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玉米苗期根腐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苗期,玉米,串珠,镰刀,菌根,可湿性,种子。
玉米苗期根腐病论文文献综述
刘怀宇[1](2018)在《玉米镰刀菌型茎腐、穗腐、苗期根腐病的相互关系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玉米镰刀菌型茎腐、穗腐、苗期根腐病的相互关系玉米镰刀菌型茎腐病是在气候温度没有达到适宜玉米生长条件的情况下,玉米茎腐病发病率会增高,玉米的加重施肥也会增加发病率,在发病初期会呈现出白色,然后变成粉红色的霉状。在平均温度达到30摄氏度附近,湿度达到70%以上,开始出现发病状况。玉米穗腐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的后期,玉米穗腐病不仅会导致果穗发生腐烂,还会让玉米发生减产,带菌的种子(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8年07期)
李军,赵雪峰,邓如正[2](2014)在《玉米苗期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玉米苗期根腐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介绍了玉米苗期根腐病的危害症状、病原生理、传播途径、发病条件等,提出了玉米苗期根腐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指导生产,更科学合理的加以防治,减轻危害。(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4年07期)
郭建国,张海英,吕和平,刘永刚[3](2011)在《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对玉米苗期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种子处理对玉米苗期病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3.375、4.5、5.4g a.i./100kg种子包衣不仅对玉米出苗和生长无不良影响,而且对玉米出苗和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出苗率和田间长势、株高较空白对照提高了1%以上,3种剂量包衣种子对玉米茎基腐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75%以上,其中以5.4g/100kg种子包衣的防治效果最高,防效达到82.98%。(本文来源于《农药科学与管理》期刊2011年04期)
刘治刚[4](2010)在《玉米苗期根腐病生防木霉菌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由串珠镰孢菌引起的玉米苗期根腐病生防木霉菌,对分离出的木霉菌株,采用对峙培养及室内盆栽试验对木霉菌(Trichoderma spp.)进行了拮抗效果筛选及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从分离出的92株木霉菌中采用PDA培养基复筛出拮抗效果较好的木霉菌10株(T-A2,T-B5,T-B8,T-B11,T-C7,T-C10,T-D3,T-E4,T-E8,T-F3),再从10株木霉菌中筛选出1株对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有较好拮抗效果的优良木霉菌T-C7菌株,该菌株对串珠镰孢菌的抑制率达到87%以上;盆栽试验中,应用木霉菌T-C7防治玉米苗期根腐病,其防效为47.49%。(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9期)
周建波,赵晓军,张鑫,王富荣[5](2010)在《顶苗新4.23%微乳剂处理种子对玉米苗期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甲霜灵.种菌唑4.23%微乳剂处理玉米种子对玉米苗期茎基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两个高浓度处理防效达70%以上;试验药剂可促进玉米出苗2.89%~7.15%,提高玉米产量4%以上。(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0年08期)
纪莉景,孔令晓,王连生,栗秋生,陈丹[6](2008)在《河北省玉米苗期根腐病调查及其病原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对河北省部分地区玉米苗期根腐病进行调查,发现苗期根腐病在各地区普遍发生,各田块病株率为45%~96.2%,严重病株发生率为20%~50%;对各地区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得出苗期根腐病由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分离到的主要病菌有串珠镰刀菌、木贼镰刀菌、蠕孢菌、腐霉菌和丝核菌,而且不同地区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10-01)
董连银,张志勇[7](2006)在《玉米苗期应警惕顶腐病危害》一文中研究指出顶腐病是玉米的一种新病害,近几年来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是玉米生产的一个潜在威胁。1危害症状玉米苗期感染顶腐病,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逐渐发展为叶片皱缩、扭曲。拔节后,心叶不能正常展开,卷拧成“牛尾状”,俗称“甩鞭杆”。剥开卷拧的心叶,常(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科技》期刊2006年06期)
高智明,刘爱东,周绿江[8](2004)在《玉米苗期茎腐病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影响伊通县玉米生产的主要苗期病害———玉米茎腐病,发生已日趋严重。其严重程度已列在玉米螟和玉米黑穗病之后,排在第叁位。如果防治不及时,在两到叁年内可能上升到第二位。发病率高达15%~60%,严重地块甚至毁种。一、发病原因①真菌引起的苗期茎腐病其症(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04年12期)
石洁[9](2002)在《玉米镰刀菌型茎腐、穗腐、苗期根腐病的相互关系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玉米茎腐病、穗腐病、苗期根腐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的发生日益严重,玉米茎腐病、穗腐病、苗期根腐病是玉米上的3种重要病害,分别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过去一直进行单独研究。 本试验通过在河北省内连续5年广泛采集玉米茎腐病、穗腐病和苗期根腐病标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玉米茎腐病、穗腐病和苗期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通过播种期人工接种镰刀菌(特指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下同)后,在不同生育期各节位进行镰刀菌的再分离,结果表明:镰刀菌可以通过根腐病发病后在植株体内扩展到茎基部引起茎腐病,再沿茎杆扩展到穗部,但所用时间较长,到达穗部时已到收获季节,在此之前,玉米穗腐病已经发生,所以穗腐病不是由侵染根、茎部的镰刀菌在植株体内扩展引起的。 通过对来自根部、茎基部、穗部的串珠镰刀菌株和禾谷镰刀菌株的致病力比较,结果表明:来自穗部的3号串珠镰刀菌菌株、来自茎基部的8号禾谷镰刀菌菌株对玉米的不同部位的致病力和其它来源的同种菌株比存在显着差异,说明引起玉米茎腐病、穗腐病和苗期根腐病的禾谷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中内部可能存在侵染玉米不同部位的专化型。 通过在不同生育期人工接种镰刀菌后茎腐病、穗腐病、苗期根腐病的发病率或病情严重度比较,明确了镰刀菌侵入的最佳时期,为防治适期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播种期接种茎腐病的发病率最高,为65.7%;其次为散粉期,发病率为56.7%;大喇叭口期接种发病率最低为11.3%。苗朋根腐病病菌的最佳接种时期也是插种期,病情严重度为57.7%。穗腐病病菌的最佳接种时期为乳熟期,病情严重度72.7%。黄熟期接种,病情严重度仅为6.7%。 通过玉米苗期人工接种后,抗性不同的玉米品系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的测定,初步明确了不同抗性的玉米品系,其PPO、PO、PAL酶活性在发病过程中的变化不同。感病品系在接种12小时时PPO酶活性均降低,抗性品系的PPO酶在24小时内均增强;抗病品系在接种24小时PO酶活性有一个酶活增强过程,感病品系的酶活减弱;接种后抗、感玉米品系的PAL酶活性变化没有明显规律。 沁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室内化学药剂筛选试验,筛选出有效药剂烯哇醇,田间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为83.42%,对穗腐病的防治效果为85.8%;茎腐病的发病率减少28.0%。肥料试验表明,病株秸秆还田可增加茎腐病的发病率 41.0%,施用钾肥和有机肥的处理,玉米茎腐病的发病率分别比对照降低24.9%和24.5%。通过人工接种筛选出高抗玉米茎腐病品种2个:农大108和冀丰58(正);高抗玉米穗腐病品种2个:登海2号、遵单1号:高抗玉米苗期根腐病品种8个:衡单10、迈单3、冀丰5巳 郑试21且、唐抗5、133二x90n0、掖单20、承单15;兼抗玉米茎腐病、穗腐病、由期根腐病的自交系有4个:选132-4、冀35、获唐2379、莫 134。(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2-06-01)
堵平均[10](2001)在《怎样防治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2000年在任丘市个别地块零星发生。由于其发生在玉米幼苗期,一般不易被人发现,从而可造成严重减产。 该病从播种至出苗期均可发生,侵染适期为玉米苗龄0~10天左右;一般地温低、湿度大,、粘质土壤发病较重。播种前整地(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期刊2001年03期)
玉米苗期根腐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玉米苗期根腐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介绍了玉米苗期根腐病的危害症状、病原生理、传播途径、发病条件等,提出了玉米苗期根腐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指导生产,更科学合理的加以防治,减轻危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玉米苗期根腐病论文参考文献
[1].刘怀宇.玉米镰刀菌型茎腐、穗腐、苗期根腐病的相互关系及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8
[2].李军,赵雪峰,邓如正.玉米苗期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
[3].郭建国,张海英,吕和平,刘永刚.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对玉米苗期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1
[4].刘治刚.玉米苗期根腐病生防木霉菌的筛选[J].贵州农业科学.2010
[5].周建波,赵晓军,张鑫,王富荣.顶苗新4.23%微乳剂处理种子对玉米苗期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种子科技.2010
[6].纪莉景,孔令晓,王连生,栗秋生,陈丹.河北省玉米苗期根腐病调查及其病原初探[C].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7].董连银,张志勇.玉米苗期应警惕顶腐病危害[J].河北农业科技.2006
[8].高智明,刘爱东,周绿江.玉米苗期茎腐病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J].吉林农业.2004
[9].石洁.玉米镰刀菌型茎腐、穗腐、苗期根腐病的相互关系及防治[D].河北农业大学.2002
[10].堵平均.怎样防治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J].河北农业.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