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认同论文-李琰军

犹太认同论文-李琰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犹太认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伊萨克·,巴别尔,犹太人,伦理身份,伦理选择

犹太认同论文文献综述

李琰军[1](2019)在《巴别尔小说中叙述者的犹太伦理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伊萨克·巴别尔(Isaac Babel)于19世纪末出生于俄国敖德萨一个犹太家庭,是俄国着名的短篇小说家,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敖德萨故事》和《骑兵军》。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巴别尔的全部短篇小说可以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贯穿于文本始终的叙述者“我”的以犹太身份为核心的伦理身份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遭遇到挑战,进行自我撕裂与重组,抑或是与其他伦理身份碰撞之后出现自我怀疑与否定,由此导致叙述者的伦理身份定位始终不明晰,并产生了相应的伦理困境。论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进行解读,阐明了巴别尔短篇小说中叙述者的犹太伦理身份问题,并梳理了其变化轨迹和产生的原因,进而阐释作品具有的伦理价值与教诲意义。全文主要包括绪论、主体论述和结语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巴别尔的生平、创作概况,述评巴别尔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介绍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叙述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论述《我的鸽子窝的故事》系列里,在犹太环境与文化下儿童叙述者伦理意识的萌发,以及由于学习负担与刻板犹太教义导致的对犹太身份的珍视和抗拒的矛盾状态。第二章阐述《敖德萨故事》系列中少年叙述者在踏入广阔社会,目睹敖德萨家乡的犹太强人传奇故事后,对自身犹太伦理身份持有的进一步怀念与拒斥的抵牾境况。第叁章探讨《骑兵军》系列中,青年柳托夫在参加革命的进程中,面对哥萨克与犹太人等不同族裔和群体时,犹太伦理身份不断游离摆动,进行的更为艰难的伦理身份认同与找寻。第四章阐释了叙述者犹太伦理身份演变的轨迹及形成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环境的变化,叙述者的伦理身份也发生了具有一定逻辑规律的变化,呈现出悖论性、跨界性、动态性等特点。伦理环境的变化,叙述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转变以及个人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多元伦理身份的产生。章节最后简要分析了叙述者与作家本人之间的关系,文本叙述者与作家的伦理态度有相当大程度的重迭性,但并不能与之划等号。第叁部分为结语,阐明了小说叙述者的犹太身份带有的族群色彩与时代印记,叙述者艰难的伦理身份寻觅暗含了作家本人的身份选择与伦理境遇,彰显了巴别尔伦理书写的现实意义与教诲价值。作为犹太作家代表,巴别尔的身份困境不是个别的,而是整个犹太民族千年历史的真实写照,也烛照了俄国白银时代乃至整个二十世纪犹太民族心酸可泣的悠悠岁月。(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锐[2](2019)在《文化视角下美国犹太文学人物身份认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犹太人特有的文化和身份。文章从解析犹太文化入手,分析其历史、宗教和思维方式与犹太作家笔下人物身份认同的关联,揭示人物身份认同的叁个阶段:身份坚守、身份迷失和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发展呈多元化趋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来源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期刊2019年04期)

张军,张平,吴建兰[3](2018)在《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空间书写与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犹太文学在世界文坛占据极其重要地位,已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空间书写是美国犹太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空间理论为剖析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空间书写提供了支撑。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地理空间书写,社会空间书写以及政治空间书写蕴含深刻的文学内涵,它们不但具有自身特征,相互之间还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目标都指向了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这对美国犹太民族的发展以及整个美利坚民族的发展大有裨益。(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8年05期)

张敏[4](2018)在《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主要特征和人物身份认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例,分析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中的契约观念、父权观念、苦难意识等几项主要特征,研究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身份认同问题。(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3期)

姚石[5](2018)在《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的犹太文化传统与美利坚国家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的犹太文化传统与当代美利坚国家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父子关系这一犹太文化的母题表现出来。在犹太文化中,父亲是犹太文化传统的化身,而儿子则是当代生活的代表。罗斯在作品中主要表现犹太人来到美国后,由于父亲权威的丧失,儿子必须离开父亲的世界,融入美国社会,寻找精神上的替代父亲,在精神上弑父后实现对父亲传统否定之否定的回归。美国犹太人积极融入美国社会,而通过否定批判继承犹太传统。(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韩雨菲[6](2017)在《在融入中找寻归宿:伦敦东区犹太移民的身份认同(1880-1914)》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欧移民潮使伦敦东区聚集了大量犹太人。由于内部区域分布和沟通交流存在隔阂,伦敦东区原住民与犹太移民产生严重分歧,社区融合通过日常互动缓慢进行。阶级利益使犹太工人与本土工人放弃对生产机会的争夺,最终通过工会和工人运动联合成为无产阶级力量。为团结在英犹太人,改善伦敦东区犹太移民的生活状况,犹太社团提供大量慈善扶助。通过以上努力,伦敦东区犹太移民的社会化和英国化程度得到加强,自我识别与身份认同开始确立。(本文来源于《珞珈史苑》期刊2017年00期)

高霞[7](2017)在《犹太女性的身份认同与话语建构——关于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性别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粹大屠杀为犹太民族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记忆。战后初期,纳粹屠犹幸存者大多对其经历缄口不言,甚至刻意掩藏幸存者身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幸存者故事渐次进入公众视野,并建构起以犹太男性为主导的大屠杀认同与话语秩序。犹太女性则处于近乎失语的边缘状态,陷入女性与幸存者的双重身份认同焦虑中。伴随着文化女性主义的出现,犹太女性开始在历史中重新找寻认同定位,力求在后现代历史叙事中能够发声,通过书写大屠杀女性历史,形成两性对话互补的大屠杀叙事范式,以期在历史书写的性别话语场中不再缺席。(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沈晓露[8](2017)在《关于小说《上海,远在何方?》在华德奥犹太难民记忆问题和身份认同的叙事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叁四十年代,许多德奥犹太难民为躲避二战期间的纳粹暴行而漂洋过海来到当时为数不多的避难地之一:中国上海。作为难民来华,在他们眼里,自己可能只是"坐在行李箱上"的过客,但实际上他们在上海留下了很多痕迹。德国作家乌尔苏拉·克莱谢尔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但她凭借着这些历史印记,经年累月地搜集了众多资料,最终着成了《上海,远在何方?》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成功再现那段历史。这篇论文从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角度出发,选取德国作家乌尔苏拉·克莱谢尔的小说《上海,远在何方?》为载体,,在借鉴先前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记忆和身份认同两个维度进行探讨分析,进而从流亡者个人和集体两个层面来多层次地剖析两者的关联性。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小说运用何种叙述方式来呈现和重构记忆?小说主人公们的身份认同经历了哪些变化?记忆和身份认同之间存在何种关联性?如何在个人和集体层面分别呈现以及其中有哪些影响因素?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第二部分是理论概述,主要针对相关的记忆和身份认同理论分别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着重梳理两者的相关性和理论结合点。这是基于记忆的重构性之上,其当下性和选择性使得记忆以当下作为出发点,对过去进行选择性的重构和解读。与此同时,鉴于记忆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来实现,本文还介绍了文学作为记忆媒介的独特性,借此深入探讨这部小说的叙事技巧,进而阐述了记忆问题在小说中如何借助多重视角实现了建构甚至重构。虽然该小说以时间顺序为叙述主线,但作者没有遵循传统意义上的主人公和情节结构,而是片段式地勾勒出一个个独具个性的流亡者形象。多层交织的叙述视角、多线交错的人物关系和片段式的记忆迭加等精巧的结构技巧,使这部小说充满张力。多元视角和主人公角色设定实现了记忆的叙述性重构。书商拉扎鲁斯通过录音记录下了这群流亡者的众生相,扮演了小说中穿针引线的叙述者角色。在拉扎鲁斯回忆的基础上,该小说的创作实际上是一个回忆与重构的过程。参考记忆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共有的个人和集体双重维度,本文据此决定也从个人和集体这两个层面入手,借助对不同人物和事件的分析,分别采用多角度来例证记忆和身份认同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其多重关联性在两个层面上既有相似,也有不同之处。首先,小说主人公们都各具特色,因而在个人层面上会侧重于从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寻找微观切入点。每个流亡者身上的特点和个体行为都深刻影响着个人记忆和身份认同,因而两者的关联性呈现出多重差异性。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又使得每个人身上呈现出多重性格和特质,有助于多维度探寻研究。研究维度主要包括个体的心灵创伤、沉默、自我认知、记忆媒介、梦境和未来选择等方面,这些维度既会对个体记忆和身份认同产生积极效应,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心灵创伤的特殊性使得过去苦痛的记忆在脑海中不断重现,小说结合叙述情境的变换,间或重复描述此类回忆,以此来展现创伤对个体记忆的延续性和自我身份认同的破坏性后果。承受心灵创伤后,个体可能会对此保持缄默,但沉默并不意味着遗忘,而是作为无声的言语、主观的记忆选择和创伤的侧面例证,多元叙述视角的切换展现了沉默可能会加剧心灵创伤对自身甚至是他人记忆和身份认同的破坏作用。职业和姓名作为个体身份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维度,两者的变动、实现方式以及其在记忆层面上的今昔对比都会给个体身份认同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媒介作为承载记忆的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说中特别提及了图画和雕刻艺术品这两种媒介,它们不仅持续承载着对过去的记忆,而且会结合当下情境影响着个体记忆和身份认同。梦属于个体记忆的一部分,体现了个人深埋在潜意识里的情感和欲望,梦境的难以实现及其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加倍烘托出了个体身份认同的困难。个人对自己未来出路的选择正是基于对个体记忆的认知和延续,也恰恰是个人身份认同的最佳例证。其次,虽然小说主人公们个性迥异,但相近的背景和经历促使他们融会成一个整体,因而在集体层面更侧重于寻求共性和相似之处,宏观分析记忆和身份认同问题的关联性。他们共同经历了被迫害、逃难和流亡海外等一系列事件,对于过去有着无法言说的苦痛和集体心灵创伤,相似的饮食习惯、宗教、习俗和语言习惯等层面共同的文化记忆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再加上身处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格托的栅栏作用让他们迅速汇聚成团体,一起怀旧地回忆着过去的美好时光,用多元视角的叙述方式重构过去。这一系列维度都是延续集体记忆和支撑集体身份认同的重要支柱。本文结尾部分对理论和正文部分进行了再次总结和梳理,通过结合文本的理论分析、叙事结构分析和个人集体双层面的例证分析,清晰展现了小说中在华德奥犹太难民的记忆和身份认同问题的多重关联性。虽然本文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笔者真切地希望本文能为《上海,远在何方?》这部小说以及在华犹太难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3-30)

刘尚琪[9](2016)在《《城堡》中卡夫卡的犹太民族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堡》是卡夫卡的经典之作,它浸透了卡夫卡对犹太民族的认同,在曲折的人生中不懈地追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6年14期)

翟艳军[10](2016)在《犹太诺奖获得者文化认同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犹太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犹太精英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认同代表了近现代犹太人散居各国,与异质文化相处时的文化倾向之一。通过对该群体文化认同中身份认同的分析,讨论犹太诺贝尔获奖者身处文化的夹缝中,既在排犹主义浪潮中保有着部分文化传统,也在宽容的种族政策等因素影响下逐步同化,不同程度地融入所在国主流文化的相关情况。(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6年17期)

犹太认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犹太人特有的文化和身份。文章从解析犹太文化入手,分析其历史、宗教和思维方式与犹太作家笔下人物身份认同的关联,揭示人物身份认同的叁个阶段:身份坚守、身份迷失和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发展呈多元化趋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犹太认同论文参考文献

[1].李琰军.巴别尔小说中叙述者的犹太伦理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李锐.文化视角下美国犹太文学人物身份认同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

[3].张军,张平,吴建兰.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空间书写与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研究[J].外语教学.2018

[4].张敏.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主要特征和人物身份认同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8

[5].姚石.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的犹太文化传统与美利坚国家身份认同[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韩雨菲.在融入中找寻归宿:伦敦东区犹太移民的身份认同(1880-1914)[J].珞珈史苑.2017

[7].高霞.犹太女性的身份认同与话语建构——关于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性别解读[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8].沈晓露.关于小说《上海,远在何方?》在华德奥犹太难民记忆问题和身份认同的叙事性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9].刘尚琪.《城堡》中卡夫卡的犹太民族认同[J].戏剧之家.2016

[10].翟艳军.犹太诺奖获得者文化认同初探[J].长江丛刊.2016

标签:;  ;  ;  ;  ;  

犹太认同论文-李琰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