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规律论文_王雪,杨栋婷,刘文娜,张静莎,耿连岐

导读:本文包含了配伍规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规律,芍药,伤寒,针刺,人参,伤寒论,附子。

配伍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杨栋婷,刘文娜,张静莎,耿连岐[1](2019)在《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俞穴配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复杂网络技术分析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俞穴配伍规律。方法采用主题词检索,中文主题词为("针灸"or"针刺"or"毫针"or"电针")and("卒中"or"中风")and("抑郁"or"郁病"or"郁证"or"忧郁")。英文主题词为MESH词("acupuncture" or "electroacupuncture")and "post-stroke depression",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截至2018年7月公开发表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 18.0建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Gephi 0.9.1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从2145篇文献中提取出647条针灸处方,主要配穴方法以远近配穴法为主(484条),次要配穴法以上下配穴为主(522条);频次分析排序前10位的单穴依次为百会、内关、太冲、叁阴交、四神聪、印堂、神门、神庭、合谷、足叁里,其中头部穴位的应用频率最高,所选经脉以督脉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当支持度≥30%,置信度≥75%时,百会+印堂是居于首位的穴位组合。结论以督脉核心,遵循局部取穴、上下配穴、脏腑辨证原则,并以调"神"为核心思想;筛选主百会、四神聪、印堂、内关、太冲、叁阴交、神庭作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核心俞穴处方。(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33期)

文敏,姜山,鞠爱霞,李秋红[2](2019)在《基于CYP450酶的大黄附子汤复方配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CYP450酶介导的代谢性相互作用作为理论依据,研究中药复方大黄附子汤的配伍减毒规律。方法实验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体外孵育法测定CYP1A2和CYP3A4酶活性。利用一氧化碳示差法测定肝微粒体中CYP450酶总含量。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YP1A2和CYP3A4酶mRNA表达调控。结果大黄、附子+大黄、大黄+细辛组对CYP1A2酶活性具有显着的诱导作用。附子+细辛组对CYP1A2酶活性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细辛组,附子+细辛组对CYP3A4酶活性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大黄组、大黄+细辛组以及大黄附子全方对CYP3A4酶活性具有显着的诱导作用。大黄组显着诱导CYP450酶总含量,细辛组和附子+细辛组抑制CYP450酶总含量,大黄附子汤对CYP450酶总含量有轻微的诱导作用,但无显着性差异。大黄组、大黄+细辛组、大黄附子汤组可以上调CYP1A2酶mRNA表达。另外,大黄附子汤全方、大黄组可以上调CYP3A4酶的mRNA表达。细辛组和附子+细辛组对CYP3A4酶的mRNA表达具有下调作用。结论中药复方组合弱化了大黄单独用药对CYP1A2和CYP3A4酶的强诱导作用,体现了中药复方的整体观念。大黄附子汤对于CYP3A4酶活性的影响很可能通过CYP3A4酶mRNA水平来调控。基于药性理论的寒热配伍作用与CYP450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陈天丽,赵韫慧,孙旭[3](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明代医案中人参配伍药症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明代医案中包含人参方剂的配伍及药症规律。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7本明代医案中包含人参的医案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录入方剂进行性味归经、用药频次、配伍规律以及药症规律统计。结果通过筛选,明代医案中包含人参医案240个,涉及方剂246首,包含药物172味,包含症状245种。其中以温性药、甘味、苦味为主,主入脾、肺、心、胃经;高频药物为人参、白术、甘草、茯苓、陈皮等22味,高频主治症状及舌脉为腹泻、发热、呕吐、弱脉、神疲等27个,高频药物组合为"人参,白术""人参,甘草""人参,茯苓""人参,白术,甘草""人参,陈皮"等20组,高频主治症状、舌脉核心组合为"口干渴,发热""腹泻,发热""濡脉,弱脉""数脉,弦脉""数脉,口干渴"等23组。结论分析明代医案中人参配伍及药症规律,对临床人参的辨证用药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中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刘慧娟,白明,苗明叁[4](2019)在《基于关联规则的川乌配伍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关联规则和因子分析探讨川乌用药配伍规律。方法:以"川乌"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搜索,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7篇,使用Excel 2013、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为工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频数分析发现,内服方共62首,外用方45首。在性味统计中,以辛、苦、甘,温、热、平最为常见,归经以肝经、心经、脾经最为常见;主治疾病中以风湿类、骨科类、神经类居多;关联规则分析中得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各10组;因子分析内服方得到公因子10个,外用方得到公因子9个。结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统计分析,明确川乌常用药对,发现其减毒增效的配伍规律,为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为新处方研发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周建锋,张沁园,曲夷[5](2019)在《经方中芍药配伍应用规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伤寒杂病论》经方中配伍应用芍药的61首经方(56首原方,5首加减方)及126条相关条文。通过对经方剂量、比例、配伍、病位主症的分析,认为:经方中芍药为白芍;白芍并非补血药,其益阴补血的功效是通过配伍实现;经方中"分"为计量单位;芍药在丸散汤中的常见用量;经方中芍药主治的症状包括四肢挛急、腹痛、烦满、下利、小便不利等。与不同药物配伍,作用部位与症状随之变化,常见配伍有桂枝、附子、甘草、柴胡、黄芩、枳实、当归、茯苓等。(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孙梦楠,曲夷,张沁园[6](2019)在《经方中人参的配伍应用规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伤寒杂病论》原文入手,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探寻相关经方中人参的运用规律。提出:(1)经方中人参的常用剂量为30~45g,其炮制方法接近于今之生晒参,但特性略有不同,故临床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参的种类;(2)含人参经方可用于治疗痞满、呕吐、发热、烦躁、疼痛等症;(3)人参可用于治疗很多类似实证表现的疾病,但其"不虚而补"的本质仍是"虚则补之";(4)人参与生姜、甘草、大枣、半夏相配伍,补中降逆开结,常用于痞满、呕吐;与枳实、厚朴相伍,可相反相成,用于气滞兼气虚之证;与柴胡相伍时根据剂量不同可产生不同作用,配大量柴胡可和解少阳,配小剂量柴胡可升举阳气;与附子相伍常用治寒痛证,阴阳两虚时则常配生附子。(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刘江,韩玉静,赵天易,李宛蓉,陈波[7](2019)在《基于复杂网络分析针刺治疗呃逆腧穴配伍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基于复杂网络分析针刺治疗呃逆不同处方中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PubMed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择合格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建立针刺治疗呃逆处方数据库,利用复杂网络分析研究针刺治疗呃逆的核心腧穴及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606篇文献,提取出634个针刺治疗呃逆的处方,单穴处方有133条(20. 98%),明显低于多穴处方(501条,79. 02%)。多穴处方中均存在主要配穴法,以远近配穴为主(326条);存在次要配穴法的处方有447条,以上下配穴为主(370条)。共涉及163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2 969次,其中,内关穴使用频次最高(400次,13. 47%),其次为足叁里、中脘、太冲、膻中等穴。从腧穴归经来看,任脉腧穴应用频次最高(666次,22. 43%),其次为胃经、心包经、膀胱经以及肝经。特定穴共计67个,使用频次为2 555次,占总频次的86. 05%,其中以五输穴使用频次最高(875次,29. 47%),其次为络穴与八脉交会穴。复杂网络分析核心节点腧穴为足叁里、内关、中脘、膻中、太冲。结论:针刺治疗呃逆的临床常用核心腧穴为足叁里、内关、中脘、膻中太冲,常用四肢部与胸腹部的远近配穴法、上下配穴法,符合临床实际。(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邹天骏,林江,张荻娅,李天依,闫强强[8](2019)在《镇静安神类海洋中药的应用病证及配伍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挖掘含海洋中药的镇静安神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对搜集到的含海洋中药的镇静安神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结果:搜集到含海洋中药的镇静安神方剂245首,组方药物共244味,其中海洋药物28味。其中包含主治疾病33种,频次≥10的疾病为癫痫、失眠、眩晕、精神分裂症、儿童多动综合征、高热惊厥、帕金森氏综合征,并对主治病证进行了用药规律分析。药性以寒性居多,药味以甘味居多,主要入肝、心、肾经。发现新处方4个:(1)白芍-牡蛎-朱砂-珍珠-麝香-牛黄;(2)菊花-桑叶-马齿螺-石决明-夏枯草;(3)合欢皮-女贞子-首乌藤-珍珠母;(4)黄连-礞石-淡竹叶-灯心草。结论:通过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药物频次以及组方规律的挖掘,对于临床用药与新药的研发均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9期)

寇本沧,曲夷[9](2019)在《经方中半夏的配伍应用规律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详查配伍应用半夏的47首经方、相关77段条文,通过考据药物的应用,认为经方中均选取生半夏,反复热水烫洗后煎煮或伍之蜜、姜汁可达到安全用药的要求。通过对经方比例、病位主症的分析,总结出以下规律:1)半夏主要功效是"下气",配伍他药调畅气机。2)半夏主治病位多在脾胃肠、肺。3)治本为主者,半夏用量多于生姜,治标为主或标本同治者生姜用量多于半夏。4)与乌头、附子相反只是相对而非绝对。5)半夏治痰饮不必拘于寒热。(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秀琨,陈颖,冉棋,赵卓卓,李纳纳[10](2019)在《芍药-甘草不同配伍比例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溶出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比例芍药-甘草药对提取液的pH值、密度、出膏率和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综合探讨相关指标随芍药-甘草药对配伍变化规律,探究芍药-甘草药对的质量标志物。[方法]分别测定出膏率、pH值、密度;采用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B)-0.1%磷酸水溶液(A),梯度洗脱(0~8 min,14%~19%B;8~20 min,19%~28%B;20~25 min,28%~35%B;25~30 min,35%~45%B;30~40 min,45%~95%B,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结果]芍药-甘草不同比例(1∶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1、1∶2、1∶3、1∶4、1∶6、1∶8、0∶1)提取液的密度和p H值与比例大小没有明显关系,密度变化范围为1.003±0.002,p H密度变化范围为4.94±0.11,出膏率变化范围为15.39±1.70。芍药-甘草不同比例组煎煮过程中,芍药中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变化趋势相近。[结论]综合不同比例芍药-甘草药对提取液的p H值、密度、出膏率和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从化学成分层面上,选择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和甘草酸作为芍药-甘草药对的质量标志物科学合理。(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配伍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以CYP450酶介导的代谢性相互作用作为理论依据,研究中药复方大黄附子汤的配伍减毒规律。方法实验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体外孵育法测定CYP1A2和CYP3A4酶活性。利用一氧化碳示差法测定肝微粒体中CYP450酶总含量。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YP1A2和CYP3A4酶mRNA表达调控。结果大黄、附子+大黄、大黄+细辛组对CYP1A2酶活性具有显着的诱导作用。附子+细辛组对CYP1A2酶活性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细辛组,附子+细辛组对CYP3A4酶活性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大黄组、大黄+细辛组以及大黄附子全方对CYP3A4酶活性具有显着的诱导作用。大黄组显着诱导CYP450酶总含量,细辛组和附子+细辛组抑制CYP450酶总含量,大黄附子汤对CYP450酶总含量有轻微的诱导作用,但无显着性差异。大黄组、大黄+细辛组、大黄附子汤组可以上调CYP1A2酶mRNA表达。另外,大黄附子汤全方、大黄组可以上调CYP3A4酶的mRNA表达。细辛组和附子+细辛组对CYP3A4酶的mRNA表达具有下调作用。结论中药复方组合弱化了大黄单独用药对CYP1A2和CYP3A4酶的强诱导作用,体现了中药复方的整体观念。大黄附子汤对于CYP3A4酶活性的影响很可能通过CYP3A4酶mRNA水平来调控。基于药性理论的寒热配伍作用与CYP450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配伍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1].王雪,杨栋婷,刘文娜,张静莎,耿连岐.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俞穴配伍规律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9

[2].文敏,姜山,鞠爱霞,李秋红.基于CYP450酶的大黄附子汤复方配伍规律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9

[3].陈天丽,赵韫慧,孙旭.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明代医案中人参配伍药症规律[J].吉林中医药.2019

[4].刘慧娟,白明,苗明叁.基于关联规则的川乌配伍规律分析[J].中医学报.2019

[5].周建锋,张沁园,曲夷.经方中芍药配伍应用规律探析[J].天津中医药.2019

[6].孙梦楠,曲夷,张沁园.经方中人参的配伍应用规律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9

[7].刘江,韩玉静,赵天易,李宛蓉,陈波.基于复杂网络分析针刺治疗呃逆腧穴配伍规律[J].针刺研究.2019

[8].邹天骏,林江,张荻娅,李天依,闫强强.镇静安神类海洋中药的应用病证及配伍规律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9

[9].寇本沧,曲夷.经方中半夏的配伍应用规律浅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10].刘秀琨,陈颖,冉棋,赵卓卓,李纳纳.芍药-甘草不同配伍比例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溶出规律的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一1通过对类方的总体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不同单元方剂配伍规律研究层次...国家专利数据库治疗心律失常的高频角药...其他药物的配伍规律一2魏晋南北朝方高频药物配伍规律中药药量配伍规律挖掘结果

标签:;  ;  ;  ;  ;  ;  ;  

配伍规律论文_王雪,杨栋婷,刘文娜,张静莎,耿连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