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性格理论论文_阙正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物性格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物性格,理论,情态,傲慢与偏见,原则,安娜,礼貌。

人物性格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阙正丽[1](2019)在《挫折理论视角下《无名的裘德》中人物性格与环境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名的裘德》中的主要人物在新旧思想冲突和工农业发展脱节的社会背景下,饱受挫折与磨难,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作品中最为悲情的一部。哈代描写人物挫折反应的形成和不同表现,艺术地再现了底层阶级人民生存斗争的艰难处境。人物欲求受阻时的应激状态,能集中反映人物的性格、思想变化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杨凤玲[2](2019)在《功能文体理论视角下的欧·亨利小说人物性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文体学主要研究与文学风格相关的语言特征,对文本的语言信息进行分析和阐释。文学文体学注重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表达和加强主题意义及审美效果。功能文体学,也称“系统功能文体学”,是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文体学派,是颇具影响力的文体学理论。功能文体学主要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叁个元功能的角度去分析文学语篇。本文选取欧·亨利的叁篇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一片叶子》进行功能文体分析。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小说中的小句从叁个方面进行分析: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人际功能的语气和情态系统以及语篇功能的主位结构和衔接。本研究旨在探讨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以及人物性格是如何通过语言选择得以深入刻画的。通过对叁篇小说的元功能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描述人物的性格,而是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塑造出许多典型的人物性格或者一个人物性格的几个方面。通过对概念功能的分析,我们发现物质过程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过程,因为物质过程是描述人物行动最典型的过程,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同时行为过程与关系过程在展现人物性格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各种过程的选择取决于故事情节,德拉和吉姆生活窘迫但却想方设法为彼此准备圣诞礼物,因此两个人的性格主要通过物质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及言语过程体现出来。苏比为了能被送进监狱而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而通常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行动,因此苏比的性格主要通过物质过程、行为过程体现出来。《最后一片叶子》中杰西因为严重的肺炎被困于病床,苏和贝尔曼的行动和互动都是围绕着杰西展开,因此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关系过程较多的出现在文中。他们的性格也在这些过程中体现出来。通过语气和情态系统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德拉活泼却又善解人意,吉姆沉默却认真负责,苏比急于求成,琼西意志薄弱,苏耐心细致无私而又坚强,贝尔曼暴躁却又热心无私。而主位结构及衔接的分析使得人物形象及性格更加清晰、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文认为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分析短篇小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功能语言学为分析人物性格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工具。它与语言的社会功能关系更为密切,可以帮助读者全面透彻地了解人物性格。(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6)

徐梦雪[3](2019)在《会话含义理论视角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社会公认的一部了不起的巨着。据统计,小说中的人物对话约占总篇幅的叁分之一,这些小说中的对话成功地塑造了各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往对《安娜·卡列尼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人公安娜的形象、小说和作者的关系、以及悲剧主题等方面,而通过小说中的会话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安娜·卡列尼娜》中主要人物性格特征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本研究以此立题立意,试图以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弗隆斯基、列文、多莉四个主要人物为研究对象,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和礼貌理论的文学语用学研究范式探究他们的性格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起,文学语用学这个将语用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的兴起为文学和语用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文学语用学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引起了众多文学界和语言学界学者的密切关注。在语用学会话含义的主要理论中,格赖斯(1975)的合作原则是其核心内容。合作原则揭示了会话含义的现象但是未能解释人们为什么违反合作原则而以含蓄、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因此利奇(1983)提出的礼貌原则补充了合作原则并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有机结合和相互益补为人们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语用含意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解释模式。本研究试图以语用学会话含义理论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为理论分析框架,选取《安娜·卡列尼娜》中四个主要人物安娜、弗隆斯基、列文、多莉的27组对话,运用会话分析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系统深入的讨论与分析,以揭示作者托尔斯泰欲再现的不同人物性格特征。研究发现运用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和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能够有效把握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主要人物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从而揭示小说主要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本研究是文学语用学研究的一次新尝试,为研究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晓东[4](2019)在《面子威胁行为理论视阈下电影会话及人物性格研究——以《疯狂原始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子(face)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英国学者Brown和Levinson把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两类,基于面子和礼貌等言语交际行为理论提出了面子威胁行为(FTAs)及相关理论。文章以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的会话为语料,从面子威胁行为理论的视阈对会话及人物性格进行分析,探究对话背后的人物性格。研究表明,面子威胁行为的使用有利于通过对话塑造剧中人物的不同性格,从而更好地为观众展现人物性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颖,兰杰[5](2018)在《评价理论分析《阿芒提拉多的酒桶》的人物性格缺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评价理论分析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阿芒提拉多的酒桶》,分析作者如何在恐怖的故事情节中刻画人性中掩藏的阴暗面刻,进一步展现主人公在性格方面的缺陷及特点。通过语言学视角中的评价理论研究文学作品,可以为文学写作和鉴赏提供一个的新角度。(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14期)

刘国霞[6](2018)在《从会话含义理论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性格》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傲慢与偏见》是英国着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人物会话中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文来源于《报刊荟萃》期刊2018年03期)

袁航[7](2017)在《面子威胁行为理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会话及人物性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面子威胁行为理论,对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人物的经典对话进行会话分析,从语用学视角探讨这一经典着作中的会话内涵,揭示该小说语篇中伊丽莎白、达西等主要人物的性格及其之间的关系,旨在加深读者对该着作的阐释。(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7年07期)

张文用[8](2016)在《基于情态理论的《呼啸山庄》人物性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态语义作为情态理论的重要概念,它的分析一直采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本文总结了情态语义的两种研究角度:一种是逻辑学和句法学框架下的研究。一种是形式语义学和语用学框架下的研究。前者选取韩礼德的情态理论,后者选取保罗波特那的句子情态理论。《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作品。她哥特的叙事风格,双重时间的叙事策略,鲜活的人物以及多元主题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呼啸山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结合二者的理论,采取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从分类,极值,类型,取向,认识情态,优先情态和动力情态七个方面探索《呼啸山庄》人物的话语语义和性格。韩礼德的情态理论是字词层面的情态研究。语篇材料以希刺克厉夫等主要人物的对话为主。保罗·波特那的情态理论是句法层面的研究。研究材料选取《呼啸山庄》主要叙事者丁耐莉的描述100例。研究发现主要有叁点:就韩礼德的情态理论而言,其情态的四个方面可以反映《呼啸山庄》人物性格。就保罗·波特那的情态理论而言,认识情态在《呼啸山庄》的比重大,认识情态,优先情态和动力情态也可以反映《呼啸山庄》的人物性格。基于情态理论的《呼啸山庄》的情态研究对于研究其他文学作品也是可行的。例如:预测性意义的情态动词的否定表达反映人物的感性或强硬。非预测性意义的情态动词的否定反映出人物的理性或温和。中低值情态反映出说话者温和、礼貌和耐心。主观和显性情态表明说话者的强硬和意志坚决。客观和隐性情态用来表明说话者的礼貌。认识情态主要借助共境知识来表现人物性格。优先情态则借助描优先级选择。动力情态借助人物与环境的依附关系。总而言之,用情态理论研究人物性格给情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3)

孙倩[9](2014)在《基于评价理论的《理智与情感》中人物性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际意义的研究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方面。评价理论是对人际意义研究的新的框架。本文运用评价理论的态度资源对《理智与情感》中Elinor和Marianne的话语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其性格变化的动态过程。(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学术研究)》期刊2014年05期)

赵雯[10](2014)在《会话分析理论框架下《围城》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会话分析角度对《围城》中的人物对话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究话轮转换、话语角色类型及转换和语用模糊如何体现《围城》中的人物性格和关系。人物对话对于小说具有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还能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此外它还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目前,从语言学角度针对《围城》中的人物对话的研究较少见,且多为从顺应、关联和语码转换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尚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有待更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与此同时,会话分析给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是萨克斯,杰弗逊和谢格洛夫提出的话轮转换机制和托马斯提出话语角色及其转换和语用模糊,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对小说中人物对话有着更强的解释力。话轮转换机制中的相邻对,话轮长度和优选结构等为解析小说中人物对话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方法。小说中人物通过转换自身的话语角色,达到与不同人物的交际目的,从而表现自己的性格。通过运用语用模糊,小说中人物使自己在交际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展现自身特点和与他人的关系。因此,本文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选取《围城》中的人物对话,将上述叁种理论具体应用到对话研究中,旨在从会话分析角度解读人物性格和关系。通过运用会话分析对《围城》中的人物性格和关系的分析研究,阐释了会话分析应用于小说分析研究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会话分析框架下的话轮转换、话语角色类型及转换和语用模糊综合起来,静态与动态结合起来,对分析文学文本有解释力和说服力。同时,为《围城》的鉴赏和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丰富了对《围城》的文学批评,并使其建立在相对客观的方法上。(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4-05-01)

人物性格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学文体学主要研究与文学风格相关的语言特征,对文本的语言信息进行分析和阐释。文学文体学注重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表达和加强主题意义及审美效果。功能文体学,也称“系统功能文体学”,是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文体学派,是颇具影响力的文体学理论。功能文体学主要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叁个元功能的角度去分析文学语篇。本文选取欧·亨利的叁篇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一片叶子》进行功能文体分析。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小说中的小句从叁个方面进行分析: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人际功能的语气和情态系统以及语篇功能的主位结构和衔接。本研究旨在探讨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以及人物性格是如何通过语言选择得以深入刻画的。通过对叁篇小说的元功能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描述人物的性格,而是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塑造出许多典型的人物性格或者一个人物性格的几个方面。通过对概念功能的分析,我们发现物质过程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过程,因为物质过程是描述人物行动最典型的过程,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同时行为过程与关系过程在展现人物性格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各种过程的选择取决于故事情节,德拉和吉姆生活窘迫但却想方设法为彼此准备圣诞礼物,因此两个人的性格主要通过物质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及言语过程体现出来。苏比为了能被送进监狱而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而通常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行动,因此苏比的性格主要通过物质过程、行为过程体现出来。《最后一片叶子》中杰西因为严重的肺炎被困于病床,苏和贝尔曼的行动和互动都是围绕着杰西展开,因此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关系过程较多的出现在文中。他们的性格也在这些过程中体现出来。通过语气和情态系统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德拉活泼却又善解人意,吉姆沉默却认真负责,苏比急于求成,琼西意志薄弱,苏耐心细致无私而又坚强,贝尔曼暴躁却又热心无私。而主位结构及衔接的分析使得人物形象及性格更加清晰、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文认为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分析短篇小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功能语言学为分析人物性格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工具。它与语言的社会功能关系更为密切,可以帮助读者全面透彻地了解人物性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物性格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阙正丽.挫折理论视角下《无名的裘德》中人物性格与环境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2].杨凤玲.功能文体理论视角下的欧·亨利小说人物性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徐梦雪.会话含义理论视角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9

[4].陈晓东.面子威胁行为理论视阈下电影会话及人物性格研究——以《疯狂原始人》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

[5].李颖,兰杰.评价理论分析《阿芒提拉多的酒桶》的人物性格缺陷[J].北方文学.2018

[6].刘国霞.从会话含义理论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性格[J].报刊荟萃.2018

[7].袁航.面子威胁行为理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会话及人物性格分析[J].山西青年.2017

[8].张文用.基于情态理论的《呼啸山庄》人物性格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6

[9].孙倩.基于评价理论的《理智与情感》中人物性格分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

[10].赵雯.会话分析理论框架下《围城》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信阳师范学院获奖成果(7)信阳师范学院获奖成果(6)信阳师范学院获奖成果(1)信阳师范学院获奖成果(4)信阳师范学院获奖成果(3)信阳师范学院获奖成果(5)

标签:;  ;  ;  ;  ;  ;  ;  

人物性格理论论文_阙正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