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周孔之道绍家世之业──略论颜之推的家教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盈[1](2021)在《《颜氏家训》中家风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
郝金磊[2](2020)在《《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阐释、评价与实践》文中指出南北朝末期颜之推(531-591或稍后)的《颜氏家训》内容详赡,见解通达,语言平实,享有“家训之祖”的美誉。颜之推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教育学说,在修身、治家、为学、处世等方面娓娓而谈,提撕子孙,体现出传统家训内容“密而不疏”的特征。《颜氏家训》是中国家庭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影响深远,不仅对当代的家庭教育,而且对当代的学校教育而言仍具有相当的价值。《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可从家庭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在颜之推看来,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增进知识、通达事理、学以致用,将颜氏家族的儒雅之业发扬光大。家庭教育的内容可大致分为四个部分:(1)家庭人伦教育:夫妻关系上讲究夫义妻顺、夫主妻从;父子关系上讲究父慈子孝;兄弟关系上讲究兄友弟恭。(2)修身、交友处世之道:立志当先,注重道德修养,掌握谋生之技;明礼知足,谦虚自抑;重仁轻利,为人立诚;珍惜生命但不苟惜生命,推崇佛教的因果报应说;慎重择友,无友不如己者;忠于君主,利世利国。(3)语言教育:重视语音、字义,讲究文章的体例、源流,写文章要兼顾义理和辞藻。(4)技艺教育:书法、绘画、射箭、医学、围棋等杂艺,或可怡情、或有助于提高生存能力,应该对此有所了解,但不可专门从事之。颜之推至少强调了如下四条家庭教育原则:及早施教;严慈并施;爱子当均;环境陶冶。最后,颜之推指出了如下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榜样示教;督导责罚;勤学;虚心;博专结合;耳受与眼学相结合。《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瑕瑜互见,我们要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它,不溢美、不苛求。在家庭结构、教育制度、政治制度发生实质性变化的背景下,需要根据“两有”“两相”“两创”的原则来理解其当代价值,“两有”指的是“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两相”指的是“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两创”指的是“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三条原则的指导下,我们从调整家庭教育的目标、更新家庭教育的内容、借鉴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三个方面来阐发《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说来,家庭教育的目标要契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设定的教育目标,这一点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家庭教育的内容需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各学科的进展予以更新,其中不合时宜的甚至错误的内容应加以剔除;而合理的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可以结合新时代的教育条件加以运用。在这些一般性评析的基础上,笔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育儿经验,旨在具体呈现《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我们在审慎的批评中向颜之推致敬,阅读《颜氏家训》给我们提供了反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契机,加深了我们关于如何做父母的理解。
王文娟[3](2014)在《二十世纪以来《颜氏家训》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颜氏家训》是我国家训文献的典范之作。是书内容广博,不仅包括家教诫子,还有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现状、社会风貌等,及作者颜之推的文学理论、文献学思想。对《颜氏家训》的研究,20世纪前多集中在对其事理与学识方面的评价,20世纪初学人开始做教育学、文学和史学价值的理论总结。21世纪《颜氏家训》研究涌现出大量成果。系统总结《颜氏家训》研究成果,梳理研究体系,发现研究之不足,是目前《颜氏家训》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学科发展为研究背景,根据《颜氏家训》研究历程的特点,分20世纪初到1949年、1950到1979年、1980到1999年、本世纪四个研究阶段,以教育、文学和文献学研究为主要梳理内容,对20世纪以来《颜氏家训》研究脉络做一明晰,以期给今后《颜氏家训》研究提供拓展方向。
叶甜甜[4](2012)在《颜之推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式微、佛道盛行,但儒学命脉从未断绝。是时,仍有一批世人坚守儒学阵地,诉诸于儒家的道德信念来维系个体生命与精神追求,颜之推就是其中之一。颜之推生于“世以儒雅为业”的颜氏家族,身为士族子弟,又颇好佛学,通过研究颜之推这一南北朝时期极具代表性人物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窥探这一时期不同于玄学主流的学者的哲学风貌。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颜之推的家族传承与人生经历。南北朝的时代大背景以及颜之推的人生经历是造就颜之推思想的社会大环境;颜之推的文化士族出身,颜氏家族的家学门风,是颜氏人生教育的起点,对其思想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论世知人,了解此两者有助于我们理解颜之推的哲学思想。第二章讨论颜之推的人性论。颜之推以个人先天资质为人性,区分“上智”、“下愚”及“中庸”三种资质之人。然而,与传统“性三品说”不同的是,颜氏并未以善恶区分三品之人,而是以中性的资质区分人,因此笔者称颜氏人性论为无善无恶“性三品说”。上智与下愚之人不可改变,中庸之人需要后天的教育引导。第三章介绍颜之推的人生修养论。第二章人性论的落脚点在教育引导,如何教育引导,要教育引导成什么样的人,颜之推的人生修养论回答的正是这一问题。人生修养论反映的是对人生应然的反思:人生于世,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又如何成为这样的人。家庭中践行人伦规范,行为处事以仁义为标准,行良善诚孝之“仁”;处理各种关系时,以“礼”为规范;通过教育学习来提高个人修养。行“仁”守“礼”,仁礼双修,学以立身,兼顾道德修养与立身于世,这是颜之推对人生应然的期许。第四章探讨颜之推的中庸方法论。人生修养论从内涵上规定了颜之推对人生应然的要求,方法论则是从外延上对如何成就这人生应然作了详细的论述。从教子治家、立言治文到出仕处世,颜之推都有自己的方法论,这方法论符合儒家中庸理论。有学者认为颜之推出仕“不高不低”与处世“不冷不热”的态度偏离了儒家经典伦理,通过对“中庸”释义和对文本的进一步分析,笔者认为颜之推始终坚守儒家立场,“不高不低”与“不冷不热”的态度是在现实条件下衍生的出仕处世态度,“以仁义为节文”才是颜氏处世方法论思想的主体。第五章分析了颜之推的生死观。颜之推因“不高不低”和“不上不下”的态度为人诟病,说到底还是因为这种态度表现了重生的思想倾向。生活在动荡时代的颜之推,对待生命的态度是极为谨慎而务实的:他吸收道家养生方法,借佛教“生死轮回”观念引导人们积极向善,会通儒家惩恶扬善的主张,将养生从养护个体生命扩展到养护家族生命,扩大了养生的外延,这是颜氏养生观的独特之处。虽然重生,但身为儒者的颜之推,始终敬畏君子舍生取义的行为,表现出重生而不贪生的思想倾向。第六章是对颜之推历史地位的总结与评价。颜之推因《颜世家训》一书留名青史,但其地位贡献绝不仅限于此。如前所述,在人性论、人生修养论、方法论、生死观问题上颜之推都有自己的观点,且独具特色。有学者以颜之推重现实来质疑颜之推的儒家本色,却忽略了儒学本是出世的学问,况且重现实的颜之推也从未轻视超越。可以说,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儒者的代表,展现了儒者的情怀。
陈天旻[5](2010)在《《颜氏家训》与颜氏家族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被誉为家训之祖,其中不仅包含了颜之推关于立身、治家、处世、为学的经验总结,而且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思想、文人生活、士族门阀等情况。颜之推所在的颜氏家族更是以儒学传家,颜氏子孙崇德尚礼、耿介好学,均以行义文章见称于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颜氏家族文化。本论文以《颜氏家训》为研究对象,试图从《颜氏家训》中了解颜氏家族文化的独特内涵,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研究的当代价值。本文立足文本,选取以下较具代表性和创新性的角度:即颜氏家族一脉相承的族训传统、《颜氏家训》中的颜氏家族文化特质、《颜氏家训》对后代士族发展的影响、以及《颜氏家训》与颜氏家族文化研究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等四个方面,对《颜氏家训》进行重新释读,挖掘出其中所包含的家族文化精神内涵。《颜氏家训》是颜氏家族文化的文本体现,在颜氏家族文化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它不仅是颜氏家族族训的成熟之作,也是颜氏家族文化的阶段性总结。颜氏家族以儒学、书艺传家,小学为宗的深厚家学,重视协调家庭成员关系,婚姻素对,反对残害女婴,治家“俭而不吝”的治家理念,以及扬名显亲、忠君报国的价值追求,都是颜氏家族永葆昌盛的文化保证。颜氏家族重文轻武、务实切用、礼缘人情的“士”文化倾向,不仅在当时具有警示与教育意义,而且其注重保持家族文化优势的理念,对后代士族的发展,尤其是唐代新士族的兴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颜氏家训》在整个家训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它对后世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些宣扬因果报应、明哲保身的封建残余思想,在新时期应该予以摒弃与批判;但是其中包涵的修身、立世、持家之道,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与借鉴价值。本文将历史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历史溯源、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从文学、哲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维度对《颜氏家训》进行文本释读,从《颜氏家训》中透视颜氏家族文化。这不仅使《颜氏家训》与颜氏家族文化研究更具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颜氏家训》的研究视野。
匡后丽[6](2009)在《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教育思想家对家庭教育有不同的观点,颜之推的思想在中华传统伦理的基础上提倡孝道,虽然颜之推的这些思想带着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但是他重视早教、主张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重视道德教育的思想对我国当今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孙丽萍[7](2009)在《颜氏家训文献学成就及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颜氏家训》是南北朝人颜之推为教育子孙而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家训类专着,自问世以来,历代刊刻。该书立足于传统的儒家道德,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实用性、开明性和保守性四个鲜明的特点,形成了四大思想体系,即:严谨而务实的学术思想、丰富而进步的教育思想、传统而开明的治家思想、积极而圆融的处世思想。除此之外,《家训》在文献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也非常值得称道:在校勘学上,探索了新的校勘方法,扩展了引书范围;在辨伪学上,率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辨伪;在音韵学上,注重对音韵学发生发展历史的概括及音韵优劣的评定。《家训》丰富的内容和思想也期待更多的人参与到整理与挖掘中来。
徐媛[8](2009)在《《颜氏家训》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颜之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着名的历史学家、文字音韵学家、教育思想家。晚年的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孙,鼓励子孙继承家业,扬名于世,他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处世哲学和治家心得进行总结,写成了《颜氏家训》一书。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颜之推及其《颜氏家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颜氏家训》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家训专着,体例完备,内容广博,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颜氏家训》中的教学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很多教育主张都是他自身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中总结出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包括教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其中特别强调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要“严慈兼施”、爱不偏宠以及注重环境的熏陶作用。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早教理论、通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教育的内容方面,颜之推首先提出要注重道德教育,要把道德教育凌驾于其他知识教育之上,在打好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语言、识字、阅读、文学和作文等方面的教育。颜之推的这些主张即便是在今天看来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值得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借鉴,对我们提高现今的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之中,以及世代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颜之推的教育思想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锢。《颜氏家训》中的教育思想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受封建伦理道德浸泡较深,其基本立场也是士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存在很多局限性。对《颜氏家训》研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主要是对散见于《家训》一书中的教育思想方面的观点进行提炼、归纳、分类和整理,以期把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系统的展现出来,服务于现代教育理论的建设。
李静[9](2008)在《魏晋南北朝少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魏晋南北朝作为研究时段,以少儿为主体,系统地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少儿的称谓、年龄、生死、教育、文化风俗以及游戏娱乐等相关情况,突出少儿的心理特征,探寻少儿的生活,还原少儿的童真,这是我这篇论文的出发点。古代对于少儿的称呼不仅仅局限“少年”、“儿童”。对不同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大多是通过对少儿的外在形态来命名少儿的不同年龄,可谓丰富多彩。通过对于古代成人年龄,列表考察自《汉书》以来的正史,对于未成年的皇帝加元服的年龄,南北朝男子始役年龄的讨论,认为14、15岁为这一时期少儿与成人的最低界限。这一时期,少儿属于增加型人口。生儿育女也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早婚现象广泛存在着。此外,由于当时医疗水平和人们传统思想,少儿的疾病和早夭也屡见不鲜。魏晋南北朝同样也是我国古代人性和思想相对解放的时代。在这段时期,随着门阀士族阶层的形成和发展,家庭教育受到了格外重视,家学十分兴盛。呈现出重视家教胎教,家诫家训大量出现,妇女广泛参与蒙学教育等特点,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并存,出现许多早秀人才。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丰富的童谣的整理可以看出,大多通过少儿之口扩散的所谓“童谣”,许多是预言后事的谶谣,虽由少儿传播,作谣者却大多是成年人,他们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制作的种种谶谣,流传到世间时便已戴上“童谣”的面具。了解了这一点,童谣中的不少预言经常“应验”,便不足为奇了,因为它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童谣”了。游戏是进行少儿教育的基本手段,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少儿教育中,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更是创造出了种类齐全、花样繁多的游戏活动,其中有许多至今仍广为流传,魏晋南北朝时期娱乐活动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中既有历史的继承,也有当时的创造,大体上可以分为体育活动、艺术熏陶和游戏玩耍三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通过这篇论文的撰写,我希望能将魏晋南北朝这一段历史时期少儿的形象真实客观地浮现出来,让他们在历史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书写自己的历史。
汪甜[10](2008)在《《颜氏家训》和传统人文教化》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日益重视,《颜氏家训》的研究在最近几十年成为了热门。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了家庭教育方面,文化学方面,文字学方面以及社会学方面。仅九十年代以来,这方面的论文就有70多篇。可以说对于《颜氏家训》的研究是比较全面的。《颜氏家训》作为我国古代优秀的家训着作,目前关于《颜氏家训》的研究,尽管比较全面,但从来没有过联系中国传统人文教化背景进行研究的论文或专着。而《颜氏家训》作为历代家范中的经典之作,必然和传统人文教化息息相关,并在传统的人文教化中扮演了自己独特的角色,有自己独特的地位。这篇论文就是试图从《颜氏家训》对儒家伦理精神的强调,《颜氏家训》的人文教化主张,文学理论的教化性及人文教化影响四个方面来阐释其价值的。
二、继周孔之道绍家世之业──略论颜之推的家教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周孔之道绍家世之业──略论颜之推的家教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2)《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阐释、评价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及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颜之推简传及《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 |
一、颜之推简传 |
二、《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 |
(一)家庭教育的目标 |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 |
(三)家庭教育的原则 |
(四)家庭教育的方法 |
第三章 《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评价与实践 |
一、影响和评价 |
(一)《颜氏家训》对颜之推后人的影响 |
(二)《颜氏家训》对后世家训创作的影响 |
(三)古人评《颜氏家训》 |
(四)今人评《颜氏家训》 |
二、古为今用的三条原则 |
三、调整家庭教育的目标 |
四、更新家庭教育的内容 |
五、借鉴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二十世纪以来《颜氏家训》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20 世纪初—1949 年《颜氏家训》研究 |
一、 教育研究 |
二、 文学研究 |
三、 文献学研究 |
第二章 1950—1979 年《颜氏家训》研究 |
一、 教育研究 |
二、 文学研究 |
三、 文献学研究 |
第三章 1980—1999 年《颜氏家训》研究 |
一、 教育研究 |
(一) 教育思想研究 |
(二) 家庭教育思想研究 |
(三) 家庭教育方法研究 |
二、 文学研究 |
(一) 文学理论研究 |
(二) 散文艺术研究 |
三、 文献学研究 |
第四章 本世纪以来《颜氏家训》研究 |
一、 教育研究 |
(一) 教育思想研究 |
(二) 家庭教育思想研究 |
(三) 早教思想研究 |
(四) 道德教育研究 |
二、 文学研究 |
(一) 文学理论研究 |
(二) 散文研究 |
三、 文献学研究 |
(一) 有关版本观点的研究 |
(二) 有关校勘观点的研究 |
(三) 有关辨伪观点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颜之推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1. 修身治家思想研究 |
2. 儒学思想相关研究 |
3. 道家思想相关研究 |
4. 儒佛关系相关研究 |
5. 其他哲学相关研究 |
6. 颜之推个人的分析研究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颜氏家族与颜之推 |
一、自颜回到颜之推 |
1. 颜回与颜氏之儒 |
2. 颜氏三迁 |
3. 颜氏家风 |
二、颜之推生平 |
1. 少年安稳期:“昔在龆龀,便蒙诱诲” |
2. 入仕动荡期:“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 |
3. 晚年稳定期:“故心坦然,不以残年为念” |
三、颜之推着作 |
第二章 颜之推的人性论 |
一、“性”字释义 |
二、性之规定 |
1. 以“质”指“性” |
2. 人性有长短,无善恶区分 |
3. 中庸之人,待教而成 |
三、颜之推人性论之衡定 |
第三章 颜之推的人生修养论 |
一、人生应然之“仁” |
1. 父慈子孝 |
2. 兄友弟恭 |
3. 夫义妇顺 |
4. 行仁由义 |
二、依仁以成之“礼” |
三、勉学自立之“学” |
1. 学习目的 |
2. 学习内容 |
3. 学习方法 |
第四章 颜之推的中庸方法论 |
一、教子治家 |
1. 教子 |
2. 治家 |
二、立言治文 |
三、出仕处世 |
1. 出仕 |
2. 处世 |
四、颜之推方法论之衡定 |
1. 中庸释义 |
2. 颜之推的中庸方法论 |
第五章 颜之推的生死观 |
一、重生的思想倾向 |
1. 先避祸后养生 |
2. 养生方法 |
二、不贪生的生命追求 |
三、调和儒释的生死观 |
1. 生死轮回,善恶有报 |
2. 行善以养生 |
第六章 颜之推的历史地位及评价 |
一、历史地位 |
二、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颜氏家训》与颜氏家族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颜氏家训》与颜氏家族文化之文献综述 |
二、《颜氏家训》与颜氏家族文化之研究现状 |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价值和构思 |
第一章《颜氏家训》对颜氏家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评析 |
第一节 历劫不衰的颜氏家族 |
一、颜氏之儒 |
二、琅琊颜氏才俊 |
第二节《颜氏家训》——颜氏家族族训的成熟之作 |
一、体制上的完备:从只言片语到整部着作 |
二、内容上的丰富:从传世族规到内容驳杂的家训专着 |
三、方法上的拓展:从威严告诫到严慈结合、举例比较 |
第三节《颜氏家训》与颜延之《庭诰》一脉相承 |
一、儒佛一体的思想倾向 |
二、慈爱、孝悌的家庭伦常 |
三、仁厚、务实的治家之风 |
四、谨慎、择贤的交友原则 |
五、安贫乐道、明哲保身的处世原则 |
第二章《颜氏家训》中家族文化诸问题新论 |
第一节《颜氏家训》中体现的颜氏家族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
一、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内涵 |
二、《颜氏家训》中体现的颜氏家族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第二节《颜氏家训》与颜氏家族文化之哲学思考 |
一、《颜氏家训》中的家族主义之新论 |
二、《颜氏家训》于颜氏家族重要性之新论 |
第三节 从《颜氏家训》透视颜氏家族对“士”的文化认同 |
一、《颜氏家训》对各历史时期“士”的不同评价 |
二、《颜氏家训》中对待士族礼仪风尚的态度 |
三、颜氏家族独特的“士”文化倾向 |
第四节 从《颜氏家训》透视颜氏家族女性的地位与作用 |
一、《颜氏家训》中对女性的描写 |
二、颜氏家族女性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章《颜氏家训》对后代士族发展影响之论析 |
第一节《颜氏家训》对颜氏后裔的影响 |
一、继业传家的颜氏子孙 |
二、颜氏后裔对《颜氏家训》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二节《颜氏家训》对士族发展的影响 |
一、对魏晋旧士族不良士风的批判 |
二、对魏晋士族大家优秀家风学风的肯定 |
三、对寒门庶族的鼓励 |
第四章《颜氏家训》与颜氏家族文化研究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略论 |
第一节《颜氏家训》在整个家训史上的地位 |
一、对前代家训的继承与完善 |
二、对后世家训的影响 |
第二节《颜氏家训》的历史与文学影响 |
一、历史积极影响论析 |
二、历史消极影响论析 |
三、文学影响论析 |
第三节《颜氏家训》与颜氏家族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有利于儒学的传承与发展 |
二、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预防官员腐败 |
三、指导现代家庭的管理与文化建设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 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 |
(一) 知识的学习 |
(二) 主张早教 |
(三) 学习要勤奋 |
(四) 重视家庭生活规范教育 |
二 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启示 |
(一) 摆正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 |
(二) 尊重受教育者 |
(三) 重视早期教育 |
(四)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
(五) 重视道德教育 |
(7)颜氏家训文献学成就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颜之推与《家训》 |
一、颜之推生平履历 |
二、《家训》的成书及内容、特点 |
三、《家训》的版本流传 |
第二章 《家训》的文献学成就 |
一、版本成就 |
二、校勘成就 |
三、辨伪成就 |
四、音韵学成就 |
五、其他成就 |
第三章 《家训》的思想价值 |
一、严谨而务实的学术思想 |
二、丰富而进步的教育思想 |
三、传统而开明的治家思想 |
四、积极而圆融的处世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颜氏家训》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节 颜之推其人 |
第二节 《颜氏家训》简介 |
第三节 《颜氏家训》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颜氏家训》的基本教育理念 |
第一节 教育的目的 |
一、培养国家实用之才 |
二、培养才德兼备之才 |
第二节 教育的意义 |
一、教育可以"开心明目" |
二、教育可以"多知明达" |
三、教育可以"得以自资" |
四、教育是终身教育 |
第三节 教育的方法 |
一、严慈兼施 |
二、爱不偏宠 |
三、环境习染 |
第四节 早教理论 |
第五节 通才教育 |
第二章 《颜氏家训》论教育理论的构成 |
第一节 道德教育 |
一、提高道德意识 |
二、树立高尚理想 |
三、重视为人之道 |
第二节 语言教育 |
一、地域因素 |
二、时代因素 |
第三节 识字教学 |
一、规范文字 |
二、文字教学 |
三、写字训练 |
第四节 阅读教学 |
一、博览群书 |
二、领会精要 |
三、相互切磋 |
四、咬文嚼字 |
五、尽信书不如无书 |
第五节 文学教学 |
第六节 作文教学 |
一、作文的功用 |
二、作文的要求 |
第三章 《颜氏家训》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
第一节 积极影响 |
第二节 消极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魏晋南北朝少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之缘起 |
二、魏晋南北朝少儿研究综述 |
三、研究史料 方法与创新性成果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中古少儿称谓种种 |
第二节 中古时期少儿年龄的界定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少儿自然情况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儿自然情况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生育习俗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少儿的出生 死亡 |
第四节 少儿疾病与少儿早夭 |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的早婚情况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儿教育 |
第一节 少儿教育观及其形成原因 |
第二节 宫廷保傅教育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少儿教育特点之一:重视家教与胎教 |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少儿教育特点之二:家诫 家训大量涌现 |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少儿教育特点之三:妇女积极参与蒙学教育 |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少儿教育的内容 方法 手段和局限 |
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人才早秀情况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童谣 |
第一节 童谣的产生及其背景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童谣情况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童谣的实质 影响及历史意义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儿的娱乐休闲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儿的体育活动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儿的艺术熏陶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儿的娱乐游戏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颜氏家训》和传统人文教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颜氏家训》对儒家伦理精神的强调 |
1、颜之推所处的时代背景 |
2、对古礼和古贤的推崇 |
3、对“名”的向往 |
二、论《颜氏家训》的人伦教化主张 |
1、颜之推的人性主张 |
2、对教育的重视 |
3、对人伦关系的处理 |
三、论《颜氏家训》文学理论的教化性 |
1、《颜氏家训》所体现的文学教化观 |
2、与重教化的文章观的比较 |
3、与重形式的文章观的比较 |
四、论《颜氏家训》的人文教化影响 |
1、奠定了家训文化的小传统 |
2、促进了女子家训和儿童家训的发展 |
3、家训和文论的结合走向成熟 |
4、《颜氏家训》的文学教化观对后世的影响 |
小结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继周孔之道绍家世之业──略论颜之推的家教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颜氏家训》中家风建设思想研究[D]. 张盈. 青岛大学, 2021
- [2]《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阐释、评价与实践[D]. 郝金磊. 河南大学, 2020(02)
- [3]二十世纪以来《颜氏家训》研究综述[D]. 王文娟.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2)
- [4]颜之推哲学思想研究[D]. 叶甜甜. 山东大学, 2012(02)
- [5]《颜氏家训》与颜氏家族文化研究[D]. 陈天旻. 江南大学, 2010(03)
- [6]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 匡后丽.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7]颜氏家训文献学成就及思想研究[D]. 孙丽萍. 西北大学, 2009(08)
- [8]《颜氏家训》教育思想研究[D]. 徐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09(11)
- [9]魏晋南北朝少儿研究[D]. 李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08(11)
- [10]《颜氏家训》和传统人文教化[D]. 汪甜.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