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侵蚀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伤,混凝土,硫酸盐,机理,应变,盐湖,直根。
侵蚀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王家滨,牛荻涛[1](2019)在《盐湖卤水侵蚀喷射混凝土衬砌损伤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分布广泛,土壤及地下水中含有高浓度硫酸盐、镁盐及氯盐,其会与衬砌喷射混凝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表面损伤并不断演化,继而造成衬砌结构可靠度下降。为系统研究盐湖卤水侵蚀喷射混凝土损伤形成及演化规律,以5%Na_2SO_4+5%MgSO_4+3. 5%NaCl复合盐溶液为侵蚀介质,采用干湿交替法,分别模拟盐湖卤水及衬砌结构侵蚀方式,开展喷射混凝土损伤演化试验。通过对喷射混凝土侵蚀产物的组成及含量、微观形貌和离子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卤水侵蚀混凝土的损伤演化机理。结果表明:喷射混凝土中的SO_4~(2-)含量随侵蚀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增大,Cl~-和Na~+含量缓慢增大,而Ca~(2+)含量和混凝土pH值降低。喷射混凝土卤水侵蚀过程包含水镁石、石膏及钙矾石层形成阶段,C-S-H分解及碳硫硅钙石形成阶段以及水化硅酸镁凝胶形成等叁个阶段。期间,结晶盐在毛细孔及微裂缝中不断累积,加速了混凝土的损伤演化。最终,在碳硫硅钙石、水镁石、石膏、钙矾石以及结晶盐所形成的膨胀应力和结晶压力共同作用下,喷射混凝土内部及表面形成网状裂纹,骨料剥落,损伤厚度快速增大。(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20期)
李镜培,谢峰,李亮,李林,赵高文[2](2019)在《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灌注桩的损伤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外部硫酸盐腐蚀对混凝土灌注桩截面损伤和承载力的影响,研究了硫酸根离子在混凝土灌注桩中的扩散反应规律并探讨了桩身结构性能退化的影响因素.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柱坐标下硫酸根离子的非稳态扩散反应方程,采用数值方法得到了扩散方程求解的有限差分格式,并通过相关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根据化学反应生成的膨胀产物计算膨胀应变,并通过损伤演化函数计算桩身截面损伤和承载力,建立了桩基损伤度与桩身承载力的相关关系,对比分析了不同腐蚀因素和腐蚀时间对桩基损伤与桩身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膨胀应变和损伤在表层的发展速度比内层发展更为迅速,增大桩半径能显着提高桩基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而水灰比大于0.4时,桩基损伤增长幅度最大.因此,合理增加桩半径并采用较小的水灰比能有效减小桩身混凝土损伤,提高桩基的耐久性并减少桩身承载能力的损失.(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郝贠洪,李洁,刘永利[3](2019)在《输电塔既有涂层与新涂层受风沙侵蚀的损伤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输电铁塔杆件新镀锌涂层和既有镀锌涂层进行风沙冲蚀磨损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镀锌涂层的冲蚀损伤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两种涂层的不同冲蚀磨损微观形貌,分析了两种涂层材料受风沙冲蚀的损伤机理。研究表明:冲蚀速度越高,两种涂层的冲蚀率越大,且既有涂层的冲蚀率在相同的冲蚀条件下比新镀锌涂层的冲蚀率要高500×10~(-5)~2 750×10~(-5)mg/g;两种涂层在冲蚀角度α为35~37°时出现了最大冲蚀率,分别为2.5×10~(-5)mg/g(新涂层)和0.014 mg/g(既有涂层)。两种涂层在冲蚀角度α=90°时冲蚀率最小,分别为0.5×10~(-5)mg/g(新涂层)和700×10~(-5)mg/g(既有涂层);两种涂层的冲蚀形貌是从低角度的犁沟型冲蚀沟发展到冲蚀沟和冲蚀坑并存,再到高角度仅存的冲蚀坑形貌。风沙流对输电铁塔杆件新镀锌涂层和既有镀锌涂层的冲蚀磨损过程大致相同,既有镀锌涂层的冲蚀坑和带状冲蚀沟比新镀锌涂层更深、更长,且表面更加粗糙。(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嘉伟,刘静,张欣,林南屏,李有芳[4](2019)在《两类侵蚀营力损伤下小叶锦鸡儿直根自修复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半干旱矿区常见植物小叶锦鸡儿为试材,采用离体条件下,对1.5~3.5mm根径范围直根施加瞬时损伤拉力(70%的极限拉力)或瞬时损伤折力(70%的极限折力),待其自修复5个月后,研究拉力、折力损伤对小叶锦鸡儿生物和力学自修复特征的影响,以期探究拉力、折力损伤对植物根系持续固土效能。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直根受损自修复后存活率高于65%、根径增长率高于18%;修复前后极限抗拉强度差异:平行对照(42.29±4.81)MPa>受拉自修复5个月后(33.64±3.30)MPa>受损前(28.57±3.03)MPa;抗折强度差异:平行对照(48.72±2.26)MPa>受折自修复5个月后(44.37±2.36)MPa>受损前(37.60±5.96)MPa;两类损伤力相比:拉力损伤对直根生长限制效应显着,存活率、增长率均较低,且抗折强度均显着高于抗拉强度,说明小叶锦鸡儿根系持续承受土体沉降能力强于抵抗大风拉拔能力;较细直根(径级1.5~2.4mm)受损自修复后的存活率是较粗直根(径级2.5~3.5mm)的0.99倍,根径增长率是较粗直根的1.32倍,强度下降率是较粗直根的0.81倍,较细直根自修复后生长状况和力学特性均优于较粗直根。(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08期)
刘瑞雪[5](2019)在《硫酸盐侵蚀及高应变率载荷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破裂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沿海港口、跨海大桥及其它大型混凝土结构工程由于其长期处在恶劣的海洋侵蚀环境中,使用寿命严重缩减。在众多侵蚀危害中,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已成为结构耐久性影响主要的环境侵蚀之一,因硫酸盐侵蚀而造成破坏的工程实例已屡见不鲜。一些重要服役中的民用或军用防护混凝土构件不仅受到硫酸盐侵蚀作用,还要承受各种动力荷载作用,在受到车辆和船舶撞击、爆炸冲击波、地震波等作用下,海工混凝土结构会表现出与静力荷载作用下不同且更为复杂的动力行为。本文借助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X射线衍射仪及SEM扫描电镜等试验方法与手段,依据断裂力学、损伤力学等理论,对高应变率下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微细观破裂机制以及损伤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测定了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试样中SO_4~(2-)含量的分布特征,得到了距试样表面不同深度处SO_4~(2-)含量随硫酸盐侵蚀作用时间及侵蚀溶液浓度的变化规律。(2)综合运用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及扩散理论建立考虑化学反应作用效应的混凝土SO_4~(2-)耦合传输模型及控制方程,并运用数值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将理论模型求解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具有较好的印证性。同时,预测了某海域海水中所含硫酸盐浓度条件下受侵蚀混凝土中SO_4~(2-)含量分布随侵蚀时间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混凝土中SO_4~(2-)的传输机理。(3)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测定了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冲击压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得到了高应变率下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应力-应变曲线、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宏观破坏特征等随侵蚀溶液浓度、侵蚀作用时间及加载应变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侵蚀溶液浓度及侵蚀作用时间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下降明显,而峰值应变加大,宏观破坏程度加剧;随着加载应变率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有所提高,但其宏观破坏程度明显增加。(4)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侵蚀溶液浓度及侵蚀作用时间对混凝土中水化产物及侵蚀产物含量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测定了高应变率下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微观形貌特征,包括:裂隙的发育与扩展状况、微观破裂模式、水泥与骨料交接面处破坏形态及侵蚀产物分布特征等随应变率、侵蚀溶液浓度以及侵蚀作用时间的变化规律。与试样宏观破坏特征比较,有效地揭示了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在高应变率作用下破裂的微细观机制。(5)借助于损伤力学理论,研究高应变率下混凝土损伤程度随硫酸盐侵蚀作用时间的演化规律。并基于Weibull分布的统计损伤模型,建立了同时考虑硫酸盐侵蚀和高应变率载荷耦合作用的混凝土损伤演化方程及本构模型,该本构模型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印证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海工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4-01)
白卫峰,刘霖艾,管俊峰,姚贤华[6](2019)在《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的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统计损伤理论及宏观试验现象,该文建立了考虑硫酸盐侵蚀影响的混凝土单轴、双轴压缩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混凝土变形破坏被理解为细观断裂、屈服两种损伤模式的连续累积演化过程。硫酸盐侵蚀效应改变了混凝土微结构的组成成分和力学特征,进而改变了微裂纹萌生、扩展的形态以及损伤的累积演化过程,可通过改变断裂和屈服两种细观损伤机制演化过程的概率分布形态来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硫酸盐侵蚀环境下,侵蚀程度的加深显着改变了混凝土细观损伤累积演化过程,最终导致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呈现先"强化"后"弱化"的现象。在此过程中,细观损伤演化过程呈现出明显地规律性,可由统计损伤模型中5个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表征。该文模型为复杂环境下侵蚀混凝土细观损伤过程预测和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2期)
王仁健[7](2018)在《干湿循环与硫酸盐侵蚀共同作用下混凝土强度损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干湿循环和硫酸盐共同作用下混凝土服役状况律,探究了此环境下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变化规律,并通过与标准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的发展规律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龄期、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干湿循环与硫酸盐侵蚀共同作用下强度损伤规律。(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12期)
王晓强[8](2018)在《动水侵蚀下浆体材料损伤因子灰色关联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灌浆材料在行车荷载与水耦合作用下抗冲刷性能的主次影响因素,文中分别取一种典型有机和无机类灌浆材料,并利用灰色关联方法,采用抗压强度为基本试验指标,以橡胶粉目数、动水压力、冲刷次数以及养生龄期作为4种弱化因子,归纳总结出水侵蚀作用下影响灌浆材料抗冲刷性的主次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两种浆体材料抗冲刷性能的程度,依次均为动水压力>冲刷次数>橡胶粉目数>养生龄期;冲刷次数和动水压力对两种材料产生的损伤相当;而养生龄期对有机类材料造成的损伤大于无机类材料。故:针对多雨地区且需要及时开放交通的路面抢修处治,宜选用无机灌浆材料;对于多雨地区且不需要及时开放交通的路面抢修处治而言,可选用有机灌浆材料。(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8年11期)
柯倩倩,吴江[9](2018)在《硫酸盐侵蚀下的混凝土劣化损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硫酸盐环境中混凝土的侵蚀破坏,着重考察了硫酸盐侵蚀中混凝土质量损伤、动弹性模量变化、表观损伤及微裂纹分布。同时对比研究了粉煤灰、矿渣及粉煤灰矿渣复掺对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广东建材》期刊2018年10期)
张云国,李敏,韩玥[10](2018)在《荷载损伤后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氯离子侵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荷载损伤对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抵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影响,设计了掺加聚丙烯纤维、钢-聚丙烯纤维、钢纤维3种轻骨料混凝土,开展了抗拉和抗压试验。分别在40%,60%,80%极限荷载3种拉、压应力水平下持续加载60s,并测量加载后的残余应变。卸载后将试件切割成直径100mm、厚50mm的圆柱体,通过NEL法测定氯离子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残余应变随着拉、压荷载等级的增大而增大,纤维对轻骨料混凝土极限强度和变形能力提高显着;未施加荷载时,随着纤维的增加,单掺聚丙烯纤维组氯离子扩散系数变小,混掺纤维组基本保持不变,钢纤维组显着增加;施加荷载后,纤维的增加没有显着改善轻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残余应变与氯离子扩散系数间存在正相关特性,残余应变越大,氯离子扩散系数越大。(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侵蚀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分析外部硫酸盐腐蚀对混凝土灌注桩截面损伤和承载力的影响,研究了硫酸根离子在混凝土灌注桩中的扩散反应规律并探讨了桩身结构性能退化的影响因素.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柱坐标下硫酸根离子的非稳态扩散反应方程,采用数值方法得到了扩散方程求解的有限差分格式,并通过相关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根据化学反应生成的膨胀产物计算膨胀应变,并通过损伤演化函数计算桩身截面损伤和承载力,建立了桩基损伤度与桩身承载力的相关关系,对比分析了不同腐蚀因素和腐蚀时间对桩基损伤与桩身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膨胀应变和损伤在表层的发展速度比内层发展更为迅速,增大桩半径能显着提高桩基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而水灰比大于0.4时,桩基损伤增长幅度最大.因此,合理增加桩半径并采用较小的水灰比能有效减小桩身混凝土损伤,提高桩基的耐久性并减少桩身承载能力的损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侵蚀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家滨,牛荻涛.盐湖卤水侵蚀喷射混凝土衬砌损伤演化[J].材料导报.2019
[2].李镜培,谢峰,李亮,李林,赵高文.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灌注桩的损伤效应[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
[3].郝贠洪,李洁,刘永利.输电塔既有涂层与新涂层受风沙侵蚀的损伤机理[J].材料导报.2019
[4].刘嘉伟,刘静,张欣,林南屏,李有芳.两类侵蚀营力损伤下小叶锦鸡儿直根自修复能力研究[J].北方园艺.2019
[5].刘瑞雪.硫酸盐侵蚀及高应变率载荷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破裂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6].白卫峰,刘霖艾,管俊峰,姚贤华.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的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本构模型研究[J].工程力学.2019
[7].王仁健.干湿循环与硫酸盐侵蚀共同作用下混凝土强度损伤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
[8].王晓强.动水侵蚀下浆体材料损伤因子灰色关联探析[J].公路.2018
[9].柯倩倩,吴江.硫酸盐侵蚀下的混凝土劣化损伤研究[J].广东建材.2018
[10].张云国,李敏,韩玥.荷载损伤后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氯离子侵蚀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