,社会
人类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岑,周绍强[1](2019)在《从北极看世界:试论气候对人类精神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气候对人类精神和社会的影响。认为从北极看世界,是观察和评价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一个关键性视角。气候作为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不同的气候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类行为、性格、社会和文化。本文指出,寒冷气候因素是人类创新和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对人类经济、产业层次和国家地位都具有影响,并因此形成了"心脏地带"和北大西洋两大地缘力量,进一步形成以大陆性气候为特点的东方文化,和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特点的西方文化。分析和研究这一现象,不仅将形成一种与气候变化相结合的新的历史观,对气候资源及人类精神价值的开发利用亦具有重要意义,将是气候学领域的一场人文科学革命。(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2019年12期)
熊若愚[2](2019)在《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对于深刻把握中国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对(本文来源于《成都日报》期刊2019-09-25)
林冰,刘瑞兰,刘小兰[3](2019)在《探究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管理及护理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管理及护理措施。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安全管理方案组开展安全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满意度;环境的安全性评估值、室内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评估值、用药监督评分、护士自我职业防护意识;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安全管理方案组的满意度34(100.00%)更高,对照组是70.59%(χ~2=5.889,P<0.05)。安全管理方案组环境的安全性评估值、室内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评估值、用药监督评分、护士自我职业防护意识(2.78±0.21)分、(2.65±0.22)分、(2.72±0.21)分、(2.56±0.23)分优于对照组(1.34±0.12)分、(1.35±0.15)分、(1.37±0.16)分、(1.37±0.14)分(t=6.067、7.157、6.167、7.111,P<0.05)。安全管理方案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1例(2.94%)、1例(2.94%)更少,对照组分别是8例(23.53%)、8例(23.53%)(P<0.05)。结论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安全管理方案效果确切,可强化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减少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25期)
夏立平,云新雷[4](2019)在《“上海精神”新内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赋予了上海合作组织以持久生命力,也阐释了中国和平发展论的思想精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积极弘扬"上海精神"五观思想不仅代表着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论的新倡议,更表征着"上海精神"新内涵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上海精神"五观思想基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世界秩序观的科学表达,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应有之义。"上海精神"五观思想的基本逻辑是:以合作观为政经秩序路径,以安全观为安全基础保障,以发展观为经济繁荣导向,以文明观为文化交流准则,以新型全球治理观为生态建设原则。鉴言之,"上海精神"五观思想既统一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大构想,其组成部分在保持自身价值的同时又暗含着一种超越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视角和理想的秩序观,即一种全球性、结构性和法理性的文化。(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尤然[5](2019)在《从“中和”文化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全球治理中的再出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对当前棘手国际问题的锦囊之计。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传统"中和"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性展现。借助"中和"智慧打造全球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是中国为国际社会发展开出的中国方案。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这需要更为深入地汲取传统"中和"文化的养料,以进一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秉持"致中和"的思想,中国将与世界人民一同推动全球治理的创新性变革。(本文来源于《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本刊编辑部[6](2019)在《致敬人类登月50年 探索精神永不磨灭》一文中研究指出登月,无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早已成为彰显人类探索精神的一面旗帜。今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1969年7月21日,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足月球的人类,正式开启了辉煌却略显短暂的人类登月历史,他的成功也宣告了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虽然仅仅叁年后,美国政府就中止了阿波罗登月计划,时至今日,再没有人类踏足这颗地球唯一的卫星。(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工业》期刊2019年08期)
[7](2019)在《航天精神:嫦娥四号开启人类探月新篇章》一文中研究指出我看:2019年1月3日上午10时26分,嫦娥四号成功落月,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首次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堪称中国航天领域的巨大里程碑。这一次的落月不仅是中国航天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也是全人类的第一次。嫦娥四号航天工程必须在设计、制造、试验、测试等各环节严格把关,把工作做深、做细、做透、做到极致,控制一切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100%成功。仅对接器而言,就有100多个测量动作、位置、温度的传感器,近300个传递力的齿轮,1万多个紧固件,数以万计的导线、接插件、密封圈和吸收撞击能量的材料等。另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该院(本文来源于《课堂内外(作文独唱团)》期刊2019年08期)
潘坤,王智垚[8](2019)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伦理精神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各种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方案历经重大变迁。中国始终在坚持以全世界人民为中心的整体性发展的政治伦理精神主线上,紧扣时代主题变化和不同时期的国际国内矛盾演变,在制度伦理精神、交往伦理精神与生态伦理精神等各个维度不断流变,不断寻求最为合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方案。70年的历史发展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而是经由代代接力完善发展而成的,对全新的人类政治伦理文明累积贡献出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于贵平[9](2019)在《由民族性向人类性的迈进——何小龙诗歌集《陇地埙音》的文学精神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的人类性是一种文学精神要素,文学的民族性即同一民族在共同文化基础上的文化认同,也就是所谓的以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表现中国气派;作为文学精神要素,人类性是相对民族性、阶级性、人民性而言的,指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人类普遍的精神情感和文化特质,或者说通过具体的民族性、阶级性所体现的人类共通性。将新近出版的甘肃籍作家何小龙诗歌集《陇地埙音》与鲍勃·迪伦等人的作品加以比较,初步认识到,在由民族性向人类性的迈进方面,何小龙的诗歌文本迈出了可喜步伐,似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素材。(本文来源于《陇东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郭金鸿[10](2019)在《以道德责任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气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构建是新时代中国人对世界发展所展现的中国智慧和责任担当。作为理念,它是对以往共同体思想的发展;作为实体,它有着独特的精神气质,即广泛责任、理性审慎、人文关怀等。从理念共识到实践构建,可以通过道德责任来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气质,解决构建中可能遇到的理论与现实难题,例如匡正正义、制度保障、履践责任,进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来源于《伦理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人类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对于深刻把握中国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类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岑,周绍强.从北极看世界:试论气候对人类精神和社会发展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
[2].熊若愚.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N].成都日报.2019
[3].林冰,刘瑞兰,刘小兰.探究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管理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疗.2019
[4].夏立平,云新雷.“上海精神”新内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尤然.从“中和”文化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全球治理中的再出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9
[6].本刊编辑部.致敬人类登月50年探索精神永不磨灭[J].国防科技工业.2019
[7]..航天精神:嫦娥四号开启人类探月新篇章[J].课堂内外(作文独唱团).2019
[8].潘坤,王智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伦理精神流变[J].云南社会科学.2019
[9].于贵平.由民族性向人类性的迈进——何小龙诗歌集《陇地埙音》的文学精神解读[J].陇东学院学报.2019
[10].郭金鸿.以道德责任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气质[J].伦理学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