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导航工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工具,电文,下肢骨,股骨,程序,首次,自定义。
导航工具论文文献综述
王旭[1](2019)在《联合包裹启用新导航工具》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包裹发布一款新型导航工具UPSNav,通过为司机提供详细的路线规划导航,能够加快投递时效,降低燃油消耗。新导航工具是对联合包裹现有导航软件ORION的升级。ORION能为司机提供包裹配送和揽收的最佳顺序,加载新导航工具后,ORION能为司机提供更详细的路线信息,甚至包含装货区和收货区的位置信息。升(本文来源于《邮政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陈晓珊[2](2018)在《“量天尺”与牵星板:古代中国与阿拉伯航海中的天文导航工具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直尺和牵星板分别是古代中国与阿拉伯航海活动中,利用观测方位星高度的方式,实现等纬度航行的典型工具。长期以来,关于这两种工具的使用方式、计量单位和技术来源,存在多种不同观点。文章辨析了其中一些具体问题,认为1974年泉州南宋海船上出土的被称为"量天尺"的竹尺并非专用导航工具,也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古代航海中存在原创的专用天文导航工具和独立的计量单位。关于直尺和牵星板作为导航工具的使用方式,文章认为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记录星辰高度而非计算地理纬度。这两种工具的技术原理分别体现了古代中国和阿拉伯的不同科技传统,也体现了区域差异对实用技术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史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陈文博[3](2018)在《我国卫星导航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空间基础设施,而与之配套的政策能够有效地保护和促进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本文从政策工具的视角,以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政策为研究内容进行文本量化研究,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探索和急速发展叁个阶段,并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以政策工具类型作为X维度和以卫星导航产业环节作为Y维度组成的分析框架,剖析我国卫星导航政策体系,指出我国卫星导航政策在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使用结构不合理、阶段分布不科学、缺乏协调性与连续性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东南学术》期刊2018年03期)
丁乙恒[4](2015)在《基于导航数据库的飞行程序辅助设计工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民航业在近年来的迅速发展,飞机数量和航班流量的增大使得民航空域容量接近饱和。而飞行程序作为对于机场终端区容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在运行效率和准确度方面也面临更高要求。虽然目前飞行程序设计人员可以采用AutoCAD进行辅助设计,但是工作量仍然较大,因此一套自动化的飞行程序设计系统将会极大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最终飞行程序的设计精度和准确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开发一套飞行程序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给定ARINC424飞行程序编码自动生成对应的标称航迹和保护区。具体研究工作包括根据编码样本结合航图,分析传统仪表离场程序的编码模式。通过分析离场程序中涉及的每一种航径终止码的具体对应的航迹特征和辅助参数的定义,给出根据飞行程序编码,自动生成对应的飞行程序保护区和飞行程序标称航迹的算法。同时对这些算法进行实现,并利用C#语言,在AutoCAD和Google Earth的相关二次开发接口的基础上,实现将飞行程序保护和飞行程序标称航迹以二维图形输出到AutoCAD和以叁维模型形式输出到Google Earth上。(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大学》期刊2015-12-27)
顾佐佐,顾东晓,黄莹,刘虹[5](2015)在《大学生群体对学科导航工具LibGuides的持续使用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年龄、社会阅历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群体所展现的人格特征不仅与社会工作人员不同,同时其群体内部不同个体的人格具有也有较大差异性。有研究表明,不同人格的用户在网络环境中时可能展现出不同的行为,但人格影响学科导航工具使用行为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该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人格视角,研究人格、满意度、信任和学科导航工具持续使用行为的关系,建立了个性对学科导航工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模型,探索人格对学科导航工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网络用户的调研,收集了418份有效问卷,基于结构方程建模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人格因素中,宜人性和聪慧性对LibGuides安全性感知、便利性感知、质量感知和服务感知上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大学生群体的LibGuides质量感知、LibGuides服务感知和安全性感知对满意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并通过信任进一步影响大学生群体的学科导航工具持续使用意愿。(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学研究》期刊2015年10期)
李宏利[6](2014)在《平台向左,工具向右——浅析生活服务平台地图与极致导航工具地图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当前导航地图应用状况和免责声明说起,提出要分析研究导航地图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导航地图黏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和改进之道,给出了平台向左、工具向右的发展思路。本文从地图的用途、内容和经营模式叁方面分别论述了生活服务平台地图与极致导航工具地图的特点和主要差异。(本文来源于《卫星导航定位与北斗系统应用2014——壮大北斗产业 创新位置服务》期刊2014-09-01)
高洪,罗从风,张长青,曾炳芳[7](2014)在《导航下股骨远近端打入导针结合智能手机测量工具术中矫正股骨旋转畸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应用导航指引下股骨远近端打入导针结合智能手机测量工具的新技术术中矫正股骨旋转畸形的可行性以及可靠性。方法:术前CT扫描患者双侧全长股骨。从扫描所得到的CT资料中根据要求选取所需层面图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所选图像进行迭加形成两张合成图像,分别确定近端轴和髁轴,测量两条轴线的夹角,从而计算出术前患侧和健侧股骨最初的旋转角度以及术中患侧肢体股骨所需要的旋转角度。术中在导航下定位股骨大粗隆后上突的中点向股骨头中心打入一枚导针,沿股骨后髁线在导航指引下打入另一枚导针。利用牵引床的牵引装置旋转远侧肢体,使远侧股骨骨折块相对于近侧骨折块内旋或外旋。然后,用智能手机测量工具测量导针与水平面的角度,推导出导针间夹角角度即为患侧肢体股骨的旋转角度。通过不断调整牵引患肢的牵引装置直止导针间夹角为所需的旋转角度。最后在此位置用髓内钉或接骨板固定骨折。术后摄片及CT扫描患者双侧全长股骨,计算患侧和健侧股骨最终的旋转角度。结果:4例单侧股骨干骨折的患者术中使用此技术矫正股骨旋转畸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伤口均顺利愈合。术前患侧和健侧CT测量结果平均相差18.9°,术后患侧和健侧CT测量结果平均相差3.9°。术中手机测量的股骨旋转角度与术后从CT图像上测量的结果平均相差5.6°。结论:在导航系统指引下,在股骨远近端打入导针,通过智能手机测量工具测量导针角度,从而推导出骨折股骨的实时旋转畸形角度。该技术方法在临床病例的应用中显示可行性好,准确度高,可以实时获取股骨的旋转角度,矫正股骨的旋转畸形。(本文来源于《第四届长叁角地区创伤学术大会暨2014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7-26)
冯大卫[8](2014)在《基于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测试方法与工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ystem,BDS)的快速发展,业界对其硬软件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越来越重视。本论文根据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2,BDS2)的技术要求,结合本人在实际项目测试中所遇到的bug,总结了北斗系统测试项目的特点,建立了针对BDS2的测试方法,并设计了一款高覆盖率、高效率的测试工具。极大的提高了北斗项目研发人员以及测试人员的测试效率和判断北斗用户机导航软件缺陷的能力,为以后的测试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BDS2硬软件的分析,总结出系统复杂程度高、数据容量大,功能覆盖广,软硬件交互多,程序长度与内部结构复杂程度高等特点。(2)根据对BDS2硬件性能分析和地图地理资讯数据的合理性分析,制定了性能测试和地图地理资讯测试方案,给出了测试数据生成方法。(3)本论文所实现的BDS2测试工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斗卫星探测测试,二是地图地理测试。建立BDS2测试工具的设计方案,主要从硬件和软件架构进行分析和设计。(4)北斗探测功能模块的设计。通过对北斗用户机端口所接受到的北斗卫星数据信息进行读取和解析,判断分析出北斗用户机芯片的性能,并且用户机是否能完成技术要求的指标。(5)北斗地图数据测试功能模块的设计,涵盖了地区区域比较功能、地图道路比较功能、POI热点比较功能、十字交叉路口比较功能。(6)提出并设计了导航路径规划比较算法:可分为导航路径规划性能指标、比较的有效性及其合理性的判断依据。(7)最后在BDS2的技术指导下,对所设计的测试软件功能实现和性能指标进行了实验与测试,最大化满足测试指标任务完成,并验证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的正确性。本文通过对系统软件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的研究,实现了对BDS2的整体测试,为北斗系统领域的测试工作中解决测试瓶颈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4-06-11)
贾琼,赵昀,黄智刚[9](2014)在《GNSS导航电文分析工具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导航电文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现定位和导航的基础数据,其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导航系统的服务性能。GNSS导航电文分析工具软件基于VC++平台开发,支持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自定义导航电文的设计;能够显示输出用户自定义电文和各现有导航系统(包括GPSNAV/CNAV/CNAV-2,GalileoI-NAV/F-NAV,GLONASS以及北斗MEO/GEO)的电文结构及参数数据;并给出首次定位时间、完好性及精度等性能的评估结果。本文阐述了GNSS电文分析工具软件的总体设计,重点介绍基于XML文件存储实现用户自定义电文的结构与参数的灵活配置,支持电文结构的多样性设计;提出一种提高首次定位时间计算效率的算法,即利用归纳方法规避列举读入时刻和遍历所有参数带来的处理复杂度,并给出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GNSS导航电文分析工具软件实现了电文结构及参数的可视化,提供可靠的性能评估结果,从而有利支持GNSS导航电文的新型设计与性能分析。(本文来源于《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6 北斗/GNSS测试评估技术》期刊2014-05-21)
汪雪锋,刘玉琴,李荣荣,李海若[10](2014)在《基于用户需求驱动的文献引证可视化导航工具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引导和辅助用户快速地浏览和检索文献,提高用户面对海量数据资源时对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设计实现了能够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多层级文献引证可视化导航的系统工具.通过采用双曲树可视化方法,明确了该工具的技术思路、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实现.最后,以专利文献引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提高文献引证导航的效率.(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导航工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直尺和牵星板分别是古代中国与阿拉伯航海活动中,利用观测方位星高度的方式,实现等纬度航行的典型工具。长期以来,关于这两种工具的使用方式、计量单位和技术来源,存在多种不同观点。文章辨析了其中一些具体问题,认为1974年泉州南宋海船上出土的被称为"量天尺"的竹尺并非专用导航工具,也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古代航海中存在原创的专用天文导航工具和独立的计量单位。关于直尺和牵星板作为导航工具的使用方式,文章认为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记录星辰高度而非计算地理纬度。这两种工具的技术原理分别体现了古代中国和阿拉伯的不同科技传统,也体现了区域差异对实用技术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导航工具论文参考文献
[1].王旭.联合包裹启用新导航工具[J].邮政研究.2019
[2].陈晓珊.“量天尺”与牵星板:古代中国与阿拉伯航海中的天文导航工具对比[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8
[3].陈文博.我国卫星导航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J].东南学术.2018
[4].丁乙恒.基于导航数据库的飞行程序辅助设计工具[D].中国民航大学.2015
[5].顾佐佐,顾东晓,黄莹,刘虹.大学生群体对学科导航工具LibGuides的持续使用行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
[6].李宏利.平台向左,工具向右——浅析生活服务平台地图与极致导航工具地图的差异[C].卫星导航定位与北斗系统应用2014——壮大北斗产业创新位置服务.2014
[7].高洪,罗从风,张长青,曾炳芳.导航下股骨远近端打入导针结合智能手机测量工具术中矫正股骨旋转畸形[C].第四届长叁角地区创伤学术大会暨2014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4
[8].冯大卫.基于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测试方法与工具研究[D].长安大学.2014
[9].贾琼,赵昀,黄智刚.GNSS导航电文分析工具软件的设计与实现[C].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6北斗/GNSS测试评估技术.2014
[10].汪雪锋,刘玉琴,李荣荣,李海若.基于用户需求驱动的文献引证可视化导航工具设计与实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