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居群遗传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种群,多样性,基因,色素,尺度,柑橘。
居群遗传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黄梓荣,许友伟,陈作志[1](2019)在《基于线粒体cytb序列的花斑蛇鲻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ochrome b, cytb)基因全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分析了中国近海和陆架的花斑蛇鲻(Saurida undosquamis)的遗传结构特征。从8个采样点266尾样本中共检测到142种单倍型,各采样点均表现出很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925 1~0.992 9)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3 145~0.003 852)。单倍型的中间连接网络图呈现以4个优势共享单倍型为中心的星状发散结构,未发现与地理群体对应的谱系结构。分子方差分析表明花斑蛇鲻的遗传变异绝大部分(99.79%)来自种群内的个体之间,而群体之间几乎没有贡献遗传变异。成对遗传分化系数(FST)显示花斑蛇鲻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是一个随机交配群。中性检验表明种群历史动态显着偏离稳定种群模型,核苷酸错配分布表明花斑蛇鲻历史上曾经历过种群的快速扩张,扩张时间推算约在距今4万~10万年之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近海和陆架的花斑蛇鲻遗传分化不显着,在渔业上可以作为一个单元来管理。(本文来源于《南方水产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徐磊,季莹莹,黎红,杜飞雁[2](2019)在《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南海浮游介形类斜突浮萤(Proceroecia procera)单倍型与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形类是一类小型的双壳甲壳类动物,其海洋浮游种类就超过200余种,是海洋浮游动物中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mtCOI)基因为标记,分析南海浮游介形类中的广布种斜突浮萤(Proceroecia procera)的单倍型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布,并结合环境选择压力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结构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 38个个体共检出18种单倍型,广布的单倍型在6个种群中都有分布,说明P.procera种群可以实现远距离扩散,最远超过700km。P.procera种群呈现中度的遗传分化(平均FST=0.186)。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与地理距离无相关性(r=0.17, p=0.15),种群未呈现空间距离隔离。远距离分布的单倍型并没有带来强劲的基因流,相邻种群间甚至呈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RDA分析结果显示,空间与环境并不是决定P.procera种群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推测历史上种群扩展带来的拓殖隔离可能是主要解释。(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崔昕宇,刘宏广,李枢强[3](2019)在《基于COⅠ基因探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跳钩虾种群遗传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跳钩虾Platorchestia japonica栖息于湖泊、河流岸边,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本研究以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为分子标记,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22个采样点的128个样本进行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623 bp的COⅠ基因序列中有567个保守位点、56个变异位点和38个简约信息位点。128个样本检测到43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38,核苷酸多样性为0.011 72。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以及单倍型网络图表明,研究区域跳钩虾没有明显的地理种群结构,但所有单倍型形成2个遗传进化支。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证实,跳钩虾2个进化支间的遗传变异显着高于进化支内的,进化支间固定系数为0.852 19,表明2个进化支遗传分化明显。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区域跳钩虾的遗传结构提供了有意义的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9年04期)
赵丽丽,朱清澄,花传祥[4](2019)在《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的秋刀鱼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秋刀鱼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亚热带到温带水域中,是一种资源量较高的上层洄游性鱼类。为了对秋刀鱼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2016年6月-11月,在38°38′-44°31′N,146°36′-162°26′E海域随机取145条秋刀鱼,取其肌肉与DNA、PCR以及测序后获得421 bp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b)基因的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45条序列中共发现了1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0.258±0.049,核苷酸多样性π=0.000 87±0.007 56。计算得出Tajima′s D与Fu′s Fs均呈负值并且绘制的核苷酸不配对曲线呈现单峰,可得出秋刀鱼群体经历了种群扩张。Nm值表明4个采样点的秋刀鱼群体之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AMOVA分析结果显示97.22%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结合遗传分化系数Fst得出群体遗传分化水平较低。单倍型网络图呈现星状拓扑结构、系统发育树分枝不明显均显示地域性差异不显着。研究发现秋刀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需对其进行合理保护。(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罗育发,吴凯,付丹,王艾平,徐兵[5](2019)在《江西亚洲柑橘木虱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芸香科Rutaceae植物新梢期的重要害虫,也是黄龙病Huanglongbing的主要传播媒介,严重威胁江西柑橘产业的发展。本文利用线粒体基因标记,研究江西10个地点亚洲柑橘木虱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多态性。扩增了2个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长度为1 431 bp。其中多态性位点2个(均为非同义突变,A/G转换),单倍型3个(Hap-1,Hap-2和Hap-3)。最常见的单倍型是Hap-1(占总样本数的91.7%),发生在所有采样点;其次为Hap-3(6.3%),分布在大余和崇义;Hap-2(2.0%)仅在兴国出现。单一直线型的单倍型网络结构模式、小而不显着的HR(Harpending’s raggedness)指数值,以及单峰型错配分布曲线均表明:江西地区的亚洲柑橘木虱是近期入侵并经历了快速的种群动态扩张。(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3期)
刘晓飞,晋燕,施伟,叶辉[6](2019)在《基于mtDNA cox1和cox2基因的宽带果实蝇种群遗传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宽带果实蝇Zeugodacus scutellatus (Hendel)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实蝇类昆虫之一,掌握其入侵来源以及传播扩散模式是害虫防控的基本前提。【方法】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 cox1和cox2基因片段,对我国宽带果实蝇的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其入侵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我国东部和西部宽带果实蝇种群单倍型多样性(h)、核苷酸多样性(π)、遗传分化系数(F_(st))、基因流(N_m)均高于中部地区,日本宽带果实蝇种群单倍型数量、单倍型百分比、遗传多样性等参数均高于我国宽带果实蝇种群。中性检验表明,宽带果实蝇在我国经历过快速扩张事件,地理隔离在种群遗传结构中并未产生关键作用。【结论】上海和重庆可能是其最早进入我国的地区,该虫可能经由两条主要路径实现其在我国大范围扩张:一条直接通过港口贸易登陆上海,在长叁角地区传播扩散,依此基础沿长江水系迅速向内陆扩张;另一路则以重庆为起点,在云贵甘陕等西部地区迅速扩张,并在此基础上借助长江沿线适宜的定殖区向南北传播扩散。(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隋宥珍,刘连为,徐开达,周永东[7](2019)在《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口虾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遗传多样性保护,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口虾蛄黄海群体(连云港群体LYG)、东海群体(南韭山群体NJS、南麂岛群体NJD、福州群体FZ)和南海群体(珠江口群体ZJK)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进而确立了其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所有群体总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与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76±0.010、0.039 25±0.019 13,其中福州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最高(0.987±0.035),南麂岛群体最低(0.931±0.046),珠江口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最高(0.064 84±0.033 02),连云港群体最低(0.003 59±0.002 17);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组群间,且遗传分化极显着(变异系数为73.88%,P<0.01),连云港群体、东海群体及珠江口群体内遗传分化均不显着(P>0.05);两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分析表明,连云港群体、珠江口群体与其他地理群体间遗传分化均显着(P<0.05);单倍型邻接系统树和最小跨度树均显示,存在明显的系统发育谱系结构,即谱系A、B、C存在于口虾蛄群体中,3个谱系单倍型类群间也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F_(st)=0.695~0.842,P<0.01);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结果显示,谱系C群体大约在11.0万年前经历扩张事件。研究表明,口虾蛄的种群遗传结构模式可能与其栖息地海洋环境条件及自身的生活史特征相关,系统发育地理格局模式可能与更新世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有关,建议在渔业管理上将口虾蛄黄渤海群体、东海群体、南海群体看作3个独立的管理单元。(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杜雪柯[8](2019)在《破碎化生境中广食性二斑栗实象(Curculio bimaculatus)种群遗传结构与基因流》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境破碎化的生态学效应及其机制是目前人类活动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重要的生态学问题。已知生境面积、生境间的隔离等会影响种群遗传结构,这种作用通常与物种所处的营养级地位相关。小型隔离生境中一些物种处于系统的不利地位,因此群落结构和物种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都可能改变,例如,植物与植食性昆虫种群间相互作用的增加可能会增加植物的授粉和种子捕食,相互作用受阻也可能会导致物种灭绝。本文基于浙江杭州千岛湖破碎化的岛屿生境,采用线粒体COI序列和9对微卫星序列两种遗传方式不同的分子标记,从寄主植物和破碎化程度两个方面,分析了二斑栗实象的种群遗传结构及其维持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聚类结果显示来源于不同寄主植物的二斑栗实象种群遗传结构聚为1类,表明寄主并未造成二斑栗实象种群发生分化。(2)斑块尺度上,生境破碎化使得二斑栗实象有效种群大小降低,这一变化与种群近交无关。景观尺度上,当代有效种群大小明显低于历史有效种群大小。(3)生境破碎化对二斑栗实象遗传分化无显着影响,未在不同岛屿间发现地理隔离格局。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显示,当代种群的迁入个体总数显着小于历史(V=120,p<0.001),但是当代两两种群间的迁移率却显着大于历史种群间的迁移率(V=22155,p<0.001)。(4)线粒体数据得到的整体基因流(Nm=10.5)小于使用微卫星数据估算的整体基因流(Nm=124.7);无论雌性个体是在交尾前扩散还是在交尾后扩散,雄性个体迁移率与雌性个体迁移率的比值,r=m_m/m_f,始终大于1(r1=4.87,r2=3.87),意味着二斑栗实象种群可能以雄性扩散为主。结果表明二斑栗实象在不同寄主植物间没有明显偏好,在不同岛屿间没有明显遗传分化,其原因在于以雄性为主的扩散使得岛屿间保持着较强的基因流。该结果有助于理解寄生象甲对破碎化生境的扩散适应机制,为进一步理解生境破碎化对植物—昆虫间关系的影响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7)
贾碧云[9](2019)在《极旱荒漠地区黑顶麻雀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种群遗传结构是指种群遗传变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格局。通过研究动物种群遗传变异及其时空分布的变化,可以探讨动物生活史策略对生态因子的适应、行为对环境变动的进化响应。本研究于2017年至2018年,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北桥子村,分4个季节共采集黑顶麻雀种群506个样本,利用12个微卫星位点,对荒漠区不同季节黑顶麻雀种群遗传多样性变化和繁殖期黑顶麻雀种群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以揭示黑顶麻雀种群遗传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分析其遗传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荒漠区雀形目鸟类种群遗传特征与生活史及行为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顶麻雀种群遗传多样性特点该荒漠区黑顶麻雀种群的观察杂合度(H_o)变化范围为0.281~0.776,平均观察杂合度是0.484;期望杂合度(H_e)为0.726~0.92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10;近交系数(F_(IS))为0.157~0.641,平均近交系数F_(IS)是0.407。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水平低。同时,12个微卫星位点均显着偏离哈温-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群体内存在明显的近亲繁殖现象。2.不同季节黑顶麻雀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杂合度、等位基因丰富度、香农信息指数等均表明夏季黑顶麻雀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是春季种群,冬季种群遗传多样性最低。4个季节的种群间遗传分化结果表明,黑顶麻雀季节间种群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贝叶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夏季种群与春季种群遗传结构相似,秋季种群与冬季种群遗传背景相似,但不同季节黑顶麻雀种群之间仍具有一定的基因相似性,种群遗传结构在时间上的变化不显着。3.繁殖期黑顶麻雀种群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繁殖期黑顶麻雀种群在小尺度上存在正的空间遗传结构,即巢间距离越近,繁殖个体间亲缘度越大。黑顶麻雀的这种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雄性的空间结构比雌性的稍显着。该荒漠区黑顶麻雀种群繁殖期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表明雌雄个体都倾向于亲缘关系近的在一起,形成亲缘群体的结构特征,这也使得近亲繁殖的风险加大,是造成种群遗传多样性低的主要原因;空间遗传结构还表明黑顶麻雀有一定程度的偏雌扩散。黑顶麻雀季节间种群遗传多样性变化与该物种生活史过程及扩散行为特征有关,在繁殖期开始之前有一次较明显的扩散,从而使繁殖期(夏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达到最高。(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单壹壹,申琳,李丹丹,于晶[10](2019)在《基于ISSR数据探讨节茎曲柄藓(Campylopus umbellatus(Arn.) Paris)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对分布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顺溪坞和凉源、浙江台州临海天台山、浙江舟山嵊泗列岛、江苏苏州天平山、广西上思十万大山、台湾宜兰县马告生态公园和云南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国家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居群的40份节茎曲柄藓(Campylopus umbellatus(Arn.) Par.)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应用筛选出的12条引物,共扩增出172条清晰、重复性高的条带.使用POPGENE 3.2分析发现:其中158条条带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91.86%,根井正利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92 2,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I)为0.445 9,说明节茎曲柄藓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8个居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_(st))为0.634 6,居群间的基因流(N_m)为0.287 9,63.3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36.6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说明节茎曲柄藓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明显.基于ISSR数据的聚类分析表明:以遗传距离65为分组阈值,8个居群可被分为6组,节茎曲柄藓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主要由地理因素造成,居群内的遗传分化可能与生境的异质性有关.(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居群遗传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形类是一类小型的双壳甲壳类动物,其海洋浮游种类就超过200余种,是海洋浮游动物中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mtCOI)基因为标记,分析南海浮游介形类中的广布种斜突浮萤(Proceroecia procera)的单倍型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布,并结合环境选择压力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结构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 38个个体共检出18种单倍型,广布的单倍型在6个种群中都有分布,说明P.procera种群可以实现远距离扩散,最远超过700km。P.procera种群呈现中度的遗传分化(平均FST=0.186)。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与地理距离无相关性(r=0.17, p=0.15),种群未呈现空间距离隔离。远距离分布的单倍型并没有带来强劲的基因流,相邻种群间甚至呈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RDA分析结果显示,空间与环境并不是决定P.procera种群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推测历史上种群扩展带来的拓殖隔离可能是主要解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居群遗传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李敏,黄梓荣,许友伟,陈作志.基于线粒体cytb序列的花斑蛇鲻种群遗传结构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2019
[2].徐磊,季莹莹,黎红,杜飞雁.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南海浮游介形类斜突浮萤(Proceroeciaprocera)单倍型与种群遗传结构研究[J].生态科学.2019
[3].崔昕宇,刘宏广,李枢强.基于COⅠ基因探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跳钩虾种群遗传结构[J].四川动物.2019
[4].赵丽丽,朱清澄,花传祥.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的秋刀鱼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J].海洋通报.2019
[5].罗育发,吴凯,付丹,王艾平,徐兵.江西亚洲柑橘木虱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J].植物保护.2019
[6].刘晓飞,晋燕,施伟,叶辉.基于mtDNAcox1和cox2基因的宽带果实蝇种群遗传结构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19
[7].隋宥珍,刘连为,徐开达,周永东.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口虾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9
[8].杜雪柯.破碎化生境中广食性二斑栗实象(Curculiobimaculatus)种群遗传结构与基因流[D].华东师范大学.2019
[9].贾碧云.极旱荒漠地区黑顶麻雀种群遗传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19
[10].单壹壹,申琳,李丹丹,于晶.基于ISSR数据探讨节茎曲柄藓(Campylopusumbellatus(Arn.)Paris)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